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30)
- 2023(2679)
- 2022(2202)
- 2021(1894)
- 2020(1684)
- 2019(3518)
- 2018(3454)
- 2017(6757)
- 2016(3474)
- 2015(4079)
- 2014(4107)
- 2013(4083)
- 2012(3836)
- 2011(3399)
- 2010(3343)
- 2009(2909)
- 2008(2651)
- 2007(2364)
- 2006(1944)
- 2005(1737)
- 学科
- 济(15531)
- 经济(15513)
- 业(9901)
- 收入(8839)
- 管理(8465)
- 方法(8317)
- 数学(7863)
- 数学方法(7776)
- 财(7264)
- 农(6107)
- 企(5385)
- 企业(5385)
- 农业(4935)
- 国民(4849)
- 国民收入(4632)
- 人民(4533)
- 富(4493)
- 财富(4493)
- 中国(4063)
- 税(3928)
- 税收(3731)
- 消费(3618)
- 学(3610)
- 收(3590)
- 结构(3427)
- 分配(3396)
- 水平(2927)
- 消费水平(2924)
- 贸(2663)
- 贸易(2662)
- 机构
- 学院(52775)
- 大学(52210)
- 济(24126)
- 经济(23749)
- 管理(19911)
- 研究(18428)
- 理学(17660)
- 理学院(17478)
- 管理学(17066)
- 管理学院(16988)
- 中国(14201)
- 科学(11619)
- 财(11353)
- 京(10432)
- 所(9454)
- 农(9176)
- 财经(9159)
- 研究所(8772)
- 中心(8411)
- 经(8411)
- 经济学(8021)
- 业大(7685)
- 经济学院(7349)
- 农业(7199)
- 范(7083)
- 江(7070)
- 师范(6995)
- 院(6877)
- 财经大学(6861)
- 北京(6490)
- 基金
- 项目(38011)
- 科学(30814)
- 基金(29489)
- 家(26388)
- 国家(26178)
- 研究(25744)
- 科学基金(22521)
- 社会(17714)
- 社会科(16803)
- 社会科学(16800)
- 基金项目(15378)
- 自然(15039)
- 自然科(14737)
- 自然科学(14735)
- 自然科学基金(14468)
- 省(13763)
- 资助(12165)
- 划(11905)
- 教育(11567)
- 编号(9944)
- 重点(8696)
- 部(8615)
- 国家社会(7898)
- 发(7765)
- 科研(7748)
- 教育部(7371)
- 创(7326)
- 成果(7147)
- 人文(6983)
- 计划(6954)
共检索到73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苏鹏 孙巍
本文选择CHIP2007城镇家庭调查数据,通过门限回归模型验证并评估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非线性特征,对收入差距与内需不足的关联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对消费需求具有双门限机制,并呈现出低收入和高收入阶层消费倾向较高,中等收入阶层消费倾向最低的"U"型非线性特征。因此,收入差距可能不是我国现阶段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结构困境是症结所在。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内需不足 非线性特征 门限回归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琴
本文基于1997-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交互项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居民消费差距的房价(房价收入比)门槛效应,实证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差距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本文结论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显著扩大居民消费差距,房价(房价收入比)和城乡收入差距的交互影响进一步显著扩大居民消费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和居民消费差距之间存在三重房价(房价收入比)门槛,当房价(房价收入比)低于第一个门槛时以及房价(房价收入比)高于第一个门槛低于第二个门槛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不显著;当房价(房价收入比)高于第二个门槛低于第三个门槛时,城乡收入差距显著扩大居民消费差距;当房价(房价收入比)高于第三个门槛时,城乡收入差距显著扩大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居民消费差距 房价门槛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威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明显的消费需求不足问题,而消费需求不足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本文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角度,基于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建立了理论模型的分析框架,并利用1980-2009年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导致我国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居民消费需求 城乡收入分配 实证检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魏华林 宋平凡 郭静艳
基于非一致风险偏好现象对微观个体保险购买意愿的作用,本文从宏观理论层面阐述了收入差距影响保险需求收入效应的内在机理,并利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方法和OECD 29个国家(和地区)1990-2012年的数据,建立多个模型实证检验了收入差距与保险需求收入效应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收入差距轻微增加对保险需求收入效应影响不确定,但当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时,无论是寿险还是财险的需求,其收入效应都会削弱。这表明,过大的收入差距对保险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文章最后指出: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体现了社会公平程度,发达的保险业是社会高度均富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保险需求 收入效应 收入差距 PSTR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毛军 刘建民
为了验证财税政策对居民消费存在的非线性效应,文章系统考察了因城乡收入差距的第三方外部因素存在差异时,财税政策对居民消费影响效应的变化情况。面板门槛计量模型研究发现,以城乡收入差距门槛值作为外生变量构建的分段函数中,税收负担和财政支出规模促进居民消费的城乡收入差距绝对数最优区间分别为4015元-7016元和7912元-10323元;税制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的城乡收入差距相对数最优区间分别为0.126-0.171和0.127-0.172。因此,应当辩证看待政府财税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的关键点在于财税政策的合理制定与实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程博 孙巍 王思懿
本文通过在收入分布视角下构建居民保险消费的理论模型,预见了保险消费的非线性特征及其对保险市场的潜在影响。并采用2011年CHFS数据分别建立城乡居民保险消费的门限回归模型,识别出了这种非线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可支配收入的提升虽能促进城镇低收入群体的保险消费,但对其高收入群体的作用有限;对农村低收入群体保险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且会使高收入群体削减保险支出。该特征在收入分布变迁背景下将会导致居民总体保险消费的增长出现瓶颈。由此,在"供给侧"充分发挥商业保险机构的创新主导作用来激发高收入群体的保险消费活力,并在"需求侧"促使收入分配政策合理向低收入群体适度倾斜,将可能成为扭转当前局面的有效途径。此外,社保收入对保险消费的引导和调节作用还有待开发和加强。
关键词:
保险消费 非线性特征 收入分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建民 毛军 吴金光
