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71)
2023(4192)
2022(3445)
2021(2821)
2020(2330)
2019(5249)
2018(5087)
2017(10260)
2016(5174)
2015(5796)
2014(5917)
2013(6150)
2012(6022)
2011(5558)
2010(5706)
2009(5490)
2008(5037)
2007(4599)
2006(4445)
2005(4213)
作者
(15444)
(13331)
(13150)
(12696)
(8469)
(6170)
(5882)
(5085)
(5009)
(4902)
(4669)
(4360)
(4342)
(4314)
(4137)
(4100)
(3873)
(3786)
(3714)
(3502)
(3291)
(3156)
(3155)
(3112)
(3084)
(3067)
(2766)
(2720)
(2586)
(2570)
学科
(51822)
经济(51801)
地方(14668)
方法(13950)
管理(13339)
数学(12850)
数学方法(12823)
(11751)
地方经济(11702)
中国(9172)
(9083)
(8426)
收入(8394)
业经(7549)
(7475)
(6975)
企业(6975)
农业(6811)
经济学(6419)
环境(5412)
国民(5402)
(5094)
金融(5094)
产业(5045)
(5041)
(5027)
税收(4914)
(4908)
(4787)
(4614)
机构
学院(85201)
大学(84643)
(53427)
经济(52724)
研究(34096)
管理(29771)
中国(25442)
理学(25133)
理学院(24863)
管理学(24613)
管理学院(24448)
(22104)
经济学(19170)
财经(17303)
(17078)
经济学院(17010)
(16954)
科学(16894)
(15692)
研究所(15162)
中心(14022)
(12903)
财经大学(12614)
(11686)
北京(10952)
社会(10708)
科学院(10696)
经济研究(10663)
(10650)
(9663)
基金
项目(49819)
科学(39778)
基金(37699)
研究(37225)
(32030)
国家(31824)
社会(27790)
科学基金(27300)
社会科(26508)
社会科学(26502)
基金项目(18937)
(18197)
资助(15861)
教育(15529)
自然(14616)
(14421)
自然科(14267)
自然科学(14264)
自然科学基金(14004)
(13246)
编号(13197)
经济(13142)
国家社会(12800)
(12640)
(11427)
重点(11232)
发展(11092)
(10961)
成果(10861)
教育部(10304)
期刊
(66863)
经济(66863)
研究(32707)
(17050)
中国(14865)
经济研究(12758)
管理(12754)
财经(10094)
(9907)
科学(9902)
学报(9742)
(8959)
问题(8535)
(8443)
金融(8443)
大学(8005)
学学(7899)
技术(7849)
业经(7656)
技术经济(6844)
农业(6423)
统计(6273)
世界(6129)
(6067)
经济问题(5597)
国际(5316)
经济学(5156)
(5055)
经济管理(4979)
决策(4819)
共检索到140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天勇  
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商品生产和服务形成的GDP的分配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比例在持续下降,政府分配的比例在持续上升;国有企业创造和分配GDP在比例上下降后,进入21世纪之后开始又在回升,但其容纳的就业比率却在下降,导致所分配的GDP要么形成企业的收入和资本,要么形成政府收缴的利润;而对GDP的另一个分配走势是,银行和其他借贷的利润率越来越高,分配规模越来越大。三者的挤压力,从国民收入分流来看,不断地挤出相应城乡居民和民营企业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流量。这种分配格局致使我国经济的消费和投资能力减弱,增长速度下降,使国民经济增长中消费和投资需求的拉动力越来越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天勇  
本文就国民经济增速从下行扭转为上行提出如下的思路和框架性方案设计:降成本,实施与之相关的供给侧配套改革,以休养生息;选择和进行突破性改革,下重药和施大术,以发力启动新一轮J型增长;进行创新、创业、生育体制改革,孕育颠覆性技术、保持民间活力、恢复人口元气,支撑经济增长速度,并储备2025年和2036年两次J型增长的动力;进行一些体系性改革,有进有退,有弃有争,以盘活要素和资源,激发其活力,提高其配置效率;进行一些领域开放性改革,以开放教育、医疗服务业,拓展通用航空、改造未利用土地和生态环境资源等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天勇  
本文就国民经济增速从下行扭转为上行提出如下的思路和框架性方案设计:降成本,实施与之相关的供给侧配套改革,以休养生息;选择和进行突破性改革,下重药和施大术,以发力启动新一轮J型增长;进行创新、创业、生育体制改革,孕育颠覆性技术、保持民间活力、恢复人口元气,支撑经济增长速度,并储备2025年和2036年两次J型增长的动力;进行一些体系性改革,有进有退,有弃有争,以盘活要素和资源,激发其活力,提高其配置效率;进行一些领域开放性改革,以开放教育、医疗服务业,拓展通用航空、改造未利用土地和生态环境资源等促进经济增长的准入新领域,扩大民间社会事务领域;以促进国内经济增长为中心,调整对外经济开放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劲  
2015年年初,工业增速进入下行通道,制造业结构调整趋势显现;PPI降幅扩大,一季度,工业企业经济效益难以摆脱加速下滑趋势;工业品出口结构向好转变,上半年有望呈现加快增长势头。应理性看等当前工业经济下行走势,建议政策长短结合,促进"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发展;结合环境保护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不断创造新的增长点;鼓励更多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促进工业出口结构升级;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领域,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现祥  李小平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成为我国改革的共识,但从政府主导换到市场决定这个"挡",存在一定阻力。经济要换挡成功,首先必须是"制度换挡"。经济增速下行,更增加了换挡难度,而且经济增速下行也可能成为抵制"制度换挡"的理由。我国经济下行"制度换挡"主要体现为三方面:一是在投资和产业发展上,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二是在研发投入和创新上,要由自上而下的创新为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创新为主。三是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要把地方政府之间的寻租竞争转变为地方政府之间创新的竞争,这种竞争既有科技、实业方面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竞争。这三方面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即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钱颖一  
2014年中国GDP增长速度下滑到7.4%,为1990年以来最低。如果考虑中长期因素,大致有三类原因:第一,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降。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人均收入达到7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增长的规律是潜在增长率与人均收入成反比。在摆脱贫困陷阱之后,低收入经济对应高的潜在增长率,中等收入经济对应中的潜在增长率,而高收入经济对应低的潜在增长率。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和剩余劳动力的减少,潜在增速必然下降。但是,定量下降数字则需要科学、细致的研究。第二,经济中结构扭曲的纠正。在同一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钱颖一  
