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19)
2023(2467)
2022(2143)
2021(1841)
2020(1673)
2019(3928)
2018(3742)
2017(7275)
2016(3817)
2015(4253)
2014(4111)
2013(4100)
2012(3785)
2011(3323)
2010(3136)
2009(2993)
2008(3116)
2007(2753)
2006(2528)
2005(2322)
作者
(11220)
(9433)
(9239)
(8811)
(5890)
(4514)
(4263)
(3616)
(3449)
(3209)
(3202)
(3197)
(3014)
(2950)
(2931)
(2798)
(2753)
(2752)
(2658)
(2533)
(2293)
(2245)
(2239)
(2095)
(2081)
(2072)
(1997)
(1933)
(1833)
(1827)
学科
(19347)
经济(19335)
管理(12904)
(12862)
方法(12096)
(11139)
企业(11139)
数学(11022)
数学方法(10810)
(6346)
(4899)
财务(4888)
财务管理(4883)
企业财务(4742)
中国(4166)
(3772)
(3735)
(3400)
金融(3400)
(3383)
(3157)
银行(3151)
业经(3090)
(2966)
技术(2902)
理论(2742)
农业(2679)
环境(2659)
(2591)
(2471)
机构
大学(58510)
学院(56625)
(26258)
经济(25787)
管理(24074)
理学(21001)
理学院(20828)
管理学(20349)
管理学院(20266)
研究(17550)
中国(14565)
(12393)
(11906)
财经(10338)
科学(10239)
(9444)
经济学(8917)
中心(8806)
业大(8507)
(8351)
(8285)
经济学院(8054)
财经大学(7886)
研究所(7661)
北京(7503)
(7466)
经济管理(6567)
农业(6555)
商学(6419)
商学院(6368)
基金
项目(39657)
科学(32304)
基金(31019)
(27095)
国家(26955)
研究(26935)
科学基金(23904)
社会(19112)
社会科(18287)
社会科学(18280)
基金项目(15944)
自然(15803)
自然科(15473)
自然科学(15472)
自然科学基金(15214)
(14542)
资助(13659)
(12581)
教育(12354)
编号(9417)
(9266)
重点(8825)
国家社会(8589)
教育部(8107)
科研(8001)
(7993)
人文(7949)
(7775)
创新(7551)
大学(7534)
期刊
(23936)
经济(23936)
研究(16100)
(9654)
中国(8983)
学报(8852)
管理(8426)
科学(8178)
大学(7063)
学学(6790)
(6378)
统计(6136)
(5806)
金融(5806)
财经(5466)
技术(5258)
(5147)
决策(4814)
(4660)
经济研究(4554)
农业(4426)
技术经济(3866)
理论(3430)
实践(3113)
(3113)
教育(3039)
问题(2997)
业经(2986)
财会(2485)
(2469)
共检索到79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大鹏  朱迎春  
传统的Malmquist指数分解方式,主要针对技术效率变化,很难准确测算由资本配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本文将Malmquist指数分解为资本生产效率变化及其他投入要素效率变化的乘积,使决定经济增长率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资本生产效率可以单独测算。该方法沿袭了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多输入多输出、客观性、可准确测算等优点,将实证分析与以往研究成果比较,证明本方法在研究资本生产效率,改善资本配置效率方面存在其合理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涛  周晶  
FareR等提出的Malmquist指数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又可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但是这种分解并不能从投入要素的角度来寻找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或降低的根源。文章提出了一种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解为固定投入生产力变化与可变投入生产率变化的方法。特别地,如果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投入要素,该方法可以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解为资本投入生产力变化和劳动投入生产力变化,以实现各种投入要素对全要素生产率贡献能够单独测量的目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鲁涛  周晶  
经济系统中有些投入,如建筑、道路、装备,由于技术、行政限制等原因在短期内不能被自由调整到最优水平,因此称为半固定投入。这些投入往往庞大并且会限制管理者最优化其他投入的能力,该限制对研究经济系统的效率往往非常重要。Fare等(1994)基于DEA引入的Malmquist指数虽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关于投入可自由调整的假设一直得以保持。本文将半固定投入引入Malmquist指数中,使生产力变化度量更接近实际,并以中国道路运输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贤荣  张俊飚  田云  李鹏  
本文将农业碳排放纳入到农业经济核算体系之中,构建含有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的DEA-Malmquist效率指数,在系统测算农业碳排放的基础上,对2000-2011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农业碳排放效率变动趋势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农业Malmquist碳排放效率指数及其分解指数的省域差异及变动趋势。结果表明:①农业碳排放效率变动存在省域差异,内蒙古、北京、黑龙江、吉林等24省区农业碳排放效率处于提升状态,其余7省区呈下降趋势;②三大地区农业碳排放效率指数的主要贡献因素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主要源自技术进步的推动且农业碳排放效率不断改善;中、西部地区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的改善但波动性较强;③在农业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段庆锋  
利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将碳排放绩效纳入全要素分析框架中,对2002—2009年我国29个省区的碳排放绩效进行比较,并分析了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碳排放绩效的变化规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碳排放绩效出现了显著提升;三大地区的碳排放绩效存在较大差异,总体呈东高西低的局面;技术进步是东部地区碳排放绩效提高的主要驱动力,中、西部地区碳排放绩效的提升依赖于技术效率的提升,且中部地区的进步速度最显著;大部分省份碳排放绩效的提升依赖于技术效率的提高,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还较低,这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方军雄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经过近十年的改革,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显著提高。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效应?是否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进而促进了经济增长?本文借鉴Wurgler(2000)的资本配置效率估算模型,研究我国市场化进程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我国资本配置的效率有所改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武臻  罗剑朝  张珩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2007-2012年西部地区12个省域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处理,测算和分解了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农村地区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是非有效的。