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0)
- 2023(13565)
- 2022(11832)
- 2021(11381)
- 2020(9399)
- 2019(21981)
- 2018(21683)
- 2017(42217)
- 2016(22843)
- 2015(25740)
- 2014(25711)
- 2013(25473)
- 2012(23636)
- 2011(21356)
- 2010(21198)
- 2009(19460)
- 2008(18836)
- 2007(16251)
- 2006(14415)
- 2005(12776)
- 学科
- 济(91582)
- 经济(91474)
- 管理(64349)
- 业(61718)
- 企(49334)
- 企业(49334)
- 方法(42317)
- 数学(37325)
- 数学方法(36894)
- 中国(27472)
- 农(26562)
- 财(25192)
- 业经(19232)
- 贸(19229)
- 贸易(19217)
- 易(18784)
- 学(18505)
- 农业(17657)
- 制(17280)
- 地方(17085)
- 银(14727)
- 策(14723)
- 银行(14695)
- 和(14342)
- 环境(14220)
- 行(14090)
- 理论(13934)
- 务(13630)
- 财务(13564)
- 财务管理(13540)
- 机构
- 大学(323017)
- 学院(320111)
- 济(136886)
- 经济(134155)
- 管理(129222)
- 研究(112131)
- 理学(112044)
- 理学院(110845)
- 管理学(109159)
- 管理学院(108586)
- 中国(85199)
- 京(69283)
- 科学(66591)
- 财(61680)
- 所(55509)
- 研究所(50675)
- 中心(50126)
- 财经(49286)
- 农(48415)
- 经(45127)
- 业大(45013)
- 江(44849)
- 北京(44661)
- 范(42563)
- 师范(42263)
- 经济学(41533)
- 院(40678)
- 农业(37622)
- 经济学院(37466)
- 财经大学(36737)
- 基金
- 项目(218789)
- 科学(173209)
- 研究(163247)
- 基金(160819)
- 家(139289)
- 国家(138151)
- 科学基金(118759)
- 社会(103860)
- 社会科(98435)
- 社会科学(98409)
- 基金项目(84462)
- 省(81580)
- 自然(76007)
- 教育(74387)
- 自然科(74241)
- 自然科学(74224)
- 自然科学基金(72911)
- 划(69872)
- 资助(67154)
- 编号(66165)
- 成果(54637)
- 部(49972)
- 重点(48445)
- 发(46518)
- 课题(45376)
- 创(44892)
- 教育部(43249)
- 国家社会(43091)
- 创新(41892)
- 人文(41811)
- 期刊
- 济(147121)
- 经济(147121)
- 研究(99981)
- 中国(58893)
- 学报(47124)
- 管理(47086)
- 科学(45386)
- 财(44334)
- 农(44128)
- 大学(36379)
- 教育(35684)
- 学学(34019)
- 农业(31156)
- 融(29498)
- 金融(29498)
- 技术(26637)
- 经济研究(24377)
- 财经(23845)
- 业经(22544)
- 经(20389)
- 问题(19226)
- 图书(16783)
- 贸(16648)
- 业(16162)
- 理论(15902)
- 技术经济(15608)
- 世界(15046)
- 科技(14714)
- 现代(14494)
- 国际(14358)
共检索到472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敬龙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我们必须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调节收入差距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是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政策取向,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建立初次分配的公平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低收入阶层享受有尊严的生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建良 李克琴
中低收入阶层的家庭买不起房 ,房地产商开发的房子又卖不出去。房地产开发对内需的促动作用如何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合作住宅政策是可以借鉴和大力推广的一项启动房地产市场的措施。采用这种策略能够更好地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 ,解决房地产业的供需矛盾 ,同时能够有效地带动房地产业进入一个新的高潮期 ,并通过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带动扩大内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勤贤 窦红
巴西城市化水平在50年的时间内由36%升至86%。快速城市化使得人口迅速向大城市集聚,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交通、环境、住房等压力和贫穷、暴力等社会问题。其中,"贫民窟"成为巴西大城市困扰的集中代表。21世纪以来,巴西开始转变城市管理理念,设立城市住房管理部门,注重城市规划,改善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居住环境,提高城市贫民的生活质量。本文在实地考察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巴西政府对城市低收入者住房治理改造的做法,并从中得到了我国在快速城市化的关键时期城市解决进城人口住房和城市改造方面的三点启示。
关键词:
巴西 城市化 低收入阶层 住房改造 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強
从收入分层的角度研究社会群体与社会结构,对于我国当前的改革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收入分层时,人们习惯于将各收入群体分为上、中、下三种层次。从世界各国的统计看,上层收入群体或高收入群体都仅是社会上的少数人。换言之,我们可以将它视为一个常量。这样,社会上的另外两个群体,中等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就必须是互为消长的关系,即若一个所占比例较大,则另一个必然较小,反之亦然。当中等收入者构成社会的多数(或日主体)时,低收入者就必然成为社会的少数人群体。这时,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在结构上比较稳定。因为。中等收入群体的成员律律对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有较强的认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种聪
