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65)
2023(18275)
2022(15260)
2021(14042)
2020(12192)
2019(27549)
2018(27451)
2017(53677)
2016(28728)
2015(31982)
2014(31778)
2013(31402)
2012(28606)
2011(25415)
2010(25675)
2009(24706)
2008(24005)
2007(21413)
2006(18712)
2005(17034)
作者
(79470)
(66214)
(65845)
(62807)
(42103)
(31696)
(30283)
(25697)
(24981)
(23655)
(22197)
(22187)
(20886)
(20601)
(20462)
(20376)
(19759)
(19579)
(19319)
(18893)
(16195)
(16093)
(16080)
(15237)
(15017)
(14846)
(14781)
(14729)
(13242)
(13126)
学科
(121729)
经济(121591)
(101509)
管理(91637)
(87449)
企业(87449)
方法(56902)
数学(47236)
数学方法(46697)
(39481)
(37642)
中国(35184)
业经(33858)
(29976)
金融(29973)
(28871)
银行(28841)
(27717)
(27167)
农业(26306)
(25924)
财务(25867)
财务管理(25820)
(24533)
贸易(24516)
企业财务(24379)
(23935)
地方(22597)
理论(21112)
技术(20946)
机构
学院(407361)
大学(401913)
(175129)
经济(171741)
管理(161728)
理学(138490)
理学院(137174)
管理学(135080)
管理学院(134335)
研究(127675)
中国(106618)
(85172)
(82817)
科学(73623)
财经(67334)
(64463)
(63020)
中心(61915)
(60954)
(60858)
研究所(56441)
业大(55939)
经济学(54263)
北京(51777)
农业(50605)
财经大学(49704)
经济学院(49371)
(48899)
(48290)
师范(47829)
基金
项目(261752)
科学(207557)
研究(194771)
基金(191373)
(164044)
国家(162620)
科学基金(141725)
社会(125631)
社会科(119321)
社会科学(119292)
(102895)
基金项目(100717)
自然(89834)
教育(89662)
自然科(87797)
自然科学(87774)
自然科学基金(86219)
(84977)
编号(79875)
资助(78779)
成果(64113)
(58612)
重点(58367)
(56753)
(56705)
课题(53756)
创新(52515)
国家社会(52210)
教育部(51023)
科研(50485)
期刊
(192851)
经济(192851)
研究(119249)
中国(73496)
(69345)
管理(62375)
(59468)
学报(54544)
科学(52410)
(50698)
金融(50698)
大学(42541)
学学(40459)
农业(40093)
技术(37168)
教育(35677)
财经(33659)
业经(33241)
经济研究(31048)
(28999)
问题(25815)
(22952)
(22537)
技术经济(22132)
统计(21133)
国际(20314)
商业(19943)
财会(19920)
理论(19851)
(19271)
共检索到609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立平  魏博文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升高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国际对比的视角,基于收入法核算框架,分部门(银、证、保、其他金融)和分收入结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对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快速上升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高,波动大,趋势异常;分部门看,存在银行业比重居高不下,证券业时常搅局,保险业未受到更多重视的问题;分收入结构看,"两大"(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与"两小"(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重要性与国外完全相反。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有  
金融业增加值(Financial Value Added)反映了国民经济体系中金融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提供金融服务创造的国民财富的价值总量,与此相对应的另一个概念是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这两个指标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共同反映了金融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入以及金融创新的不断加快,新型金融业态不断涌现,目前的金融业增加值核算已不能完整反映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鉴于此,有必要对当前的金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四春  何小锋  
首先借用先前投资管理增加值的估算结果,在加总的投资管理增加值的基础上调整了支出法核算公式,提出了金融消费的概念,并估算了金融消费的总量。接着调整了金融业在投入产出表中的核算,重点进行了金融业的结构分析(投入产出系数)。最后引入了宏观交易费用与产业满意度等概念,分析了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与规划,同时提出了一些实际的金融业规划政策,批评了盲目发展金融业的思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文森  李红玲  
"金融业增加值"是金融行业重要的核算指标,本文旨在对这一指标的核算问题,从国际比较、国内演进和现存问题等三方面给予分析和解读,以便从整体上反映我国"金融业增加值"核算的实际状况。在国际比较方面,重点解析了SNA1993的核心——"参考利率"概念和方法;在国内演进方面,着重分析了引进SNA1993的困难和实际的处理方法;最后,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总结揭示了现行核算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争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吉光  
<正>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对金融业增加值中货币金融服务业增加值的季度核算方式进行了调整优化,从主要参考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调整为参考净利息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以下简称“两收”)进行季度核算。显然,调整后的口径更能体现价值创造导向,符合高质量发展总体方向,有利于解决过往统计方式带来的时点冲量、金融业增加值虚增、干扰市场利率等问题,从而推动商业银行更好地回归经营本源,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夯实金融业增加值。
关键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维义,李凯,张东光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the financial total output and real value ad ded accounting method in theory,and connect it with the current accounting syste m.Then provide some views on improving the financial total output accounting met hod, especially provide concrete train of thought about improving the real total output and real value added accounting method in finance through comprehensive deposit rate index and loan rate index.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汪红驹  李原  
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受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结构、发展阶段、金融制度等多重因素影响。通过对新兴市场国家和OECD国家(地区)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进行国际比较发现,与新兴市场国家和OECD国家相比,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存在明显波动,20102015年进入快速上升期,2015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明显偏高。但中国金融业增加值的质量并不高,金融业效率较低。今后应通过穿透式监管,打掉我国金融市场中过多的中间融资环节,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控制金融业增加值占比,提高金融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国祥  刘新姬  
