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1)
2023(6932)
2022(5791)
2021(5400)
2020(4744)
2019(10485)
2018(10899)
2017(20327)
2016(11610)
2015(13550)
2014(13799)
2013(13440)
2012(12904)
2011(11841)
2010(12377)
2009(11752)
2008(11658)
2007(11079)
2006(10189)
2005(9216)
作者
(36007)
(29780)
(29702)
(28492)
(18736)
(14121)
(13594)
(11548)
(11293)
(10999)
(10091)
(10048)
(9801)
(9644)
(9502)
(9268)
(8844)
(8699)
(8696)
(8623)
(7909)
(7560)
(7452)
(6910)
(6874)
(6850)
(6765)
(6648)
(6172)
(6125)
学科
(40501)
经济(40446)
管理(29679)
(24384)
(18320)
企业(18320)
中国(17302)
(14378)
方法(13960)
(13656)
数学(11868)
数学方法(11721)
(11579)
(11543)
(10528)
银行(10502)
(10181)
地方(9853)
(9505)
业经(9210)
(8579)
金融(8572)
农业(8533)
教育(8352)
(8006)
贸易(7994)
(7926)
理论(7778)
(7766)
税收(7466)
机构
大学(165561)
学院(165063)
研究(61416)
(61062)
经济(59276)
管理(55217)
中国(49261)
理学(44712)
理学院(44104)
管理学(43219)
管理学院(42919)
科学(38235)
(37816)
(34773)
(32532)
(31007)
(29429)
研究所(29000)
中心(28563)
财经(25356)
北京(24683)
业大(24477)
农业(24315)
(24288)
师范(23980)
(23184)
(22763)
(22662)
(21836)
技术(20646)
基金
项目(98326)
科学(74587)
研究(74319)
基金(66749)
(59155)
国家(58594)
科学基金(47277)
社会(43077)
社会科(40415)
社会科学(40409)
(39499)
教育(35119)
基金项目(34519)
(33890)
编号(32641)
自然(29656)
成果(29450)
自然科(28817)
自然科学(28804)
自然科学基金(28240)
资助(27727)
课题(24542)
重点(23071)
(21742)
(21336)
(20041)
(19410)
项目编号(19403)
(19376)
科研(18766)
期刊
(78994)
经济(78994)
研究(56205)
中国(42480)
(28873)
学报(28808)
教育(27741)
(26059)
科学(24403)
管理(22039)
大学(21411)
(20489)
金融(20489)
学学(19497)
农业(18909)
技术(15137)
业经(13761)
财经(12713)
图书(12461)
经济研究(12109)
问题(11106)
(10973)
书馆(9494)
图书馆(9494)
(9151)
(9117)
理论(8806)
职业(8664)
(8496)
论坛(8496)
共检索到279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宜强  
根据我国征信业发展及征信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影响我国征信体系功能作用发挥的因素,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征信体系功能建设要构建征信系统建设的法律体系、建立组织机构体系、加强信用主体建设、推进现代信用文化建设、构建行业规范体系等相关措施和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爱民  
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后,国务院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三定"方案明确赋予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促进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职能。几年来,人民银行对如何加强信贷征信管理作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初步建立起以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为主要依托的信贷征信管理平台,为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服务,也有力地推动了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何永清  
借鉴经济学博弈理论,引入经典博弈模型,论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征信体系建设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通过与美国、英国和日本征信体系的对比,发现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法制不健全、征信数据来源面窄等若干问题。为完善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应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征信内容,扩大信用报告应用范围,加强商业银行诚信建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廖文义  
这些年来,对印刷业的前景存在着二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新媒体必将取代传统印刷媒体,并迟早将其淘汰;另一些人则认为传统印刷仍是富有生命力的传媒,会长期存在。目前,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否定前者,肯定后者。其实,后者的看法也该修正。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小林  杜若华  刘永锋  
在分析比较"平台征信"和"央行征信"模式优劣的基础上,指出央行征信模式是目前快速建立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有效途径,并从制度支撑、现实需求、有益补充和技术保障四个方面分析了将互联网金融征信纳入央行征信系统的可行性,提出了要在完善互联网金融征信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互联网金融征信行业标准的前提下,推动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建立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思路。
[期刊] 征信  [作者] 蔡赛男  
信用信息的开放与共享是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征信机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信用信息的开放与共享,有助于矫正信息不对称而形成的重复博弈机制,提高经济效率和优化信用资源配置。目前,我国信用信息的开放与共享领域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法律法规缺失、信用信息分散、标准化建设欠缺以及监管缺位等。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效的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我们需要从加强立法、整合资源、制订技术标准、加强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等方面着手,建立科学的信用信息开放与共享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向圣俊  刘志光  许可  
