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23)
2023(17840)
2022(15339)
2021(14273)
2020(11905)
2019(27253)
2018(26797)
2017(52020)
2016(28162)
2015(31173)
2014(31005)
2013(30872)
2012(28608)
2011(25953)
2010(26215)
2009(24182)
2008(23358)
2007(20997)
2006(18972)
2005(16785)
作者
(82378)
(69211)
(68307)
(65463)
(43762)
(33092)
(30872)
(26904)
(26221)
(24648)
(23432)
(23403)
(21990)
(21942)
(21560)
(21223)
(20479)
(20468)
(19784)
(19742)
(17318)
(17176)
(16826)
(16033)
(15612)
(15329)
(15279)
(15199)
(14045)
(13845)
学科
(117617)
经济(117493)
(78762)
管理(74389)
(55890)
企业(55890)
(52912)
方法(47125)
数学(41084)
数学方法(40552)
农业(35281)
中国(31603)
(29499)
业经(28813)
地方(27442)
(25841)
(22552)
(20685)
贸易(20675)
(20051)
(17932)
(17494)
银行(17430)
理论(17287)
环境(17033)
(16740)
金融(16738)
(16728)
(16391)
(16362)
机构
学院(399967)
大学(398838)
(162527)
经济(159034)
管理(154491)
研究(141929)
理学(133682)
理学院(132142)
管理学(129765)
管理学院(129060)
中国(106526)
科学(89063)
(85415)
(83903)
(73217)
(72698)
研究所(66185)
业大(65735)
农业(64725)
中心(64261)
(60677)
财经(57485)
(54581)
师范(54045)
北京(53790)
(52352)
(51308)
(48221)
经济学(47749)
(44424)
基金
项目(273427)
科学(214701)
研究(199638)
基金(197846)
(173867)
国家(172343)
科学基金(146595)
社会(125724)
社会科(118765)
社会科学(118732)
(107360)
基金项目(104382)
自然(94977)
自然科(92724)
自然科学(92699)
自然科学基金(91048)
教育(90159)
(90079)
编号(81999)
资助(81075)
成果(66851)
重点(61783)
(60130)
(60079)
课题(56617)
(55934)
创新(52227)
科研(52131)
国家社会(51706)
教育部(50629)
期刊
(186629)
经济(186629)
研究(119985)
(83081)
中国(80647)
学报(67968)
科学(62846)
农业(56410)
管理(54136)
(52354)
大学(51740)
学学(48881)
教育(44443)
(38688)
金融(38688)
业经(34603)
技术(32895)
经济研究(28623)
(27303)
财经(27291)
问题(24801)
(23390)
(21272)
图书(19428)
科技(19239)
技术经济(19141)
业大(18844)
资源(18371)
世界(18313)
理论(18295)
共检索到600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小华  
基于1997—2011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农民人均消费水平的面板数据,对农民收入结构、财政金融支农政策与农民消费进行了时空和区域差异分析。研究发现:整体上看,农民的各项收入对其消费支出均有显著的挤入作用,且挤入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但是近年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其消费支出的正向影响在逐渐增强,相反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其消费的贡献却在逐渐降低;财政支农和农业信贷也对农民消费起到了显著的挤入作用,但这种挤入作用在近年来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弱化趋势,且明显小于各项收入对消费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不同来源的收入和支农政策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在不同...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久文  原倩  
区域政策作为国家干预空间经济的重要手段,具有鲜明的空间性、相对开放性和局部干预性的理论特质。自2006年以来,我国区域政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促进了增长极的培育、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提高和体制改革创新的加速,也面临区域政策落实困难和政策"泛化"的挑战。我国未来的区域政策应沿着体系化、市场化和区域协调机制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对区域经济更高水平的引导和带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平泽  方宝璋  
对审计署开展的三个支农政策项目资金审计案例分析显示,我国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政策措施制定"条块分割"和政策措施执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结构性困境问题,其原因在于政策价值与目标多元化下的部门利益嵌入和信息不对称、层级利益的非一致性。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其力量的加入能将政策落实的闭环系统升级成一个高阶次、多重反馈、开放性的系统。审计机关要破解政策落实的结构性困境,需要实施高位推动、大数据分析、大项目审计,着眼政策制度顶层设计,破解部门间信息"孤岛现象",从国家整体利益角度全面审查政策落实情况,并创新审计结果应用方式,推动政策体制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方桂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部分省市率先启动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重要的制度创新和实践成果。然而,在实际改革过程中,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尚面临着资源分配、权利归属等方面的问题。有条件的地区应以村民小组为边界确定土地等资源的所有权主体。应落实村民小组对土地等相关资源的使用权和收益权,进一步落实经营管理权。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村民小组经济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并提供政策扶持。
[期刊] 改革  [作者] 宋洪远  高强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关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农村市场的交易行为,形成了更为复杂的成员身份及利益关系,也提出了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现行法律、政策等制度性约束,各地在推进改革过程中都遇到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需要在成员资格认定、规范股权管理、完善治理结构、培育发展产权市场以及调整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等方面加快试点试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闵继胜  
