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11)
- 2023(7797)
- 2022(6503)
- 2021(5744)
- 2020(4848)
- 2019(10784)
- 2018(10300)
- 2017(20667)
- 2016(11043)
- 2015(11901)
- 2014(11435)
- 2013(11556)
- 2012(10745)
- 2011(9450)
- 2010(9117)
- 2009(8374)
- 2008(8086)
- 2007(6923)
- 2006(5862)
- 2005(4925)
- 学科
- 济(53968)
- 经济(53911)
- 业(33774)
- 管理(32303)
- 方法(31351)
- 数学(29475)
- 数学方法(29374)
- 企(25294)
- 企业(25294)
- 财(17093)
- 农(13341)
- 中国(11746)
- 贸(11061)
- 贸易(11058)
- 易(10766)
- 农业(9974)
- 收入(9668)
- 业经(9292)
- 务(9183)
- 财务(9181)
- 财务管理(9163)
- 地方(8836)
- 企业财务(8803)
- 学(8456)
- 技术(7359)
- 制(7334)
- 融(7333)
- 金融(7333)
- 环境(6960)
- 银(6933)
- 机构
- 大学(161891)
- 学院(159640)
- 济(74913)
- 经济(73980)
- 管理(64112)
- 理学(57601)
- 理学院(57045)
- 管理学(56242)
- 管理学院(55968)
- 研究(51621)
- 中国(37907)
- 财(33182)
- 农(31848)
- 京(31534)
- 科学(30985)
- 财经(27794)
- 业大(27287)
- 经(25749)
- 农业(25554)
- 所(25463)
- 经济学(25381)
- 中心(23821)
- 经济学院(23609)
- 研究所(23494)
- 江(21214)
- 财经大学(21155)
- 商学(19090)
- 商学院(18948)
- 北京(18836)
- 经济管理(18592)
- 基金
- 项目(117208)
- 科学(93543)
- 基金(90455)
- 家(81126)
- 国家(80531)
- 研究(78006)
- 科学基金(69356)
- 社会(55184)
- 社会科(52793)
- 社会科学(52782)
- 基金项目(48335)
- 自然(45983)
- 自然科(45044)
- 自然科学(45031)
- 自然科学基金(44322)
- 省(43667)
- 划(37360)
- 资助(37017)
- 教育(35790)
- 编号(27328)
- 部(27183)
- 重点(26320)
- 国家社会(24813)
- 创(24790)
- 发(24295)
- 教育部(23715)
- 科研(23459)
- 创新(23237)
- 人文(22766)
- 计划(22230)
共检索到213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琴 邵志高
文章以1997—2016年中国A股公司为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考察了收入异动对未来利润高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高增长公司未来收入高增长发生的概率大;收入高增长公司未来利润高增长发生的概率与其他公司并无差别;盈利能力增强且收入高增长公司未来利润高增长发生的概率大;盈利能力增强且收入首次高增长公司未来利润高增长发生的概率更大。盈利能力增强条件下的收入高增长预示了未来利润高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远芬 许统生
在概述我国技术引进现状的基础上,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从总体层面考察了技术进步与我国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关系。研究显示,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均衡关系,短期内,两者之间存在着波动关系。
关键词:
技术引进 经济增长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惠彬 高金龙 曹国华
引用动态供给导向型金融经济模型,对开发性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借鉴一般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衡量指标,构建了符合开发性金融本质特征的衡量指标,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开发性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但不具有显著的因果关系。从接受原假设的概率P值、F统计量以及协整方程来看,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明显大于经济增长对开发性金融的影响强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开发性金融发展的主导性、超前性,符合开发性金融的理论与实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博雅
文章基于城市层面非平衡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估计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加入政府干预变量,深入探讨其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城市商业银行创造的流动性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政府干预越强的条件下,流动性创造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越积极;城市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造的流动性对城市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经济欠发达城市的政府干预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起到抑制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君妍 夏祥谦
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并不存在某种固定的关系,而与一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等其他因素有关。文章在Barro(1990)模型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模型设定形式进行适当改造,对生产财政下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生产财政下,政府只有增加物质资本投资支出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而公共消费和转移支付的增加则不利于经济增长;然后,用我国生产财政时期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民
我国现阶段面临着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碳减排双赢的重要问题。本文构建了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理论框架,基于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采用1991~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在能源、固定资本和人力资本三个投入要素中能源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系数和贡献率最大,分别为0.449和28.37%。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对2011~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降低36.03%,实现减排目标面临着压力。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估算了碳减排目标约束对经济增长...
关键词:
减排目标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实证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艳萍 谢鹏
运用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1998—2007年上海20个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变化指数;用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回归模型对上海市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上海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表现出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制造业企业没有明显的外溢效应,产业集聚对上海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国有产权比重具有显著的反向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涛 梁晶
文章采用1986—2017年我国农信社支农贷款和农业GDP数据,利用ADF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约翰森协整检验等进行处理,运用VEC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模拟分析了农村合作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合作金融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信社支农贷款对农业GDP有正向的冲击且持续时间较长。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扶持引导,农信社要秉承服务"三农"的宗旨,双方积极配合共建我国合作金融体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小勇
本文通过引入空间联系将市场分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为当期效应和回响效应,当期效应和回响效应又分为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因此,市场分割对经济增长总效应可以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Durbin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省际市场分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986-2009年和1994-2009年市场分割对经济增长的当期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都为负,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都为负,但是1986-1993年间,市场分割对经济增长的当期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都为正,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也都为正。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立新 杨飞虎 吴良
以江西省农村个案为例,通过建立江西省农村的人力资本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验证人力资本在农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和作用。分析表明,1 995-201 0年江西省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72%,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41%,远小于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为了提高江西省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采取引导农村树立人力资本投资理念、提高农民受教育的水平、提高农民技能水平等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晓旭 张娆
文章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SYS-GMM、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结构演进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演进推动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得益于人力资本结构演进的产业结构升级作用和劳动效率提升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结构演进可以释放“绿色驱动势能”,显著地促进本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存在一定的知识溢出壁垒,导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会抑制邻近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此外,在演进后期、物质资本较高和经济竞争力较强的省份,人力资本结构演进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雪阳
文章在综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协整框架下的计量经济模型,对分别代表我国收入分配、经济增长情况的基尼系数、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模型进行检验,分析了我国1990~2009年间的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关系,并对协调我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志华
人力资本测算是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与难点,最新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指数为研究该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通过比较四种常见的方法,发现按J-F终身收入法测算的人力资本存量结果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基于扩展的索洛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去三十年间,前半阶段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量"来体现,而后半段则主要通过"质"来起作用;在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的"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量"更为显著,在中西部地区则正好相反。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J-F终身收入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茜 胡慧源
文章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运用1995~2010年数据,创新性地将环境污染指标扩展到生产污染、生活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三类,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姚凤阁 仲深 周忠元
随着城市服务经济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具有日益重要的地位。运用1990-2008年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市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城市服务业集聚对城市服务业增长有积极作用,但由过度集聚而带来的负外部经济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城市服务业 区域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