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66)
- 2023(16513)
- 2022(14164)
- 2021(12969)
- 2020(11189)
- 2019(25423)
- 2018(25192)
- 2017(49026)
- 2016(26520)
- 2015(29819)
- 2014(29474)
- 2013(29435)
- 2012(26744)
- 2011(23896)
- 2010(23895)
- 2009(22607)
- 2008(22806)
- 2007(20257)
- 2006(18072)
- 2005(16252)
- 学科
- 济(113304)
- 经济(113134)
- 业(103589)
- 管理(96730)
- 企(93850)
- 企业(93850)
- 方法(52331)
- 数学(42303)
- 数学方法(41925)
- 财(38042)
- 业经(33849)
- 农(33288)
- 务(26873)
- 财务(26800)
- 财务管理(26758)
- 制(26687)
- 中国(26407)
- 企业财务(25442)
- 农业(23140)
- 技术(21074)
- 理论(20341)
- 和(19819)
- 学(19611)
- 贸(19562)
- 贸易(19549)
- 体(19524)
- 地方(19287)
- 易(18910)
- 划(18906)
- 策(17652)
- 机构
- 学院(384455)
- 大学(383197)
- 管理(158055)
- 济(157183)
- 经济(153957)
- 理学(136427)
- 理学院(135033)
- 管理学(133099)
- 管理学院(132395)
- 研究(120179)
- 中国(93794)
- 京(80985)
- 财(77883)
- 科学(71270)
- 财经(61651)
- 农(60149)
- 所(59178)
- 江(57447)
- 经(55985)
- 业大(54869)
- 中心(54566)
- 研究所(52958)
- 北京(50919)
- 经济学(47089)
- 农业(46953)
- 范(46770)
- 师范(46392)
- 州(46046)
- 财经大学(45621)
- 院(43603)
- 基金
- 项目(253783)
- 科学(201691)
- 研究(188967)
- 基金(186399)
- 家(159961)
- 国家(158559)
- 科学基金(138741)
- 社会(120933)
- 社会科(114593)
- 社会科学(114564)
- 基金项目(98854)
- 省(98667)
- 自然(89479)
- 自然科(87382)
- 自然科学(87363)
- 教育(86300)
- 自然科学基金(85877)
- 划(81732)
- 编号(76990)
- 资助(76475)
- 成果(62205)
- 部(56819)
- 重点(55657)
- 创(54672)
- 发(52658)
- 课题(52061)
- 制(50569)
- 创新(50385)
- 国家社会(49583)
- 教育部(49474)
- 期刊
- 济(177411)
- 经济(177411)
- 研究(114878)
- 中国(72418)
- 财(64643)
- 管理(62505)
- 农(55328)
- 学报(54907)
- 科学(52133)
- 大学(42961)
- 学学(40629)
- 教育(38449)
- 农业(37900)
- 融(35343)
- 金融(35343)
- 技术(33978)
- 财经(31397)
- 业经(30512)
- 经济研究(27283)
- 经(26777)
- 问题(22935)
- 业(21702)
- 技术经济(20403)
- 现代(18693)
- 财会(18693)
- 理论(18609)
- 商业(18168)
- 科技(17336)
- 版(17031)
- 贸(16890)
共检索到568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查剑秋 张秋生 徐旭永
一、基于战略并购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划分为两大领域(梁江、刘冀生,2002):战略内容(Strategy Content)和战略过程(Strategy Process),前者旨在揭示什么因素构成或支撑了企业的战略优势;后者旨在描述企业战略如何形成、如何实施的过程。企业战略管理是一个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收 罗永恒 舒彤
本文选取1998年发生兼并收购的公司作为样本,主并公司和目标公司都是上市公司。研究发现,公司收购兼并后对主并企业的长期超额收益为负。对公司并购后(+1,+12),(+13,+24)和(+25,+36)时间段的CAARs和BHAR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三年的长期超额收益在5%的水平下显著为负。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收购兼并 长期超额收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项超
对中国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效应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协议收购初次公告之前存在超额收益,但没有要约收购显著;控制权转移时间与协议收购超额收益的关系是U型的,控制权转移时间越长,收购股东的财富损失就越大;协议收购中超额收益与目标公司的资产波动率正相关,与利息支出占比、资产规模负相关;市账比MTB并不是协议收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协议收购 控制权转移 资产波动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淑珍
杠杆收购的实质是举债收购,与其他并购方式相比,承担巨大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信息风险、偿债风险、汇率风险及内部风险等,为加强对杠杆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应采取正确选择目标企业、科学评估目标企业价值、税后提取偿债基金、充分利用套期保值、合理选择支付和融资方式等措施,使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比较安全的范围内,使我国企业在激烈的并购浪潮中日益壮大。
关键词:
杠杆收购 信息风险 偿债风险 偿债基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思涓
并购是企业重要的行为,而并购对企业未来价值的影响则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本文以1998年-2008年间我国资本市场所有并购事件为样本,采用多种财务指标衡量企业经济绩效,考察了并购前后收购方企业财务业绩变化。研究发现,收购方企业在并购后的财务业绩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且相较于由市场主导的并购,由政府主导的并购在发生后,收购方企业未来财务业绩的下降趋势更为剧烈。
