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78)
- 2023(18551)
- 2022(15781)
- 2021(14623)
- 2020(12207)
- 2019(28093)
- 2018(27154)
- 2017(51863)
- 2016(28428)
- 2015(31758)
- 2014(31506)
- 2013(31302)
- 2012(28687)
- 2011(26069)
- 2010(25734)
- 2009(23983)
- 2008(23748)
- 2007(20841)
- 2006(18288)
- 2005(16464)
- 学科
- 济(115376)
- 经济(115210)
- 管理(86103)
- 业(80792)
- 企(67063)
- 企业(67063)
- 方法(53943)
- 数学(47483)
- 数学方法(47079)
- 财(33118)
- 中国(32332)
- 农(30853)
- 制(25922)
- 业经(25209)
- 贸(23682)
- 学(23670)
- 贸易(23664)
- 易(23019)
- 务(20998)
- 财务(20926)
- 财务管理(20888)
- 企业财务(19924)
- 地方(19924)
- 农业(19850)
- 银(19377)
- 银行(19311)
- 融(19266)
- 金融(19263)
- 行(18426)
- 体(17860)
- 机构
- 大学(413734)
- 学院(408135)
- 济(171389)
- 经济(168058)
- 管理(160022)
- 研究(141712)
- 理学(138831)
- 理学院(137302)
- 管理学(135149)
- 管理学院(134417)
- 中国(108009)
- 京(88106)
- 科学(85506)
- 财(80715)
- 所(71367)
- 农(70393)
- 研究所(64885)
- 财经(64806)
- 中心(63350)
- 业大(62884)
- 经(59160)
- 江(58369)
- 北京(55961)
- 农业(55592)
- 经济学(53101)
- 院(50936)
- 范(50709)
- 师范(50126)
- 财经大学(48502)
- 经济学院(47962)
- 基金
- 项目(279281)
- 科学(219649)
- 基金(205865)
- 研究(199785)
- 家(181598)
- 国家(180182)
- 科学基金(153791)
- 社会(128811)
- 社会科(122300)
- 社会科学(122270)
- 基金项目(108716)
- 省(105501)
- 自然(100603)
- 自然科(98268)
- 自然科学(98238)
- 自然科学基金(96531)
- 教育(90964)
- 划(90245)
- 资助(85017)
- 编号(78580)
- 成果(63740)
- 部(62818)
- 重点(62679)
- 发(58421)
- 创(57864)
- 国家社会(54227)
- 创新(54175)
- 课题(54004)
- 教育部(53959)
- 科研(53563)
- 期刊
- 济(182480)
- 经济(182480)
- 研究(122792)
- 中国(77914)
- 学报(69517)
- 农(63029)
- 财(62047)
- 科学(61943)
- 管理(58534)
- 大学(52416)
- 学学(49656)
- 农业(42860)
- 教育(39458)
- 融(38795)
- 金融(38795)
- 财经(32828)
- 技术(31709)
- 经济研究(30382)
- 经(28009)
- 业经(27928)
- 问题(23994)
- 业(22920)
- 理论(20971)
- 贸(20828)
- 版(19552)
- 科技(19395)
- 技术经济(19277)
- 实践(18770)
- 践(18770)
- 世界(18117)
共检索到601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春峰 卢涛 房振明
收盘价格形成机制是影响证券市场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高频交易数据,从流动性、波动性和市场效率三个方面实证研究收盘价格形成机制变动对股票市场质量影响的结果表明,收盘价格形成机制变动后,股票市场流动性改善,开、收盘价格波动性降低,机构投资者操纵收盘价格的成本和难度增大,收盘价格更具有代表性。此外,收盘价格形成机制变动也提高了投资者的定价能力,改善了市场效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凤元 孙培源 陈启欢
一般认为证券市场中的窗饰效应是指在一个交易日结束前,特别是月末的交易日结束前股票的价格显著上升的现象。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于庆年
本文针对相关系数的特征,提出全集相关系数及子集相关系数序列方法;以1990年12月19日-2016年12月30日披露的部分个股收盘价及上证指数数据为样本,按照"一一对应"原则进行了数据挖掘,研究筛选后的样本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上证指数与不同的个股收盘价存在着不同程度相关性;个股收盘价与上证指数的相关性随时间而发生变化;以上证指数为参照系,有效研判个股的变化特征。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证卷市场股票分类及参照上证指数实施股票投资操作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小庆 朱世武
本文利用事件分析的标准方法检验了中国股票市场B股上市对A股价格的影响。本文发现 ,A股上市企业在B股招股公布前价格出现明显的正超额收益 ,但上市后就大幅下跌 ,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预期收益随着市场分割程度的降低和投资者数量的增加而下降。与国外情况不同的是 ,B股上市后A股流动性降低也是导致价格下跌的原因之一。这说明国内企业管理层双重上市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增加股东价值 ,而存在其他的非经济利益的考虑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李湛 戴益文
本文分三阶段实证研究了中国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汇率与股市的关系及传导机制,发现汇率和股价存在着均衡的关系。从长期来看,二者之间的关系符合流量导向模型,股价指数受到汇率影响;从短期来看,汇率变化影响股指变动存在时滞,股指变动一定程度上影响汇率;实证结果进一步表明每个阶段人民币汇率变动与股市波动之间的关联程度不一,人民币的升值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效果受到资本项目开放程度、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宏观调控以及市场情绪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股价指数 汇率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保华
