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6)
- 2023(10654)
- 2022(8746)
- 2021(8072)
- 2020(6772)
- 2019(15078)
- 2018(14760)
- 2017(29067)
- 2016(15447)
- 2015(16936)
- 2014(16246)
- 2013(16077)
- 2012(14645)
- 2011(12813)
- 2010(13327)
- 2009(12759)
- 2008(13062)
- 2007(12027)
- 2006(10851)
- 2005(10025)
- 学科
- 业(83229)
- 企(78195)
- 企业(78195)
- 管理(67389)
- 济(66998)
- 经济(66913)
- 业经(27942)
- 财(27068)
- 方法(26102)
- 农(24091)
- 务(19973)
- 财务(19955)
- 财务管理(19936)
- 技术(19921)
- 企业财务(18886)
- 数学(18041)
- 数学方法(17839)
- 策(17700)
- 农业(17291)
- 制(16620)
- 中国(16550)
- 划(14072)
- 理论(13925)
- 技术管理(13649)
- 和(12932)
- 企业经济(12561)
- 体(12248)
- 经营(11981)
- 贸(11854)
- 贸易(11843)
- 机构
- 学院(220019)
- 大学(211124)
- 济(99298)
- 经济(97503)
- 管理(95334)
- 理学(80824)
- 理学院(80186)
- 管理学(79440)
- 管理学院(78998)
- 研究(65928)
- 中国(56076)
- 财(49251)
- 京(43119)
- 财经(37351)
- 江(35958)
- 科学(34670)
- 经(33808)
- 农(31465)
- 所(31441)
- 中心(30755)
- 经济学(28699)
- 州(27852)
- 商学(27552)
- 研究所(27422)
- 商学院(27295)
- 北京(27202)
- 财经大学(27162)
- 业大(27015)
- 经济学院(25698)
- 经济管理(25453)
- 基金
- 项目(134725)
- 科学(110041)
- 研究(105848)
- 基金(98902)
- 家(82617)
- 国家(81746)
- 科学基金(73891)
- 社会(69870)
- 社会科(66411)
- 社会科学(66396)
- 省(54712)
- 基金项目(51598)
- 教育(47239)
- 自然(45491)
- 自然科(44553)
- 自然科学(44543)
- 自然科学基金(43875)
- 划(43303)
- 编号(42836)
- 资助(39369)
- 创(35027)
- 成果(34071)
- 业(33431)
- 创新(31537)
- 部(29956)
- 发(29888)
- 课题(29424)
- 制(29293)
- 重点(29221)
- 国家社会(28385)
- 期刊
- 济(120252)
- 经济(120252)
- 研究(69175)
- 中国(45450)
- 管理(43924)
- 财(42800)
- 农(30781)
- 融(25450)
- 金融(25450)
- 科学(25167)
- 技术(22783)
- 业经(22732)
- 教育(21275)
- 学报(21084)
- 农业(21013)
- 财经(19323)
- 经济研究(18681)
- 大学(18052)
- 学学(17120)
- 经(16777)
- 技术经济(14926)
- 问题(14633)
- 业(13872)
- 现代(12633)
- 财会(12434)
- 贸(12265)
- 商业(11735)
- 科技(11364)
- 世界(11229)
- 经济管理(11118)
共检索到346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武立东 范家瑛 王凯
股利政策相关研究发现了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在职消费、盈余管理等短期行为问题,但是较少文献关注股利相关政策与公司长期行为的关系,尤其是该政策可能引发的创新驱动问题。本文选择财政部、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收益分配政策》)实施前后三年(2004—2010)作为样本区间,并以该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收益分配政策对国有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不受该政策影响的民营企业来说,央企的创新水平在新政策实施后显著提高。同时,本文使用平行趋势检验、动态效应、替换变量、PSM匹配及剔除其他解释等方法开展稳健性检验,结果保持一致。影响机理检验发现,收益分配政策通过转变经营目标和强化外部监督来提高国有企业创新水平。并且,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收益分配政策》的创新提升效应仅在内部治理机制(如较强董事会胜任力和高管技术能力)和外部治理机制(如较高分析师关注度和外部环境丰富度)较完善的样本公司中存在。本文研究补充了收益分配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也为公司治理机制分析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研究结论对相关部门制定收益分配和公司治理政策具有较强的实践启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崔宏 张黎焱
我国国有企业收益分配的现状模式是在1993年实施"两则"、"两制"、财税改革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诸多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形成的。这里,劳动者(包括经营者与一般工人)的报酬通常并不包括变动报酬部分,形式上看是典型的资本单边治理逻辑,即"资本雇佣劳动"下的企业收益分配模式。暂不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舒
本文回顾了我国国有企业收益分配发展的历程,提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我国上市公司分红情况,分析了目前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规模较小的状况及其成因。最后提出壮大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规模的几点政策建议,以期对实践工作有所指导。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收益分配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墨 陈恒 贯君 林超然
针对我国创新鼓励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执行,从演化博弈视角探讨企业创新中开放与独占创新策略与政府决策的演化过程。建立了创新鼓励与知识产权政策影响下的企业开放与独占创新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参与者的行为演化规律和行为演化稳定策略,分析了企业的开放与独占创新策略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系统中群体的开放评价系数、独占转化系数、开放补贴系数、知识产权补贴系数以及采纳开放与独占策略的初始比例,都会对企业开放与独占创新策略产生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宋淑琴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很多国有企业开始实施薪酬制度改革。但由于产权制度的制约,国有企业并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时期薪酬制度的影响,收益分配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收益分配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国有企业收益分配的对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丹 杨若邻
