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5)
- 2023(16629)
- 2022(13955)
- 2021(12887)
- 2020(10914)
- 2019(24768)
- 2018(24326)
- 2017(46362)
- 2016(25289)
- 2015(27931)
- 2014(27571)
- 2013(27189)
- 2012(25023)
- 2011(22292)
- 2010(22052)
- 2009(20303)
- 2008(20012)
- 2007(17923)
- 2006(15538)
- 2005(13297)
- 学科
- 济(104965)
- 经济(104842)
- 业(74662)
- 管理(68674)
- 企(52544)
- 企业(52544)
- 农(51834)
- 方法(47650)
- 数学(42730)
- 数学方法(42234)
- 农业(34260)
- 财(28642)
- 业经(27675)
- 中国(25541)
- 地方(21953)
- 学(20509)
- 制(20036)
- 贸(19300)
- 贸易(19292)
- 易(18803)
- 务(16449)
- 财务(16407)
- 财务管理(16367)
- 企业财务(15547)
- 技术(15388)
- 环境(15199)
- 银(14893)
- 银行(14834)
- 发(14540)
- 行(14049)
- 机构
- 学院(357115)
- 大学(352688)
- 济(145003)
- 经济(142152)
- 管理(139006)
- 理学(121610)
- 理学院(120334)
- 管理学(118150)
- 管理学院(117521)
- 研究(117490)
- 中国(88784)
- 农(83461)
- 科学(75881)
- 京(71794)
- 农业(64997)
- 财(64083)
- 业大(63561)
- 所(59813)
- 中心(57029)
- 研究所(54867)
- 江(53236)
- 财经(51530)
- 经(47039)
- 范(44684)
- 师范(44110)
- 经济学(43895)
- 北京(43436)
- 州(41871)
- 院(41339)
- 农业大学(41230)
- 基金
- 项目(251358)
- 科学(197069)
- 基金(183118)
- 研究(177304)
- 家(162319)
- 国家(160933)
- 科学基金(137311)
- 社会(113981)
- 社会科(107770)
- 社会科学(107737)
- 省(101691)
- 基金项目(97839)
- 自然(90598)
- 自然科(88546)
- 自然科学(88517)
- 自然科学基金(86930)
- 划(83774)
- 教育(79916)
- 资助(73243)
- 编号(71041)
- 重点(56609)
- 成果(55653)
- 部(54621)
- 发(54418)
- 创(52469)
- 科研(49294)
- 创新(49116)
- 计划(47905)
- 课题(47841)
- 国家社会(47554)
- 期刊
- 济(155981)
- 经济(155981)
- 研究(92830)
- 农(83609)
- 中国(64879)
- 学报(64740)
- 科学(56706)
- 农业(56656)
- 财(49385)
- 大学(48510)
- 学学(46516)
- 管理(44692)
- 业经(32415)
- 融(31727)
- 金融(31727)
- 技术(29057)
- 教育(28187)
- 业(27846)
- 财经(24439)
- 经济研究(23207)
- 问题(22389)
- 版(21022)
- 经(20879)
- 业大(18049)
- 统计(17790)
- 科技(17319)
- 技术经济(17175)
- 资源(16581)
- 策(16400)
- 世界(16279)
共检索到508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凯宁 高清 靳乐山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重要内容。基于云南省昭通市渔洞水库汇水区465个农户调研数据,利用双栏模型(Double Hurdle Model)实证分析农户收入水平、村干可信度对农户生活垃圾治理意愿(参与意愿及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生活垃圾治理意愿较高,有86.9%的农户愿意为生活垃圾治理支付费用,支付意愿的均值为45.616元/户/年;收入水平对农户生活垃圾治理支付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村干可信度对农户生活垃圾治理参与意愿、支付意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村干可信度对农户收入水平-支付意愿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对村干部信任程度高的农户,收入水平对支付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年龄、家中负担人数、家中是否有村干部、家中常住人口数量等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也对农户生活垃圾治理意愿产生影响。对比农户参与意愿和支付意愿两栏的结果,可以发现年龄、家中负担人数、家中有村干部、地区等变量在影响方向和程度上存在差异,说明农户参与和农户支付是两种不同的机制,需要区别对待才能更好洞悉农户意愿。实现以农户收入为核心的经济因素和以村干可信度为核心的非经济因素的合理配合是促进农户参与生活垃圾治理的关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宁 秦富
目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行为与标准的悖离问题比较突出。本文利用CLES的2420个农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探明了影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调研地区出现了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有分类意愿、无分类行为,有分类意愿和行为、实际未分类,有分类意愿和行为、二分类,有分类意愿和行为、三分类等四种分类意愿与行为悖离的情况,后三种情况均是农村居民在生活垃圾分类标准认知上出现了偏差。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奖惩措施、法律法规信任度以及了解程度等主观规范变量和感知行为控制变量有利于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的一致。在农村居民认为有分类行为的前提下,农村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作为感知行为控制变量显著影响了农村居民生活垃圾不分类或标准分类、二分类或标准分类。基于此,提出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分类指导、法律法规保障以及提升农村居民了解程度等促进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浩 吕杰 韩晓燕
中国社会正在进入以网络化、信息化为代表的信息时代,网络信息深刻改变着农户行为方式。本文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微观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控制内生性方法,分析农户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因素及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意愿的影响,探讨影响效应在上网方式和农户间的异质性。结果表明,农户互联网的总体使用比例不高,生活垃圾分类的意愿较高,上网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率高达82.9%。户主年龄、成员平均年龄和到县城距离对农户使用互联网有负向影响,户主学历、成员平均学历、家庭收入规模、道路硬化比例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对互联网使用有正向影响。互联网使用能有效提升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愿,但不同上网方式的影响效应具有异质性。手机上网和混合上网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意愿影响的净效应分别为5.2%和3.1%,而电脑上网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意愿没有显著影响。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意愿的影响存在组群差异,互联网的使用效应仅适用于老一代农户、非农型农户和男户主农户群体。因此,提出加强农村互联网软硬件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线上宣传活动,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多元化宣传策略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紫恒 王见 郭勇鹏
