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1)
2023(7290)
2022(6133)
2021(5910)
2020(5142)
2019(12065)
2018(12296)
2017(25075)
2016(13495)
2015(14787)
2014(14745)
2013(14630)
2012(13212)
2011(11818)
2010(12328)
2009(11668)
2008(11306)
2007(10359)
2006(9243)
2005(8339)
作者
(36594)
(31323)
(30461)
(29373)
(19325)
(14872)
(13877)
(11964)
(11640)
(10974)
(10520)
(10424)
(9870)
(9553)
(9455)
(9416)
(9006)
(8815)
(8813)
(8780)
(7803)
(7711)
(7508)
(7279)
(7076)
(7065)
(6759)
(6682)
(6230)
(6113)
学科
(63601)
经济(63561)
(46452)
(44848)
管理(32211)
农业(29853)
方法(28772)
数学(27103)
数学方法(26610)
(25909)
企业(25909)
(17540)
业经(16401)
中国(13819)
(12441)
收入(11506)
地方(11108)
农业经济(9956)
(9820)
贸易(9815)
(9632)
(9320)
(9236)
银行(9228)
(9183)
(8987)
农村(8976)
(8916)
金融(8916)
(8773)
机构
学院(190543)
大学(185069)
(86565)
经济(85096)
管理(78197)
理学(68486)
理学院(67935)
管理学(66613)
管理学院(66318)
研究(59336)
中国(50001)
(49284)
农业(37306)
(37266)
(37218)
科学(34448)
业大(33603)
财经(29646)
(29421)
中心(29342)
(28230)
(27077)
研究所(26445)
经济学(26026)
经济管理(24391)
经济学院(23664)
北京(22917)
农业大学(22757)
(22193)
(21684)
基金
项目(126492)
科学(100958)
基金(93866)
研究(93752)
(80558)
国家(79859)
科学基金(70017)
社会(61469)
社会科(58138)
社会科学(58118)
(50199)
基金项目(49610)
自然(44557)
自然科(43611)
自然科学(43604)
自然科学基金(42826)
教育(42177)
(40283)
编号(39632)
资助(39405)
成果(30395)
(29070)
(28808)
重点(27611)
(27450)
(26297)
国家社会(25655)
课题(25167)
人文(24806)
教育部(24713)
期刊
(96615)
经济(96615)
(53837)
研究(53249)
农业(35876)
中国(34868)
(26977)
学报(26354)
科学(26192)
(25750)
金融(25750)
管理(24186)
业经(21989)
大学(21836)
学学(21114)
技术(17246)
(16634)
农村(14230)
(14230)
财经(14218)
问题(14110)
经济研究(13863)
教育(13741)
农业经济(13516)
(12137)
统计(11646)
世界(11222)
技术经济(10975)
经济问题(10350)
(10336)
共检索到279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磊玲  杨睿  
基于河南郑州、濮阳和南阳等地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农户借贷规模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不同投资倾向的农户进行了差异性研究。研究发现:河南省农户借贷规模偏小,家庭土地资产、投资意愿对农户借贷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符合理论预期;农业收入占比对农户借贷规模呈现负向影响,原因与农业比较收益偏低、农户自身投资意向及金融机构借贷意愿不强烈密切相关。分样本研究结果显示,借贷用途、农户收入占比对进取型农户与保守型农户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进取型农户能获得较高规模的生产性和生活性借贷,而保守型农户仅能获得较高借贷规模的生产性借贷。基于此,从分类引导农户、激发农户内在动力、增强自我投资意识、加快农村地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等角度提出助推传统农区产业升级、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海龙  关佳晨  
本文利用全国11个省的农户调研数据对不同经营规模下农户借贷需求进行分析,并运用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全部调研农户中,15.54%的农户产生了有效借贷需求,在有需求农户中76.34%的农户能够从不同渠道取得借款,60.28%取得贷款农户的借贷需求能够得到满足。相较于小农户,大规模经营农户借贷需求更加强烈,并且更容易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但是资金满足程度低是制约大规模经营农户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种养、种养休闲农户借贷需求更加强烈,获得贷款的能力也相对较强;农户拥有的社会资本变量对其能否在正规渠道取得借款有显著正向影响。年轻、接受过农业经营培训农户借贷需求更加强烈,也更容易取得贷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潘朝顺  程昆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呈现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并存的二重结构特征。农户民间借贷是农村非正规金融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考察农户民间借贷规模、特征、演变趋势,对于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农户民间借贷规模实证研究,笔者认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必须全面放开农户民间借贷市场,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合作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加强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联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莎  刘明  
以陕西、甘肃、宁夏及青海4省区农户调查数据为依据,实证分析家庭借贷、经营规模对农户土地经营意愿的影响,并基于分化视角对农户土地经营行为选择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家庭借贷获得是农户进行差异化土地经营决策的重要机理因素,在农业信贷刺激下现有农户多选择转入、转出或参与土地入股,表明农贷扩张有益于土地经营规模适度集中;(2)经营规模显著影响农户的土地经营意愿,但随规模分化产生效应不同。以小农户为参照组,中等规模和大规模农户选择转出土地经营权的意愿最强,选择转入土地经营权意愿最弱;(3)经营收益对农户土地经营意愿的影响最为敏感。可以认为,土地经营收益的稳定增长及其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农户从事土地经营发展的基础性支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新古典经济学中有关规模经济与效率的理论解释,并为促进农户土地经营规模适度、比较收益提高的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与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荣  罗剑朝  张珩  
基于包头市东河区14个农村250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分层模型对不同收入层次下农户借贷需求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得出村庄层和家庭层均对农户借贷需求意愿产生影响,村庄类型、村庄所处地理位置、周边金融机构数量,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稳定性与政府重视程度对整体农户借贷需求意愿有显著影响;从收入分组结果看,村庄类型和收入稳定性是影响不同收入层次农户借贷需求意愿的共同因素,而农户家庭收入来源和优惠政策激励对不同收入层次农户的借贷需求意愿均无显著影响,其他因素对农户借贷意愿影响存在差异,处于收入层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松林  杜辉  
