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94)
- 2023(15200)
- 2022(12852)
- 2021(12228)
- 2020(10469)
- 2019(23474)
- 2018(23340)
- 2017(45364)
- 2016(24334)
- 2015(27107)
- 2014(26866)
- 2013(26039)
- 2012(24076)
- 2011(21201)
- 2010(21621)
- 2009(19906)
- 2008(19779)
- 2007(17787)
- 2006(15896)
- 2005(14212)
- 学科
- 济(97281)
- 经济(97165)
- 业(82033)
- 管理(72271)
- 企(58336)
- 企业(58336)
- 农(48534)
- 方法(42058)
- 数学(37469)
- 数学方法(36939)
- 农业(32078)
- 中国(27896)
- 财(27219)
- 业经(24838)
- 制(22325)
- 技术(19362)
- 银(18841)
- 银行(18822)
- 贸(18222)
- 贸易(18210)
- 行(17939)
- 易(17853)
- 地方(17806)
- 策(17158)
- 学(17115)
- 务(16911)
- 财务(16855)
- 财务管理(16810)
- 融(16278)
- 金融(16277)
- 机构
- 学院(334369)
- 大学(330824)
- 济(142629)
- 经济(139700)
- 管理(135331)
- 理学(115667)
- 理学院(114601)
- 管理学(112601)
- 管理学院(111963)
- 研究(107861)
- 中国(89620)
- 财(68507)
- 京(68156)
- 农(64127)
- 科学(62149)
- 中心(54282)
- 财经(53423)
- 江(52643)
- 所(52229)
- 业大(50170)
- 农业(48730)
- 经(48710)
- 研究所(46752)
- 经济学(42782)
- 北京(42602)
- 范(41633)
- 师范(41246)
- 州(40957)
- 财经大学(39475)
- 经济学院(38681)
- 基金
- 项目(222197)
- 科学(176691)
- 研究(167683)
- 基金(162867)
- 家(140654)
- 国家(139152)
- 科学基金(120826)
- 社会(107874)
- 社会科(102051)
- 社会科学(102023)
- 省(86292)
- 基金项目(85053)
- 自然(76417)
- 教育(76231)
- 自然科(74712)
- 自然科学(74691)
- 自然科学基金(73343)
- 划(71738)
- 编号(69615)
- 资助(66992)
- 成果(56477)
- 部(50255)
- 重点(49044)
- 发(47621)
- 创(46653)
- 课题(46242)
- 国家社会(45122)
- 教育部(43594)
- 创新(43552)
- 人文(43137)
- 期刊
- 济(160719)
- 经济(160719)
- 研究(101143)
- 中国(68529)
- 农(64607)
- 财(53182)
- 管理(47989)
- 学报(46030)
- 科学(45091)
- 农业(43511)
- 融(41691)
- 金融(41691)
- 大学(37252)
- 学学(35080)
- 教育(34206)
- 技术(32507)
- 业经(30350)
- 财经(25828)
- 经济研究(23637)
- 经(22086)
- 问题(21659)
- 业(21489)
- 技术经济(18363)
- 版(16692)
- 世界(16662)
- 理论(16599)
- 图书(16567)
- 统计(16321)
- 农村(15926)
- 村(15926)
共检索到512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于正松 李同昇 孙东琪 许家伟
构建农户技术综合价值感知影响其技术采用倾向的综合测度模型,并利用甘肃省定西市338家农户的基础调研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存在以下特征:(1)对新农业技术普遍有较高的综合价值感知及采用倾向;(2)收益风险感知较高而健康风险感知很低,对技术收益不确定性的担忧与对技术潜在安全问题的漠视并存;(3)预期收益和健康风险感知分别从正向和负向作用于农户的技术综合价值感知;(4)预期收益和综合价值感知对农户的技术采用倾向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成本感知和收益风险感知则对其采用倾向有负向抑制作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永奇 单德朋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与农业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重要议题。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对农业生产经营造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能否全面赋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帮助小农户受益,至今未能得到实质性解答。文章基于信息经济学理论,在探讨数字经济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赋能效果的基础上,就现代农业发展能否让小农户更加受益这一长远问题予以回应。使用2010—2020年中国县域的宏观数据与2022年四川省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方式衍生为“市场化”和“组织化”两种模式;数字赋能中呈现出显著区域特征,中部县域具有负向作用,西部县域正向效果依然显著;尽管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拓宽增收路径更好地引领小农户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但小农户接触最为频繁的互联网应用正在把小农户挤出农业领域,农户“数字素养鸿沟”的存在可能会削弱数字经济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助农效果。由此可见,政府应该着重防范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化中“垒大户”现象,高效提升小农户数字素养与数字能力,“软硬兼顾”方能在数实融合中践行共同富裕理念,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跃华 何文炯
本文采用农业部固定观察点浙江省农户数据和浙江省农房保险相关数据,对浙江省政策性农房保险进行了绩效评价研究。研究发现,基于各地农房建设成本及出险情况各异,通过整齐划一的保险模式可能会造成社会福利耗散。并指出现行农房保险可能存在行政成本过高等相关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条款、改进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经营主体的政策性保险运作机制、逐步建立高效统一的农村风险防范体系。
关键词:
农房保险 农村保险 绩效评估 实证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毕梦琳 夏显力
