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66)
2023(16371)
2022(13976)
2021(13064)
2020(10555)
2019(24103)
2018(23984)
2017(46016)
2016(24979)
2015(27773)
2014(27645)
2013(27175)
2012(24972)
2011(22503)
2010(22668)
2009(20783)
2008(19855)
2007(17439)
2006(15499)
2005(13757)
作者
(70919)
(58752)
(58536)
(55451)
(37553)
(28135)
(26531)
(23037)
(22361)
(20966)
(19989)
(19900)
(18600)
(18543)
(18122)
(17929)
(17390)
(17312)
(16739)
(16712)
(14537)
(14502)
(14136)
(13337)
(13269)
(13119)
(13119)
(13035)
(11910)
(11504)
学科
(104569)
经济(104465)
管理(67152)
(63624)
(50338)
企业(50338)
方法(41002)
数学(35102)
数学方法(34710)
中国(32552)
(29023)
地方(28329)
业经(23920)
(22558)
(21737)
农业(20060)
(18340)
贸易(18326)
(17656)
(17434)
环境(17040)
理论(16760)
(16152)
银行(16108)
(16081)
(15730)
(15634)
金融(15631)
(15505)
技术(15499)
机构
学院(346205)
大学(344008)
(136962)
管理(133903)
经济(133792)
研究(120686)
理学(114962)
理学院(113615)
管理学(111629)
管理学院(111012)
中国(89212)
科学(75116)
(74890)
(61819)
(60510)
(55196)
研究所(54909)
中心(54020)
(51510)
业大(50649)
财经(48859)
(48815)
师范(48374)
北京(47705)
(44568)
(44314)
农业(42827)
(42502)
经济学(40377)
师范大学(38926)
基金
项目(235267)
科学(184655)
研究(174995)
基金(167796)
(145657)
国家(144364)
科学基金(123777)
社会(109287)
社会科(103431)
社会科学(103407)
(93175)
基金项目(89139)
教育(80198)
自然(79020)
(78118)
自然科(77135)
自然科学(77120)
自然科学基金(75684)
编号(72967)
资助(68140)
成果(59276)
(54228)
重点(52763)
课题(50860)
(50560)
(48754)
创新(45396)
项目编号(44414)
国家社会(44248)
科研(44161)
期刊
(157664)
经济(157664)
研究(106034)
中国(69123)
学报(52495)
(51546)
管理(49668)
科学(49646)
(44943)
教育(43919)
大学(39605)
学学(37089)
农业(36056)
(30785)
金融(30785)
技术(30522)
业经(27628)
经济研究(25343)
财经(22699)
问题(21485)
(19428)
图书(19309)
(17997)
科技(16915)
理论(16426)
技术经济(16300)
现代(16195)
商业(16064)
资源(15506)
(15341)
共检索到519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恺  钱芳芳  
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大背景下,收缩城市研究引发了对现有以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路径的反思并以过去百年中的人口和经济衰落城市为案例,探索逆增长情景下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本文综述了西方近十年的城市收缩研究。首先,文章对城市收缩"概念"的外延和内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问题的内容与边界。其次,根据收缩现象的发生逻辑,从"现象"、"动因"、"过程机制"、"表现类型"和"影响后果"等方面揭示其作为城市变化过程的一般性规律。最后,在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全球各地针对收缩问题提出的"政策与规划应对",并以其作为我国未来进行收缩地区规划设计和政策安排的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康  孙东琪  
收缩正成为"新常态"席卷全球,引发一系列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随着国际国内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局部收缩也开始在我国部分城市区域显现。城市收缩是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挑战之一,也是经济地理学者亟需关注和研究的新命题。文章从收缩的概念内涵、收缩城市的空间分布与特征类型、收缩的量化测度、城市收缩的动因机制和作用过程、城市收缩的模拟与响应策略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城市收缩具有显著的全球性、地方性、多维性和复杂性特征,没有统一的分析模式,中国城市收缩的研究亟需建立本土化的分析框架;既有的相关研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博  庞德良  
在增长与收缩的两极之间存在着一种被城市发展研究忽视的城市演变轨迹:城市发展新阶段开始的同时原有阶段并未完全终止,即便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也开始表现为收缩和增长的并存性。本文选择了莱比锡和利物浦两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微观层面分析城市从繁荣到收缩,又从收缩到再增长的内外动因和历史逻辑。研究表明:两座城市的发展轨迹并没有严格遵循城市生命周期理论对城市发展阶段的预期。传统特色经济、支柱产业的衰落,以及特定时期的城市规划设计导致了城市收缩;人口迁移正平衡和家庭结构转变成为城市再增长的外部动力,而政府通过转变城市治理逻辑,从增强内城的经济实力、提高环境质量、缓解社会冲突以及确保不同区域人口和就业结构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康  李耀川  