从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借贷特征看,高收入水平农户表现出更强的农业投资积极性,其作为农村金融借贷主体的事实体现了借贷"效率";中低收入农户作为弱势群体,主要是周转、救助式的生活性借贷,具有"金额小、频率多、周期短"特点,满足其借贷需求更多体现的是借贷"公平"。因此,当前农村金融制度的变革既不能打压高收入水平农户借贷行为,又不能继续漠视中低收入农户借贷需求,实质上应是一个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均衡过程,关键是根据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借贷特征增加增量供给,而非在现有存量框架内调整,从而实现金融支农尚未落到实处。
[期刊] 改革  [作者] 闫啸  牛荣  
采用陕西、宁夏1771户农户金融情况的调研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以考察农户借贷对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农户个体特征、创收能力和社会地位等变量后,农户借贷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平均使农户人均收入提高21.24%。从动态角度看,农户借贷对收入也存在正向影响,且影响呈递增趋势。农户借贷对农业收入的影响,与借贷对农户总收入的影响基本一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虎  罗剑朝  张珩  
本文以宁夏和陕西地区6427户农户数据为例,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均促进了农户收入增长,参与农地抵押贷款提高了农户户均收入18228.8元、户均农业收入9807.9元。不同教育背景、年龄段农户贷款后的收入增长存在差异,户主学历为高中及以上的农户家庭,贷款后的收入增长较强烈,农地抵押贷款后也会获得比其他形式贷款更好的收入增长;户主年龄在29岁及以下、5059岁的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后可以获得较高的户均收入增长。现阶段,相比于其他贷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虎  罗剑朝  张珩  
本文以宁夏和陕西地区6427户农户数据为例,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均促进了农户收入增长,参与农地抵押贷款提高了农户户均收入18228.8元、户均农业收入9807.9元。不同教育背景、年龄段农户贷款后的收入增长存在差异,户主学历为高中及以上的农户家庭,贷款后的收入增长较强烈,农地抵押贷款后也会获得比其他形式贷款更好的收入增长;户主年龄在29岁及以下、50~59岁的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后可以获得较高的户均收入增长。现阶段,相比于其他贷款,农地抵押贷款对农户户均收入的促进作用并无优势,但对农户农业收入的促进作用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丽鹤  Nico Heerink  
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是当前我国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是否显著影响农户的支出总量及其结构需要实证的检验。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本文考虑了融资需求,重新定义信贷约束,使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发现,正规金融显著提高了农户的支出总量。相反,民间借贷的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得知,正规贷款通过增加农业生产投入,降低储蓄的持有度,不仅提高了农户的食品消费,而且提高了教育投资,进而拉动了支出总量。然而,生产性的民间借贷和非生产性借贷对农业投资存在相互抵消作用,使得家庭总体民间借贷对消费影响不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曲小刚  池建宇  罗剑朝  
本文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微观面板数据,研究了正规借贷与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正规借贷还是民间借贷对农户的生产都具有显著影响,尤其是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远远大于正规借贷的影响。正规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在各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但是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的正向效应在各地区之间不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应该加大信贷支农力度,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有序发展,实施差异化的区域金融发展政策。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元红  李静  张军  
依据中国8省份1882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层面民间借贷的市场边界,研究发现民间金融市场相对封闭、交易半径较小,且主要发生在以血缘关系为主的熟人社会。农户民间借贷存在不对称现象,可能是资金流入农户、农村的一条渠道。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存在市场交融和区分,相互之间既有竞争也有互补,应该重视和发挥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喜  
本文使用2003年对中国3000个农户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对农户借贷的福利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收入模型和消费模型的研究表明,不论是正式借款,还是非正式借款,对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增长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改善农户的福利水平。这些结果进一步揭示了为农户提供合适的融资服务的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珩  罗剑朝  罗添元  王磊玲  
本文运用苹果主产区784户农户微观调查数据,从农户融资渠道视角,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收入水平对农户借贷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民间借贷,社会资本对农户正规贷款响应更为强烈;收入水平对农户借贷响应的影响具有隐性作用;在社会资本与收入水平各子变量中,拥有良好银行关系资本的农户对正规贷款响应较为积极,而拥有良好亲邻关系资本的农户对民间借贷响应较为积极;农业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正规贷款,而非农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民间借贷。进一步来看,社会资本与收入水平对农户借贷响应的交互影响具有不显著作用,但各社会资本与各收入水平对农户借贷响应的交互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英  陈希敏  
本文基于我国西北、西南、东北和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10个省份1076户农户家庭实地调查数据,梳理出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四个潜在因素:农户的个体特征、经济特征、农户声誉及借贷可得性,并构建了农户借贷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农户借贷行为及其潜在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农户声誉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效应最强,借贷可得性次之,农户经济特征和个体特征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也较为显著,但低于农户声誉和借贷可得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