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金融业分类的演化,在借鉴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ISIC4.0)、新加坡金融业分类和我国香港金融业分类的基础上,对我国2011年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中金融业的分类提出了改进建议;其次,基于改进的金融业分类,分析了我国季度金融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的缺陷,提出用比重模型和回归模型来改进计算方法;最后,利用2008年普查年度某地区金融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两个模型的计算结果均较准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夏春雷  彭振江  刘梦佳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我国和国际上其他国家的金融业增加值,发现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新兴经济体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都相对偏高。为此本文对金融业增加值的核算方法进行梳理,搜集了全部金融业上市公司数据,对我国近十年的金融业增加值进行重新测算。最后将金融业增加值重新测算结果与公布结果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随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会政  朱光  
装备制造业所处国际分工地位的高低不仅决定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利益分配,还关系到我国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运用部门层面的总贸易流分解方法,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的WIOT及SEA数据,从产品内分工下的真实获益额、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的角色、出口中高技术劳动力的增加值率等多个维度实证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及细分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结果显示: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中被国外吸收的国内增加值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德国和日本,但相对于美国和日本,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更多担任的是中间品使用者的角色。从创造增加值的要素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四春  何小锋  
本文针对目前有限的统计数据,提出了投资管理的估算方法。金融业各个子行业都有投资管理活动,主要涉及银行业的理财计划,证券公司的理财计划,信托业的信托资产管理与自有资产管理业务,保险机构的保险资产投资管理活动,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与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的经营活动。根据金融业各个子行业的特点,文章分别估算各个行业的投资管理增加值。在加总的投资管理增加值基础上,本文解释和分析投资管理产业的一些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这是国内首次对整体经济的投资管理增加值进行估算与解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伟刚  刘朝阳  李美洲  胥爱欢  
"十二五"期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6.2%上升到8.4%,金融业增加值已成为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算结果对GDP影响较大。由于过去缺少相关基础数据统计,迄今为止我国季度金融业增加值一直沿用存贷款余额增速等指标进行推算。随着我国金融业深化发展和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以存贷款余额增速为主导的推算指标体系的代表性和稳定性不断弱化,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金融业价值创造情况。鉴于此,本文根据金融业增加值核算的基本原理,结合国内金融业发展的实际,剖析现行季度金融业增加值推算方法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岳希明  张曙光  
本文集中讨论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估算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和服务业本身的一些特点 ,我国现价服务业增加值被严重地低估了 ,服务业增长率计算也可能存在着偏差。对服务业增加值的以往研究均受到基础数据的限制而未能根本地解决这些问题。服务业统计核算的缺陷严重地阻碍着经济分析和经济决策。因此 ,改善我国服务业统计核算是当务之急。从长远的角度来说 ,服务业增加值核算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计调查的完善。但是 ,在现有的条件下 ,仍然有很大的改善余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建伟  
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引入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变量,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基于商业银行存款规模、资产规模和人均GDP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在金融深化和金融广化的双重影响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内生增长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实证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金融深化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储蓄存款规模的扩张是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而金融广化水平仍需提高,这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和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在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作用并不明显。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在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这为金融发展有效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有效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参考。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邱蓉   田子豪   周文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锚定建设金融强国目标,扎实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发展理论尚未对金融安全边界展开具体研究。基于已有研究和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金融发展的事实特征,提出一国应当存在与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合理边界假说。基于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上述假说。通过比较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发展的事实,类推中国金融发展的合理边界;通过测算各个省份金融发展合理范围表征中国金融发展的合理边界,最终得出结论,即中国金融发展合理范围为6.0%~7.0%,最高不超过7.5%。基于此,要筑牢金融安全边界意识,确定金融发展的合理范围,发挥国家调控功能,实现金融合理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