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16)
2023(3300)
2022(2641)
2021(2442)
2020(2060)
2019(4557)
2018(4307)
2017(8688)
2016(4706)
2015(4885)
2014(5006)
2013(5007)
2012(4643)
2011(4047)
2010(3928)
2009(3458)
2008(3470)
2007(3106)
2006(2482)
2005(2312)
作者
(13727)
(11653)
(11366)
(10986)
(7413)
(5717)
(5177)
(4410)
(4246)
(4212)
(4081)
(3834)
(3778)
(3773)
(3667)
(3553)
(3465)
(3368)
(3331)
(3216)
(2911)
(2785)
(2778)
(2731)
(2637)
(2624)
(2561)
(2435)
(2432)
(2417)
学科
(18379)
经济(18354)
(14363)
管理(11941)
(9893)
企业(9893)
方法(9843)
(9353)
数学(8971)
数学方法(8883)
收入(7773)
(5892)
中国(5244)
农业(4676)
国民(4508)
(4502)
国民收入(4273)
(4136)
财富(4136)
(3781)
(3686)
金融(3686)
(3649)
财务(3645)
财务管理(3636)
(3616)
银行(3610)
企业财务(3540)
(3440)
业经(3346)
机构
大学(67234)
学院(66294)
(29328)
经济(28807)
管理(24031)
研究(23790)
理学(21386)
理学院(21105)
管理学(20705)
管理学院(20562)
中国(16821)
科学(14871)
(14468)
(13610)
(13105)
(12358)
财经(11792)
研究所(11441)
(10929)
业大(10631)
中心(10425)
农业(10363)
经济学(10337)
经济学院(9476)
财经大学(9065)
(9003)
(8491)
北京(8248)
(8205)
师范(8088)
基金
项目(48169)
科学(38535)
基金(37187)
(33654)
国家(33395)
研究(32444)
科学基金(28367)
社会(22424)
社会科(21355)
社会科学(21348)
基金项目(19365)
自然(18731)
自然科(18385)
自然科学(18378)
自然科学基金(18087)
(17632)
资助(15513)
(15374)
教育(14879)
(11187)
编号(11153)
重点(11014)
(10388)
国家社会(10264)
(9935)
(9760)
科研(9631)
教育部(9624)
创新(9382)
成果(9163)
期刊
(27572)
经济(27572)
研究(18989)
学报(13444)
科学(11594)
(11575)
(11342)
中国(11137)
大学(9998)
学学(9695)
管理(8302)
农业(7735)
(6467)
金融(6467)
财经(6292)
(5409)
经济研究(5407)
教育(4912)
技术(4212)
(4106)
问题(3871)
业经(3768)
(3675)
业大(3487)
统计(3453)
(3151)
技术经济(2982)
农业大学(2933)
科技(2924)
(2874)
共检索到91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臧微  卢志义  
不同类型的收入流动性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截然不同。本文基于1989—2011年CHNS微观数据,运用基尼系数跨期分解法考察中国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对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贫富阶层收入地位固化,不同阶层在获得经济地位提升的机会上存在差异;收入流动性对收入差距的作用分为两类:一是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引发的收入差距,二是"富人愈富"导致的收入差距。因此,从制度和体制上推进"提低、控高"已刻不容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建功  
采用收入流动性这个"动态"角度考察行业收入差距,实证分析方法借鉴了收入流动性测量模型,具体模型包括欧氏距离、相关系数和变异系数、基于转换矩阵的惯性率。结论表明:2002年以来我国行业的收入流动性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提出了提高收入流动性的对策:消除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消除资源性垄断对竞争格局的干扰;完善产业政策增加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盈利空间;对关系国计民生但盈利能力较弱的行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有效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新铭  
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尽管始自1978年的改革使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逐渐扩大,但地区间城镇、农村的收入差距仍处于较低水平。然而,恰恰是这种低水平的地区收入差距的背后却伴随着地区间机会不均等的进一步恶化,整个区间收入流动性逐渐下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间农村的两极固化格局已经形成,而城镇也呈现单极固化的趋势,这意味着地区间收入差距将持久存在。而且,地区间收入差距与收入流动性呈现协同变化特征。因此,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扭转地区间机会不平等局面,增强地区间收入流动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立冬  周春芳  曹明霞  王洪亮  
本文将收入差距、收入流动性与收入均等化效应纳入到统一的分析框架,并基于2000—2011年间CHNS中国农村的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分析时段内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均等化效应均为正,同时收入均等化效应伴随考察时段跨度的增长而愈加显著,上述正向的收入均等化效应主要归因于农村居民间收入地位的变动。但不利的是,在2000—2011年间的四个时段内,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均等化效应在逐步减弱,分解结果显示减弱的主因在于收入流动效应的下降,根本则在于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的降低。本文建议应打通农村居民不同收入阶层间流动的通道,将构建有利于机会权利公平的收入流动机制作为政策的着眼点。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许研  王有贵  
虽然收入流动性在收入分配研究领域正在逐渐升温,但收入流动性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这一关键问题的研究不足。文章推导了Gini系数在绝对收入流动性矩阵中对应的表达式,分析了收入流动性矩阵对不平等程度的作用途径。并利用1998年-2002年的收入面板数据验证了该理论分析。实证分析表明,由于向收入高低两端流动的力量增长较快并在势头上超过了同样增长的向中等收入水平流动的力量,整体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恶化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子豪  谭燕芝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基于微观收入数据通过收入转移矩阵建立收入流动性指标,运用有序Probit模型与倾向匹配得分模型(PSM),实证检验了社会保险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与全面性在收入流动性中发挥着正向激励收入阶层"向上流动"的作用;第二,社会保险的五大分类保险在收入流动性上均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社会保险对收入流动性的提升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社会保险的全面性对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的提升效果更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俊  黄潇  