随着国际国内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城市收缩这一新现象逐渐在我国部分城市区域空间中呈现,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转型的挑战之一。在简要梳理城市收缩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土地利用为主线,重点关注收缩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模拟及其政策、空置土地与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对城市收缩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口变动和经济发展维度,对由此引发的土地利用以及生态系统变化关注较少。(2)土地利用模拟在分析和预测收缩情境下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上具有较大价值,但不同模型适用于不同研究情景,复合模型将具有更好的解释力。(3)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各方面诉求,绿色空间存储制度是促进收缩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4)城市收缩产生的空置土地为发展生态系统服务提供了空间,应发展适用于我国城市收缩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在我国城镇化进入"存量模式"甚至"减量模式"的背景下,应加大对城市收缩情景下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维度的研究,要积极借鉴并整合资源科学、地理学、生态学、管理科学和城市规划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并紧密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发展和空间规划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促进城市收缩研究的方法创新和收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菊  孙平军  罗宁  彭雅丽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对国内外城市收缩研究进展及其中国本土化进行系统梳理。结果表明:(1)国内外城市收缩研究的演进脉络具有高度趋同性,但形成背景和作用机理存在区域异质性,导致现有研究成果缺乏普适性,基于各国经验开展城市收缩的共性规律研究成为共识。(2)在时序上,研究呈现出以2010年为界点的阶段性特征,即2010年及以前的平稳起步阶段和之后的快速发展阶段;在空间上,研究主要集中于以德国、美国为主的欧美发达国家,中国发文量增幅大且关注度高;在内容上,国外研究视域更为深入细化,国内尚处于国外经验的引鉴阶段。(3)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收缩城市内涵及其识别体系缺乏统一标准,混淆城市收缩与收缩城市内涵,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从而将城市收缩看成是单纯的人口流失现象,局限于收缩城市本身而“就收缩城市论城市收缩”等。(4)从构建中国语境理论体系、加强不同发展语境比较研究、利用新技术挖掘多源数据支撑收缩城市多指标识别等方面,加强城市收缩研究的中国本土化思考,为中国城市收缩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提供依据,为世界城市收缩研究提供中国经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远翔   梁凡   曲可晴   陆明   赵仁广   孔令骁  
收缩城市经历着全面而深刻的社会经济转型,需求再匹配成为应对城市收缩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而由于收缩城市未来发展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导致直接应用既有的测度方法已无法准确描绘城市的生态需求。依据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理论,针对收缩城市的转型特征,以鹤岗为例,以生态模型法为主要测度手段,构建“多维度—多情景”需求测度指标体系;根据测度结果,提出尊重收缩、活力维护和产业振兴等七项重点生态管控策略,以此应对收缩城市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收缩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前置问题,为收缩城市的生态建设管理和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远翔   梁凡   曲可晴   陆明   赵仁广   孔令骁  
收缩城市经历着全面而深刻的社会经济转型,需求再匹配成为应对城市收缩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而由于收缩城市未来发展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导致直接应用既有的测度方法已无法准确描绘城市的生态需求。依据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理论,针对收缩城市的转型特征,以鹤岗为例,以生态模型法为主要测度手段,构建“多维度—多情景”需求测度指标体系;根据测度结果,提出尊重收缩、活力维护和产业振兴等七项重点生态管控策略,以此应对收缩城市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收缩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前置问题,为收缩城市的生态建设管理和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博  庞德良  
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在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引入城市收缩的研究将为学者专家和政府规划部门提供一个崭新的观察视角。目前中国的城市发展是建立在增长模式下采取的顶层设计,这与德国等欧美国家收缩城市早期的城市发展主导范式一致。本文通过对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城市收缩现象的观察与研究,认为去工业化、全球化、郊区化等历史与现实问题最终将成为全球城市收缩形成机制的一般规律。虽然中国总体上不存在城市收缩问题,但是不同城市区域却仍然表现出典型的收缩现象。政府应以前瞻的视角预见城市增长与衰退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因势利导以强有力的经济政策和鲜活机制加强对中小城镇的规划发展与金融支持,科学协调规划的刚性和市场灵活性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玲  仇方道  朱传耿  马随随  
