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6)
- 2023(2058)
- 2022(1780)
- 2021(1676)
- 2020(1424)
- 2019(3521)
- 2018(3477)
- 2017(7303)
- 2016(3555)
- 2015(3516)
- 2014(3581)
- 2013(3470)
- 2012(3306)
- 2011(3076)
- 2010(3097)
- 2009(2830)
- 2008(2911)
- 2007(2526)
- 2006(2275)
- 2005(2115)
- 学科
- 济(17576)
- 经济(17575)
- 贸(15690)
- 贸易(15683)
- 易(15222)
- 方法(8459)
- 管理(7320)
- 业(7203)
- 数学(7138)
- 数学方法(7112)
- 出(5981)
- 企(5878)
- 企业(5878)
- 出口(5324)
- 出口贸易(5324)
- 口(5324)
- 结构(5062)
- 关系(4821)
- 地方(4336)
- 产业(4310)
- 中国(4092)
- 财(4044)
- 农(4022)
- 制(3695)
- 贸易关系(3489)
- 国际(3385)
- 概况(3199)
- 进出(3179)
- 进出口(3179)
- 进出口贸易(3179)
- 机构
- 学院(51278)
- 大学(50689)
- 济(28905)
- 经济(28588)
- 研究(18212)
- 管理(17658)
- 理学(15573)
- 理学院(15416)
- 管理学(15204)
- 管理学院(15121)
- 中国(12972)
- 财(11133)
- 经济学(10034)
- 京(9884)
- 科学(9434)
- 贸(9342)
- 经济学院(9284)
- 财经(9207)
- 所(8839)
- 经(8344)
- 研究所(8026)
- 中心(7314)
- 农(7267)
- 江(7145)
- 院(7027)
- 财经大学(6790)
- 业大(6594)
- 国际(6053)
- 北京(6001)
- 贸易(5992)
- 基金
- 项目(33279)
- 科学(26114)
- 基金(24814)
- 研究(24656)
- 家(21378)
- 国家(21247)
- 科学基金(17848)
- 社会(16726)
- 社会科(16097)
- 社会科学(16095)
- 基金项目(12801)
- 省(12360)
- 教育(10894)
- 资助(10722)
- 自然(10550)
- 自然科(10298)
- 自然科学(10296)
- 自然科学基金(10138)
- 划(10125)
- 编号(9422)
- 部(8033)
- 发(7847)
- 重点(7837)
- 国家社会(7375)
- 成果(7254)
- 中国(7066)
- 教育部(7065)
- 创(6842)
- 人文(6825)
- 社科(6776)
共检索到75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文锋
一、外贸供给侧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从供应短缺到供给充裕,外贸做出了重要贡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供给短缺一度成为经济生活的常态,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需求。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设立经济特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世璐 郭永泉
对外贸易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构成,其供需结构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特殊性。通过在交易和分工两个层面上构建理论模型分析,我国外贸表现出一种"低端供给—国外需求"的结构,存在固化、弱化、高风险化的特点。通过对国际国内现状分析,我国外贸结构问题明显,决定了增速放缓的外贸新常态,必须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的实施路径包括优化产业结构、"一带一路"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创新外贸管理政策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戴翔 张为付
传统国际分工条件下外贸通常被理解为"需求侧",然而,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发展外贸其实更多的是融入全球生产体系所表现出的"外在流转",故而发展外贸的深层次问题,本质上属于参与全球生产即"供给侧"问题。外贸的基本内涵和范畴,也随即演化为既包括传统进出口也包括要素跨境流动等在内的"大外贸"。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简单地将中国纳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来发展对外贸易的传统方式遭遇了巨大挑战,亟待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而究其实质,就是要转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方式。其中,适应乃至引领当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戴翔 张为付
传统国际分工条件下外贸通常被理解为"需求侧",然而,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发展外贸其实更多的是融入全球生产体系所表现出的"外在流转",故而发展外贸的深层次问题,本质上属于参与全球生产即"供给侧"问题。外贸的基本内涵和范畴,也随即演化为既包括传统进出口也包括要素跨境流动等在内的"大外贸"。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简单地将中国纳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来发展对外贸易的传统方式遭遇了巨大挑战,亟待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而究其实质,就是要转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方式。其中,适应乃至引领当前全球价值链发展变化的新趋势,才能在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中更好地实现上述"转变",这客观上要求在"大外贸"内的各领域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顾晓燕 田家林
加快推进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促进外贸转型发展,推进贸易强国进程的重要抓手。知识产权贸易在有力支撑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更反映出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的重要成效。剖析了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知识产权贸易发展的关联性,从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链三个维度,分析了知识产权贸易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发展知识产权贸易推进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知识产权 贸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外贸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建忠
