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05)
- 2023(18236)
- 2022(15178)
- 2021(14012)
- 2020(11841)
- 2019(26651)
- 2018(26282)
- 2017(50674)
- 2016(27337)
- 2015(29657)
- 2014(29097)
- 2013(28959)
- 2012(26469)
- 2011(23426)
- 2010(23469)
- 2009(21932)
- 2008(21672)
- 2007(19273)
- 2006(16841)
- 2005(14776)
- 学科
- 济(117439)
- 经济(117311)
- 业(105443)
- 管理(87360)
- 企(86781)
- 企业(86781)
- 方法(57109)
- 农(51487)
- 数学(48073)
- 数学方法(47590)
- 财(37243)
- 业经(36128)
- 农业(34242)
- 中国(27236)
- 务(24817)
- 财务(24782)
- 财务管理(24743)
- 企业财务(23592)
- 制(23328)
- 贸(21343)
- 贸易(21333)
- 技术(20876)
- 易(20724)
- 地方(19237)
- 学(19019)
- 策(18502)
- 理论(17603)
- 和(17596)
- 银(17590)
- 银行(17544)
- 机构
- 学院(389602)
- 大学(383851)
- 济(164693)
- 经济(161819)
- 管理(158155)
- 理学(137845)
- 理学院(136563)
- 管理学(134391)
- 管理学院(133697)
- 研究(121598)
- 中国(97952)
- 农(81174)
- 京(77425)
- 财(75842)
- 科学(74185)
- 业大(63363)
- 农业(62858)
- 财经(61266)
- 所(60288)
- 中心(59168)
- 江(57952)
- 经(56064)
- 研究所(54726)
- 经济学(50822)
- 北京(46935)
- 经济学院(46257)
- 州(45740)
- 财经大学(45395)
- 范(44420)
- 师范(43843)
- 基金
- 项目(267871)
- 科学(213002)
- 基金(199544)
- 研究(190702)
- 家(175110)
- 国家(173554)
- 科学基金(150677)
- 社会(126101)
- 社会科(119543)
- 社会科学(119511)
- 基金项目(105662)
- 省(104598)
- 自然(98587)
- 自然科(96495)
- 自然科学(96467)
- 自然科学基金(94830)
- 划(86956)
- 教育(85769)
- 资助(80884)
- 编号(74694)
- 部(59548)
- 重点(59174)
- 成果(58210)
- 创(57844)
- 发(56617)
- 创新(53535)
- 国家社会(53469)
- 业(52733)
- 科研(52130)
- 教育部(51254)
- 期刊
- 济(177881)
- 经济(177881)
- 研究(104294)
- 农(80695)
- 中国(68216)
- 学报(62959)
- 财(60726)
- 管理(58606)
- 科学(58504)
- 农业(54210)
- 大学(48696)
- 学学(46992)
- 融(41530)
- 金融(41530)
- 业经(35627)
- 技术(32442)
- 财经(30637)
- 业(28515)
- 经济研究(27291)
- 教育(26265)
- 经(26237)
- 问题(24207)
- 版(20705)
- 技术经济(20498)
- 统计(19572)
- 世界(18598)
- 商业(18399)
- 策(18386)
- 科技(17751)
- 现代(17593)
共检索到560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尤亮 申洲尧 张珩
本文以2016年和2021年陕西富县两个行政村414户的追踪调查数据为基础,将收入渴望引入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行为的分析框架中,运用双栏模型探讨家庭决策者的收入渴望对其农业生产性借贷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渴望指数每提高一个标准差,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金额就会提高23.3%,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渴望对低年龄组农户、高家庭资产农户和低教育程度农户的农业生产性借贷行为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渴望对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行为的影响受到风险偏好的正向调节作用。此外,对于借贷资金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农户而言,与向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相比,收入渴望越高的家庭决策者更倾向于同时向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借贷。
关键词:
农业生产性借贷 收入渴望 双栏模型 整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尤亮 申洲尧 霍学喜
本文以陕西富县两个整村的610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元Logit模型探讨家庭决策者的经济自我效能感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未发生借贷行为的农户相比,家庭决策者的经济自我效能感越高,越不倾向于借贷农业生产性投资。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经济自我效能感会通过影响家庭决策者的经济压力、自尊心,进而影响农户借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发生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经济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与未发生借贷行为相比,中青年家庭决策者越不倾向于借贷农业生产性投资,而中老年家庭决策者更倾向于借贷消费性支出;家庭资产少的家庭决策者越不倾向于借贷非农生产性投资;家庭资产多、风险偏好高的家庭决策者更倾向于借贷非农生产性投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秋纯 李谷成
农户兼业化是农民分化的重要特征,如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命题,探讨农户兼业、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十分必要。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利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评估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用的影响,进一步运用似不相关双变量Probit模型和控制函数法实证分析两者对农业生产效率的联合效应。研究表明:农户兼业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采用;农户兼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相较于专业性农户和自有机械农户而言,兼业农户和外购机械服务的农户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由此认为:应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引导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正确认识农户兼业化的发展趋势,引导农户调整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减轻农户兼业可能对农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秋纯 李谷成
