- 年份
- 2024(3327)
- 2023(4642)
- 2022(3707)
- 2021(3657)
- 2020(2764)
- 2019(6314)
- 2018(6035)
- 2017(11082)
- 2016(5988)
- 2015(6525)
- 2014(6474)
- 2013(6591)
- 2012(6236)
- 2011(5907)
- 2010(6092)
- 2009(5656)
- 2008(5442)
- 2007(4922)
- 2006(4561)
- 2005(4085)
- 学科
- 农(47772)
- 济(33268)
- 经济(33242)
- 农业(31983)
- 业(25265)
- 业经(13827)
- 农业经济(12281)
- 地方(10930)
- 村(9335)
- 农村(9315)
- 发(9184)
- 中国(8603)
- 管理(8243)
- 发展(8059)
- 展(8057)
- 土地(7089)
- 制(6899)
- 建设(6885)
- 劳(6514)
- 劳动(6514)
- 收入(6412)
- 方法(6369)
- 农业劳动(6307)
- 人口(6172)
- 及其(6097)
- 数学(6029)
- 数学方法(6009)
- 分配(5951)
- 方针(5943)
- 策(5830)
- 机构
- 学院(86875)
- 大学(79294)
- 济(41163)
- 经济(40469)
- 农(40015)
- 管理(33221)
- 研究(31838)
- 农业(29763)
- 理学(28794)
- 理学院(28555)
- 管理学(28204)
- 管理学院(28065)
- 中国(27682)
- 业大(21238)
- 科学(18381)
- 农业大学(17981)
- 中心(16564)
- 所(15904)
- 京(15714)
- 财(14502)
- 研究所(14265)
- 江(14144)
- 业(13947)
- 经济管理(13383)
- 发(13069)
- 省(12475)
- 州(12000)
- 发展(11980)
- 展(11963)
- 科学院(11655)
- 基金
- 项目(57785)
- 研究(46540)
- 科学(45660)
- 基金(41123)
- 家(35364)
- 国家(34886)
- 社会(30896)
- 科学基金(29621)
- 社会科(28704)
- 社会科学(28698)
- 农(25534)
- 省(24800)
- 基金项目(22600)
- 编号(21044)
- 划(18649)
- 教育(18309)
- 自然(16510)
- 自然科(16060)
- 自然科学(16058)
- 成果(15916)
- 自然科学基金(15759)
- 发(15308)
- 资助(14768)
- 村(13278)
- 课题(13162)
- 业(13094)
- 发展(13015)
- 部(12906)
- 国家社会(12899)
- 展(12831)
共检索到140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工作,人民银行广州分行5月25日在广州专门组织召开辖区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经验交流会,认真总结和推广农信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创建信用镇和信用村等支农先进做法和经验。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张光华同志在听取10个支农典型介绍做法和经验后,对辖区农信社支农情况作了阶段性总结,并对进一步做好支农工作作了具体的部署。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彭珮云
一、进一步提高和统一认识,把农村卫生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几年来,农村卫生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三项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显著的成效,初级卫生保健试点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农村卫生工作仍然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目前,全国85%的县都有一种或几种地方病,病区人口约有4.2亿,现症病人达6000多万,严重的地方病主要分布在老、少、边、山、穷地区。随着乡镇企业和家庭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万宝瑞
一、加强农村卫生建设是保护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农村卫生问题,涉及到农村千家万户,维系着每一个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加强我国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卫生保健事业发展得如何,关系到农村劳动力的保护和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耀光
农民增收源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则有赖于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尽管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状况不佳、金融服务滞后等问题。目前,农村信用社等基础性农村金融机构,由于经营绩效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要低很多,开展业务的积极性不高。与此同时,由于农业生产风险大、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春山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在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扶持上存在诸多不足与问题,如国有商业银行正在淡出农村金融市场,农发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弱化,合作金融的“互助共济”性的缺失及非正规金融组织中的高利贷等。因此,为了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必须建立以政策性金融组织为基础、合作金融组织为主导、商业金融组织为依托的多元化的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积斌
一、进一步统一认识,增强信心,认真做好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工作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80%。农业和农村问题,过去、现在和今后都将是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最根本、最关键、最基础的问题。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财政目标也都把农业和农村作为倾斜的重点。财政支持农业和农村工作有的是通过支持各行各业向农村实行重点战略转移而实现的。 卫生部门提出2000年在农村人人亨有卫生保健,以及与之相关的农村卫生“三项建设”,是加强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殷大奎
要把农村卫生三项建设逐步纳入规范化轨道各地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三项建设工作作为在农村实现2000年小康目标和“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内容,逐步纳入规范化轨道。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各地区的建设规模和进度;要加强宏观指导,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要坚持严格要求,精心组织,确保建设效益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坚持深化改革,健全管理运行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以保证改建以后的卫生机构得以持续,巩固和发展;要把农村卫生“三项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放到改善农村卫生服务质量,为9亿农民提供更多、更好、更符合农民要求的卫生服务上,使农民群众从中得到更大的实际利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小荣 刘化标
浙江省温州市通过狠抓村经济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使村级社会化服务既丰富多彩又充满生机活力。目前全市村级基础服务已由原来低层次的应急性服务发展到比较高层次的科技、信息、购销、保险等方面的全过程系列化服务。既有村社服务组织的直接服务,也有民间的互相服务,还有与政府部门、专业户等其它组织联合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罗永明 刘绍均
在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资金投入的目标应由增加农产品产量转为增加农民收入,由传统农业转向增加现代农业投入。在加大有效投入的同时,更要认真分析以往农村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原因,调整财政、信贷支农政策,切实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关键词:
农村资金 投入 促进 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龚晓东 刘波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洪丹 朱显平
本文首先通过对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和结构的分析发现,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改革存在"路径依赖",农村贷款和财政支农的相对比例较低,这不利于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然而,中央政府能够适时改变发展战略,愈加尊重市场的作用,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逐渐协调。然后,实证检验了1952-1977年、1978-1993年和1994-2012年三个不同的市场化进程阶段的农村金融和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村金融和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逐步显现,且作用的力度不断增强。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制度和结构的分析结论。最后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视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行南昌中支课题组 黄洪 李宗信 胡立生 曹东明 邓国庚 孙晓青 朱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谭庆琏副部长在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摘要)
陈敏章同志代表国家计委、财政部、卫生部、农业部在全国农村卫生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报告(摘要)
全国《农村金融研究》编辑工作经验交流会综述
在中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经验交流会上的总结讲话
结合实际 勇于探索 努力开创再就业的新局面——劳动保障部部长张左已在全国社区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摘录)
全国农村卫生建设经验交流会圆满落下帷幕
如何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健康发展——山东农村股份合作制经验交流会综述
深化改革;推动国际经济合作事业健康发展——在“国际经济合作改革与发展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摘要)
统一思想 准确定位 开创辖区人民银行工作新局面——胡平西同志在2004年人行上海分行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