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18)
2023(12092)
2022(10571)
2021(9930)
2020(8329)
2019(19330)
2018(19147)
2017(37155)
2016(20542)
2015(23141)
2014(23153)
2013(22804)
2012(21144)
2011(19082)
2010(18974)
2009(17223)
2008(16925)
2007(14655)
2006(12807)
2005(11154)
作者
(59829)
(49859)
(49430)
(47117)
(31840)
(23724)
(22476)
(19708)
(18999)
(17716)
(17252)
(16872)
(15863)
(15713)
(15447)
(15284)
(14840)
(14741)
(14136)
(14101)
(12447)
(12288)
(11963)
(11403)
(11139)
(11095)
(10983)
(10942)
(10001)
(9898)
学科
(84849)
经济(84751)
管理(56106)
(52359)
(42021)
企业(42021)
方法(38598)
数学(33401)
数学方法(32981)
(22215)
(21455)
中国(20925)
(20538)
地方(20266)
业经(17399)
农业(15622)
理论(13978)
(13625)
(13514)
贸易(13509)
环境(13063)
(13004)
(12894)
技术(11927)
教育(11835)
(11524)
金融(11521)
地方经济(11433)
(11279)
(11252)
机构
大学(295987)
学院(291594)
管理(115906)
(113530)
经济(111053)
理学(101415)
研究(100299)
理学院(100154)
管理学(98288)
管理学院(97766)
中国(71333)
(66140)
科学(65034)
(51088)
(50217)
(47518)
研究所(47164)
业大(45438)
中心(43934)
北京(42277)
(41395)
师范(41017)
(40995)
财经(40928)
农业(37416)
(37266)
(36580)
经济学(33857)
师范大学(33669)
(33394)
基金
项目(207272)
科学(163031)
基金(150496)
研究(150156)
(131979)
国家(130905)
科学基金(111811)
社会(93836)
社会科(88688)
社会科学(88663)
基金项目(80452)
(79746)
自然(73711)
自然科(71977)
自然科学(71959)
自然科学基金(70636)
(68716)
教育(68545)
资助(62022)
编号(60934)
成果(49762)
重点(46613)
(45596)
(44353)
(42462)
课题(42144)
科研(39713)
创新(39650)
教育部(38668)
大学(38172)
期刊
(121186)
经济(121186)
研究(85366)
中国(50347)
学报(49265)
科学(45566)
(42234)
管理(40467)
大学(36740)
(35418)
学学(34350)
教育(33785)
农业(29872)
技术(23756)
(20818)
金融(20818)
财经(19153)
经济研究(19119)
业经(18972)
图书(16218)
(16187)
问题(16101)
(14760)
科技(14638)
理论(14573)
资源(14297)
(13994)
技术经济(13712)
实践(13426)
(13426)
共检索到412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秦广强  
结合历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揭示了现阶段北京市民感知的收入差距程度及其公平性认知状况,并展开了横向区域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民众当前感受到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高于他们能够接受和容忍的程度,且普遍认为社会上层与下层群体的收入及其差距有失公平。经由推算得出的主观基尼系数显示,北京民众感知的贫富差距程度在全国各省份中居于前列。个体的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主观方面的不平等归因、流动上升预期等因素对其公平感有显著影响。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杜芳  
收入分配政策的变动对中国经济走势有重要影响。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提出的按劳分配理论是中国社会性质和经济发展目标所必须遵循的。必须坚持以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中国现阶段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忠健  
改革开放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国民总体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差距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以及社会居民收入的两极分化趋势。造成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表现在经济体制转轨及其渐进性、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倾斜、分配领域中的政策缺位以及灰色收入的大量存在等。过大的收入差距将影响我国城乡和地区的统筹发展,挫伤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应该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公平与效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春霞  王善迈  
本文利用对北京市初中的调查资料,通过对家庭经济状况、父母亲学历、父母亲职业领域、父母亲职业状态与子女就读学校类别的实际考察,研究学生家庭背景对其就读学校类别的影响。经验数据显示,北京市初中学生家庭背景与其就读学校类别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义务教育公平性状况不容乐观。建议逐步缩小城市中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淡化重点校政策、完善就近入学制度以促进义务教育公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琪延  张家乐  
本文依据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于2011年对北京市居民进行的生活时间分配的抽样调查,针对北京市居民上下班(学)路途时间消耗情况,分别对不同性别、年龄组、教育程度、职业、周就业时间、家庭情况的人群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了北京市居民上下班(学)路途时间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缓解北京市交通压力的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盛见  
分配链条分为起点、过程和结果等环节,分配的非公平性也相应地体现在这三环之中,分配起点的公平与否是整个分配链条是否公平的基础。从理论上分析,起点公平的标准应该是人们获取收入的"机会均等"。基于该标准对现阶段我国分配起点的"非公平性"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城乡、不同地区和行业以及同一经济社会结构内部等领域的非公平性十分突出。对此,现阶段必须关注分配起点非公平,采取相应措施以逐步消除起点的非公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时勘,陈雪峰,胡卫鹏,贾建民,高晶,李文东,范红霞,余俊生,张丽红  
我国政府为了抵御SARS的肆虐,紧急救治广大患者,在控制传染源、保护民众免受感染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使SARS疫情在短期内基本得到了控制。目前,我国政府及学术界已在考虑危机突发事件的预防监控系统的建立问题。我们认为,如果危机事件的控制与预防系统(包括流行病传染监控、公共卫生政策系统)忽视了对民众社会心理行为的预防和监控,则不是一个完善的预防控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继明  
我国现阶段的公平分配原则,只能是效率优先,兼顾平等。效率优先,只能是按贡献分配;兼顾平等,即在按贡献分配的条件下,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覃正爱  
分析现阶段收入差距状况合理性 ,可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收入差距问题。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中有合理的收入差距 ,也有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不能笼统而论 ,合理的收入差距是走向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由之路 ,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是对共同富裕目标的严重背离 ,有效调控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当务之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谈松华  
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同许多国家走过的路程相似,也面临着如何处理好普及与提高关系这样的现实课题,即如何让所有人受到更多、同时又是更好的教育。如果用国际上常用的术语,就是如何实现入学机会均等和享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均等两种目标的统一。正如国际教育规划和研究所(IIEP)首任所长菲力浦·库姆斯所说:“改进教育质量的目的并不一定与增加教育机会平等的目标相矛盾,但有时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纪玉山  
(一)当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以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例,1985年为752元,到1995年增加到3893元,平均每年递增16.3%。由于在分配领域导入了市场竞争机制,金融资产性收入占个人收入的比重日趋上升,以及各种非法收入日益扩大等原因,我国现阶段居民实际收入分配的差异,呈现出明显扩大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调查,1985年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的收入差距为2.9倍,到了1994年则扩大为3.8倍。由于经济机制处于转轨过程中,各种寻租收入增加,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雪峰  
劳动收入分配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占比状况事关劳动者收入水平和初次分配是否公平。目前,我国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是导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直接原因,长期发展下去会危及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深入剖析劳动收入比重偏低的形成原因,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断提高劳动收入占比是有效破解收入差距难题的现实选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天柱  李景霖  
文章分析了现今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参照日韩在发展农村经济的方面日本农协和"新村运动"运作经验,及对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9%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一些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森林  
本文充分论述了我国现阶段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具体表现及其成因 ,尤其是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科学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