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35)
2023(5270)
2022(4324)
2021(4261)
2020(3455)
2019(7816)
2018(7963)
2017(16404)
2016(8812)
2015(10088)
2014(10085)
2013(10458)
2012(9955)
2011(9323)
2010(9634)
2009(9385)
2008(9305)
2007(8673)
2006(8188)
2005(7361)
作者
(25831)
(22033)
(21814)
(20764)
(13354)
(10503)
(9733)
(8551)
(8202)
(7727)
(7462)
(7068)
(6819)
(6724)
(6537)
(6471)
(6440)
(6338)
(6111)
(6061)
(5639)
(5491)
(5465)
(5069)
(5059)
(5024)
(5021)
(4719)
(4460)
(4404)
学科
(48657)
(44014)
经济(43976)
(33130)
农业(32236)
管理(17633)
业经(15754)
中国(14185)
方法(13936)
数学(13047)
数学方法(12996)
农业经济(12275)
(12009)
(11230)
企业(11230)
(10156)
(9417)
农村(9398)
地方(9063)
发展(8794)
(8790)
(8534)
贸易(8528)
(8469)
银行(8466)
(8430)
(8353)
(8247)
(8105)
(7899)
机构
学院(139246)
大学(133678)
(64388)
经济(63201)
管理(53420)
研究(46514)
理学(45848)
理学院(45487)
管理学(44972)
管理学院(44744)
(43956)
中国(39492)
农业(32934)
(29267)
(27326)
业大(26155)
科学(25586)
(23513)
财经(22582)
中心(22408)
(21221)
研究所(20750)
(20387)
农业大学(20000)
经济学(18640)
经济管理(18591)
(17350)
师范(17252)
北京(17155)
经济学院(17000)
基金
项目(82826)
研究(66573)
科学(64700)
基金(59067)
(49927)
国家(49329)
社会(43419)
科学基金(41366)
社会科(40635)
社会科学(40626)
(33340)
基金项目(31680)
编号(29822)
教育(28303)
(27278)
(26341)
成果(24327)
资助(23149)
自然(22938)
自然科(22292)
自然科学(22288)
自然科学基金(21886)
(20043)
(19680)
课题(19093)
(17928)
国家社会(17770)
重点(17754)
(17684)
发展(17087)
期刊
(81306)
经济(81306)
(52243)
研究(42626)
农业(35381)
中国(28364)
业经(21137)
(19809)
金融(19809)
科学(19362)
学报(19273)
(18550)
大学(16287)
学学(15753)
(14750)
农业经济(14745)
管理(14449)
农村(14109)
(14109)
问题(13278)
财经(10758)
教育(10643)
技术(10537)
经济研究(10271)
经济问题(9810)
农村经济(9309)
世界(9279)
(9170)
(9000)
社会(8282)
共检索到216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启云  
改善农村民生就是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最大限度地让农村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感,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发展。之所以说改善农村民生是我国的现实选择,这主要是因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黎明  
我国的乡村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已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通过发展旅游已使占贫困地区总人口约1/10的人实现脱贫,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涉及农村的社会、经济、生态等各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影响农村生活的各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素卿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各种社会矛盾和风险也在急剧积累,特别是在农村也日益凸显出来。本文就如何创新改善农村民生与维护社会稳定机制问题进行谈谈自己的看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佩芬  
民生问题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近年来学术理论界围绕着农村民生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针对民生的概念和内涵、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农村民生思想、改善农村民生的历史进程、改善农村民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改善农村民生的路径选择等方面加以梳理,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资料积累和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海霞  
农村民生的本质是农民的权利保障问题,从权利的视角看问题有助于增强推进农村民生建设的自觉性和有效性。而维护了农民的权利,其民生也就得到了改善。因此,本文认为,农民的基本权利屡遭侵害的原因主要是农村民生立法仍不完善以及有法不依的现象十分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民生法治建设。各级政府在保障农民权利、改善农村民生方面则负有最主要的责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柳钦  
农村民间金融在我国农村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农村民间金融的主要运行形式有: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基金、合会、民间借贷、私人钱庄、民间集资和小额信贷等。目前,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民间借贷的利率失控,农村民间金融潜伏着金融风险,容易产生经济纠纷,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困难以及还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等。因此,规范和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我们要明确民间金融的地位,改善农村金融领域中二元结构的紧张与对立;将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造成真正的民间金融;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将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范围;继续支持农村小额信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凌湄  王卫国  
当前,河北省农村的民生问题存在着教育落后、民主观念差、法律意识薄弱、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农民收入较低、农村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应采取抓好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民民主管理意识;落实惠农政策,让农民真正受益;多渠道增加农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等措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童伟  
坚持以人为本、以民生为重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所在。在切实加强农村民生服务建设的过程中,依据农民的实际需求强化和改进财政支持的重点类别、项目及其优先性,是政府决策部门亟须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的实地考察,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和论证,并据此提出北京市农村民生服务公共支出优先性排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高培勇  
在诸多期盼和猜测中,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稳稳地落在"三农"工作上,这是连续出台的第六个加强"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其主旨包括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等方面,以此来抵御全球金融风暴中"三农"面临的风险,既突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金三林  
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但在农村民生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短板。要贯彻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补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八个方面的短板,并着眼于"十四五"发展目标,谋划实施若干重大工程,持续加强农村民生建设,全面提升乡村生活品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喜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突出特点是:在经济上,通过广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新型生产关系,赋予农民经济自主权;在政治上,通过建立以村民委员会为载体的村民自治制度,运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管理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毓  
目前,会计委托代理模式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农村财务管理中,有效地监督与服务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但会计委托代理没有行政约束力,其监督功能不强,实际的会计工作又与监管部门同属,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管。针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监督难的实情,应从多方面入手加以改善。其中依靠人民群众,发挥村民自治管理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村民对农村财务状况行使知情权,确保村干部规范使用集体资金,实现农村基层的民主自治。本文从农村管理的实际情况入手,就农村财务民主自治方面的有关内容展开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秦红霞  赵言文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射阳县港村的调查,以20世纪90年代初为界限,采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分别对此前和此后村民的生活方式与农村的环境做了分析。所得结论如下:20世纪90年代以前,村民的生活方式对于农村的面源污染危害较小,这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村民的节约消费观念有密切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炫耀性消费和农村环境管理的滞后使农村的环境面临严重的危险。因此提出:采取适合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管理体制是建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根本方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秦红霞  赵言文  
本文通过苏北港村为个案,以20世纪90年代初为界限,采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分别对此前和此后村民的生活方式与农村的环境做了分析。本文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前,村民的生活方式对于农村的面源污染危害较小,这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村民的节约消费的观念有密切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炫耀性消费和农村环境管理的滞后使农村的环境面临严重的危险。采取适合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管理体制是建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根本方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孝武  
我国农村正式金融安排实际上是一种从农村汲取资金的制度安排,而民间金融是真正满足农村经济需要的融资机制。可以通过正式认可民间金融以提供其发展空间,改革完善现有正式金融以提供其替代和规范现有民间金融以促进其演进来实现对农村民间金融的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