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93)
2023(12249)
2022(10068)
2021(9152)
2020(7550)
2019(17105)
2018(16375)
2017(31236)
2016(16622)
2015(18514)
2014(17787)
2013(18160)
2012(17220)
2011(15769)
2010(15510)
2009(14516)
2008(14141)
2007(12324)
2006(11358)
2005(10468)
作者
(50987)
(42551)
(42472)
(40553)
(27186)
(20471)
(18963)
(16632)
(16377)
(15276)
(14902)
(13971)
(13919)
(13780)
(13749)
(13286)
(12781)
(12340)
(12204)
(12080)
(10755)
(10594)
(10365)
(9968)
(9791)
(9562)
(9274)
(8917)
(8658)
(8464)
学科
(91428)
经济(91344)
管理(44836)
(41726)
方法(34094)
数学(31139)
数学方法(30961)
(30703)
企业(30703)
中国(23672)
(23081)
(22181)
税收(20727)
(20560)
(20477)
地方(18935)
(17629)
(17192)
贸易(17183)
(16761)
业经(15846)
农业(14389)
(13790)
地方经济(13137)
环境(12943)
(11838)
金融(11838)
收入(11815)
(11551)
银行(11506)
机构
大学(250939)
学院(247092)
(122845)
经济(121092)
研究(97270)
管理(89051)
理学(77038)
理学院(76132)
管理学(75053)
管理学院(74623)
中国(73682)
科学(57408)
(57110)
(53201)
(50578)
(47065)
研究所(45971)
财经(44603)
经济学(41166)
中心(40943)
(40893)
业大(37744)
农业(37262)
经济学院(37098)
(35360)
(34289)
北京(34211)
财经大学(33186)
科学院(30502)
(28486)
基金
项目(164379)
科学(129802)
基金(125035)
(113006)
研究(112308)
国家(112192)
科学基金(94084)
社会(77999)
社会科(74251)
社会科学(74233)
基金项目(64833)
自然(60202)
(58972)
自然科(58861)
自然科学(58837)
自然科学基金(57881)
资助(51694)
(51477)
教育(48566)
编号(39650)
(37698)
重点(37664)
(36489)
国家社会(35338)
(33781)
中国(32714)
教育部(32064)
科研(31980)
创新(31969)
成果(31886)
期刊
(134109)
经济(134109)
研究(83793)
中国(46210)
学报(45503)
(42000)
(41662)
科学(40009)
大学(33459)
管理(33224)
学学(32266)
农业(28323)
经济研究(25495)
财经(23241)
(21912)
金融(21912)
(20167)
问题(17959)
业经(17190)
技术(17167)
(17026)
国际(16494)
(16131)
(16047)
(16018)
世界(15616)
税务(14217)
技术经济(13657)
教育(13655)
统计(12595)
共检索到381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葛翔宇  叶提芳  胡超斌  
笔者通过构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基于1994年~2012年中国和丹麦的经济数据探讨了收入税、闲暇时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收入税和闲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该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对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的中国,收入税和闲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的增长,而对处于后工业发展阶段的丹麦,较高的收入税水平和闲暇时间对经济增长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浩   康玉洁   曾小梅  
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996工作制”和“2.5天小长假”的激烈讨论。为了避免价值判断,文章在文献梳理和理论演绎的基础上,利用41个较大规模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了闲暇数量和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按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地理特征分别对样本国家分组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闲暇时间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非线性特征,闲暇时间比例在0.6608至0.6855区间下经济增长率明显较高;整体而言,人力资本对闲暇时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数量闲暇一旦与人力资本相结合(即质量闲暇)很可能促进经济增长。研究结果对我国的政策含义是:既不“996”也不“2.5”,保持闲暇时间比例不变,减少工作时间比例而增加教育时间比例,既能提升人力资本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又能通过人力资本改善闲暇质量从而间接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翔  
文章放宽了国外对闲暇研究的假设条件,突出考虑闲暇时间对人力资本形成的作用和对技术进步的外部性,将闲暇时间引入增长模型研究了闲暇与增长的动态关系,并对中国1981~2003年的经济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健康的闲暇活动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工业化阶段居民较低的闲暇偏好会拉低经济增长率,因此总体上闲暇时间对我国经济增长展现出微小的负作用。为此文章提出,应在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的同时,合理安排契合本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公休假制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翔  
随着后工业化进程加深,闲暇活动对经济体的影响愈加显著,本文将闲暇引入基于创新的增长模型并利用近20年的OECD国家跨国面板数据,指出闲暇时间和不平等状况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健康而积极的闲暇可经由闲暇的积极效应直接促进经济增长。所以,在建设后工业化社会或和谐社会过程中,在不损害效率(保持一定程度不平等)的情况下,通过积极健康的闲暇安排即可以弥补维持高效率所引致的个体效用损失,还可以保证经济长期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翔  惠普科  
新古典现点认为闲暇时间的增长会"挤出"产出,进而不利于宏观消费的增长,二者存在负向关系。针对于此,本文首先构造了包含闲暇时间的闲暇时间——消费函数,从静态角度分析了闲暇时间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而在动态的预算约束下通过最优化模型证明了闲暇时间与消费增长间不但存在负向关系而且存在正向关系,取决于参数环境影响。之后。本文引用中国的实际数据检验了理论模型的命题,并发现中国的闲暇消费对宏观消费具有正向拉动作用,这说明中国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质量正在得到改善,也说明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展现出一定后工业化倾向,本文对此进行了解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魏翔  陈倩  
