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31)
2023(15577)
2022(13222)
2021(12421)
2020(10422)
2019(23714)
2018(23294)
2017(44962)
2016(23838)
2015(26636)
2014(25863)
2013(25511)
2012(23356)
2011(20811)
2010(21085)
2009(19387)
2008(17939)
2007(15835)
2006(13868)
2005(12285)
作者
(66374)
(55052)
(54624)
(51942)
(35091)
(26386)
(24771)
(21373)
(20942)
(19577)
(18856)
(18550)
(17470)
(17307)
(17151)
(16888)
(16376)
(16011)
(15801)
(15722)
(13678)
(13489)
(13168)
(12555)
(12475)
(12240)
(12174)
(12127)
(11066)
(10862)
学科
(92362)
经济(92264)
(73657)
管理(71099)
(62287)
企业(62287)
方法(41475)
数学(35598)
数学方法(35234)
中国(30884)
(27649)
金融(27648)
(27541)
(25816)
银行(25770)
(25718)
(24843)
技术(22833)
业经(22561)
地方(20556)
(20284)
(19153)
农业(18127)
理论(16952)
(16551)
财务(16483)
财务管理(16454)
(16425)
贸易(16407)
(15971)
机构
大学(328052)
学院(326542)
(133787)
管理(132739)
经济(130956)
理学(115146)
理学院(113925)
管理学(112138)
管理学院(111544)
研究(108430)
中国(85506)
(69615)
科学(65410)
(61102)
(53086)
中心(50631)
(49555)
财经(49052)
研究所(48446)
业大(47399)
(47018)
(44717)
北京(44149)
(42334)
师范(41928)
经济学(40813)
(39481)
(38565)
农业(38426)
经济学院(36962)
基金
项目(226583)
科学(179347)
研究(168408)
基金(164685)
(143152)
国家(141671)
科学基金(122666)
社会(107043)
社会科(101631)
社会科学(101600)
(89111)
基金项目(87647)
自然(78336)
教育(76706)
自然科(76573)
自然科学(76556)
自然科学基金(75254)
(74034)
编号(67950)
资助(66944)
成果(54764)
(51244)
重点(50512)
(49607)
(48591)
创新(47150)
课题(46901)
国家社会(44288)
教育部(43032)
科研(42884)
期刊
(142373)
经济(142373)
研究(98790)
中国(64898)
管理(49991)
学报(49315)
科学(46591)
(45617)
(44479)
(39633)
金融(39633)
教育(38578)
大学(37951)
学学(35626)
农业(30689)
技术(30483)
财经(23772)
经济研究(23298)
业经(22828)
(20360)
科技(18258)
问题(17887)
技术经济(17455)
图书(17194)
理论(16560)
(16456)
实践(15115)
(15115)
现代(14823)
商业(14133)
共检索到482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魏玮  郝威亚  
利用85个国家1989—2011年的跨国数据,实证检验不同收入水平下,金融结构对国家技术创新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高收入水平国家偏向于金融市场的金融结构更加有利于技术创新。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思想,对该结果进行了解释: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创新结构不同,即自主研发和模仿创新的比例不同。从事自主研发和模仿创新的企业在风险特征、企业规模方面具有差异,这要求不同比例的金融市场和银行信贷与之匹配。由此,创新结构决定技术创新视角下的最优金融结构。因此,在特定发展阶段,存在与之相匹配的最能有效促进技术创新的金融结构。该结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宸  方芳  张乐  
伴随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经济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利用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匹配数据,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下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负债变化。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家庭负债水平和家庭债务杠杆,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流动性约束、非理性支出和便捷化交易三条机制促进家庭债务规模和债务杠杆上升;数字普惠金融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中对债务杠杆的提升幅度不一样,相比于高收入家庭,数字普惠金融对低收入家庭债务杠杆的提升幅度更明显。面对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引导数字普惠金融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开国  卢允之  
本文利用1989—2015年OECD国家行业面板数据,研究金融结构对该国制造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型融资(例如,股票市场)越发达,越能显著地增加行业研发支出,这种影响在外部融资依赖性较强的行业尤为强烈。然而,关系型融资(例如,信贷市场)对创新活动的影响方向难以确定。当进一步引入风险投资市场相关变量时,关系型融资不再显著影响行业研发支出。以上结论对衡量行业创新活动的不同指标均稳健。考虑内生性问题,本文还使用了国家层面的面板VAR模型,发现一单位风险投资市场发展的冲击,对国家整体研发支出增长有较强的影响。本文结论能够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获得金融支持提供决策依据,为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梁来存  
实证分析表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和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居民的边际保险消费倾向较低,而人均收入水平居中的国家(或地区),居民的边际保险消费倾向较高。这一结论,对于扩大我国居民当前的保险消费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划分国家收入水平的三个档次世界银行把世界上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类别。低收入国家是指那些199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610美元以下的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等一些亚洲国家和非洲部分国家.中国也在其中。中等收入国家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封凯栋  
源头性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中国出现的源头性技术创新机构对于我国工业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创新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拟以国家创新系统视角探索从基础科学技术研究到技术创新产业化的机制以及重要性,结合中国现有源头性技术创新机构的发展实践,讨论国家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昕东  吴宇  
