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57)
- 2023(19165)
- 2022(16491)
- 2021(15149)
- 2020(12749)
- 2019(29311)
- 2018(28921)
- 2017(55618)
- 2016(29542)
- 2015(33108)
- 2014(32951)
- 2013(32516)
- 2012(30089)
- 2011(27246)
- 2010(27275)
- 2009(25148)
- 2008(24340)
- 2007(21262)
- 2006(18956)
- 2005(16923)
- 学科
- 济(138564)
- 经济(138428)
- 管理(84811)
- 业(80000)
- 企(65544)
- 企业(65544)
- 方法(57198)
- 数学(49828)
- 数学方法(49202)
- 中国(36025)
- 农(33455)
- 地方(31701)
- 财(30006)
- 业经(28968)
- 学(27180)
- 贸(22869)
- 贸易(22854)
- 农业(22812)
- 制(22335)
- 易(22015)
- 理论(20467)
- 融(19693)
- 金融(19691)
- 环境(19674)
- 银(19446)
- 银行(19399)
- 和(19313)
- 技术(19117)
- 行(18622)
- 务(18248)
- 机构
- 大学(422800)
- 学院(420263)
- 济(177270)
- 经济(173630)
- 管理(165591)
- 研究(144537)
- 理学(143090)
- 理学院(141496)
- 管理学(138920)
- 管理学院(138174)
- 中国(108298)
- 京(90098)
- 科学(86524)
- 财(80147)
- 所(71651)
- 中心(64878)
- 研究所(64864)
- 农(64651)
- 财经(64037)
- 江(61693)
- 业大(59908)
- 经(58262)
- 北京(57267)
- 范(56446)
- 师范(55940)
- 经济学(54143)
- 院(52760)
- 农业(50009)
- 州(49979)
- 经济学院(48488)
- 基金
- 项目(284306)
- 科学(224779)
- 研究(209152)
- 基金(207072)
- 家(179444)
- 国家(177943)
- 科学基金(153852)
- 社会(133629)
- 社会科(126713)
- 社会科学(126682)
- 省(110182)
- 基金项目(109029)
- 自然(98931)
- 教育(96669)
- 自然科(96666)
- 自然科学(96643)
- 自然科学基金(94898)
- 划(92512)
- 资助(85897)
- 编号(84554)
- 成果(68502)
- 重点(63576)
- 部(63110)
- 发(63061)
- 创(58794)
- 课题(58591)
- 国家社会(55188)
- 创新(54837)
- 教育部(54810)
- 科研(53973)
- 期刊
- 济(198790)
- 经济(198790)
- 研究(128750)
- 中国(83265)
- 学报(63268)
- 管理(63006)
- 财(60252)
- 科学(59356)
- 农(58527)
- 大学(49130)
- 教育(47942)
- 学学(46050)
- 农业(40388)
- 技术(38709)
- 融(38233)
- 金融(38233)
- 经济研究(32870)
- 财经(31804)
- 业经(31694)
- 经(27294)
- 问题(25266)
- 技术经济(21735)
- 图书(21270)
- 业(20807)
- 统计(20073)
- 贸(19801)
- 理论(19797)
- 商业(19430)
- 科技(19256)
- 现代(18651)
共检索到631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译 周国光
为解决收费公路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均衡问题,文章利用协整理论对收费公路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得出,从1984-1999年收费公路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这一时期收费公路滞后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不具备有均衡发展的条件。从2000年至今,收费公路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二者之间不但具有平稳性而且还存在长期的均衡发展关系。因此文章建议,通过加大收费公路市场开放力度以及采取政府补助经营性公路政策的方式鼓励收费公路的发展,为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收费公路 政府补助 一带一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袁堂钢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来,我国已大约投入1400亿美元。学界对"一带一路"战略意义有了充分的讨论,但对其在对外商贸往来中的实证研究并不多。利用国家统计局2004年~2013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和中亚国家的贸易往来对促进东北工业基地的复兴和提升西部大开发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往来 经济增长 实证检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大主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今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良悦 刘东
“一带一路”是中国进入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型开放型战略,体现了“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转型”顶层设计的中国智慧。本文认为,对外开放是对内发展的机遇,为国内发展释放了空间,提供了过剩产能释放的通道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对内改革是对外开放的基础,特别是市场机制和制度规则的建立,是确保对外开放质量的根本。在战略实施中,应通过国内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努力,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国家价值链和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使中国经济深度参与国际经济,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雁斌 载德
21世纪以来,全球的经济和政治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萌生,而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也在凸显。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2013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倡议,同时强调了要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战略构想不仅承载了沿线国家发展繁荣的梦想,同时也赋予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自此,中国开启了和东南亚、西亚、东欧和北非等"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的篇章。与此同时,随着国际上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的"工业4.0"战略,以及当前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期产能严重过剩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出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在应对全球经济发展挑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上,都具有十分积极意义。而海湾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国家,作为贯通欧亚大陆的枢纽地区国家和全球主要的能源国,是中国"一带一路"发展的核心枢纽。伴随着金砖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在最近几十年的强势崛起,未来海湾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双边往来和双边投资将会日益增多。因此,文章将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开始谈起,着重研究未来阿拉伯国家在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春娟 王玺媛 刘大海 于莹
