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2)
2023(6742)
2022(5766)
2021(5424)
2020(4466)
2019(10190)
2018(10014)
2017(19447)
2016(10868)
2015(11915)
2014(12069)
2013(11689)
2012(11238)
2011(10263)
2010(10768)
2009(9984)
2008(10467)
2007(9481)
2006(8693)
2005(7944)
作者
(31620)
(26404)
(26258)
(25001)
(17277)
(12536)
(11832)
(10098)
(10076)
(9784)
(9101)
(8855)
(8764)
(8613)
(8425)
(8138)
(7865)
(7718)
(7668)
(7645)
(6867)
(6544)
(6534)
(6262)
(6017)
(6007)
(5996)
(5785)
(5339)
(5300)
学科
(43654)
经济(43586)
管理(35515)
(33413)
(28967)
企业(28967)
方法(18018)
(15584)
数学(14755)
数学方法(14456)
(12639)
中国(11830)
(10886)
(10357)
财务(10336)
财务管理(10316)
业经(10228)
(10115)
(9993)
企业财务(9857)
理论(9040)
(8310)
银行(8294)
(8143)
贸易(8139)
农业(8121)
(7893)
(7887)
(7463)
金融(7462)
机构
大学(161114)
学院(160063)
(67024)
经济(65490)
管理(60289)
研究(56720)
理学(51185)
理学院(50607)
管理学(49687)
管理学院(49387)
中国(44170)
(35647)
(34436)
科学(33406)
(29218)
财经(27003)
研究所(26202)
(25780)
(25712)
中心(25207)
(24487)
北京(21961)
(21751)
师范(21560)
业大(21500)
经济学(20845)
(20487)
财经大学(20057)
农业(20048)
(20046)
基金
项目(99399)
科学(79026)
研究(74032)
基金(72963)
(63380)
国家(62832)
科学基金(53674)
社会(46922)
社会科(44397)
社会科学(44386)
(37603)
基金项目(37077)
自然(34669)
教育(34564)
自然科(33884)
自然科学(33871)
自然科学基金(33281)
(32332)
资助(31064)
编号(30032)
成果(26588)
(23044)
重点(22774)
课题(21396)
(21160)
(20154)
教育部(19835)
(19785)
国家社会(19111)
(19011)
期刊
(78929)
经济(78929)
研究(52235)
中国(31383)
(28804)
(23443)
管理(23440)
学报(23421)
科学(22564)
教育(18965)
(18198)
金融(18198)
大学(18124)
学学(17017)
农业(15721)
财经(13842)
技术(13283)
经济研究(12561)
(11910)
业经(11763)
问题(9906)
(8661)
技术经济(7937)
(7912)
(7770)
国际(7523)
现代(7488)
理论(7359)
世界(7350)
统计(7073)
共检索到250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忠  纪敏  李宏瑾  
本文对日本银行2016年9月以来的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及与之类似的扭曲操作政策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讨论,这主要包括货币数量调控的储备头寸说、利率期限结构的市场分割理论和自然收益率曲线估算三个方面。内生货币供给的水平理论表明,信贷和货币供给是由货币需求内生决定的,中央银行只能以利率(而非数量)作为操作目标。利率期限结构理论表明,收益率曲线主要由预期和(时变)期限溢价影响,市场分割理论并未得到经验上的有力支持。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引发的市场异常交易和长期量化宽松政策对市场交易行为的扭曲,以及模型设定偏误和遗漏变量等问题,自然收益率曲线估算并不稳健。总体而言,收益率曲线控制和货币政策扭曲操作的理论基础有待商榷,且其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历史上非常罕见。所以,本文认为调控收益率曲线的政策并不可靠,并不能够为中国货币价格调控模式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中文  
文章用计量方法首先从国债收益率曲线和货币政策工具的关系展开分析,进一步研究国债收益率曲线与宏观经济指标的相关关系,揭示了国债收益率与宏观经济指标变量存在相关性,即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可能性;后续又把国债收益率曲线潜在因素和各指标间变动机制展现出来,证明了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可测性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蔡玉成  
为了实现2%的通胀目标,日本银行从2013年开始先后尝试了量化质化宽松货币政策、负利率政策等非传统货币政策,由于目标迟迟难以达成,又于2016年9月开创性地实施收益率曲线调控。从近两年调控的效果看,日本银行成功调控了收益率曲线的形态和位置,并对物价和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日本银行收益率曲线调控同时调节长短期利率的调控方式,与我国央行在调整基准利率时对各种期限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进行调整的调控方式有相似之处。有鉴于此,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初期,可能不宜采用只调整银行间市场短期利率的传统货币政策调控机制,而实施收益率曲线调控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力峰  
该文认为,在市场总体流动性偏多的当前宏观经济基本背景之下,价格型政策更多地影响短期限品种的收益率水平,对长期限品种的影响不大,将会促使收益率曲线更为平坦化。而数量型政策则会紧缩市场资金的供给,促使投资者在紧缩预期下缩短久期,使得收益率曲线更为陡峭。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淑梅  杨荻  
随着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我国的逐步推进,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诉求与日俱增。本文将从财政金融调控政策中的利率调控角度,对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在宏观政策调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实证检验,希望能为我国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方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关禹  王雪标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不断累积,预示着中国可能长期处于低利率环境,因此需加强货币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引导,以发挥长期利率的调控作用。理论分析表明,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已具备通过信号渠道和资产组合平衡渠道向国债收益率曲线传导的操作条件;实证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两种渠道传导的有效性。