考量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关系发现,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贡献大小无差异时,人力资本承担了主要风险;在二者承担相同风险的情况下,人力资本创造利润的贡献大于物质资本。鉴此,设置环境参数、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衡量人力资本贡献、模糊评估产品市场等人力资本风险;建立人力资本参与创新型企业收益分配模型,确定人力资本在创新型企业收益中的分享数额。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创新型企业 收益分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秦江萍 谢江桦
探索科技人才参与企业收益分配问题 ,对于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与健全收入分配机制、加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科技人才资本的概念及其所有权 ,进而分析了科技人才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依据及科技人才的特征及其对企业收益分配方式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提出科技人才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应该采取物质利益分配为主 ,精神利益分配为辅 ,两者有机结合的方式
关键词:
科技人才 参与 企业 收益分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柏洲 罗小芳
原始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激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参与企业原始创新的关键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本文将中介组织纳为产学研合作型企业原始创新中收益分配的主体,运用Shapley值法分析了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组织之间的收益分配问题,并引入各主体合作创新中的创新周期、风险承担因素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结果更公平、合理。举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志华
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主体包括政府、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他们分别提供了经营环境、物质或资本、决策、劳作或执行四个要素。每个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每个要素都不是同质的,每个要素也都必须参与分配。显然,这种分配不可能按照同质的标准来进行,而是根据各要素提供主体的分配博弈进行,分配博弈的位势取决于各主体提供要素的稀缺程度。分配博弈通常采取政治博弈与市场博弈两种形式,要使博弈有效,关键是使博弈的双方具有公平竞争的地位。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不同要素的稀缺程度不同,决定了分配的不同性质和结构特征,而不同的分配性质和分配结构又决定了所有制的性质和结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敏雪
企业收益分配统计问题研究高敏雪企业收益分配关系到不同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是经济管理工作中必须认真对待的大问题。改革开放十余年,企业收益分配关系几经变化,从而如何对企业收益分配状况加以统计和分析,成为一个持续讨论并不断发展变化的研究课题。随着社会主义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晔
作者认为,立足所有者或企业,并以货币资本保全为基点,企业的收益是包括持产收益的税后净利。企业收益分配必须坚持产权明晰、制度约束等原则。同时认为,有权占有企业收益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及使用者──企业,但应考虑经营者及监督者对企业收益的索取权,并受财务制度等若干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
收益,收益分配论,同等富有,生产要素分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新龙
国有资本收益问题不仅关系实践应用,更需要加以理论解析。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的国有资本投资收益,反映国家与国有企业利益分配关系。基于产权理论,国有经济以国有企业形态存在,具有价值选择的合理性;基于博弈理论,国有资本收益是国家与国有企业利益分配博弈的结果;按照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观点,国有资本收益要以最优成本形式存在。
关键词:
国有资本收益 利益分配 理论研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石桥
在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的21世纪,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已成为必然趋势。但是什么企业适合于实施,如何选择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方式是企业面临的新课题。著名经济学家、山西财经大学原校长、博士生导师冯子标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2BJY057)《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该书的理论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弥补了当前理论界只注重对人力资本为什么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研究,对企业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实施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以及如何选择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方式研究不足的缺陷,对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安惠 刘庆丰 李慧
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政策性负担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政策性负担与国有企业创新呈负向关系,这一结果经过滞后一期控制变量、剔除2015年数据、更换时间窗口和变换模型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结果说明,政策性负担对国有企业创新的抑制效应存在国企级别的选择效应,即政策性负担能够显著抑制地方国有企业创新水平,对中央国有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同时,企业战略变革是政策性负担到国有企业创新的一条传导路径,即政策性负担降低了企业战略变革,进而使得国有企业创新水平显著下降。进一步研究表明,通过优化高管教育背景、职能背景和海外背景,能够通过增强战略变革意愿,进而抑制政策性负担对国有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