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
- 2023(1067)
- 2022(973)
- 2021(862)
- 2020(857)
- 2019(1959)
- 2018(1849)
- 2017(3824)
- 2016(1869)
- 2015(1959)
- 2014(1956)
- 2013(1960)
- 2012(1850)
- 2011(1491)
- 2010(1645)
- 2009(1676)
- 2008(1751)
- 2007(1638)
- 2006(1456)
- 2005(1328)
- 学科
- 济(11034)
- 经济(11032)
- 业(9055)
- 管理(8658)
- 企(8418)
- 企业(8418)
- 方法(5802)
- 数学(5294)
- 数学方法(5277)
- 财(5141)
- 务(4463)
- 财务(4463)
- 财务管理(4460)
- 企业财务(4383)
- 关系(3396)
- 环境(2477)
- 划(2231)
- 贸(2057)
- 贸易(2057)
- 易(2033)
- 对外(1956)
- 经济关系(1946)
- 外经(1928)
- 对外经济(1877)
- 技术(1679)
- 融(1607)
- 金融(1607)
- 业经(1543)
- 投资(1514)
- 规划(1462)
- 机构
- 大学(30229)
- 学院(29251)
- 济(15618)
- 经济(15435)
- 管理(12851)
- 理学(11322)
- 理学院(11262)
- 管理学(11152)
- 管理学院(11109)
- 研究(8538)
- 财(7889)
- 中国(6469)
- 财经(6404)
- 经(5830)
- 京(5562)
- 经济学(4927)
- 财经大学(4828)
- 经济学院(4535)
- 商学(4447)
- 商学院(4428)
- 所(3969)
- 贸(3727)
- 江(3642)
- 中心(3597)
- 北京(3570)
- 科学(3429)
- 研究所(3427)
- 融(3413)
- 金融(3350)
- 经济管理(3311)
共检索到42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天龙 刘向东
2012年7月1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美国全国商会共同主办中美企业投资与合作论坛。双方专家认为,中美两国正努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双向投资潜力巨大;加强中美投资合作,不仅促进两国经济增长,也能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中方代表认为,目前,中美双向投资规模很小,中国企业赴美投资面临市场开放不足、技术出口管制、安全审查不透明,对我国国有企业存在偏见等诸多障碍。美方代表认为,中国企业赴美投资遇阻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美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全面了解。中美两国应共同努力,加强沟通联系,改善各自投资环境,为双方企业相互投资创造便利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天龙 刘向东
在中美企业投资与合作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近年来全球投资趋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增加,全球投资竞争加剧。中美两国投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为实现中美双向投资双赢,中美两国都应该努力改善各自的投资环境,中国企业赴美投资,要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背景进行深入了解,提前做好准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天龙 刘向东
在中美企业投资与合作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中国企业在美实施并购和绿地投资的动机多样,或出于公司战略定位上的考量,或出于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虽然可能会遭遇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安全审查和来自当地政府、媒体、民众等多方的误解,但只要在美国这个成熟开放的市场上遵照游戏规则办事,找好合作伙伴,加强多方沟通,做到入乡随俗,中国企业在美并购投资的风险和挑战就会大大降低,出于国家安全的审查也不会成为投资障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天龙 刘向东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企业在美并购投资过程中,不太重视公关沟通的作用,如果做好与众多利益攸关方的沟通工作,成为当地企业公民,投资的风险和阻力就会小很多。虽然美国基础设施重建面临的资金缺口很大,中国资金有很多进入机会,但若政策层面的沟通处理不好,将会遇到很多麻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郁鸿胜
1990年4月18日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以前,上海投资环境虽有显著进步,但没有突破性举动。1992年是上海投资环境向质的方向飞跃的一个转折点。那是因为,1990年前投资环境建设主要偏重于闵行、漕河泾、虹桥三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气候形成。开发区内形成了较完善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金融、海关、商检、税务、保险、邮政等服务部门和水、电、气、通讯等公用事业单位都在区内设立办事处和建立定期上门服务制度。投资者还可享受国家和本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荣鸽
投资环境的建设与改善之思考王荣鸽笔者认为,要建设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并没有什么统一的甚至国际标准可循,而只能根据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作以努力。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特别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如何建设和改善投资环境,则是个首要问题。依笔者所见,建设好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史本山 陈蛇
城市经济的发展将因为投资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政府应转变其职能,不断改善软硬环境。本文分析了目前在改善投资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地提出了改善投资环境的对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郭惠中
吸引外商投资,既要重视“天时”、“地利”大环境的改善,也不应忽视“人和”因素小环境的积极作用。在利用外资每一个项目的全过程中,重视和恰当地处理好与外商及外方人员的人际关系,其意义是不可低估的。作者通过事例论述了“人和”因素在软环境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并就如何达致“人和”提出了见解。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杰峰
肯尼亚改善投资环境李杰峰肯尼亚经济从1989年开始滑坡,1993年跌至谷底,1994年开始爬升,现正在缓慢地恢复,投资环境逐步改善。肯尼亚国民生产总值,预计1994年比上年增长2.1%,1995年比1994年可增长3%。1994年肯尼亚工业增产,进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罗正英
投资环境或经营环境是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一个基本的和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优化投资环境已成为各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战略措举。不同国家在吸引外资上的竞争,越来越把竞争的焦点集中在投资环境的改善方面。但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的投资环境不仅与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有较大的差距,即使同发展中国家相比,也不占有明显优势。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东盟国家为了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纷纷改善投资环境,并投入了大量的优惠政策。这对中国外商投资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因此,不断改善中国的投资环境,就成为推动外商投资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朝明 王德忠
本文以西部省级区域的投资硬环境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其延伸的因子分析法,通过实证分析选取综合因子指标对投资环境进行定量测评,从而界定西部各省级区域的综合实力,并采用聚类分析法把西部投资环境分为三类区域,并分别提出三类区域改善投资环境的差异化措施:一类区域以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搭建现代金融制度为核心;二类区域须坚持“开放促进开发”战略、川渝一体化,实现一类区域与二类区域联动发展;三类区域需要政府“推动”。
关键词:
投资环境 指标评价 综合实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燕卿
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与管理好合资企业是当今国际经济合作领域内亟需解决的研究课题。我国自197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颁布以来,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发展。至1995年底,我国累计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