1978年以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目的是配合解决不同时期农业、农村的主要问题,因此,农村集体经济困局的形成不是孤立的,而是问题导向下国家的政策目标以及配套的制度安排使然。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需要解决城中村、城郊村和经济发达村过度依赖土地等要素增值收益等问题;设计合理的集体资产权益的分享与继承方式;优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退出范围;等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闵继胜  
1978年以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目的是配合解决不同时期农业、农村的主要问题,因此,农村集体经济困局的形成不是孤立的,而是问题导向下国家的政策目标以及配套的制度安排使然。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需要解决城中村、城郊村和经济发达村过度依赖土地等要素增值收益等问题;设计合理的集体资产权益的分享与继承方式;优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退出范围;等等。
[期刊] 改革  [作者] 方桂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部分省市率先启动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重要的制度创新和实践成果。然而,在实际改革过程中,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尚面临着资源分配、权利归属等方面的问题。有条件的地区应以村民小组为边界确定土地等资源的所有权主体。应落实村民小组对土地等相关资源的使用权和收益权,进一步落实经营管理权。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村民小组经济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并提供政策扶持。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兴庆  
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找准撬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支点,寻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等式"之解。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顺畅进行,需要在认识和制度层面下功夫:促进土地流转集中,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耐心;坚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政策目标,当产量和自给率步入下降通道时,要保持战略定力;准确把握绿色发展的精髓,让农业"绿起来"绝不是要退回到工业文明之前的传统农业;既要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利益诱导,又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瑞法  孙艺夺  
在2003年初对全国7个省28个县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于2016年底开展了新一轮的全国7个省28个县农技推广体系的随机抽样调查。研究发现,新一轮的改革提高了农民接受政府部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比例,解决了农技队伍知识老化和人才断层的问题,使农技队伍年龄结构更趋于合理,提高了农技人员的下乡时间,政府部门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服务。与此同时,调查也发现,改革不仅未使农技推广行政化减弱反而加强,而激励机制缺失和人事制度改革未能促使农技人员更好地从事本职工作。为此,应改革现行的人事制度,建设一支稳定的农业技术推广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学信  
促进中部崛起已成为现阶段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状况的分析表明,储蓄动员能力较弱、金融结构优化滞后以及金融市场化水平较低是现阶段中部崛起面临的主要金融困境。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逐步实施,中部六省已进入崛起的轨道,通过金融发展政策消除经济崛起中的金融困境势在必行。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然  田代贵  
水价改革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增强农民节水意识、改善灌溉工程运行质量的重要举措。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农业水价改革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若维持现有水价,则因水价水平低于供水成本而导致农田水利设施管养经费严重不足,工程难以正常运行,更难以约束农民的用水行为;另一方面,若提高水价,则导致农民负担加重、农业减产。因此,有必要从农业水价改革的历史背景、价格形成机制、实践效果、路径选择与优化四个维度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揭示问题的症结。结果表明,现有研究需在研究对象拓展、理论框架构建、研究方法和视角完善等三个方面加以突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茂华  陈丹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从均分化土地私有制到集体所有制,再到家庭承包经营制和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复杂变迁过程。新时期土地制度变革正沿着"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使用权"的方向,为农民提供更全面、更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利,实现土地要素的物权化、财产化、资产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学良  李丽霞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亟待厘清一体化发展的内涵、机制和路径。区域内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协作是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为此,必须对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有客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机制,建立网络化的产业集群,推进开发区之间的合作,形成基于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地区间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以促进长三角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席恺媛  朱虹  
长三角更高层次的区域一体化离不开生态治理领域的协同与合作,区域生态一体化是未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维度与内容。区域生态一体化旨在运用全局观念与思维,通过多主体参与、利益协调、协作共商的方式来解决生态问题。近年来,长三角区域在推进生态一体化进程中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是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困境。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一体化,应强化区域生态命运共同体意识;完善区域生态分级保护措施;健全长江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区域联防联控联治的生态治理模式;构筑区域生态一体化要素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