具体来看,信号渠道比资产组合平衡渠道的传导效应更强;信号渠道的作用是短期的,其方向与货币政策目标一致,而资产组合平衡渠道的作用是长期的,其方向短期内与货币政策目标相反,在中长期与货币政策目标一致;两种渠道在货币政策宽松期的传导效应较弱,在货币政策紧缩期的传导效应较强,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特征。建议中国人民银行优化基于信号渠道和资产组合平衡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打通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为核心的利率传导路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森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市场结构分割明显,调控工具结构配合不协调,期限结构不合理,市场参与主体结构单一,成为国债收益率曲线成熟生成的结构性瓶颈障碍。需要构建协调互动的国债统一市场结构体系,形成调控工具结构相互配合的政策协调体系,优化国债发行期限结构系列,推进市场参与主体结构多元化,形成国债收益率曲线健全的结构基础。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邓雪春  
市场对政策利率的预期在货币当局制定货币政策以及判断货币政策效果时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制度性调查模式获取政策利率预期的方法在时效性、真实性等方面均存在不足,本文尝试从金融市场获取政策利率预期,并发现,国债即期收益率曲线、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和SHIBOR隐含的1个月后的远期利率对政策利率预测能力较强,且国债的预测能力强于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和SHIBOR。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中夏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既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求,也是判断利率市场化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债收益率曲线是一切金融产品定价的基准,在市场化的金融体系当中是不可或缺的。相对于一个国家内部所有其他债务凭证而言,国债的违约风险是最低的,因此国债收益率曲线通常被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邓雪春  
市场对政策利率的预期在货币当局制定货币政策以及判断货币政策效果时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制度性调查模式获取政策利率预期的方法在时效性、真实性等方面均存在不足,本文尝试从金融市场获取政策利率预期,并发现,国债即期收益率曲线、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和SHIBOR隐含的1个月后的远期利率对政策利率预测能力较强,且国债的预测能力强于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和SHIBOR。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孟宪生  
剖析投资收益率──与孔清华、关晓红商榷上海电力学院孟宪生一、投资的收益率的三种表达式投资的收益率顾名思义,应理解为由于投资所带来的收益与投资之间的比较。它是一个动态的经济指标。如果是静态指标,是很容易写出其表达式的,例如,投资利润率。在考虑了资金的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雁  
在对国债收益率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分别研究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显示,无论是数量型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国债收益率的短端影响均强于长端;国债收益率在货币市场上的传导效果"优良",而在资本市场上的传导效果"微弱"。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应关注短期收益率与长期收益率的关系,将着眼点放在整条国债收益率曲线上,并从发行环节和交易环节多途径提高市场的广度、深度以及流动性,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彪  杨宝臣  
本文根据预期假说理论通过采用标准差分回归模型、协整检验和主成分分析,以银行同业隔夜拆借利率IBO001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变量,并利用国债回购利率和估计出的国债市场利率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对收益率曲线的效应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货币政策对于国债市场收益率曲线的效应仅在短期内有效,而对于中长期、长期则基本无效或者效应相当低;同时货币政策变化也会使我国的市场收益率曲线发生非平行变动,甚至扭曲。总之,这些都说明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还存在问题,有待完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雷   张哲   陈平  
完善货币政策体系与现代金融监管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主要措施。2022年以来,中美利率出现分化,美国利率的上升是否会拉动中国国债收益率上升,从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体系的有效性?作为现代金融监管主要内容的宏观审慎政策是否能够削弱这一影响?首先,本文采用时变系数分层因子模型,构建17个发达国家和15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全球联动程度指标,并将国债收益率曲线分解为预期短期利率和期限溢价,进而构建相应的全球联动程度指标。其次,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引入“流动性螺旋”,阐述宏观审慎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联动程度的影响机制。最后,本文实证检验上述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各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联动性,该联动性既来自预期短期利率的联动性,也来自期限溢价的联动性;随着一国宏观审慎政策收紧,该国的国债收益率曲线(预期短期利率和期限溢价)的联动程度显著降低。基于此,本文提出,在开放经济下,宏观审慎政策有助于增强本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通过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使用,有助于更好地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福铁  陈浪南  
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测试、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通过考察国债收益率曲线坡度和央行基准利率、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国债收益率曲线坡度是否含有独立的经济信息和货币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