农户兼业化是农民分化的重要特征,如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命题,探讨农户兼业、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十分必要。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利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评估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用的影响,进一步运用似不相关双变量Probit模型和控制函数法实证分析两者对农业生产效率的联合效应。研究表明:农户兼业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采用;农户兼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相较于专业性农户和自有机械农户而言,兼业农户和外购机械服务的农户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由此认为:应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引导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正确认识农户兼业化的发展趋势,引导农户调整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减轻农户兼业可能对农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清华 朱敏杰 董晓林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是缩小贫困地区金融供需缺口,实现金融精准扶贫政策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互助资金的运行与减贫机制,利用宁夏13个县37个贫困村655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PSM方法克服截面数据可能带来样本自选择的内生性问题,系统评估互助资金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和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互助资金利用合作金融制度优势增加了贫困村农户的信贷机会;参与互助资金会使农户农业生产投资显著增加101%,农业收入显著增加97%,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13%。据此提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扶贫的资金撬动和放大作用,进一步推动互助资金与当地优势特色产业结合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 农业生产投资 PSM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清华 朱敏杰 董晓林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是缩小贫困地区金融供需缺口,实现金融精准扶贫政策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互助资金的运行与减贫机制,利用宁夏13个县37个贫困村655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PSM方法克服截面数据可能带来样本自选择的内生性问题,系统评估互助资金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和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互助资金利用合作金融制度优势增加了贫困村农户的信贷机会;参与互助资金会使农户农业生产投资显著增加101%,农业收入显著增加97%,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13%。据此提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扶贫的资金撬动和放大作用,进一步推动互助
关键词: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 农业生产投资 PSM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昕 胡友 祁春节
基于2014—2018年三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面板Tobit模型从微观层面分析农户的互联网使用对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纳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会显著提升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纳水平,但对农业机械化服务采纳的影响远低于对农业雇工服务采纳。运用条件混合估计模型结合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仍然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说明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服务的融合发展还亟须加强。互联网使用对女性、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高、经营规模较大和非平原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纳的促进作用更大,对于解决非平原地区传统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的贡献突出。互联网使用能够通过拓宽信息渠道和扩大非农就业两条路径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纳,并且对农业雇工服务采纳的影响效应都明显大于农业机械化服务采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昕 胡友 祁春节
基于2014—2018年三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面板Tobit模型从微观层面分析农户的互联网使用对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纳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会显著提升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纳水平,但对农业机械化服务采纳的影响远低于对农业雇工服务采纳。运用条件混合估计模型结合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仍然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说明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服务的融合发展还亟须加强。互联网使用对女性、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高、经营规模较大和非平原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纳的促进作用更大,对于解决非平原地区传统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的贡献突出。互联网使用能够通过拓宽信息渠道和扩大非农就业两条路径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纳,并且对农业雇工服务采纳的影响效应都明显大于农业机械化服务采纳。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樊文翔 龙艳 龙辣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3898户农户的数据,运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研究了收入差距、社会资本及其交互作用对中国农村地区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为从供给侧角度改善农村金融供给提供了证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地区整体更偏好于非正规金融机构,收入差距的扩大则显著增强了农户对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偏好,社会资本不仅降低了农户对银行等正规机构的借贷偏好,而且削弱了收入差距扩大情况下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的偏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欣 陈玉兰 赵达君