本文利用"中国营养健康调查"(1989-2006)数据,从不同角度测度了中国收入流动性,分析了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并按不同收入阶层对收入流动性进行分解,最后考察了个体的教育特征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和农村的收入流动性都先上升后下降,在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背景下,收入流动性降低加固了现有收入分层,形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收入流动性并未改善社会福利;低收入阶层对总体收入流动性贡献最大,但大都在中低收入阶层内部变动;同时,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个体收入不易向下流动,城市个体尤为显著。因此,在制定收入分配、教育政策时对低收入群体进行扶持,将有利于促进合理的收入流动进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朝明  胡棋智  
本文以对收入流动性的测度为中心展开综述,介绍了收入流动性与收入流动性测度的基本概念,对收入流动性测度的重要的工具——转换矩阵做了详细说明。重点介绍了两种代表性的测度路线——收入流动性测度的公理方法和福利方法,并进一步评介了公理方法中的相对收入流动性与绝对收入流动性的测度方式,以及福利方法中的King指标和Chakravarty-Dutta-Weymark指标。此外还简介了收入流动性排序的不同做法,并简要介绍了其他非主流的测度方式。最后做了简单的评论与展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超  商玉萍  李芳芝  
伴随着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代际收入流动性是否也有不断增强的趋势?基于此,在居民收入差距测度和代际收入流动性测度的基础上,运用双样本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城镇"贫困阶层"和"中等收入阶层"代际收入流动性具有较强的提升作用,对城镇"精英阶层"代际收入流动性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农村"贫困阶层""精英阶层"和"中等收入阶层"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抑制作用则依次递减。另外,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城镇父子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提升作用大于城镇父女代际收入流动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兴  王芳  
1989~2004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均处于较高水平,但却有着不同的变化趋势。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提高相反,各时期的城乡居民收入流动都有利于缓解长期收入差距,因此我国城乡基尼系数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低收入者收入向上流动的过程。1989~2004年间城市基尼系数的增长一直高于农村,对城乡基尼系数变动的分解表明其原因在于农村的基尼系数增长很大程度上被农村居民较高的收入增长累进性所抵消掉了,而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累进性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虽然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在1989~2004年间的增长速度很快,但由于收入差距的持续增加对社会福利的负面作用,城乡社会福利水平的改进普遍低于居民收入水平的增...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兴  张鹏  
文章基于1991~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对近20年来中国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测算了代际收入流动对家庭长期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的逐渐减弱是造成"富二代"、"穷二代"现象和居民收入分配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近年来收入分配和教育公平的改善,居民家庭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有所增强,中低收入分层家庭的子女收入向上流动的概率有一定提升,家庭的长期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缓解,社会的机会公平得到改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启良  
本文利用1992-2009年期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了贸易开放度在不同时期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但在不同时期影响方向不同:1992-2001年期间,由于开放的程度不大,要素流动性不强,贸易开放度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扩大的效应;2002-2009年期间,由于开放度的加大,要素流动性加强,对外贸易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权衡  
本文从居民收入流动角度研究收入不平等。本文指出,收入流动是指某个特定的收入组人员的收入在经过了一个时间序列变化后,其所拥有的收入份额或者所在的收入组别(以五等份分组来计)所发生的位置变化;收入流动性不仅可以从实质上改善收入不平等的状况,而且也可以减少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由于收入分配不平等所产生的社会心理压力以及社会矛盾。本文对收入流动性理论内涵、测度标准以及实证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初步提出了收入流动性理论与实证分析框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雷欣  陈继勇  
本文利用CHNS家户调查数据,在明确区分收入流动性和收入不平等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反事实"分解技术,将收入流动性分解为增长、分散和交换三部分,进而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别检验三者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收入流动性对收入不平等具有显著的恶化效应;增长流动性有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但效应并不显著;分散和交换流动性则显著扩大了收入不平等程度。因此,在初次分配领域构建"亲贫"式增长和分配模式;在再分配领域,充分发挥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调节作用,将有助于扭转收入动态变动对收入分配的逆向效应,从而缓解收入不平等现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旭光  何宗樾  
本文将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作为教育政策变量纳入实证模型进行评估,着重分析了财政教育支出通过改善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缩小不同家庭背景的子代在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上的差异,进而改善代际流动性。基准分析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教育支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层面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进而削弱了子代初始禀赋不均等对个体收入的影响程度,提高了代际流动性。进一步分析表明,相对贫困的家庭能够从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教育支出中获益更多,这意味着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教育支出有助于改善收入的不均等状况。此外,本文还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