关键词:
并购行为 财务业绩 收购方企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程才良
国外的理论和实践表明,MBO是改善公司治理、提高公司绩效的重要方式,而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引入MBO以来,因其造成新的管理层“内部人控制”问题而备受争议。本文对MBO“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成因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实施混合型MBO模式及合理确定MBO的有效边界,以此对“内部人控制”问题进行控制的可行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萌宁
现代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矛盾运动常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 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主要手段有:决策管理与决策控制相分离,内部激励机制, 经理市场以及股票市场的外部监督手段。就目前情况看来,接管市场是最强有力的 外部约束激励机制,其中,较适宜的是协议收购。
关键词:
内部人控制 资本市场 收购接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晓冬 陈馨远
近年来国有企业高价收购非国有企业股权的案例屡见不鲜,由于当前不完善的法律法规环境、缺少监管的评估过程和不规范决策隐含的利益输送风险,收购过程中往往以不评估或不实评估为手段进行高价收购,收购效益并未得到明显体现,反而引发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而在国企收购海外资产的过程中,高价收购导致境外资产流失的风险更是日益显现。一些经济专家因此建议禁止国有企业收购非国有资产。笔者认为,从推进国企改革和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角度,国企收购非国有资产不应被禁止,但是控制并购风险必须通过完善对收购行为的法律制度约束、严格评估机制、加强全过程监管等手段阻隔利益输送空间,防范和控制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联生 白云霞
控制权转移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控制权转移方式则是控制权转移问题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在考虑控制权转移之后的资产收购行为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独特的制度背景,对中国特有的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表明,相对来说,无偿转让公司的现有价值比较高,并且公司未来发展较为乐观;而有偿转让的大多是现有价值低并且目前看来发展前途较为悲观的公司;有偿转让公司在控制权转移之后更可能发生收购资产的行为;从总体上看,收购资产所产生的收益能够显著地提高公司价值,并且有偿转让公司所收购资产对价值的贡献较无偿转让公司要高。以上结论表明,价值高的公司一般不会采用有偿方式进行转让,而新股东之所以愿意有偿购入价值低的公司...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资产收购 公司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红燕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企业收购兼并日趋复杂。本文以我国特定上市公司并购案为例,对涉及或有对价的企业合并成本确认等会计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的会计处理意见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或有对价 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鸣 汪金爱
控制权收购可分为一次性收购和循序收购两种模式。文章认为循序收购可被归结为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旨在发现和约束那些可能对中小股东构成利益侵夺的收购方。文章在对1998-2006年中国A股市场发生的民营企业作为收购方的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案例进行研究后,发现具有潜在利益侵夺倾向的收购方更有可能选择循序收购而非一次性收购。这一发现将对公司治理中控股股东与其他中小股东利益冲突的研究从事后阶段推向了事前阶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大江
文章通过四种定量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以A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采购成本的供应商和成本管理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所选供应商,并优化A公司的采购流程,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
采购 成本控制 供应商选择 优化流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郝昕
实行产品收购制,表面上看,是对总装厂产品进行定价收购,实质上,是对传统的产、供、销、技术开发等方面进行管理方式的变革,是以经济为纽带进行产品结算与考核。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简称:上机)是具有近六十年传统机床制造经验的企业,作为总装型核心企业,其零件加工和成套能力比较缺乏,其产品的生产数量、周期、质量往往受制于上道零件加工工序成套节奏的快慢和质量水
关键词:
收购制 内部管理 考核 采购 上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揭晓小
区别于以往文献只研究分析师对市场绩效或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文章采用2SLS模型消除分析师覆盖的内生性,基于多角度的并购绩效来考察分析师覆盖效应。研究发现,分析师的影响有从经济绩效到市场绩效逐渐减小的趋势,表明分析师更注重公司基本面和成长性,而非短期市场表现。文章进一步验证了分析师的外部约束作用,具体体现为分析师覆盖的收购方企业经济绩效显著高于非覆盖企业,覆盖企业成长性也较高,表明分析师具有价值发现功能。
关键词:
分析师覆盖 并购绩效 信息中介 外部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