生态农业对乡村绿色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农户生态农业效益认知影响农业再投入再生产行为。论文基于陕甘宁地区606户农户抽样调查数据,从政策激励、家庭禀赋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户生态农业效益认知的因素。研究发现,政策激励方式及程度是影响农户生态农业效益认知的重要因素,激励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政府组织农户参与农技培训的频率、政府或相关部门是否进行生态农业相关宣传与指导、政府宣传国家生态农业法律法规频率、政府提供农业市场信息的频率;家庭禀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均影响显著。由此,提出强化政策有效落实、着力家庭生产单元、发挥大户带动作用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生态农业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展进涛 陈超
本文利用2007年对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411个县的技术需求及渠道选择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农户农业技术需求和渠道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劳动力转移程度越高的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就越小,并且选择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作为技术渠道的可能性会随着家庭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增加而降低,但这一结论并不适用于农机使用技术。此外,家庭经营规模越大,农户对技术的需求则越大,并偏好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指导,但病虫害防治技术除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腾 赵佳佳 魏娟 刘天军
基于甘肃省5市285户微观农户调查数据,构建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和节水技术采用强度两阶段模型拟合农户动态、多阶段的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采用双变量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和采用强度的影响因素,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分析有效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对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89.82%的样本农户至少采用一种节水灌溉技术,但高效节水技术采用仅为5.26%,大部分农户采用中低效节水技术;(2)年龄与农户技术认知存在倒U型关系,性别、教育程度、村干部经历、农业种植结构、政府资金支持、政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娟
从农户家庭决策的角度,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遵循同样的决策策略,即实现家庭资源的最优配置。在此策略下,即使经营土地的资本投入产出比很高,但差异性的家庭资源禀赋(劳动力、承包面积、资本)产生了不同的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决策。而在既有决策模式下,机会地租成为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但抬高地租在促进农户流出土地的同时也会阻碍土地流入者流入土地。各因素间的联动机制很难通过强化其中一种或几种因素来促进土地流转或适度规模经营,但从静态结构看,在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决策中,农户的类型化识别是清晰的,不同类型农户进行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的动力与条件差异明显。推进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更适合以农户类型为依据、以农户为核心来推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延雷 张正岩 王志刚
农地转入对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话题,但对农户风险偏好因素却有所忽视。因此,本文尝试从农户风险偏好的角度给予农地转入影响种植结构调整的新解释,并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修正了潜在的样本自选择偏误后发现,农地转入显著促进了种植结构的"非粮化"调整,并且具有明显的农户风险偏好情境依赖特征,具体表现为农户的风险偏好会强化农地转入对种植结构"非粮化"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户风险偏好的强化作用在农地转入规模方面显著,但在农地转入年限方面不显著。此外,农地转入对种植结构的调整效应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其中家庭成员中有村干部农户的影响效应要显著大于没有村干部家庭成员的农户,并且该影响在非贫困户中显著,而在贫困户中不显著。本文认为,应警惕农地转入带来的种植结构"非粮化"趋势,确保粮食安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学敏 赵国栋
子女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影响其教育获得和社会地位提升的关键因素。基于2014—2015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考察了我国家庭资本投入对子女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以及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异质性。结果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家庭,经济资本、心理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存量越高。四类资本的投入均能对子女非认知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社会资本的影响最大;从学习毅力、社交能力、班级融入、情绪稳定性和思维开通性五个维度来看,社会资本的影响依然稳健显著且系数最高。阶层异质性检验显示,子女非认知能力发展在心理资本和文化资本投入上存在“阶层再生产”特性,即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家庭,两类资本投入回报越大,而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在投入上却并未有此特性。综上,加强低阶层家庭社会资本投入以发展子女的非认知能力,可以有效弥合阶层之间的未来差距,需政府和家庭双方上下联动、协同推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韧
本文基于2010—2017年中国334家公众公司的微观数据,评估中国绿色政策对绿色金融发挥的治理效应,以及不同类型的绿色政策对绿色金融的治理效应是否具有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来看,中国的绿色政策提高了绿色金融的治理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绿色金融的整体治理水平依然偏低;(2)监管领域的绿色政策和财政领域的绿色政策对绿色金融的治理效应有一定差异;(3)监管方在银行信贷的绿色监管政策对提高绿色金融治理起到了一定效果,但在资本市场的绿色监管政策不足,使得绿色金融的治理效应偏低;财政领域的绿色政策对绿色金融的治理效应也并不显著。因此,决策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政策配套体系和绿色金融监管链条,逐步提高绿色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进而不断优化绿色金融治理效应。