原因是技术进步率较低,技术进步成为影响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提高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应该增加技术资金投入,引进金融科技人才,创新产品品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晔  张秋燕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2002-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各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动态评价,主要结果有: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变化指数是影响我国高技术行业资源配置Malmquist指数的主要因素,不同行业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变化指数的影响不同;我国医药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整体上有下降的趋势,主要源于技术衰退;航天航空器制造业、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整体上有增长的趋势,前者源于技术效率的改善,后者源于技术效率的改善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卫东  曹琳俐  黄波  
文章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对2001~2007年全国29个省市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研究,然后从全国、西部、直辖市三个层面分析重庆市科技资源配置情况及发展趋势,最后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发现,重庆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低于西部及全国平均水平,位于直辖市末位;而且重庆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呈现下跌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重庆市技术进步改善不足。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丽琳  李想  
文章以2006—2010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法,实证测评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动态效率。结果表明:我国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效率处于较快增长态势,年平均增长率为32.4%,技术进步对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贡献最大,其推动力要远远高于技术效率;东、中、西三大地区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效率均实现正增长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西部地区增速最快,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慢,并有7个省市出现规模效率损失状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冉启英  王倍倍  周辉  
采用2000—2014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SBM的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碳排放约束下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各区域的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并对其收敛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2000—2014年全国及三大区域的碳排放约束下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5%、1.91%、0.43%和0.98%,相比无碳排放约束下的效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表明农业非期望产出的过度排放对农业能源利用造成了一定的效率损失;(2)考察期内,碳排放约束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曦  许长新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对2010~2014年11省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剔除了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因素以后,纯技术效率均值和综合技术效率均值被低估,规模效率均值被高估,投入规模不足是扼制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瓶颈。同时,东中西部省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显著,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格局。通过对Malmquist指数分解可知,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技术变化值的演变趋势基本一致,反映了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技术变化的严重依赖。因此,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科技投入和知识创新,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云鹤  齐晓安  汪克亮  杨力  
在全要素框架下运用基于连续前沿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增长指数方法,估算了1987—2009年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低碳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对中国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发展、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利用核密度估计,对累积相对低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累积相对技术进步和累积相对效率改善做分布动态演进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整体的低碳全要素生产率趋于上升,但上升幅度逐渐减小;东、中、西三大区域的低碳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呈东高西低的增长格局;东、中部地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冰  程婷  
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模型对我国中部地区80个地级市2003~2015年的城市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部分进行了核算,在此基础上计算累积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运用核密度法分析了我国中部城市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和动态变化。研究发现:中部城市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分别以年均1. 39%、1. 85%的速度增长,技术效率以年均0. 02%的速度减少,中部城市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技术效率出现退步迹象。中部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城市间差距在逐渐缩小,中部城市间出现明显技术"追赶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涛  陆邦祥  
Malmquist指数是生产力变化的度量,其中一个重要成份是前沿面移动或技术变化。文章直接从全局入手,提出了一种计算全局Malmquist指数与全局前沿面移动的方法。与传统做法相比,该方法能测算真实的前沿面移动,易于计算,尤其适用于总体稀疏的生产可能集与随时间改变形状的前沿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