文章基于我国1999—2012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平滑转移模型,从城乡收入差距视角实证检验税收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为了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对居民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必须着眼于发挥税收政策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通过优化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把城乡收入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结果表明,在我国目前情况下,税收政策实现有效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目标的城乡收入差距绝对数最优值为4 967元,城乡收入差距相对数最优值为0.1238。基于促进消费增长的目标以及调节城乡居民分配差距的需要,应进一步重视和强化税收政策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柴建 王瑶瑶 李晓芬 张晓空
聚焦收入差距扩大问题,运用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和通径分析法刻画中国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并提取出核心影响因素,构建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收入差距与其核心影响因素间的非线性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人口因素、社会保障与基础设施均不同程度扩大了中国收入差距。(2)收入差距对储蓄率、失业保险覆盖率以及人均受教育水平的变动非常灵敏。短期内失业保险覆盖率增加对收入差距产生较大的正向冲击,长期中失业保险的收入分配调节效应显现。(3)时点脉冲响应结果表明,利率越低,储蓄率恶化收入差距的效果越显著;社保制度的改革完善短期会使失业保险覆盖率恶化收入差距的作用增强,长期来看随着覆盖群体的扩大,失业保险的收入再分配效果逐渐增强;技术知识领域投资增加,在长期将使人均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恶化收入差距。据此,缩小收入差距的主要着眼点应是努力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并逐步提升保障水平,不断完善收入再分配制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元海 李文星
理论上,外资经济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运用平滑转移回归模型对外资经济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间的关系进行了阈值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外资经济与全国基尼系数之间存在阈值协整关系;市场化水平低于0.668,外资经济扩大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接近或达到最大;市场化水平上升至0.668,外资经济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效应发生非线性转移;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2000年左右外资经济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发生性质变化,2002-2010年外资经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接近或达到最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何宜庆 李丛洁 陈林心
刺激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方式。文章分析了2000-2014年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协调度将人口特征、收入差距与消费增长联系起来,比较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这三者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运用Moran’sⅠ指数检验人口特征、收入差距与消费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建立消费增长的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有:人口特征、收入差距与消费增长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人口特征显著促进消费增长;在大部分地区,收入差距抑制消费增长,但在西部地区,收入差距促进消费增长。最后根据结论给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何宜庆 李丛洁 陈林心
刺激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方式。文章分析了2000-2014年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协调度将人口特征、收入差距与消费增长联系起来,比较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这三者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运用Moran’sⅠ指数检验人口特征、收入差距与消费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建立消费增长的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有:人口特征、收入差距与消费增长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人口特征显著促进消费增长;在大部分地区,收入差距抑制消费增长,但在西部地区,收入差距促进消费增长。最后根据结论给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程磊
本文首先建立一个关于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理论模型。接着,本文基于协整理论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利用中国1978—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性地考察了三类收入差距变量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程度。实证分析发现,这三类收入差距变量确实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Granger原因,并且在样本区间内,城镇基尼系数、农村基尼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分别可以解释居民消费率下降幅度的33.6%、18.3%和42.8%。值得注意的是,在短期内,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会促进居民的消费需求,但促进作用不是很明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文斌
(一)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衡量收入分配的差距,一般以基尼系数为指标,基尼系数越大,居民收入差距就越大。按照国际上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提供的标准,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在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为比较合理;0.4以上表示差距过大。具体到各个国家或地区,判断基尼系数多少为合理,还必须从其实际出发,看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红云
根据经济学有关消费理论的论述及对我国目前居民消费状况分析,说明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未必造成社会消费倾向递减、社会总消费水平下降,"劫富济贫"对增加消费需求没有显著帮助。指出我国目前消费需求不振的主要原因是居民总收入水平低;要使消费保持可持续增长的势头,必须扎扎实实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使普通群众生活富起来。
关键词:
收入 收入差距 消费倾向 消费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