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85)
2023(5372)
2022(4397)
2021(4098)
2020(3213)
2019(7116)
2018(7124)
2017(13749)
2016(7570)
2015(8309)
2014(8103)
2013(8016)
2012(7358)
2011(6772)
2010(6896)
2009(6513)
2008(6206)
2007(5938)
2006(5465)
2005(4833)
作者
(20720)
(18185)
(17746)
(16706)
(10678)
(8776)
(7654)
(6992)
(6746)
(6154)
(6147)
(5834)
(5455)
(5342)
(5313)
(5295)
(5199)
(5142)
(4985)
(4938)
(4544)
(4390)
(4322)
(4299)
(4110)
(4093)
(4057)
(3789)
(3623)
(3619)
学科
(47929)
(35470)
经济(35445)
农业(32094)
(29151)
管理(15619)
业经(14743)
农业经济(12244)
中国(11308)
(10003)
环境(9911)
(9647)
劳动(9630)
(9344)
农村(9327)
地方(9184)
方法(9114)
发展(8673)
(8671)
(8381)
企业(8381)
数学(8181)
数学方法(8137)
(7176)
土地(7053)
建设(7013)
收入(6808)
人口(6668)
(6521)
农业劳动(6451)
机构
学院(110357)
大学(102881)
(49598)
经济(48769)
管理(42997)
(42244)
理学(37942)
理学院(37639)
管理学(37132)
管理学院(36966)
研究(36787)
农业(31567)
中国(29540)
业大(24370)
科学(22057)
(20506)
农业大学(19286)
(18507)
中心(18409)
(18127)
(17128)
研究所(16752)
经济管理(15887)
(14816)
财经(14432)
(14376)
师范(14290)
经济学(14179)
(14061)
(14028)
基金
项目(75448)
科学(60016)
研究(58886)
基金(54802)
(47068)
国家(46509)
科学基金(40081)
社会(39773)
社会科(37134)
社会科学(37125)
(31420)
基金项目(29821)
(26730)
编号(25737)
(24176)
教育(24116)
自然(23264)
自然科(22635)
自然科学(22630)
自然科学基金(22213)
资助(20392)
成果(19567)
(18339)
(16877)
国家社会(16766)
(16128)
重点(16066)
课题(15943)
(15754)
发展(15434)
期刊
(62946)
经济(62946)
(51278)
农业(35003)
中国(27502)
研究(26951)
业经(18429)
科学(17541)
学报(17409)
大学(14765)
(14733)
学学(14470)
农业经济(14240)
农村(13385)
(13385)
(11579)
(11367)
金融(11367)
问题(9947)
管理(9630)
农村经济(9046)
(8850)
资源(8325)
世界(8312)
技术(8044)
经济问题(8015)
社会(7859)
教育(7796)
社会科(7393)
社会科学(7393)
共检索到164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韩金峰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如何进一步改善就业环境,为农民进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好的问题。现就山东省的实际情况谈一谈。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轩  郑爱翔  
基于江苏625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探索和验证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可雇佣性的结构,并比较了不同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可雇佣性和就业质量上的差异,建立了就业质量对可雇佣性的回归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可雇佣性主要包括岗位能力、社会能力、态度动机和知识技能四个因子;不同受教育程度和培训经历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就业质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可雇佣性要显著高于女性;不同培训经历者在知识技能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中学历者在知识技能上要显著高于初中及小学学历者,在态度动机上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勇  
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灵  
有序而合理转移剩余劳动力,能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城乡统筹等现实问题。在全球经济复苏、我国经济发展放缓而造成的农村劳动力减少、城镇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就业压力大的新形势下,政府部门应该要运用有效的方式增加就业渠道,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和就业。本文在阐述农村劳动力目前就业转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完善转移就业政策的方式,进一步研究实施劳动力转移政策时应该重视的几个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麦伟  
本文回顾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历史 ,指出了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里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面临的困境 ,最后阐述了走出困境的几点想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亚慧  
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导致了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于社会整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对于具体某个局部可能存在一些负面效应。尽量减少负面效应的影响是加快转移就业过程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晓华  黄延信  姜文胜  
本文在详细分析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同时剖析了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因素,进而提出了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蕊  母彦婷  李艳波  
城镇化背景下,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将对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显著影响。文章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种尺度,对当前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关注点和相应的结论分别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森林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农药化肥使用等方面,兼具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呈现出复杂性和区域差异性的特征;人口效应、汇款效应是劳动力转移对乡村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直接途径,并受经济、社会、环境因素的调控。未来研究需要多尺度和跨尺度的研究框架,关注耦合的社会生态系统对这一过程的特殊响应,以及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戴卫东  孔庆洋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从总体上看 ,一方面 ,这种转移给农民工的父母的养老保障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诸如繁重的农业劳动损害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经济上拮据 ,生病得不到及时周到的照料 ,文化生活方面供给薄弱 ,等等。另一方面 ,受农民工的自身文化程度、农民工对就业地区的文明的认同程度以及他们的经济能力的增强与对参加养老保险的愿望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未来 (近 1 0年左右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所起的积极作用不容低估。本文通过对这双重效应的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明忠  陶志  
基于广东省539个农村转移劳动力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实证检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男性外出就业时间较长及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更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对其就业质量有显著正向作用;职业情感和交际技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有显著正向作用;而职业价值和工作技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有显著负向作用;职业行为和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的影响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见,必须将就业质量提升建立在就业能力提高的基础之上,鼓励农村转移劳动力坚持职业发展的长期持续性,大力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强化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认同教育,以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孔祥智  马九杰  
农业内部就业深化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孔祥智马九杰农业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无非有:一是利用劳动密集取向技术发展农业,适当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如加大出口创汇经济作物产品的生产等,在农业部门中扩大可增...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宁阳  王淅勤  余戎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已经从需求主导转向供给主导,且年轻劳动力呈有限供给;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增多,并有向东部集聚趋势;主要在城镇的非正规部门就业且成为城镇劳务市场供给的主流,新生代成为农民工的主体;非农转移的领域仍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稳中有升;由于缺乏社会保障机制,劳动力非农转移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彻底性。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明忠  刘恺  
基于广东省广州、东莞、河源及惠州四个市的部分农村劳动力的调研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中的职业价值、职业行为、交际技能、工作技能、社会资本广度以及社会资本深度对农地流转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职业情感对农地流转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因而,强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力,增强其对非农就业岗位的职业价值认识,强化其非农就业岗位的职业行为,提高其非农就业技能,弱化其对农地的禀赋效应认识,丰富其在城镇的社会资本,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实施农地流转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汝良  贾仁安  董秋仙  
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多种方式,其中农村劳动力向小城市或县城转移,是大多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途径。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农村人口在从农民变成农民工,再变成城镇人口的过程中,是在拉力和推力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阳  
本文针对易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拓展公共服务体系覆盖面、提高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功能性等对策思路,以期提升该地区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