该文以闲暇促进效用(幸福感)的提升为线索、以闲暇对经济效率的积极作用为基础,建立内生增长模型。模型分析显示,长期经济增长率可以由闲暇的跨期替代弹性和边际效率增长率决定,如果闲暇能强化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经济体就可能保持稳定持续增长。因此,我国在制定和指导国民休息、休闲和休假等政策时,一是要努力促使国民的闲暇活动具有积极健康的内涵,发挥出闲暇对生产的积极互补效应,二是要保证这些政策具有连续有效性、政策效果被不断强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翔  吕腾捷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外发达国家相继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中国也开始逐步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是,传统经济学较为轻视工作之外的时间研究,由此导致对民生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平衡性分析不足。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闲暇时间经济理论,基于闲暇配置开拓了劳动经济学的新视角。在肯定闲暇替代效应的基础上,该理论开创性地分析了闲暇对工作的互补效应,从家庭经济学和时间配置研究方面揭示了闲暇的微观经济效应。在此基础上,该理论又进一步研究了闲暇内的消费、人力资本积累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内生作用,由此带来一系列基于闲暇的宏观经济研究。这类研究为探索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思路和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旭昆  徐俊  
本文将闲暇视为一种重要的消费资源 ,通过建立一个闲暇时间约束模型 ,以此来分析闲暇时间的变化对消费的影响 ,并说明“假日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春燕  卿前龙  
闲暇时间是个人可自由支配时间,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的普遍化是闲暇时间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闲暇时间是现代社会一种新的财富形式,是一种具有正的边际效用的消费品,是由人类劳动创造的"真正的财富",它本身就是生产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余长林  
本文把消费者时间分为工作时间、教育时间、闲暇时间,重点扩展了闲暇时间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和技术进步的外部性,将闲暇时间和教育时间同时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中,分析了两种时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后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教育时间 (即人力资本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同时,积极健康的闲暇活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阶段,对闲暇的偏好还很低,总体上闲暇时间对我国经济增长有微弱的抑制作用。因此,合理安排闲暇活动和正规教育活动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余长林  
本文通过把消费者时间分为工作时间、教育时间、闲暇时间,重点扩展了闲暇时间对人力资本积累作用和技术进步的外部性,将闲暇时间和教育时间同时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中分析了两种时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最优平衡增长路径。随后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教育时间(即人力资本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同时,积极健康的闲暇活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阶段,对闲暇的偏好还很低,总体上闲暇时间对我国经济增长有微弱的抑制作用。因此,合理安排闲暇活动和正规教育活动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岚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闲暇时间的延长 ,对个人消费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正确引导 ,合理安排 ,以及消费水平的快速升级 ,将是政府及相关人员的研究重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翔  陈倩  
文章以闲暇促进效用(幸福感)的提升为线索,以闲暇对经济效率的积极作用为基础,构建内生增长模型展开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增长率由闲暇的跨期替代弹性和边际效率增长率决定。前者表征闲暇对生产是替代的还是互补的,后者代表闲暇对效率的动态作用。文章还对此结论做了数值仿真,结果显示,当闲暇对效率的作用为负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经济最终收敛或出现衰退。文章最后在对不同情形下闲暇对内生增长的作用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努力推动国民的闲暇活动具有积极健康的内涵,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和幸福感,进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翔  庞世明  
本文综合利用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闲暇的经济含义进行了扩展,认为闲暇对生产具有积极的互补效应,并通过将该类效应引入到带人力资本的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利用中国和瑞典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本文的计量分析显示,瑞典的闲暇增加对经济增长具有正作用,但中国与此相反,因而瑞典的技术进步、人口状态等因素对增长的作用优于中国。最后,本文建议推动休闲经济发展、适时推进弹性工作制,实现"工作—闲暇平衡"。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任明丽  孙琦  
退休引起消费的变化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退休对旅游消费影响的研究则少有论及。本文采用断点回归的方式研究了退休与家庭旅游消费的关系,从经济状况与闲暇时间两个角度对影响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退休降低了老年家庭的旅游消费水平,房屋产权正向调节着家庭旅游消费的结果,隔代照料孙子女辈时间越多即闲暇时间越少的老年人,退休后的消费水平有所增加,且存在性别上的差异。这表明,住房仍然是老年人旅游消费决策的主要考量因素,而隔代照料孙子女辈的老人由于日常休闲时间的减少,会通过旅游消费的方式获得心理补偿,在老年旅游营销中应将其作为主要的细分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