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71)
2023(8591)
2022(7091)
2021(6629)
2020(5697)
2019(12718)
2018(12523)
2017(23350)
2016(12694)
2015(13691)
2014(13052)
2013(12756)
2012(11983)
2011(10750)
2010(11010)
2009(10132)
2008(10515)
2007(9626)
2006(8354)
2005(7646)
作者
(37861)
(31902)
(31414)
(29807)
(20408)
(15397)
(14138)
(12162)
(11931)
(11608)
(11114)
(10785)
(10547)
(10227)
(10172)
(9779)
(9338)
(9332)
(9270)
(9225)
(7884)
(7786)
(7757)
(7384)
(7309)
(7157)
(7067)
(6988)
(6652)
(6537)
学科
(48485)
经济(48426)
(37146)
管理(36709)
(30713)
企业(30713)
方法(22124)
数学(18648)
数学方法(18198)
(15775)
(14006)
技术(13718)
中国(13369)
(12446)
业经(10135)
(9709)
理论(9698)
技术管理(9622)
(9242)
银行(9210)
(8906)
农业(8905)
金融(8903)
(8771)
收入(8694)
地方(7849)
(7786)
财务(7751)
财务管理(7729)
(7509)
机构
大学(180405)
学院(177598)
(70002)
经济(68495)
研究(65652)
管理(64062)
理学(55253)
理学院(54480)
管理学(53007)
管理学院(52631)
中国(48532)
科学(42952)
(39540)
(34809)
(34041)
(33639)
研究所(31966)
中心(28577)
业大(28395)
(27703)
财经(26749)
农业(26503)
北京(24990)
(24347)
(24233)
(23885)
师范(23604)
经济学(22418)
(21908)
(20374)
基金
项目(121418)
科学(95261)
基金(88930)
研究(83638)
(80601)
国家(79970)
科学基金(67233)
社会(53200)
社会科(50550)
社会科学(50533)
(46675)
基金项目(45721)
自然(44776)
自然科(43897)
自然科学(43879)
自然科学基金(43089)
(40149)
教育(38472)
资助(37239)
编号(30878)
重点(28187)
(27374)
成果(26481)
(26409)
创新(25943)
(25196)
科研(23673)
计划(23653)
国家社会(23142)
课题(22785)
期刊
(74392)
经济(74392)
研究(52708)
中国(38147)
学报(35141)
科学(30926)
(29821)
(27083)
大学(26184)
管理(26150)
学学(24645)
教育(21172)
农业(20048)
技术(16083)
(15959)
金融(15959)
财经(13466)
经济研究(13008)
(11642)
(11438)
统计(10596)
业经(10348)
(10174)
科技(10075)
(9792)
业大(9678)
技术经济(9613)
问题(9097)
图书(8614)
决策(8219)
共检索到269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艾小青  
本文提出从收入比重变化的视角度量收入流动性的新方法,构建了基于比重绝对差和基尼系数的两种新指数,还提出了收入流动性洛伦茨曲线的概念、意义和绘制方法,以及指数的分解方法和加权调整方法。应用各指数对我国2007—2013年间区域层面的收入均值和收入总额的流动性进行了度量,结果显示,用各种方法度量的流动性都很低,各省间的收入格局已相对固化,流动性和地区贡献有波动但都没有明显的趋势。结果也验证了新指数的适用性和优良性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志国  范亚静  
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代际收入流动性强意味着子代相对于父代更具有独立性。促进代际流动有助于实现机会和收入的平等并提高社会效率。在流动性的度量中,主要使用回归系数法和转换矩阵法。代际收入流动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人力资本投资、社会关系网络、选型婚配、生理遗传等。西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考察往往忽略了这些因素背后的制度因素。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贺建风  吴慧  
收入流动性是衡量经济社会中微观个体收入固化、机会均等的重要指标。为了更全面地反映居民的收入流动性状况,将Konsy等提出的列联表方法从单一水平维度的测度扩展到包含水平与结构多角度的立体化测度框架,并利用该方法针对1989―2015年中国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水平与结构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1)传统的两期测度结果波动较大,利用列联表方法的多期测度结果更加平滑,更能反映收入流动性的持续变化状况,且列联表方法的测度结果具有稳健性;(2)测度样本期内,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即存在收入固化的态势;(3)从不同维度的分组来看,城市、东部地区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水平分别显著低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工作性质为自雇类型的收入流动性水平远高于他雇类型,但不同性别分组的收入流动性没有显著差异;(4)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结构并不理想,明显阻碍了社会不平等程度的降低。为此建议各地区根据其收入流动性的特点实行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臧微  卢志义  
不同类型的收入流动性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截然不同。本文基于1989—2011年CHNS微观数据,运用基尼系数跨期分解法考察中国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对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贫富阶层收入地位固化,不同阶层在获得经济地位提升的机会上存在差异;收入流动性对收入差距的作用分为两类:一是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引发的收入差距,二是"富人愈富"导致的收入差距。因此,从制度和体制上推进"提低、控高"已刻不容缓。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许研  王有贵  
虽然收入流动性在收入分配研究领域正在逐渐升温,但收入流动性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这一关键问题的研究不足。文章推导了Gini系数在绝对收入流动性矩阵中对应的表达式,分析了收入流动性矩阵对不平等程度的作用途径。并利用1998年-2002年的收入面板数据验证了该理论分析。实证分析表明,由于向收入高低两端流动的力量增长较快并在势头上超过了同样增长的向中等收入水平流动的力量,整体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恶化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斌剑  王琪瑶  
