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3)
2023(6288)
2022(5196)
2021(4650)
2020(3897)
2019(8550)
2018(8069)
2017(14622)
2016(8355)
2015(8853)
2014(8568)
2013(8438)
2012(7600)
2011(6953)
2010(6490)
2009(5957)
2008(5854)
2007(4934)
2006(4181)
2005(3508)
作者
(29203)
(24774)
(24748)
(23077)
(15699)
(12333)
(10888)
(9803)
(9424)
(8684)
(8655)
(8223)
(8164)
(8035)
(7969)
(7748)
(7473)
(7461)
(7168)
(7146)
(6641)
(6064)
(5957)
(5697)
(5476)
(5459)
(5400)
(5380)
(5117)
(5106)
学科
(28844)
经济(28809)
(22069)
管理(21835)
(16884)
企业(16884)
方法(14939)
数学(13553)
数学方法(13408)
(10943)
(8850)
(7902)
(7698)
贸易(7697)
(7526)
中国(6871)
业经(6425)
农业(6270)
技术(5556)
环境(5255)
(5152)
财务(5144)
财务管理(5137)
企业财务(4898)
(4634)
(4228)
产业(4226)
(4165)
(4145)
银行(4096)
机构
大学(121301)
学院(120300)
研究(46591)
(44601)
经济(43837)
管理(42476)
(38560)
理学(38058)
理学院(37567)
管理学(36622)
管理学院(36447)
科学(36073)
中国(32304)
农业(31364)
业大(30157)
(27012)
(25698)
研究所(25686)
农业大学(21030)
中心(20077)
(17705)
(17629)
(17296)
(17172)
(17043)
实验(16948)
(16685)
实验室(16208)
科学院(16004)
北京(15544)
基金
项目(94940)
科学(71818)
基金(69761)
(67754)
国家(67269)
研究(54738)
科学基金(54440)
自然(40554)
自然科(39653)
自然科学(39631)
自然科学基金(38971)
基金项目(37530)
(37412)
社会(34546)
(32889)
社会科(32781)
社会科学(32772)
资助(28362)
教育(23894)
计划(23262)
重点(22454)
科技(22079)
科研(19992)
(19779)
(19558)
(19467)
(19020)
创新(18692)
编号(17989)
专项(17806)
期刊
(39828)
经济(39828)
学报(37646)
(33612)
科学(28614)
研究(26135)
大学(25994)
学学(25531)
农业(22934)
中国(19815)
管理(13445)
(12970)
(12730)
业大(12385)
农业大学(10167)
林业(9517)
(8936)
科技(8202)
经济研究(7560)
(7557)
金融(7557)
技术(7102)
财经(7092)
业经(7063)
中国农业(6940)
自然(6900)
资源(6003)
(5996)
自然科(5774)
自然科学(5774)
共检索到160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易镇邪  王禹  林聪  王学华  屠乃美  易自力  
以3个芒属植物杂交种为材料,研究了收获期对芒属植物杂交种植物学性状、生物产量与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期的推迟,3个品种生物产量均呈下降趋势,湘杂芒2号和湘杂芒3号自10月20日开始显著下降,而湘杂芒1号自11月20日才开始显著下降,至12月20日,3个品种生物产量仍在40 t/hm2以上,至次年1月20日,3个品种生物产量分别为40.6,38.8,31.6 t/hm2;3个品种叶片SPAD值与植株含水量均从10月20日开始表现下降趋势,但二者的显著下降时期均存在品种间差异;3个杂交种的氮、磷、钾含量自10月20日开始下降,但氮、钾含量的大幅度下降时期具有品种间差异。3个杂交种平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树云  文仁来  苏义成  苏月贵  何静丹  滕辉升  何雪银  杨萌  
研究鲜穗烘干法下玉米杂交种桂单0810母本桂39722不同熟期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及其种子发芽后3叶期幼苗各性状,为玉米单粒播种技术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母本桂39722授粉后43 d(即第5期)种子的千粒重近于最大,发芽率最高;该期种子的幼苗的高度最高,简易活力指数最大,根干重和冠干重最大,发芽势最强;其根长、根数、根冠也较好,根冠生长协调,因此,鲜穗烘干法下桂39722的最佳收获时期为:从开始授粉日算起,有效积温达到780.7℃、穗位叶干枯时收获,可有效地保证桂单0810种子生产过程中的最佳产量及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尚钦  邓科君  童文  杨晓  班依蓉  黄璐琳  孙佩  
为了研究N、P、K对赶黄草生长发育、产量和槲皮素含量的影响,为赶黄草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N、P、K三因素二水平完全试验设计,分析不同处理药用有效成分槲皮素含量。结果表明,施N极显著提高产量,N明显增加植株分枝和根的重量,施P有增加植株高度的效应,施K对提高植株槲皮素含量有一定影响。因此,N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增施N肥,配施P、K肥是提高赶黄草产量、增加槲皮素含量和积累量的有效施肥措施。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潘多锋  张瑞博  李道明  高超  王建丽  申忠宝  李佶恺  张睿  张举梅  