文章基于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果动态监测项目8年动态数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云南省农户林业收入水平和结构,以及农户的各项收入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业收入水平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态势,林业收入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农户的各项林业收入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基于结论为云南省新一轮集体林业改革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林改 农户林业收入 云南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贾亚娟 赵敏娟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户既是垃圾的产生者也是治理成效的直接受益者。本文根据陕西农村地区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双栏模型(DHM)考察环境关心对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意愿(参与意愿及支付意愿)的影响;运用层次回归将制度信任对环境关心-农户参与治理意愿关系的调节效应纳入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关心对农户参与意愿及支付意愿均存在显著正效应;制度信任不仅对农户参与意愿及支付意愿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而且还对环境关心-农户支付意愿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制度信任度高的农户,环境关心对其支付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受教育年限及家庭人口数正向影响农户参与意愿,收入高的家庭参与垃圾治理的支付意愿相对更高。因此,提升农户环境关心意识、规范农户认可的法规制度以及创造良好的制度信任氛围,对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子纯 朱玉春 马林燕
为探究干群关系、收入水平对农户村域河湖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基于902份农户调研数据,利用双栏模型(Double Hurdle Model)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村域河湖环境治理参与意愿较高;(2)干群关系、收入水平对农户村域河湖环境治理参与意愿、支付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3)收入水平在干群关系对农户村域河湖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建议在政策层面,应通过重视干群关系培养、提升农户收入水平和完善政策瞄准精度促进农户参与村域河湖环境治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庞洁 楚宗岭 靳乐山
生态补偿是激励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有效手段,农户作为生态补偿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评估其受偿意愿对制定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以及实现生态保护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云南省2个县23个村组204份退耕还林调研数据,采用条件价值法(CVM)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分位数回归,进一步分析农户在不同分位点受偿意愿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新一轮退耕还林农户退耕受偿意愿为2353.4元/亩,补偿期限5年,约为现退耕还林补偿标准的1.5倍。农户的资源稟赋特征及主观认知是影响受偿意愿最主要因素,且在不同分位数上影响系数存在差异性。在补偿方式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性,年龄大的农户更倾向于现金补偿,而年轻农户更倾向于政策补偿和技术培训。因此,在加强生态环境重要性以及政策宣传的同时,适当提高退耕还林补偿标准,促进补偿方式的多元化,根据农户资源稟赋的不同,实现补偿标准的差别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邹彦 姜志德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农户的积极参与。通过对河南省淅川县15个村庄的实地调查,在统计描述基础上用logistic方法研究了农户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水平、家庭纯收入以及家庭目前在学人数对农户的支付意愿有正的显著影响,户主健康状况、家庭人口规模对农户的支付意愿有负的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淋议 刘琦 钱文荣
农村生活垃圾的有效治理是生态宜居的关键,研判当前农户生活垃圾治理的支付意愿具有现实必然性。基于山东、安徽和重庆3省的农户调研数据,尝试构建包含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分析框架,利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农户生活垃圾治理支付意愿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的有效举措。结果表明:59.07%的样本农户的生活垃圾治理支付愿意为10~20元/(人·a),农户生活垃圾治理支付意愿水平总体较低且存在区域差异,经济最不发达区域的农户倾向于支付10元/(人·a)以下的垃圾治理费用,占比达50.41%。家庭收支水平和农户环保认知均正向显著影响农户的支付意愿,且环保认知与文化程度存在交互效应,早期儿童环保教育具有基础性作用;女性相较于男性,支付意愿更高;固定垃圾点的供给对于农户支付意愿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基于此,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和因地施策,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加强儿童早期环保教育,提高女性公共事务的参与积极性,进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绩效,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世文 黄森慰 陈静 黄可扬 何有幸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农户作为农村环境治理主体,其是否愿意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关系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成效.