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3)
- 2023(12797)
- 2022(11364)
- 2021(10889)
- 2020(9112)
- 2019(21163)
- 2018(21057)
- 2017(41568)
- 2016(22801)
- 2015(25534)
- 2014(25623)
- 2013(25040)
- 2012(23357)
- 2011(21062)
- 2010(21345)
- 2009(19743)
- 2008(19490)
- 2007(17144)
- 2006(15564)
- 2005(13908)
- 学科
- 济(88554)
- 经济(88442)
- 管理(69849)
- 业(64927)
- 企(54540)
- 企业(54540)
- 方法(40106)
- 数学(34374)
- 数学方法(33846)
- 财(25754)
- 农(24786)
- 中国(22784)
- 学(20616)
- 业经(19378)
- 地方(17921)
- 环境(17480)
- 务(16894)
- 制(16889)
- 财务(16824)
- 财务管理(16793)
- 贸(16544)
- 贸易(16540)
- 农业(16265)
- 易(16051)
- 企业财务(16011)
- 理论(15454)
- 和(14784)
- 策(14536)
- 划(14416)
- 银(14023)
- 机构
- 大学(327480)
- 学院(325208)
- 管理(130354)
- 济(128456)
- 经济(125482)
- 理学(112449)
- 理学院(111223)
- 研究(109996)
- 管理学(109263)
- 管理学院(108693)
- 中国(82191)
- 京(70145)
- 科学(68192)
- 财(61623)
- 所(56005)
- 农(50915)
- 研究所(50734)
- 中心(49258)
- 财经(48769)
- 江(48248)
- 业大(47162)
- 北京(44915)
- 范(44257)
- 经(44201)
- 师范(43915)
- 院(39945)
- 农业(39667)
- 州(39386)
- 经济学(37080)
- 财经大学(36068)
- 基金
- 项目(218224)
- 科学(171700)
- 研究(161179)
- 基金(158145)
- 家(137064)
- 国家(135885)
- 科学基金(116669)
- 社会(99717)
- 社会科(94393)
- 社会科学(94366)
- 省(84325)
- 基金项目(83934)
- 自然(76865)
- 自然科(75003)
- 自然科学(74983)
- 教育(73939)
- 自然科学基金(73612)
- 划(71747)
- 编号(66616)
- 资助(66026)
- 成果(55468)
- 重点(48577)
- 部(48518)
- 发(45909)
- 课题(45712)
- 创(44797)
- 创新(41691)
- 科研(41597)
- 教育部(41521)
- 项目编号(41171)
- 期刊
- 济(143856)
- 经济(143856)
- 研究(99169)
- 中国(58358)
- 学报(49944)
- 管理(47469)
- 科学(46660)
- 财(46425)
- 农(46226)
- 大学(37683)
- 教育(37146)
- 学学(35232)
- 农业(32034)
- 融(30523)
- 金融(30523)
- 技术(26909)
- 财经(23376)
- 业经(23081)
- 经济研究(21856)
- 经(19799)
- 问题(19026)
- 图书(18391)
- 理论(16741)
- 技术经济(15675)
- 业(15497)
- 实践(15354)
- 践(15354)
- 科技(15250)
- 贸(15179)
- 现代(14982)
共检索到481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史本山 陈蛇
城市经济的发展将因为投资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政府应转变其职能,不断改善软硬环境。本文分析了目前在改善投资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地提出了改善投资环境的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震宇 冯德显 荆海军
本文根据我国典型内陆省份——河南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改善河南投资环境、建立一个富有弹性和开放型投资环境的系列对策。旨在为加快河南引进外资、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优化地区产业结构等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河南省 投资环境 对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刚
系统地分析日本的对华投资,客观地评估我国的投资环境,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这在我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今天,是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的。本文将在这方面做一初步的尝试。一、日本的对华直接投资 1.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进展日本的对华直接投资,自1979年以来,总的趋势是不断上升的,但其中仍有徘徊反复。截止到1990年,投资项目为1,300个,协议金额为30.97亿美元。处在香港和美国之后,居第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朝明 王德忠
本文以西部省级区域的投资硬环境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其延伸的因子分析法,通过实证分析选取综合因子指标对投资环境进行定量测评,从而界定西部各省级区域的综合实力,并采用聚类分析法把西部投资环境分为三类区域,并分别提出三类区域改善投资环境的差异化措施:一类区域以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搭建现代金融制度为核心;二类区域须坚持“开放促进开发”战略、川渝一体化,实现一类区域与二类区域联动发展;三类区域需要政府“推动”。
关键词:
投资环境 指标评价 综合实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俞勇军,陆玉麒
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济开发区)作为吸引外资的特殊区域,投资环境是其竞争力最直接的体现。投资环境包含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经营成本、人力资源、社会及环境、技术等6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评价结果的分析,寻找改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开发区)投资环境的突破点。并对改善北京开发区投资环境提出了6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文春晖 马凯玲
当前国际局势加速演变,全球疫情导致农业产业链断裂,我国农业“走出去”面临现实困境,迫切需要厘清优势区位及实施路径。RCEP成员国已是我国对外农业投资的重点合作对象,本文基于改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法对RCEP成员国的农业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分析,进而明晰中国海外农业投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里,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四国综合评分最高。柬埔寨、缅甸、越南、老挝、泰国的农业生产子环境分值最高;新加坡、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五个发达经济体,需聚焦产学研融合与智慧农业的发展、高科技农业园区的建立;农用生产资料的建厂、制造及销售应以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缅甸、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为主;对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投资重点应着眼于农业示范项目的建立;面向文莱、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则应加强我国优质良种的推广。未来应完善海外农业全产业链模式的形成,进而推动我国农业“走出去”进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方湖生 沙旭升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区域的投资环境对招商引资甚为重要,投资环境的改善往往成为区域经济腾飞的生长点,本文着力分析了开封投资软环境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思考与对策。
关键词:
投资环境,对策,开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杜群阳 程惠芳
近年来,上海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卓有成效,关键在于上海已初步建成较为理想的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要进一步提高引资效率与水平,关键仍在于继续改善上海投资环境。本文基于对82家在沪外企进行的实证调查,分析了上海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的综合优势、硬环境、软环境,并探讨了在沪外企的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投资环境 对策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宏兵,文余源,段娟
从投资环境竞争力比较地位的认识、投资环境建设目标的定位、空间结构布局优化和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投资环境优化、投资软环境改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湖北省投资环境优化调控的对策。
关键词:
湖北省 投资环境 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兴林 张建华
投资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也是引导资本流动的重要参照。文章在借鉴国内外主要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江苏省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省内13个城市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根据近年来南通市投资环境的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改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投资环境 评价方法 研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林茂 李湘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能华 马德才 程星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在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和我们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探求江西如何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的应对之策,更显必要和重要。
关键词:
江西省 外商直接投资 存在的问题 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郁鸿胜
1990年4月18日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以前,上海投资环境虽有显著进步,但没有突破性举动。1992年是上海投资环境向质的方向飞跃的一个转折点。那是因为,1990年前投资环境建设主要偏重于闵行、漕河泾、虹桥三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气候形成。开发区内形成了较完善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金融、海关、商检、税务、保险、邮政等服务部门和水、电、气、通讯等公用事业单位都在区内设立办事处和建立定期上门服务制度。投资者还可享受国家和本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荣鸽
投资环境的建设与改善之思考王荣鸽笔者认为,要建设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并没有什么统一的甚至国际标准可循,而只能根据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作以努力。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特别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如何建设和改善投资环境,则是个首要问题。依笔者所见,建设好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