自《征信业管理条例》颁布后,我国征信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征信业整体规划不足、市场监管难、信息安全威胁、征信体系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关系模糊等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从征信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征信业的发展路径可以按照"四先四后"的思路实施推动,明确征信市场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关系与边界,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还应注意统一征信数据标准,强化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并对央行征信中心的定位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向圣俊  刘志光  许可  
自《征信业管理条例》颁布后,我国征信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征信业整体规划不足、市场监管难、信息安全威胁、征信体系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关系模糊等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从征信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征信业的发展路径可以按照"四先四后"的思路实施推动,明确征信市场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关系与边界,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还应注意统一征信数据标准,强化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并对央行征信中心的定位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德安县支行课题组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仁厚  韩雨霏  
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缺信息、缺产品、缺机构、缺评级、缺动力、缺机制等问题而陷入发展困境。究其原因是在传统经济思维影响下支持征信体系建立和运行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且缺乏可操作性。建议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逐步引导小微企业信用信息走向规范化、人格化,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速建起小微企业征信体系,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征信  [作者] 吴晶妹  
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需要高质量现代化征信体系的支撑。从高质量发展对征信体系建设的要求出发,对建设我国高质量现代化征信体系,提出四点思考与展望:一是开放包容,营造征信机构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融合共享,进一步推动征信体系成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需求导向,以专业化服务助力经济社会防范化解信用风险;四是国际视野,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内外双循环。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国莉  
县域征信体系建设是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需要履行好推动县域和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职责,为金融机构进入县域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信息服务。但是,目前征信法律法规不完善、信用信息存在壁垒、县域内征信系统综合利用率较低,阻碍了县域金融的发展。今后,应完善征信体系法律法规,转变政府职能,发挥人民银行管理职能等,以改善县域征信体系建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费宪进  
征信体系是现代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石。健全的征信体系,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标志。征信在本质上属于信用信息服务,在实践中表现为依法采集、保存、整理和使用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并对资信状况进行评价,以此来满足其他社会主体在信用交易中对信用信息的需要,解决交易双方间的信息不对称,约束企业和个人自觉维护信用记录,防范信用风险,促进经济金融稳定发展。 我国征信体系建设情况 我国第一家信用调查机构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由当时的浙江实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5家银行共同发起组建的“中国征信所”,承担对企业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经济和金融情况的调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传统的单一公有制的计划...
[期刊] 征信  [作者] 陶梦倩  陶士贵  
我国的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文化产业大多规模较小且规范运营情况较差,风险性大,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缓慢,体现核心价值的无形资产难以评估,造成我国文化产业融资困难。为此,应探索构建文化产业征信系统,按照信用评价指标采取科学的信用评价方法,构建10个风险递增的级别,并根据文化企业的偿债履约能力和违约风险对其进行综合评级,为我国文化企业获得金融支持提供帮助。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军  崔颖  刘桐嘉  
随着征信市场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征信机构的监管势必要依靠科学、系统、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来提升监管水平。根据个人征信机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分析个人征信机构评价指标的选择,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个人征信机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结果表明,合规性监管领域和个人信用信息资源及权益保护领域的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较为明显,今后对个人征信机构进行监管时,监管机构应该加大对合规性和权益保护方面的监管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