[目的]农户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决定着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此研究分析影响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意愿及行为的相关因素及路径。[方法]基于新疆各地州的352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程度以及各影响因素的形成机理。[结果]农户对绿色农业的认知、政策的引导、感知收益和绿色生产意愿与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呈正比,感知成本则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和行为具有负向作用。农户的绿色认知越清晰,绿色生产意愿越强烈,政府的政策补贴和推广力度越强,越能刺激农户进行绿色生产行为。而农户感知到花费的金钱、劳动和精力越多,则会削弱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结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和感知收益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均有正向作用,其中各项指标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但相对而言,农户的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对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更为显著,感知利益对农户绿色农业生产行为影响更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钟春平 孙焕民 徐长生
论文考察了信贷约束命题,并对农户的信贷需求和借贷行为进行研究。通过设计问卷,并在安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很难认为存在着严格的信贷约束;相反,大部分农户的信贷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农户融资问题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农户信贷需求较低。为了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可信性,我们进行了补充调研,用问卷调查的数据及顺序logistic模型所得到的经验结果证实,农户信贷基本能得到满足,而农户收入较低和投资机会较少等因素是导致农户信贷需求较低的主要原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颜华 张琪 王思禹
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运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回归方法实证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总体上有利于缓解农户收入差距,直接原因是对低收入群体的增收效应大于高收入群体。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户收入差距的缓解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和群组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对西部地区的减缓效果高于东部及中部地区,对青年组、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组的减缓效果高于中老年组及初中以上受教育程度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忠军 易中懿
本文通过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分析了生产环节外包对水稻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两种不同类型的生产环节外包对水稻生产率影响的差异。研究表明,生产环节外包有助于提高水稻生产率,而不同类型的生产环节外包对水稻生产率产生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整地、移栽、收割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外包对水稻生产率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育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密集型环节外包则对水稻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在推进生产性服务外包时,应做到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重点发展,在扎实开展农机专业化服务的同时,应当积极开展集中育秧、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服务,促进社会化技术服务的市场发育。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高第 张露
利用江汉平原水稻种植农户调查数据,建立Ordered Probit模型,讨论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揭示服务规模经营促进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理论机制和现实逻辑。研究表明:(1)目前农户对修整农田水渠、施用农家肥、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四类典型耕地质量保护措施的采纳比例分别为17.79%、17.31%、7.89%和90.69%;(2)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农业生产性服务能显著促进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经检验后该结论依然稳健;(3)排除秸秆还田这一强制性措施后,生活型农户偏向采纳资本投入型技术,生产型农户则更偏好劳动投入型技术;(4)较之于生产型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生活型农户采纳耕地质量保护措施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勤航 高延雷 诸培新
农民增收问题备受社会各界重视,小农户通过组织化的方式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其家庭收入的影响效应有待验证。基于对山东省博兴县372个种粮小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值得分匹配(PSM)方法实证分析了小农户组织化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其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组织化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可以显著提高小农户家庭人均总收入(23.03%)和非农收入(23.12%),对农业纯收入也有正向影响。(2)从不同组织模式看,村级代理托管模式和土地入社托管模式均能显著提升小农户家庭人均收入和非农收入,且土地入社托管模式的提升效应高于村级代理托管模式。(3)村级代理托管模式对小农户农业纯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土地入社托管模式则相反。因此,应充分发挥村集体的统筹协调功能,不断提高小农户在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时的组织化程度,同时强化农业服务主体建设,更好地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小农户 组织化 农业生产性服务 农民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与农户消费行为——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
农业生产投入视角下农户借贷的福利效应研究
社会网络与农户借贷行为——来自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的证据
兼业如何影响农户“一家两制”生产行为?——来自全国5省1458个农户样本的经验证据
非农收入、土地流转与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
东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山东省144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
沿海与内地农户家庭储蓄借贷行为比较研究——以晋浙两省1986—2000年固定跟踪观察的农户为例
农户消费、生产性投资与正规金融借贷关系及实证研究
正规借贷与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
农户借贷对收入增长的影响:1771个农户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