人民币实际汇率的上升与外贸结构的改善张建忠我国外贸长期以来存在着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效应,即存在一个通货膨胀率上升─—换汇成本上升─—人民币贬值─—出口增加,收汇增加─—进口增加─—要求更多的出口创汇——要求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增加,这一本币不断贬值与通货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平 王琴梅
本文以宏观经济理论及农业供给侧改革政策为基础搭建理论框架,并依此构建农业供给侧改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实证计算了我国各省区2001—2015年农业供给侧改革能力综合指数。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业要素供给能力,尤其是资金融通和信息获取与应用能力明显增强。(2)现阶段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能力呈现中、东、西部由高到低的弱"阶梯式"差异。(3)东、中、西部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东部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稀缺,但资金、技术优势明显;中部地区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具有充沛的农业自然资源,具备规模化经营的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平 王琴梅
本文以宏观经济理论及农业供给侧改革政策为基础搭建理论框架,并依此构建农业供给侧改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实证计算了我国各省区2001—2015年农业供给侧改革能力综合指数。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业要素供给能力,尤其是资金融通和信息获取与应用能力明显增强。(2)现阶段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能力呈现中、东、西部由高到低的弱"阶梯式"差异。(3)东、中、西部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东部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稀缺,但资金、技术优势明显;中部地区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具有充沛的农业自然资源,具备规模化经营的必要条件;西部地区虽然自然条件恶劣,但独特地形地貌、优质牧场、特色农产品等得天独厚。因此,在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通过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两轮驱动",实现东部农业的"精细化"、中部的"规模化"及西部的"多元化"是未来改善我国农业供给结构的必然路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虹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为适应经济新常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战略举措。鉴于此,本文在总结国际不平等交换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和国际不平等交换的特点变化,最后给出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可能方向。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进出口贸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颖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银监会明确要求,银行业要坚定不移地把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地为"三去一降一补"提供有效金融服务。近年来,山东银监局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颖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银监会明确要求,银行业要坚定不移地把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地为"三去一降一补"提供有效金融服务。近年来,山东银监局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绍熙 王寿椿
一、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历史。一些产业兴起了,一些产业衰落了。一些国家及时把握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应剑波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外贸增长迅猛,对全省GDP增长、居民收入增长和就业贡献较大。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浙江外贸遇到了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具体表现为外贸企业利润急剧下降、一部分企业倒闭和大量人员失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东升 张志醒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进一步开展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具有深远意义。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传统服务贸易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呈下降趋势,新兴服务贸易发展迅猛;货物贸易方面,我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呈下降趋势,资源密集型产品则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随着我国与沿线国家对外贸易关系的不断加深,我国出口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也不断增加。对外贸易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表现为:通过进出口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的改变,降低国内低附加值产品的库存和产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征
为了研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本文以农产品为例,说明了不同农产品对于农民收入的正负相关性,探讨了农产品出口贸易主要特征,阐述了供给侧改革对于进口贸易的影响力,并进行了模型的实证分析。数据结果表明,数据具有较好拟合度,残差序列平稳性较好,模型最为适合,农户人均收入不会对小麦播种面积产生较大影响,其影响力较小,当正向冲击被给予到当期农业收入比重后,小麦的播种面积立即做出反应,效果为负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