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7)
- 2023(15623)
- 2022(13383)
- 2021(12514)
- 2020(10810)
- 2019(24448)
- 2018(24356)
- 2017(46904)
- 2016(25891)
- 2015(29347)
- 2014(29046)
- 2013(28904)
- 2012(26749)
- 2011(23731)
- 2010(24057)
- 2009(22508)
- 2008(23094)
- 2007(20515)
- 2006(18314)
- 2005(16645)
- 学科
- 济(107621)
- 经济(107474)
- 业(98836)
- 管理(90124)
- 企(89475)
- 企业(89475)
- 方法(48607)
- 数学(38232)
- 数学方法(37637)
- 财(33771)
- 业经(33025)
- 农(32637)
- 中国(25533)
- 务(25143)
- 财务(25068)
- 财务管理(25027)
- 企业财务(23648)
- 农业(22711)
- 学(22569)
- 制(21458)
- 理论(21339)
- 技术(20923)
- 和(19881)
- 地方(18694)
- 贸(18575)
- 贸易(18567)
- 划(18062)
- 易(17990)
- 策(17874)
- 体(15823)
- 机构
- 学院(378425)
- 大学(377013)
- 管理(151237)
- 济(146812)
- 经济(143539)
- 理学(129625)
- 理学院(128206)
- 管理学(125814)
- 管理学院(125145)
- 研究(122550)
- 中国(94608)
- 京(81665)
- 科学(77724)
- 财(70646)
- 农(64376)
- 所(63261)
- 江(57926)
- 研究所(57003)
- 业大(56737)
- 财经(56015)
- 中心(55355)
- 北京(51866)
- 经(50625)
- 农业(50432)
- 范(49184)
- 师范(48725)
- 州(46645)
- 院(44366)
- 经济学(42453)
- 财经大学(41185)
- 基金
- 项目(248066)
- 科学(195017)
- 研究(181764)
- 基金(179538)
- 家(156172)
- 国家(154753)
- 科学基金(133266)
- 社会(112854)
- 社会科(106691)
- 社会科学(106660)
- 省(97358)
- 基金项目(95005)
- 自然(87881)
- 自然科(85849)
- 自然科学(85827)
- 自然科学基金(84311)
- 教育(82829)
- 划(81357)
- 编号(74543)
- 资助(74376)
- 成果(61018)
- 重点(55023)
- 部(54116)
- 创(52989)
- 发(52230)
- 课题(51013)
- 创新(48824)
- 科研(47366)
- 业(46877)
- 项目编号(46356)
- 期刊
- 济(170563)
- 经济(170563)
- 研究(111833)
- 中国(71398)
- 管理(59915)
- 农(59879)
- 学报(59701)
- 财(58175)
- 科学(55470)
- 大学(45202)
- 学学(42499)
- 教育(41769)
- 农业(41497)
- 技术(34178)
- 融(32126)
- 金融(32126)
- 业经(29570)
- 财经(27910)
- 经济研究(25071)
- 经(23867)
- 业(23525)
- 问题(22069)
- 技术经济(20741)
- 图书(19588)
- 版(18304)
- 现代(18216)
- 理论(18149)
- 科技(17909)
- 财会(17770)
- 商业(16700)
共检索到566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纪益成
收益法有关的数量模型在理财、金融投资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都已被认为是一种既比较科学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计量模型。但是,在评估理论与实践中,它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就收益法的产生、发展及其计量基本模型,收益法与现金流折现法的关系,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存在的有关问题等进行了探讨。本文在参考有关资本价值模型思路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企业价值分别是由投资和取得收益所构成的基本假设下推导出一种新的计量表达式,试图弥补之前收益法的计量表达式对收益期有限的评估不能计算其期末资产余值的不足。
关键词:
收益法 现金流折现法 企业评估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曹中
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问题研究是目前新经济形势下价值评估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在研究收益法核心思路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企业价值评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收益法的改进和应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石文亚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日益成熟,企业重组、并购等资本运营行为发展迅猛,我国企业在海外及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并购行为都极为活跃,合理评估被并购企业价值显得越来越重要。收益法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方法,理清与收益法相关的理论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影响,能使企业价值评估更为准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红杰
企业价值评估关注的是企业未来的收益能力,在企业价值评估中,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收益法的应用是我国企业价值评估的趋势。文章分析了收益法下企业价值评估的内涵及意义,并以山东荣丰食用菌有限公司为例,通过分析荣丰公司的基本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地阐述了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析解决对策,使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更好地应用。
关键词:
企业价值 收益法 企业价值评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贾明琪 何慧霞