本文检验了交易机制对股价行为的影响。在开盘交易采用集合竞价 ,收盘交易采用连续竞价的条件下 ,比较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 1 0只股票开盘收益与收盘收益的行为。结果发现 ,开盘收益比收盘收益具有较大的离差 ,更偏离于正态分布 ;在序列自相关上 ,开盘收益表现为负 ,而收盘收益表现为正。从而本文得出结论 :交易机制对股价行为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交易机制 开盘收益 收盘收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世达 王镇
投资者情绪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我国股票市场中个体投资者占绝大多数的现实背景,构造衡量投资者情绪的复合指数;并将情绪复合指数作为信息变量加入条件资产定价模型中,在两步回归分析框架下,检验该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收益"异象"的解释力度。研究结果表明,包含情绪信息的条件资产定价模型能够显著解释我国股市的价值效应和动量效应,对规模效应的解释效果也大为改善,进而证实投资者情绪因素在资产定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股票市场 投资者情绪 资产定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靳云汇 刘霖
本文利用多种方法检验了CAPM在中国股票市场上的适用性。本文发现 ,无论是否存在无风险资产 ,都不能否定用以代表市场组合的市场综合指数的“均值———方差”有效性。但是 ,股票收益率不仅与贝塔之外的因子有关 ,而且与贝塔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线性的。这说明CAPM并不适用于近年的中国股市。
关键词:
资产定价 有效 贝塔系数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田华 何建敏
本研究以中国股票市场部分股票的日内逐笔报价与成交价作为资料来源。验证价格集聚现象是否存在于中国股票市场。实证结果发现,约有28%的报价和成交价的尾数集聚在0和5,显著拒绝等概率分布假设;且价格集聚程度还具有显著的日内效应,即开盘时段的价格集聚程度明显高于其它时段;价格集聚程度与价格波动性、买卖价差、成交笔数、价格水平都呈正向相关关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庆文
本文以1998-2000年沪深两市A股为样本,以应计项目作为会计盈余质量标准, 研究其对公司下一年度会计盈余及未来两年内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第t年度会计盈余高而经营现金流量低的公司在第t+1年度的会计盈余会降低,而第t年度会计盈余低而经营现金流量高的公司在第t+1年度的会计盈余则会升高;(2)投资者会高估那些会计盈余高但经营现金流量低的股票,而低估那些会计盈余低但经营现金流量高的股票,据此构造的投资策略可获得显著超常收益。并且这些超常收益在经过CAPM模型、Fama-French三因素和四因素模型风险调整后依然显著存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丁志卿 吴彦艳
从理论上讲,股票市场走势通过传导机制对GDP产生影响,从而产生联动效应。现实中,我国股票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成立以来,其对GDP产生的影响与理论描述却并不吻合。本文基于传导机制的研究视角,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就我国股票市场走势对GDP(1992~2007年)的影响进行分析,从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揭示两者产生异动的原因。
关键词:
股票市场 传导机制 格兰杰检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倪克勤 倪庆东
随着金融一体化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股票市场联动的现象日益显著,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金融服务业逐步开放,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汇率浮动区间的扩大是否起到了缓解国际市场冲击的作用成为理论界有待探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美国股票市场和汇率与我国股票价格之间的作用形式和程度,并对汇率是否起到缓解国际股票市场冲击的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下,汇率变化在股票市场面临负向冲击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在股票市场面临正向冲击时,起到的是加速作用。
关键词:
股票市场联动 股票价格 汇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瑞安 张金林
文章基于信息效率理论,研究股票期权交易对中国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选取中国A股市场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上证50指数成份股的日交易数据,通过比较分析上证50指数成份股与上证180指数成份股之间定价效率的差异,以及股票期权推出前后上证50指数成份股的定价效率差异,发现股票期权的推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定价效率有所改善,但其改善程度有限。
关键词:
股票期权 股票市场 信息效率 定价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晓雪 董翠萍
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基于819组5分钟高频数据,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及其股票指数的开盘价格、收盘价格之间的引导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开盘收益率相互引导;期货市场收盘收益率引导现货市场的收盘收益率和第二天开盘收益率;期货市场受自身和现货市场新息的冲击;现货市场受自身新息的冲击较大;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新息的变动更敏感;期货与现货的开盘收益率变化的总方差主要来自于现货市场,期货与现货的收盘收益率变化的总方差主要来自于期货市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姚涛
以中国股票市场印花税7次调整前后的数据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与两独立样本T检验法可以检验证券交易税对股票市场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仅靠证券交易税调整很难对股市规模起到预期的调节效果;证券交易税调整对股市流动性能起到较好的政策效果;中国股市流动性太高,为了抑制泡沫,应该制定较高的证券交易税税率。
关键词:
证券交易税 股票市场发展 事件研究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