以农菁4号羊草(Leymus chinensis ‘Nongjing No.4’)为对象,研究不同施氮期(上年秋季施肥、当年春季施肥、当年秋季和春季分次施肥以及不施肥)和收获期(盛花期后21、24、27、30、33、36、39、42和45 d)对羊草种子产量、影响因素(抽穗率和结实率)和质量(发芽率和千粒重)的影响,以明确黑龙江地区羊草种子生产适宜的施氮时期和收获时期。结果表明:施氮肥显著增加羊草种子的产量(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小飞  孟可爱  李科云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和用量的氮肥对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生长过程中功能叶叶绿素(Chl a、Chl b)、蛋白质、水解氨基酸含量及转氨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不施氮肥为对照,研究施用150,300,450kg/hm2尿素和411.3,821.4,1 231.65kg/hm2碳酸氢铵对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叶绿素、粗蛋白、氨基酸含量和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施用氮肥可提高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生长过程中功能叶Chl a、Chl b含量以及GOT和GPT的活性,同时增加牧草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施用碳酸氢铵更有利于功能叶叶绿素和转氨酶的蓄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嘉宁  张丹  杨蒙岭  陈玉蓝  
【目的】本文探究了烟草栽培种植氮(N)、磷(P)、钾(K)肥的最佳施肥配比和施肥量,给凉山自治区烟草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烟87"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方法,研究氮磷钾配施对烟草地上部生物量、品质成分含量及对土壤Cd吸收富集的影响。【结果】合理的氮磷钾配施不仅能促进烟草生长,增加烟叶生物量,而且有利于烟叶各品质成分含量积累和配比协调。氮肥对烟草株高和叶干重生物量增加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磷肥,钾肥最差。从品质成分的含量和配比来看,增施钾肥能明显提高烟叶的含钾量。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烟叶烟碱和总氮含量,且有利于促进烟叶糖碱和糖氮的配比协调。重金属Cd含量是评价烟叶品质与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各施肥处理烟叶中的Cd含量均值表现为下部叶(2.06 mg/kg)>中部叶(1.58 mg/kg)>上部叶(1.16 mg/kg)。高水平的氮、磷肥配施(处理N_2P_2K_1)能显著促进烟株对土壤Cd的吸收与富集,从而使烟叶中的Cd含量明显增加,而钾肥对烟株吸收富集Cd的影响不显著。【结论】综合考虑,本研究推荐的最佳施肥处理为N_2P_1K_2,即N∶P∶K为1∶0.45∶2.06,获得的优质烟草平均株高和叶干重生物量分别为79.2 cm和55.2 g;烟叶钾、烟碱、总氮、还原糖、总糖含量分别为3.22%、3.05%、3.76%、25.89%和27.74%,糖碱比为9.10,糖氮比为7.38;下、中、上部叶Cd含量分别为1.57、1.37和1.11 mg/kg,均显著低于烟草Cd的限量阈值(3.0 mg/kg)。认为该施肥方案可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各烟区和相近地区推广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秋  邹剑秋  张志鹏  朱凯  张飞  
试验在沈阳进行,土壤为草甸土。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当前生产上有代表性的甜高粱品种辽甜1号的种植密度、氮肥、磷肥和钾肥对生物产量和茎秆含糖锤度的影响,并通过模拟寻优,确定最优化措施方案。结果表明:4因子与生物产量和含糖锤度均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对产量的影响效应为:N>密度>K>P,密度和N、P和K互作对产量的影响效应较大,对含糖锤度的影响效应为N>K>P>密度。4因子均在0水平时,即密度为75 000株/hm2,施N 150kg/hm2,施P2O5138kg/hm2,施K2O 60kg/hm2时为最佳栽培方案,最高生物产量可达112.70t/hm2,茎秆平均含糖锤度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灵哲  宋锋惠  史彦江  罗达  凌锦霞  左琛  
[目的]以新疆9年生的平欧杂种榛为研究对象,探讨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对平欧杂种榛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新疆榛子产业发展提供合理施肥依据。[方法]采用"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测定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比条件下对果仁膨大期榛子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最大光能转化效率的日变化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响应。[结果]表明:平欧杂种榛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随着N肥的增加而增加;T_5(N_2P_1K_2)对Fo、Fv和Fm有显著调控作用;T_9(N_2P_2K_1)榛果的纵径、横径、侧径、单果质量、果仁质量及出仁率比T1(N_0P_0K_0)分别平均增加9.96%、9.77%、11.99%、31.94%、10.13%和5.56%,粗脂肪和粗蛋白比T_1分别平均增加11.56%和16.67%。[结论]在新疆土壤养分中等条件下,N、P_2O_5、K_2O施肥量纯量分别为1 205.6、485.00、329.3 kg·hm~(-2)时,榛果达到了优质高产,有利于提高新疆平欧杂种榛的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邹小云  陈伦林  李书宇  邹晓芬  张建模  宋来强  
