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1)
2023(10862)
2022(9186)
2021(8401)
2020(7253)
2019(16413)
2018(16152)
2017(31381)
2016(17383)
2015(19263)
2014(19241)
2013(19313)
2012(18008)
2011(16301)
2010(16349)
2009(15298)
2008(15326)
2007(14169)
2006(12293)
2005(10709)
作者
(53230)
(45343)
(44968)
(42738)
(28106)
(21982)
(20342)
(17929)
(16820)
(15773)
(15475)
(14802)
(14455)
(14196)
(14077)
(14002)
(13912)
(13209)
(13023)
(12808)
(11643)
(11104)
(10944)
(10456)
(10283)
(10186)
(10106)
(9882)
(9257)
(9194)
学科
(75418)
经济(75339)
(54159)
(46632)
管理(44080)
方法(33239)
(32694)
企业(32694)
农业(30604)
数学(30109)
数学方法(29895)
(20456)
业经(19830)
中国(17994)
(15628)
贸易(15627)
(15220)
(15099)
(14607)
地方(14524)
收入(12241)
(11056)
银行(11004)
(10978)
环境(10555)
技术(10488)
(10447)
(10300)
财务(10286)
财务管理(10258)
机构
学院(257347)
大学(253202)
(108751)
经济(106776)
管理(97108)
研究(87293)
理学(85154)
理学院(84231)
管理学(82843)
管理学院(82399)
(72029)
中国(66296)
科学(57053)
农业(56352)
(51424)
业大(50223)
(46522)
(46376)
研究所(42690)
中心(41283)
(38326)
财经(37444)
农业大学(35432)
(34127)
经济学(33090)
(31527)
北京(31394)
师范(31085)
经济学院(30363)
(29931)
基金
项目(175739)
科学(136482)
基金(127661)
研究(122295)
(113902)
国家(112857)
科学基金(94755)
社会(78806)
社会科(74347)
社会科学(74320)
(70606)
基金项目(68843)
自然(62307)
自然科(60853)
自然科学(60829)
自然科学基金(59769)
(58536)
教育(54124)
资助(50562)
编号(49287)
重点(39505)
(39226)
(38826)
(38752)
成果(38069)
(36591)
科研(34527)
创新(34274)
计划(34253)
(33999)
期刊
(121222)
经济(121222)
(73677)
研究(67285)
学报(49617)
农业(49516)
中国(45850)
科学(42629)
大学(36451)
学学(35303)
(34239)
管理(28271)
业经(26814)
(24515)
金融(24515)
(24179)
技术(18777)
经济研究(18284)
财经(17813)
问题(17645)
教育(17322)
(16049)
(15190)
业大(14400)
农村(14269)
(14269)
农业经济(13931)
世界(13420)
商业(13145)
技术经济(13110)
共检索到366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健宇  徐会奇  
本文从广义的收入概念入手,提出收入性质的概念和研究假说,并通过1997~2006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就收入性质对农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①在收入值既定的情况下,收入性质的差异会使农民消费表现出显著不同的消费行为特征;②收入增长性和收入永久性对农民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收入增长性和收入永久性的提高会促进农民消费的扩大;③收入不确定性对农民消费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消费的提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淑波  
运用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分析我国农民的消费问题,并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中国历年农民消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持久性收入及持久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对我国现阶段农民消费支出影响较大"的结论,并从增加持久性收入和提高持久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两个方面就增加农民消费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叶彩霞  陈绍军  施国庆  
本文基于弗里德曼持久收入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持久收入的分解方法,并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验证了持久收入分解的合理性,以及农民消费与持久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持久收入是影响我国农民消费的重要因素,但暂时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不可忽视;农民持久收入对各省、市、区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同,但各省、市、区自发性消费则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俞闽  
决定消费支出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如收入性质、可支配收入、预期的未来收入和消费理念等,但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收入性质。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城镇居民倾斜严重、农民获得的分配比例持续降低及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等多重原因的影响,导致农民消费增长乏力。同时由于农村医疗制度和福利制度相对不太完善,导致农民不敢盲目消费。因此研究农民收入性质对拉动农民消费十分必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立伟  王礼力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今天,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一手调查,运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证明:职业教育和农民的文化水平都对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的作用,且职业教育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大于农民的文化水平。但是农村农民职业教育相对欠缺,政府组织力度不够,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民比重很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常春  颜晗  
农民消费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一直以来,经济学术界一致认为增收是促进消费增长最有效的动力之一。在介绍收入和消费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几个消费模型对湖北省农村居民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确定适合湖北省农村居民的是绝对收入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预防性储蓄动机对消费的影响。最后,从多方面、多角度探讨现阶段收入和消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董长瑞  梁纪尧  
持久收入假说是弗里德曼提出的著名假说,它是否适应中国的实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持久收入计算方法的探讨入手,分析了估算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以此为基础,通过协整分析验证了消费与持久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持久收入是影响中国农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庞笑萌  张艳  田勇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科技素质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新技术推广的主要"瓶颈"。本文以沈阳地区农民为对象,分析沈阳地区农民科技素质现状、阐述农民科技素质对农业新技术推广的影响,提出提高沈阳地区农民科技素质,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陆慧  卢黎  
本文依据调查资料,利用层次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农民收入水平对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得出结论:农户的收入水平对农村家庭生活用能源种类的选择影响较大,因此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家庭能源消费的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人均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农户,户用沼气的权系数最大,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的农户,液化气的权系数最大;农户的收入越高,对能源的舒适性、便利性、卫生特性的要求越高,农户的收入越低,对能源的经济性则考虑得越多;使用无成本、又便利的户用沼气非常适合在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推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远红  
基于2002-2011年农民收入的相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农产品物流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物流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关系,说明现阶段农产品物流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从物流政策支持、现代物流理念的确立等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闫磊  刘震  朱文  
本文利用2003年~2012年31个省市地区农业产业化相关数据(不包含港澳台及西藏地区),通过构建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定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同时估计各省市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对农民增收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边际作用存在先递增后递减趋势。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春玲  周肖肖  
本文通过对我国1985-2007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贷款、农业保险、农业科技与农民农业收入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验证了农民农业收入与上述几个因素之间存在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修正关系。研究表明,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农业贷款和农业保险次之;农业科技投入对农民增收不但没有促进作用,相反有微弱的阻碍作用;最后就促进农民农业收入增加简要地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娟莉  朱玉春  
研究运用1985-2008年的时序统计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法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了农村公共品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教育支出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最大,其他依次是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电力、通信、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村公共品投资在农民增收上存在规模经济效益;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是对农民收入的再分配;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教育支出和电力支出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