关键词:
绿色政策 绿色金融 治理效应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任立 吴萌 甘臣林 陈银蓉
研究目的:探索城市近郊区农户土地投入风险认知的机理和逻辑,明确制约农户土地投入的关键因素,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讨论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问题。研究方法: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和城市近郊区农户"风险规避者"的现实特征,提出了农户土地投入风险的分布式认知框架,结合武汉城市圈483名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展开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城市近郊区农户的土地投入风险认知是一种分布式认知,受到"个人力"、"地域力"和"文化力"三个认知功能系统的综合影响。研究结论:现阶段城市近郊区农户的土地投入风险主要来源于"地域力"和"个人力"的局限,而"文化力"则是调节农户土地投入风险认知的有效手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毛慧 周力 应瑞瑶
农业技术扩散缓慢在中国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和对肉鸡养殖户的调查数据,结合农户风险偏好的实验结果,对农户风险偏好与技术采纳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风险厌恶程度对农户是否采纳技术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风险厌恶程度越高的农户技术采纳可能性越低。(2)风险厌恶程度对农户技术采纳时间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风险厌恶程度越高的农户技术采纳时间越晚。(3)参与契约农业有助于缓解农户风险厌恶程度对技术采纳行为的抑制作用,具体表现为风险厌恶程度越高的农户越愿意参与契约农业,而参与契约农业可以促进农户采纳技术。研究和验证这些问题对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良敏 丁士军 陈玉萍
本文以2010~2016年四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农户微观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聚类分析和状态转移矩阵等方法,从农户生计策略变动的角度探寻农村劳动力转移增速减缓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4年非农业的数量保持上升趋势,2016年非农业明显下滑且主要向农业和农业兼业转变,兼业户的生计策略易变动。基于可持续的生计框架,构建生计策略动态性分析框架,并采用多项选择模型分析生计策略变动的影响因素,发现自然资本越高,农户生计策略更趋向兼业化变动;人力资本越高,越有利于农户向非农业变动;物质资本对农业化具有促进作用,金融资本对农业化具有抑制作用;农村土地转出促进农户生计策略向非农方向变动,农村土地转入促进农户生计策略向农业方向变动;平原地区农户的生计策略相对于其他地区更不稳定。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丽 魏雷
对甘肃10个样本村入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显示,目前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呈现出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农户家庭普遍采取兼业化模式,二是个体劳动力有明显的专业化趋势。针对这一特征,建立农户家庭劳动力兼业化配置模型和个体专业化配置模型以理论解释,并通过计量实证考察了农户家庭与个体在劳动力配置决策中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目前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基于边际劳动价值、预期收入、风险和就业转移成本等因素的理性决策。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与教育投资,建立并完善农村信贷和保险市场,降低农业生产和城市部门就业风险,是加快推进家庭专业化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韬 罗剑朝
在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改革提速的背景下,基于2013年宁夏试点区同心县的实地调研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贫困地区有融资需求农户采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贷款的行为响应。在采用直接诱导性询问方法下,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运用Poisson Hurdle模型全面地处理了此类研究固有的数据特征分析、数据截尾、样本选择偏差和变量内生性4类计量问题,并提出了处理抵押贷款多次行为响应问题的新思路。研究发现:(1)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行为响应本身的考察要比对其行为响应具体次数的考察更有价值;(2)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缓解了小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小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行为响应程度较大农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户家庭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农村发展调查的5省农户微观数据
水资源约束下农户灌溉技术选择与集体行动——基于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的农户微观数据
农户信贷提升了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吗?——基于农户微观调研数据的分析
个人风险偏好与家庭生育决策——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新证据
家禽产业风险认知及决策行为分析——基于北京市农户的调查
环境效应和随机误差的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分析——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我国农户的微观数据
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企业绩效:基于平均处理效应估计的微观考察
农户借贷偏好、财富水平与借贷决策的实证研究:来自微观数据的验证
基于微观非实验数据的政策效应评估方法评价与比较
政府管制、生态认知与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基于黄河流域中上游的微观农户数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