将世界上153个国家(地区)按照收入水平和是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两个维度进行分组,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教育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为中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提供理论与实证基础。此外,还使用无监督学习法对部分发达国家教育政策演变进行关键词提取,查找和分析发达国家历史上教育政策的演进及其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教育对收入的贡献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不显著,但是在中高收入组和高收入组显著;中高收入陷阱国家的教育贡献低于越过陷阱国家;发达国家的教育政策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前瞻性,且随着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调整。得出结论:教育将对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教育政策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做出调整。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明杰  王学信  张一帆  
通过面板数据建模的方式,以1997—2008年的北京、天津、内蒙古、河南四个省市区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收入水平对城市居民金融人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收入水平与城市居民的自主性、风险与收益的对称性呈反向变动关系;与金融意识呈正向变动关系。在收入水平总体偏低的条件下,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的影响有较大差异。据此,应尽快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传媒产业,促进居民金融人格不断提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程文  张建华  
本文构建了一个连续收入分布和创新不确定环境下企业产品创新的数理模型,突破了以往研究中收入两分法、不区分企业类型及消费者匹配的局限性。通过模型推导和数值模拟发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消费者收入水平与收入差距的不同组合对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会产生迥然不同的影响:当经济体处于中低收入阶段时,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不会抑制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但当进入中高收入阶段后,如果收入差距未能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缩小,不仅自主创新将会受到抑制,经济增长也将陷入停滞。这一微观机制解释了许多贫富分化严重的后发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水平的发展阶段后,无法顺利转型为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本文还运用中国内资企业分行业面板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推论。本文有助于厘清收入水平与收入差距的不同组合对内资企业自主创新的不同影响机理,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廖斌  
本文基于宏观视角,结合广西1980~2015年产业结构、物价变动与收入水平的相关数据,对三者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构建拟合模型,进行一系列实证分析、检验的基础上,得出相关结论,并就如何发挥好价格调控监管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一、引言2015年,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实现了"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虹  
本文根据世界银行2008年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的划分标准,选择了22个高收入国家、17个中等收入国家和13个低收入国家,结合这些国家1980—2009年人均GNI和能源消耗数据,利用能源库兹涅茨曲线分析法,分别拟合了这些国家的能源库兹涅茨曲线,并确定了各自的拐点,归纳了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能源库兹涅茨曲线的变动特征,得出结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EyKC由"倒U型"左半部上升通道逐步向顶部趋近,直至进入EyKC的下降通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左志刚  
金融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支撑要素之一。作为金融体系基本特征之一的结构特征对国家创新能力产生何种影响,目前缺乏相应的系统分析。文章从各金融渠道的运行特征和功能差异入手,分析了金融结构影响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机理,并运用32个国家10年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对国家创新能力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两类权益性金融渠道的发展对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了正向影响,而银行信贷扩张则表现为负向影响。这对我国通过金融结构优化提升金融对创新的支撑有所裨益。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蔡雅婷  
金融结构能否推动技术创新,是我国经济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本文通过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资本市场结构三大维度来表征金融结构,使用VAR模型探究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发展不均衡和资本市场结构的比重不平衡导致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融资结构(力度最强)和资本市场结构变动将对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冲击,银行业结构变动(力度最弱)将对技术创新产生负向冲击。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马微  惠宁  
本文以创新模式差异为切入点,探讨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实证研究发现:对于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引进模仿创新而言,银行是适宜的融资渠道;对于风险较高、收益不确定的自主创新而言,金融市场是更优的选择,但金融市场对自主创新的促进效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进一步对门槛效应的分析表明,只有当金融生态环境跨越一定的门槛时,金融市场对自主创新的积极作用才能够被有效释放,同时这种门槛效应亦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本文研究结论表明,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有赖于金融结构的适时调整和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完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凌  任维哲  
本文就金融发展对居民收入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对象选定陕西省,通过指标确定、数据收集、统计性分析、模型构建、模型分析这些环节,具体确定了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路径。通过对该路径的深入分析,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