本文构建区域海洋创新指数评价体系,分析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圈的海洋创新能力,结果呈现南部海洋经济圈创新能力最强、东部次之、北部较弱的特点。其中,广东、江苏、山东海洋创新能力突出,成为带动南部、东部和北部经济圈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运用双重差分模型验证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倡议的政策作用具有显著性,尤其是对海洋创新绩效和知识创造两类创新产出指标的促进作用明显。最后,根据三大海洋经济圈的创新特征、功能定位,结合其与“一带一路”的空间重合性和延伸性,提出三大海洋经济圈与“一带一路”的协同发展模式,为推动海洋经济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提供科技支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游宏宇
我国提出来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沟通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实现沿线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以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区域经济的大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构想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以共商、共享和共建为原则,促进我国同各国展开相互合作与交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郭鹏
对"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物流经济发展的新机遇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物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旨在为我国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进行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区域物流 物流经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汪瑾 吴晨漪
"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深化与东盟的区域合作。但广西与东盟的贸易还存在综合交通和物流体系建设滞后、加工贸易产业欠发达,贸易商品结构不尽合理、桂越贸易过于集中等问题。为促进广西与东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广西应当着力改善综合交通及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口岸经济、促进区内加工贸易发展,优化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实施多元化的进出口市场战略等来响应国家政策,积极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寇明龙 孙慧 闫新杰
基于200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经济发展数量和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沿线省份经济数量和质量发展,但对经济发展数量的影响大于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验证了基准回归结果的可靠性。(2)异质性分析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一路”和高等收入省份经济发展数量和质量的促进作用要大于“一带”和中高等收入省份。(3)机制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对外开放、城市化和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发挥出差异性作用,正向局部中介效应显著。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经济发展 双重差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寇明龙 孙慧 闫新杰
基于200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经济发展数量和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沿线省份经济数量和质量发展,但对经济发展数量的影响大于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验证了基准回归结果的可靠性。(2)异质性分析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一路”和高等收入省份经济发展数量和质量的促进作用要大于“一带”和中高等收入省份。(3)机制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对外开放、城市化和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发挥出差异性作用,正向局部中介效应显著。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经济发展 双重差分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蓓文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在中国对外开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出。事实证明,双向投资、对外贸易与对外开放之间存在协同发展的关系:"一带一路"不仅在中国实施进出口平衡战略中起到重要作用,对于促进中国双向投资从企业投资、产业投资到园区投资的阶段性发展也功不可没。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就是"一带一路"建设带动对外开放制度创新、西部大开发的典型案例。大量的数据进一步说明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贸发展上共商、共建、共享;西方所谓的"债务陷阱论"是站不住脚的。因此,我们要以"一带一路"为动力,实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的协同发展;以"一带一路"为平台,实施对外开放与双向投资的协同发展;以"一带一路"为纽带,积极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 对外开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峰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支点的东部沿海地区优良港口众多,本文以我国30个港口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协同学理论对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为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协同研究提供了不同方法。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引入GDP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后发现,两者之间不同程度反映经济发展状况,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引入港口建设投资完成额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后发现,港口吞吐量是港口建设投资完成额的序参量,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港口物流建设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秦娜
产业协同集聚可以提升我国外贸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物流绩效的改善则能够有效降低贸易成本,形成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文章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产业协同集聚、物流绩效与贸易开放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协同集聚能够提升我国贸易开放水平,东道国物流绩效与双边贸易额显著正相关,并且对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边际影响更大。产业协同集聚与物流绩效的提升能够发挥正向联动效果,这意味着物流绩效的提升,将会使得产业协同集聚的贸易价值倍增化。因此,应该把握“一带一路”发展契机,提升沿线国家物流绩效,重视产业协同集聚带来的贸易溢出效应。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杜鹏 杨蕾 夏斌
广东与周边区域共同构成的三大海洋经济圈,与一带一路战略具有空间重合性和目标一致性。本文通过解构一带一路战略方向和各圈层的现状及特点,提出由核心区域、重点产业和保障机制构成的海洋经济跨圈层协同发展体系,旨在探索跨区域海洋经济合作模式,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实现区域海洋经济战略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统一。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海洋经济 圈层协作 广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