文章基于1988~2007年中国住户收入项目的四次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拓展的对数收入模型,研究中国城乡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城镇的代际收入弹性呈现倒"U"形变化,近年来城镇的代际收入弹性虽有下降,但仍高于农村;受教育程度对子代收入有较大影响;父代从事第二产业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大,父代从事第三产业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小;近年来东部地区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大,中部地区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凤战  张丹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数据,构建Mincer收入对数模型,采用非线性似不相关方法估计收入过程的不同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居民收入流动性及其社会福利效应进行测度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全国、农村还是城镇,2014—2018年的收入流动性均低于2010—2014年,但前者的社会福利水平更高,表明2014—2018年的收入流动性质量更好;收入流动性的社会福利效应取决于引发收入变化的不同因素的力量对比;我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大部分是由暂时性收入冲击引发的,持久性收入趋势引发的收入流动性对福利变化的贡献度最大,其次是持久性收入冲击和初始收入差异。缩小初始收入差距、拓宽中低收入阶层的增收路径、防止阶层固化、促进收入合理流动,是形成“好”的流动性的关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宗胜  杨希雷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8年数据,系统研究了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程度、方向、趋势、合意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从绝对收入流动指标来看,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在考察期内下降30.68%;从流动性质量来看,考察期内向上流动大于向下流动,总体上是合意的。收入流动能够促进收入均等化,但其作用随时间逐渐降低。结构分解表明,在增长、分布、交换三类流动中,交换流动对总流动性的贡献最大,决定着总流动性的变化;增长流动次之,分布流动最小。子群分解表明,低收入群体的流动性对总体流动性贡献最大,中等群体次之,但均呈下降趋势,而高收入群体流动性最低,地位趋于固化。家庭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量、体制内就业、工资性收入比重均有利于居民向上流动;城镇居民和东部地区居民向上流动的可能性相对较高;期初收入较高或家庭规模较大的居民向上流动的可能性较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子豪  谭燕芝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基于微观收入数据通过收入转移矩阵建立收入流动性指标,运用有序Probit模型与倾向匹配得分模型(PSM),实证检验了社会保险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与全面性在收入流动性中发挥着正向激励收入阶层"向上流动"的作用;第二,社会保险的五大分类保险在收入流动性上均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社会保险对收入流动性的提升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社会保险的全面性对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的提升效果更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俊  黄潇  
本文利用"中国营养健康调查"(1989-2006)数据,从不同角度测度了中国收入流动性,分析了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并按不同收入阶层对收入流动性进行分解,最后考察了个体的教育特征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和农村的收入流动性都先上升后下降,在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背景下,收入流动性降低加固了现有收入分层,形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收入流动性并未改善社会福利;低收入阶层对总体收入流动性贡献最大,但大都在中低收入阶层内部变动;同时,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个体收入不易向下流动,城市个体尤为显著。因此,在制定收入分配、教育政策时对低收入群体进行扶持,将有利于促进合理的收入流动进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朝明  胡棋智  
本文以对收入流动性的测度为中心展开综述,介绍了收入流动性与收入流动性测度的基本概念,对收入流动性测度的重要的工具——转换矩阵做了详细说明。重点介绍了两种代表性的测度路线——收入流动性测度的公理方法和福利方法,并进一步评介了公理方法中的相对收入流动性与绝对收入流动性的测度方式,以及福利方法中的King指标和Chakravarty-Dutta-Weymark指标。此外还简介了收入流动性排序的不同做法,并简要介绍了其他非主流的测度方式。最后做了简单的评论与展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熊海芳  齐玉录  
研究目标:改进流动性指标的测度并考察其适用性和定价作用。研究方法:分6种情况构造新的流动性指标,运用排序分组、相关性检验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验证其适用性,用分组控制、组合因子和Fama-MacBeth回归等方法检验其在组合定价中的显著性。研究发现:新流动性指标很好地体现了停牌交易和涨跌停限制的影响;与原指标ILLIQ相比,新流动性指标包含更多维度的市场流动性信息;新流动性指标有显著的风险溢价,控制了市值、账面市值比、历史收益率等因素后依然显著。研究创新:根据停牌交易和涨跌停等特殊制度构造新的流动性指标并进行多方面的比较。研究价值:新的流动性指标可以作为市场流动性监测与投资策略构造的有效参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任晓猛  张一林  
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以要素禀赋结构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最优金融结构度量方法并构建了新结构最优金融结构指标。本文应用该指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结构均与最优金融结构有关,偏离最优金融结构将会显著影响经济增长速度,这种影响在国家(地区)收入水平上表现出异质性。本文的研究为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提供了实证证据,印证了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的必要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晓音  贺刻奋  
合理的流动性管理要求银行用尽可能低的成本组织流动性供给,以实现流动性均衡。不同的流动性供给方式在满足不同发生概率的流动性需求水平时,有不同的成本结构。备付金、可转换资产和主动负债这三种基本的流动性供给方式的成本构成,都可以表示为备付成本和交易成本之和。通过对各种流动性供给方式的成本进行比较,确定一个成本最低的流动性供给方案,在坐标图中即不同流动性供给方式的成本曲线组成的曲线簇下边界。当影响流动性供给成本的市场因素发生变化时,银行根据成本最小化原则确定的最佳流动性供给方案也将有所变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薇  苏时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