【目的】指导当前生产条件下江西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方法】2008—2009年在江西省设置12个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和硼肥施用对甘蓝型杂交油菜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并对施肥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氮磷钾硼肥配施处理(NPKB)平均产量为2 015 kg.hm-2,与不施肥相比,NPKB、缺B(NPK)、缺P(NKB)、缺K(NPB)和缺N(PKB)分别增产1 121、839、758、746和249 kg.hm-2;NPKB配施处理下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较好,有利于对N、P、K、B素的吸收利用;效益分析表明,NPKB配施效益达到5 449.5元/hm2,比不施肥增收2 231.1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景民  李霞  盛能荣  
木兰科(Magnoliaceae)树种以花大色艳、香味浓郁著称,多数可视为园林绿化珍木[1]。国产木兰科植物100多种,除少数外大多处于野生状态,甚或已近濒危[2]。近年来一些单位开展了引种栽培工作,以保护木兰科基因资源,发掘其潜在价值。选择和杂交是...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曹玲  王卫民  杨承泰  杨毅  
利用微生物植酸酶分别对3种植物性原料(豆粕、玉米蛋白粉、小麦)进行酶处理,研究不同浓度植酸酶作用下3种植物性原料中植酸磷含量的变化。3种原料分别有6组处理(植酸酶对照0 U/kg,柠檬酸对照,500U/kg,750 U/kg,1000 U/kg,1500 U/kg),每组处理3个重复。结果表明:植酸酶能够显著降低3种植物性原料中植酸磷的含量(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加顺  郑金伟  池忠志  刘晓雨  潘根兴  郑聚锋  李恋卿  张旭辉  程琨  
[目的]研究一次性、大量施用生物质炭对作物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其影响的年际变化,为生物质炭农田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试验是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因素一为生物质炭,包括0(C0)、20(C20)和40(C40)t·hm~(-2)3个施用水平;因素二是氮素施用,包括施用(N1)和不施用(N0)2个水平,共6个处理(C0N0、C20N0、C40N0、C0N1、C20N1和C40N1),每处理3个重复。观测了施用生物质炭后2010年水稻、2014年水稻和2015年小麦产量及氮、磷和钾养分吸收的变化。[结果]相同的生物质炭施用水平下,氮肥施用显著增加了2010年水稻、2014年水稻和2015年小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林  陈法志  谢焰锋  戢小梅  童俊  陈卫东  杨守坤  
为改良紫珠属植物的园林性状,以白棠子(Callicarpa dichotoma)和紫珠(C.bodinieri)为亲本,对结实特性、杂种子代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棠子和紫珠不存在孤雌生殖现象,自交不结实,天然杂交结实率分别为93.08%和98.08%。人工杂交座果率最高可达95.24%,但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结实率降至26.21%~37.07%。部分子代的叶片形态介于父母本之间,初步证实了杂种的真实性。白棠子×紫珠组合的杂种子代在株高、冠幅及一级分枝数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118.96%、125.06%和130.62%,远高于反交组合子代。因此采用白棠子为母本、紫珠为父本...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向平  林益明  彭在清  丁印龙  谭忠奇  
在春秋两季对厦门园林植物园的 1 0种榕属植物 (垂叶榕、黄金榕、小叶榕、大叶榕、高山榕、橡皮树、花叶橡皮树、菩提树、大果榕、无花果 )叶的热值和灰分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1 ) 1 0种榕属植物具有较高的灰分含量 ,其中垂叶榕、大叶榕、小叶榕、黄金榕、无花果春秋两季的灰分含量均在 1 0 %以上 ;1 0种榕属植物叶的灰分含量具有不同的季节变化趋势。 ( 2 )高山榕、橡皮树、大果榕的干重热值较高 ,均在 2 0 2 0kJ·g- 1 以上 ;而大叶榕、垂叶榕、黄金榕、菩提树、无花果的干重热值较低 ,在 1 9 0kJ·g- 1 以下 ;1 0种榕属植物中 ,7种的干重热值春季比...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红  关皓  陈明  彭安琪  李小梅  李昌华  李小铃  刘卫国  方萍  闫艳红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收获期(CK:蜡熟中期;S1:蜡熟后期,推迟1周;S2:完熟前期,推迟2周;S3:完熟中期,推迟3周;S4完熟后期,推迟4周)对"玉米(Zea mays)-大豆(Glycine max)"套作模式中玉米籽实产量、秸秆营养成分及青贮品质的影响,以确定西南地区玉米综合利用的适宜收获期。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时期的推迟,玉米籽粒的产量呈先增加后持平的趋势,其中,S2处理玉米籽粒产量最高,较CK高9.47%(P0.05),但均显著低于S3和S4处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则随收获期的推迟呈下降趋势(P<0.05),但均在干物质含量的8%以上。秸秆青贮饲料pH随收获期的延迟显著上升,但均低于4.2,乳酸(LA)含量则呈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所有处理青贮料中均未检测出丙酸(PA)和丁酸(BA)。各处理氨态氮∶总氮(NH3-N∶TN)随收获时期延长呈上升趋势,但均低于5%。综上,在保证籽粒产量的基础上,同时兼顾秸秆的营养品质,西南地区玉米的适宜收获时期为玉米籽粒的蜡熟后期至完熟前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