随着我国高科技企业的日益发展,企业价值评估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在阐明收益法是一种相对科学的企业价值评估首选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收益法不能满足高技术企业价值评估要求的缺陷,提出了期权估价法,它是收益法的一种延伸。
关键词:
收益法 企业价值评估 期权估价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玉平 池睿
在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是最常使用的模型之一。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中,营运资金的预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现行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缺乏对营运资金预测方法的相关规定,实务中对营运资金的预测也存在随意性。在分析营运资金预测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将营运资金进行分类的管理与统计,利用历史数据,提出了被评估公司营运资金的预测方法模型,并通过实证表明该方法模型是更为合理并有利于实务操作的方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查剑秋 张秋生 安志蓉
在企业价值评估领域,收益法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运用收益法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准确性,依赖于自由现金流量、收益期限、企业终值以及资本成本等指标预测的准确性,而这些指标则会受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但目前对这些指标的预测均明显地忽略了内部控制因素的影响。企业价值评估应关注内部控制的质量,以求企业价值评估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
关键词:
企业价值 评估 收益法 内部控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玉烁
当前科技技术型的软件行业发展势头迅猛,软件企业参与上市、重组及并购等资本市场活动也日益频繁,对软件企业价值进行准确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传统企业价值评估体系分析基础上,结合软件行业特性选取合理评估模型及方法,构建完善的价值评估体系;并基于收益法对金蝶软件进行价值评估,通过模型与案例企业平均股价相关性分析及数据合理性检验,分析评估模型的适用性,以期为软件企业构建价值评估体系进行准确的价值评估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软件企业 价值评估 现金流量折现 EVA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贺琼 杨朝艳
本文在分析收益法的适用性及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收益法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为分析企业价值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
企业价值 价值评估模型 预期收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爱农 曹中
目前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业发展滞后于社会需求,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包括非股份制企业的价值如何评估、成本法的独立使用、持续经营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价值类型选择、收益法中折现率参数的确定等。因此,我国评估界必须加紧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评估理论和评估方法,以此推动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业的发展,更好地发挥企业价值评估服务经济发展的功能。
关键词:
企业价值 价值评估 折现率 风险溢价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任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锋 刘澄 聂鑫
如何确定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是解决当前资本市场诸多问题的关键问题。从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理论框架及其演变形式出发,在论述EVA估价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创建了相应的评估模型,并将经济利润EVA估价法与现行的传统估价法进行了比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天珍
在我国,市场法还未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际合作的加强,评估体系必将与国际评估业接轨,得到进一步完善,进而市场法也必将有较大的发展。研究市场法,有利于开发市场法的应用潜力,进一步完善评估方法体系。文章分析了市场法的应用现状,并研究了市场法在应用中的难点,最后针对市场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企业价值评估 市场法 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磊 吴东立 王萌 褚燕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农业农村领域科技成果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升,科技成果交易市场也日趋活跃,但是也存在着制约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运用的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农业科技成果经济价值便是其中之一。农业科技成果具有虚拟性、无形性、阶段性、长周期等特点,导致其价值实现规律区别于一般资产,传统评估方法的思路和参数的计算不适用于科技成果评估。在总结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不可比、成本难界定、市场风险大等评估特点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农业科技成果收益法评估思路,并引入模糊评价法和动态收益分成率两个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