目前很多学者已经测度出我国居民收入为金字塔结构,如陆学艺、李培林等,基于效率和公平的双重角度,这种结构不利于社会的公平和经济的发展。中等收入阶层是调整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重要的一环,其比重的增加对构建橄榄形收入分配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中等收入的阶层定义以及比重的测度方法一直被国内外学界和实践部门探讨和争论。本文从中等收入阶层的概念界定、标准的划分、测度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理论与实证研究的进展,并进行了简要评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晋生
根据界定的山西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标准,2004年山西中等收入阶层总数约为385.6万人,其中约67%分布在城镇,33%分布在农村。据有关人士估计,到2020年中国中等收入阶层人口将要达到总人口的35%~40%。据此,山西中等收入阶层人口到2020年也应达到35%左右。根据1995~2004年山西省主要经济社会指标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山西中等收入阶层人口若要达到总人口的35%,2005~2020年其他各项发展指标年均增长目标值则分别应达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应为14.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应为11.5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应为9.96%,全省职工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劲松 韩克勇
为了尽快提高山西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构建“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必须不断加强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舆论导向;以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为重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教育,促使低收入阶层向中等收入阶层转化;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成为中等收入者;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介服务业。
关键词:
培育和扩大 中等收入阶层 对策和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尚梅
在经济持续增长、住宅交易价格过度上涨及收入两极化现象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基于西安市商品住宅价格、经济适用房价格及不同收入阶层居民可支配收入及住房消费的统计资料,分析不同收入阶层居民购房及住房消费状况,发现与西安经济发展及城镇居民住房需求相适应的保障性住房及商品住房供给比例应为廉租房17%、经济适用房24%、商品房59%。
关键词:
西安 住房保障 中低收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唐钧
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改革前分配的平均主义转变为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分配格局的这种变化近来引起了党中央乃至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低收入群体收入过低、收入缺乏有效保障、收入增长预期不确定,目前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保障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稳步提高其收入水平,对缩小收入差距,保持社会稳定和谐将起着重要作用。本期"关注"对"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问题"进行讨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树枫 毛维靖 袁海林 杨志俊 赵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新洁 郭俊艳
文章基于贝克尔的孩子质量数量替代理论,构建了三期OLG模型,考察了家庭对孩子质量和数量的选择及两者间的替代关系,并对收入在其中的作用做了理论分析,最后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结论:孩子数与家庭收入负相关,收入的变化对低收入家庭尤其是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数的影响更为显著;孩子质量与家庭收入正相关;除了位于收入最顶层的富裕家庭外,孩子的质量与数量间存在普遍的替代关系,且收入越低,替代程度越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岩 曾国平 尹希果
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使各阶层劳动者能"包容式"地从人力资本集聚的外部性红利中获益是一个既影响效率又关乎公平的重要问题。文章利用CHIP2013的城市居民调查数据,考察了中国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效应在不同收入阶层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即使在控制了城市规模效应的条件下,仍然可以观测到显著的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效应。平均来看,城市人力资本水平每提高1%,劳动者的月工资将上涨0.094%~0.148%。但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显示,这种工资溢价效应并不是线性的,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并有没有均衡地使各个收入阶层受益,而是在不同的收入群体间表现出了巨大的结构性分化,工资水平越高的群体,受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影响越强。而劳动者在学习能力、工作行业上的差异,以及制度壁垒所形成的劳动市场分割都是造成人力资本外部效应出现收入阶层分化的重要诱因。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外部效应 阶层分布 工资溢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