城市发展转型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城市发展转型的内涵、内容、影响因素、模式等方面的深入分析,认为目前城市发展转型研究多是注重资源型城市转型而忽视一般性区域中心城市转型,注重城市经济转型而忽视城市文化与社会转型,注重定性研究而忽视定量研究。今后应加强一般性区域中心城市转型研究,突出城市发展转型中的软环境研究,推进不同发展水平城市转型的比较研究,注重城市转型中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性研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合林  
二战以后,受到郊区化、去工业化、全球化深化和社会转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部分欧洲和北美城市出现了明显的经济衰退、人口衰退现象以及随之而起的城市收缩。关于城市收缩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定义、成因及其规划应对。考虑到城市收缩是多种因素的复杂作用结果,仅使用人口变动(下降)来量化描述这一现象仅反映收缩城市的一个方面。基于此,本文拟对当前量化描述城市收缩的各类统计量进行梳理,考察其提出的理论逻辑及具体计算方法,为在我国开展城市收缩现象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锐  王俊杰  
近年来罕见极端天气的不断增多,使人类深陷"碳排放"的困境之中。由于城市是碳排放的主体,低碳城市建设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重要途径。但"低碳"作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最热门词汇之一,其本质涵义在现实的喧嚣中显得面目模糊。事实上,关注"碳足迹"排放、切实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就是真正的"低碳",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拥有低碳意识的城市居民。本文在辨析低碳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上海世博会周边某小区的景观设计为例,尝试从景观的角度对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提出思考,景观设计作品可以充当低碳理念推广的催化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何源  石飞  朱乐  
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突破50%分界线,总体增长态势下开始出现收缩现象。本文以内部发展差异较大的江苏省为研究对象,用2014-2016年三年间人口数据识别江苏省内增长与收缩区县,并进一步构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研究江苏省综合发展水平及其演变。结果表明,徐州市成为苏北地区增长极,南通市部分地区出现收缩现象。为了探究后发城市的精明增长模式,最后对徐州发展演变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认为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建设、战略规划与政策是发展转型的重要动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超深  陈坚  靳来勇  
在市场力量为主导的土地开发过程中,法定规划目标被屡屡突破,部分城市居住建筑体量超过了城市发展实际需求,与此同时,规划管理上没有有效的制度与技术约束机制,在此背景下,提出"收缩型规划"的概念,分析其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而指出传统的交通规划以总规或控规静态规划目标为主要规划依据,存在资源配置错位等诸多问题,例如,交通设施在城市新区的超规格供给扭曲城市自然生长机理、交通设施规模供给大于实际需求、过大的规模误导城市交通战略及模式的确定、使得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呈现更加琐碎化的特征且不利于低碳城市建设等问题。最后,提出利用情景分析法,研判城市可能发展情景,并以此制定多个方案或着重研究最可行方案。蕴含了倡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分析课题组  张晓晶  汪红驹  汤铎铎  
如果说我国经济2009年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刺激计划,那么2010年的主要任务除了稳妥、有序地实现经济政策正常化而外,还要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最近国内外经济形势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经济刺激计划是有成本的。宽松财政政策会引发债务问题,宽松货币政策会引发通胀、纵容资产价格上涨。因此,我们要把握好经济政策正常化的时机、力度,努力把政策成本降到最低;同时,要实现我国经济未来的平稳、较快增长,也应积极推动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正常化进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博  
我国人口持续外流的中小城市地区比照了欧美发达国家收缩城市的历史境遇:产业转型升级乏力、同质化竞争问题严重、公共财政收支恶化、土地与建筑设施闲置。西方意义的"精明增长"和"精明收缩"是否可以成为化解我国收缩型中小城市发展问题的良药?为此,本文分析了我国收缩城市发展问题共性与独特性的理论基础,梳理比较了精明增长和精明收缩的治理逻辑,认为二者很难与我国现阶段收缩城市治理一一有效对应,故而提出了以技术赋能与治理创新为核心,充分发挥底层力量向上走的"精明发展"概念。分析了精明发展导向下,政府治理与市场效率的内在逻辑匹配,认为收缩型中小城市并非注定衰落而失去活力,其发展包括了经济、社会、政治、安全、战略等诸多方面的权衡,基于增长回归理性,政绩服务民生,听取民意、激活民力,以存量规划为导向培育"多核"城市,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精""小而美"的产业发展路线,以新带旧推动中小城市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转变"替代性"思维等方面,提出了收缩型中小城市地区政府治理的改革创新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