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22)
2023(10790)
2022(9169)
2021(8065)
2020(6564)
2019(14862)
2018(14578)
2017(27953)
2016(14531)
2015(16169)
2014(16303)
2013(16469)
2012(15841)
2011(14656)
2010(15109)
2009(14163)
2008(13684)
2007(12399)
2006(11439)
2005(10906)
作者
(42869)
(35957)
(35926)
(34241)
(22975)
(17220)
(16361)
(13833)
(13616)
(13007)
(12391)
(11828)
(11788)
(11626)
(11276)
(11045)
(10623)
(10394)
(10282)
(9975)
(9332)
(8737)
(8706)
(8420)
(8171)
(8082)
(7901)
(7747)
(7207)
(7066)
学科
(92314)
经济(92245)
管理(41789)
(40291)
(30643)
企业(30643)
方法(29319)
数学(25985)
数学方法(25867)
地方(25716)
中国(24368)
(19943)
(19385)
贸易(19374)
(18745)
业经(17708)
(17162)
地方经济(16064)
农业(14132)
(14012)
(13620)
金融(13620)
(12789)
(12630)
(12518)
(12486)
银行(12472)
(12253)
环境(12052)
技术(10292)
机构
学院(221371)
大学(220302)
(110106)
经济(108192)
研究(82769)
管理(82028)
理学(69358)
理学院(68565)
管理学(67697)
管理学院(67294)
中国(64128)
(49120)
(46373)
科学(45044)
(41838)
财经(38218)
研究所(37136)
中心(35711)
经济学(35519)
(34584)
(34086)
(31922)
经济学院(31693)
北京(30225)
(29595)
(28973)
师范(28727)
财经大学(28110)
(27331)
业大(26839)
基金
项目(136132)
科学(108670)
研究(101786)
基金(99995)
(85437)
国家(84686)
科学基金(73136)
社会(69257)
社会科(65911)
社会科学(65897)
(52363)
基金项目(51778)
教育(45410)
自然(43690)
(43109)
自然科(42714)
自然科学(42706)
自然科学基金(41952)
资助(41469)
编号(39402)
(35518)
成果(31822)
(30758)
重点(30525)
发展(29659)
国家社会(29314)
(29187)
课题(28255)
(28089)
教育部(27081)
期刊
(136555)
经济(136555)
研究(77013)
中国(48709)
(36044)
管理(34191)
(30124)
学报(28356)
科学(28323)
(25559)
金融(25559)
经济研究(24224)
大学(22551)
学学(21289)
业经(20988)
教育(20926)
农业(20506)
财经(20003)
技术(19797)
问题(17550)
(17416)
(17063)
国际(15780)
世界(13685)
技术经济(13455)
商业(12935)
统计(11628)
经济管理(10884)
(10823)
经济问题(10504)
共检索到364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曹华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消费是启动内需的关键,而出口是经济平稳增长的调节器。目前我国投资、消费、出口之间的关系出现失衡,若这种状况长久持续下去,将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通货紧缩、经济运行波动、高失业率、经济过度地依赖于出口等诸多不良影响。本文对我国投资、消费、出口不均衡发展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要进一步改善投资、消费、出口的比例关系,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泽群  李琪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薇  
改革开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投资、出口比重偏高,消费比重偏低的"两高一低"格局。投资、出口、消费存在结构性矛盾。党的十七大首次将消费提到第一的位置,意味着它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极端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消费、投资、出口的结构矛盾及三者失衡的原因,进一步提出强化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具体措施,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宏亮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重视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矛盾,充分认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东生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目前,我国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就业。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深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小春  邱立成  
如同国际贸易的进口与出口,FDI流入与流出也存在密切联系,一个国家FDI流入,外国企业流动的所有权优势与本国不可流动的区位优势互补,这有利于该国比较优势的充分利用;反过来,一个国家FDI流出,该国企业所有权优势与其它国家的区位优势相结合,可以充分利用其它国家的比较优势,因此,FDI流入与流出协调发展有利于一国经济发展和福利水平提高。从FDI流入与流出的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分析,我国FDI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条件下,为了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康  齐援军  
发挥地区优势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石康,齐援军今后十五年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在不牺牲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各地区经济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要作到这一点,关键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一、加快中西部地...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南客  
现代大文化建设 ,需要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保障性并且具有积极导向性的文化发展公共政策。本文就此从文化法规政策、文化管理政策、文化产业政策、文化区域政策、文化人才政策、文化科技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建霞  程书华  李进英  
近十年来,河北经济快速增长,出现了曹妃甸、沧州渤海新区、秦皇岛港口等经济发达区,冀中、冀南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省内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廖长发 ,汤笃平 ,谷太  
县一级既是城乡的结合部,又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在经济建设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层次。为了促进县级经济的发展,1983年以来,湖南省科委会同其它有关部门,组织学术团体、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与当地科技人员相结合,分期分批帮助二十多个县、两个地区、一个省辖市运用系统工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贵华  
一 遂宁市市中区是1985年撒县建市时新设立的一个县级区,是一个典型的资源贫乏、从口众多、经济结构十分单一、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的丘陵农业大县(区)。国民经济结构极不合理,工农业比重严重失调。1985年,在全区社会总产值中,农业占了76%。工业仅占11.5%;在国民收入中,农业收入占87.9%。在工业内部,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也很单一,主要是机械和食品加工两大行业,并且规模很小,主导能力不强。由于经济结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后凯  
一、要正确对待当前我国的地区差距 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西差距的扩大。自6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东西差距就一直在不断扩大。1965年,我国沿海与内地间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对差距为22.5%,到1980年已提高到37.6%,1988年又提高到40.5%。在三年治理整顿期间,虽然沿海与内地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对差距略有缩小,但之后又呈现出急剧扩大的趋势。1990—1994年,沿海与内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由40.6%迅速提高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陆进  
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税收王陆进税收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在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采取有效的税收措施则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一、税收与地区经济发展我们知道,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税收通过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志  杨金  
一、狠抓项目建设,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抓特大项目就是抓跨越发展"的理念,切实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一是抓好招商引资,坚持项目带动,投资拉动,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二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保障要素供应,确保重点项目该开工的尽快开工,该竣工的尽快竣工,该投产的尽快投产,确保项目建设不断档。二、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华星  石大千  余红伟  
交通基础设施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本文将高铁开通当做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3-2016年高铁、上市公司和地级市匹配得到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的方法研究了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开通高铁和未开通高铁城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收敛趋势,这表明高铁开通存在较大的扩散效应,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的异质性研究发现,在城市层面,高铁开通的扩散效应在规模较大的城市和非中心城市更加明显,在企业层面,高铁开通的扩散效应对民营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更强;机制验证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可能通过促进开通城市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周边城市扩散和加工制造产业向周边城市转移进而产生了较大的扩散效应,缩小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