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30)
2023(7804)
2022(6582)
2021(6057)
2020(4808)
2019(11207)
2018(10968)
2017(20693)
2016(11103)
2015(12523)
2014(12418)
2013(12564)
2012(12280)
2011(11330)
2010(11820)
2009(10961)
2008(11019)
2007(10080)
2006(9528)
2005(9157)
作者
(33399)
(27745)
(27594)
(26258)
(17750)
(13369)
(12566)
(10750)
(10504)
(10121)
(9565)
(9227)
(9102)
(8944)
(8763)
(8491)
(8256)
(8008)
(7952)
(7927)
(7213)
(6828)
(6752)
(6394)
(6261)
(6183)
(6173)
(6167)
(5742)
(5524)
学科
(55320)
经济(55262)
管理(29996)
(28540)
(20314)
企业(20314)
中国(20257)
地方(19100)
(17268)
(16092)
贸易(16079)
(15682)
方法(14061)
业经(12960)
(11987)
农业(11839)
(11834)
数学(11716)
数学方法(11549)
(11162)
地方经济(10639)
(10491)
(10229)
银行(10220)
(10017)
金融(10017)
(10003)
(9363)
环境(9197)
(8482)
机构
学院(162752)
大学(160232)
(71583)
经济(70002)
研究(62926)
管理(57796)
中国(50534)
理学(47065)
理学院(46477)
管理学(45772)
管理学院(45464)
科学(36703)
(36517)
(34439)
(33019)
研究所(29066)
中心(28566)
(27708)
(27308)
财经(25442)
北京(24466)
(24149)
师范(23972)
(22827)
(22817)
(22543)
经济学(22056)
(21384)
业大(20772)
农业(20649)
基金
项目(96914)
科学(75674)
研究(75217)
基金(67385)
(57899)
国家(57342)
科学基金(48048)
社会(47742)
社会科(45299)
社会科学(45289)
(39020)
基金项目(34526)
教育(33094)
(31995)
编号(31320)
资助(28061)
(27933)
自然(27838)
自然科(27002)
自然科学(26996)
成果(26753)
自然科学基金(26465)
发展(23001)
课题(22876)
(22604)
重点(22163)
(21033)
(19746)
国家社会(19699)
(18976)
期刊
(93387)
经济(93387)
研究(56506)
中国(42559)
(27478)
(25272)
管理(23564)
学报(22466)
教育(21895)
科学(21525)
(20937)
金融(20937)
农业(18808)
大学(16918)
业经(16764)
学学(15270)
技术(14568)
经济研究(14553)
问题(13141)
财经(12636)
(12484)
(11021)
国际(11016)
图书(10842)
(9712)
资源(9360)
世界(9225)
(8387)
技术经济(8232)
书馆(8179)
共检索到283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宗景才  安吉奎  李志文  
人力资源问题是制约我国发展的最基本的因素。21世纪的竞争将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因而,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在此基础上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光炳  
作者认为,由于我国的资源可供量与需要量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因此,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关键是改善人力资源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此,作者提出了以下建议:1.转变观念,把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作为基本战略。2.继续控制人口总量的增长,优化人口素质。3.大力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改善投入结构。4.加强思想教育,大力提高劳动者的思想素质。5.改革分配制度,使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同等参与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体勋  孙晓华  王春梅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乔方亮  
来自各方面的资料和专家学者们的分析预测表明 ,我国已进入新一轮的失业高峰期。失业的成因与政策制定者的发展观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 ;解决我国失业问题必须彻底转变那种只注重GDP增长而忽视就业的发展观念 ,整个社会的发展战略应由追求速度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增长 ,转向以创造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丁丁  
我国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安全面临挑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近些年,我国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刻把握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内涵。当前特别要抓好三项迫切的工作:一是保障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三是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关系,担负起水利建设和生态保护的重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牛宝德  
“三农”问题已成为党和人民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从战略上考虑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必须积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给农民以平等的国民待遇 ,实现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业转移 ;必须理顺产权关系 ,进行土地制度创新性改革 ,促使土地集中使用 ;必须探索农村新的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些问题是必须解决的 ,不解决“三农”问题就没有出路。当然 ,这些问题在短期内又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 ,必须经过一系列改革和长期努力才能得到解决。但是 ,从现在起 ,我们就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武玉涛  张建  
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协调发展是当前各国关注的焦点。笔者从当前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培训制度""推进多样化办学""创建国家创新体系""创建教育与人力资源审议决议机构"和"推行地方统筹体制"的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段学军  
文章认为,我国农业跨世纪发展面临5个主要问题:(1)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大,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2)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不协调,限制农业的发展空间;(3)城乡分割管理的户籍制度改革缓慢;(4)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滞后制约了农业的市场化进程;(5)农户经营规模小,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文章提出,进行制度和机制的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一是转变农业现代化战略重点,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三是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四是强化农业经济组织创新,重塑市场经济微观主体;五是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六是明确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建立...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利红  
分析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结构及运行状况,探讨优化中小型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结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途径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夏再兴  
美国经济学家罗格纳·纳克斯和纳克逊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存在长期的贫困,不是因为这些国家国内资源不足,而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中存在着若干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系列”。这些恶性循环,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水平陷井”,经济无法实现增长与发展。在他们看来,产生贫困性恶性循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资本缺乏,投资不足。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打破“贫困性恶性循环”,和冲出“低水平陷井”,使经济有一个长足的进步,必须大量积累资本,大幅度提高投资率。不可否认,该理论对指导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不可否认,东南亚的某些国家和地区通过走“练内功”(内资动员)与“借外功”(外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国华  李阵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日本民众对中国日益增长的认识偏差和部分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已经成为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对日开展公共外交旨在通过信息和文化交流活动加深中日两国民众的相互认识和理解,促使日本媒体与公众能以更加客观的态度来看待中国,帮助日本人民了解历史真相。中国对日开展公共外交,总体来说取得过一定的成绩,但仍有缺失,不能适应新时期改善中日外交关系的要求。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采取新的措施,包括充分重视媒体的作用;积极开展教育文化交流;加强对内开展公共外交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渠晓伟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我国大多数县处在农业经济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工业化。农业发展应当以工业化为方向,小城镇建设应当以工业化为基础。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具有发展基础成熟、发展机遇良好的有利条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向东  
国债市场发展的根本出路:公开市场操作李向东我国恢复国债的发行已13年了。在国债流通转让市场开放以前,由于国债发行规模较小,且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因此,国债发行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困难。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增大,发行方式的改革,以及国债流通转让市场的全面放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