本文基于2020CLES公开数据,采用Logit模型,通过交互效应和中介效应,考察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1)引导型环境规制和奖惩型环境规制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引导型环境规制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的宣传教育作用要强于奖惩型环境规制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的约束激励作用.另外,二者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2)引导型环境规制和奖惩型环境规制除了可以直接影响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外,还能通过环境认知、价值感知和社会信任产生间接影响.据此,应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环境规制体系建设,提高农户的环境认知、价值感知和社会信任水平,以增强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提高农村垃圾分类治理的效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玉春 王蕾
本文利用实地调查的695户农户和30个村庄的数据,采用分层模型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的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零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村庄层面和农户层面的因素均对农户的农田水利设施需求意愿产生影响;进而本文使用随机截距模型估计了村庄和农户两个层面的因素对农户需求意愿的影响程度和方向。结果表明,随着农业收入的增加,农户层面因素比村庄层面因素对农户需求意愿的影响更加显著;村庄的地理特征、水利管理人数、机井总数及农户的可灌溉面积率、灌溉价格期望差和灌溉等待时间期望差是影响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需求意愿的共同因素,其他因素对农户需求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受访者的个体特征和种植意愿对农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璐 贺超 林华忠
从农户角度出发,基于辽宁、福建、江西、湖南、陕西、甘肃和云南7个省份3 500户农户调研数据,运用logit回归模型探究农户参与森林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家庭林地面积、商品林面积比例、是否知道政策性森林保险、是否参加过森林保险、家庭林业生产经营总支出、家庭林业总收入、户主是否参加过林业培训7个变量是影响农户参与森林保险意愿的显著因素,并提出加大森林保险宣传力度、提高林业收益、促进商品林发展、对固定特征农户进行重点推广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森林保险 参与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齐莹 颜廷武 盖豪
探索建立垃圾处理农户付费制度是缓解各级政府对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公共品供给压力的有效途径,对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北和河南两省农户调研数据,分析农户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支付意愿,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探讨责任认知和社会资本对农户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支付意愿的影响,并使用条件混合估计方法(CMP)解决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当前仍有48.53%的样本农户不愿为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支付费用,而在愿意支付费用的农户中,其意愿水平为每月10~19元。责任认知通过内容认知和后果认知两个维度正向激励着农户的支付意愿。除人际信任外,社会资本中强关系网络、弱关系网络、制度信任、社会支持和社会需要都对农户支付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强关系网络、社会支持在结果认知与农户支付意愿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弱关系网络、制度信任和社会需要在内容认知与农户支付意愿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建议提高农户责任认知水平,强化多维度社会资本积累,并完善工作机制,发挥社会资本在组织运行中的显著优势,以有效推动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振 彭超 刘合光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之一,事关广大农民福祉、人民群众健康和美丽中国建设,是农村现代生活需要基本具备的条件之一。依靠“国家”与“社会”的双重力量规范农村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行为,对于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全国六个省份1365份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政府保障和社会监督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二者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进行遗漏变量检验、改变样本容量以及更换核心解释变量等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社会监督会弱化政府保障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行为的影响,在政府保障相对缺乏或作用较弱的情况下,社会监督可以充当环境规制的替代机制,推动农户参与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基于此,本文提出应进一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相关政策,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构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互补互成的逻辑机制,以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
人居环境 政府保障 社会监督 生活垃圾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牛晓冬 罗剑朝 牛晓琴
文章利用实地调研的1 192户农户和25个乡镇数据,采用分层模型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参与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估计结果表明,影响农户参与农地抵押意愿的因素有乡镇层面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认知;宗教信仰、融资模式、主办金融机构数目以及家庭网络关系是影响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的共同因素;随着农户收入水平的增加,乡镇层面的影响因素呈现倒U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