2014年我国GDP增长速度下滑到7.4%,为1990年以来最低。有三方面的原因让人们感受到压力:一是对比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平均增速超过9%的增长率;7.4%低于年初制定的7.5%目标;2014年第四季度印度增长率7.5%,超过我国的7.3%。如何看?第一,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降。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人均收入达到7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亚轩  
像许多其他经济理论一样,诸多的汇率理论模型告诉我们,经济增速和汇率之间的关系并不确定当前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的理由之一是,中国经济仍存在明显的下行压力,在经济触底之前,人民币汇率都将持续走弱。这背后的潜台词是,汇率也和股市一样是一国经济的"晴雨表":经济走强,汇率升值;经济转差,汇率贬值。但从理论和实际上看,经济增速和汇率的这种关系稳定吗?人民币汇率走势严格依赖经济增速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严先溥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分季度看,第一季度同比增长7.4%,第二季度增长7.5%,第三季度增长7.3%。引人关注的是,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3%创下了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新低。对此,我们要用一种全新的思维和视角看待中国经济增速的变化,保持平常心,适应新常态。只要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没有突破上下限,只要经济稳中有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邓可斌  王艺明  
本文建立"二元"政治经济机制连续时间跨期博弈模型,并引入"自利的政府"和两类资本禀赋显著差异的"经济人",考察政治收益对消费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劳动力供给无薪酬弹性时,劳动力供给市场减少性扭曲现象不会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消费减少性扭曲;(2)无论任期长短,政府从单位劳动收入获得的政治收益均趋于一个高水平值;(3)收入差距与单位劳动政治收益正相关,与时间呈U型关系,且单位资本政治收益越小,U型拐点出现得越早;(4)经济增长是减少收入差距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没有监督的环境中,政府自利倾向会使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扩大并存。加强对政府的监督以减小单位劳动政治收益、转移资本收益以增加劳...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安平  赵曼  刘娜  
本文利用城市层面的数据建立简约式的差分模型,识别出口下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为了解决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利用Bartik方法构造工具变量。研究发现,出口下降是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速下行的一个原因,与其他地区相比,出口下降较多的地区其经济增长率降幅更大。为了捕捉地区间商品贸易和劳动力流动对外部冲击经济效应的影响,本文还建立了一个多区域量化空间均衡模型。结果表明,出口下降对东部地区特别是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的省市如广东、上海、天津、福建、江苏的影响较为明显;若出口下降10%,则全国实际GDP会下降0.17个百分点,福利水平会下降0.15个百分点;提高国内各地区的生产率以及降低地区间的贸易成本可以抵消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宁薛平  何德旭  
面对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条件下的新常态特征,各种隐性风险(如高杠杆和泡沫化)随着条件的变化逐步表现出来,虽然从总体上来看这些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但是化解该类风险仍需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本文阐述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分析当前我国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影子银行与宏观审慎监管,最后提出我国影子银行宏观审慎监管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现,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永刚  石崇  
本文将对非国有企业的管制引入包含国企和非国企两部门的企业家选择和才能配置模型,研究发现管制和法治通过企业家精神的数量效应和配置效应影响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减少管制促进经济增长但扩大收入差距,加强法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先降后升的U型而非正向线性关系。模型的数值模拟显示,给定寻租回报,管制程度下降0.1个单位,中国经济增长率平均上升0.72个百分点。给定扭曲程度,加强法治对中国经济形成的先降后升的U型拐点约在寻租回报的1.6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严成樑  胡志国  
根据宏观公共财政理论的经典结论,资本所得税的扭曲性大于劳动所得税,政府应通过征收劳动所得税为财政支出融资,最优资本所得税率为零。现实经济中,资本所得税率不仅远大于零,甚至高于劳动所得税率。本文在一个创新驱动的内生增长模型中对比了资本所得税和劳动所得税的扭曲性。研究表明,劳动所得税的扭曲性可能高于资本所得税。这是因为在创新驱动框架下,R&D部门劳动投入是经济增长最直接的决定因素。相对于资本所得税而言,劳动所得税对R&D部门劳动力选择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更直接。本文为现实经济中高资本所得税率、低劳动所得税率的特征事实提供了一种解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再齐  钟世川  李震  
文章通过构建测算要素价格扭曲系数的理论框架,将经济增长率分解为要素价格扭曲、劳动增长、劳动报酬增长和技术进步偏向,利用1978-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进行了测算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大多数省份的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导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下降,并且各省份资本增长速度明显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大部分省份的资本价格扭曲程度大于劳动,资本价格相对劳动价格越便宜,这些省份的要素价格扭曲系数越小。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在劳动人口正增速时,要素价格扭曲、地区劳动报酬增长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地区技术路径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