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4)
- 2023(10924)
- 2022(9356)
- 2021(8753)
- 2020(7715)
- 2019(17957)
- 2018(17777)
- 2017(34318)
- 2016(18377)
- 2015(20823)
- 2014(20776)
- 2013(20307)
- 2012(18593)
- 2011(16450)
- 2010(16093)
- 2009(14730)
- 2008(14459)
- 2007(12889)
- 2006(10611)
- 2005(9219)
- 学科
- 济(75705)
- 经济(75620)
- 业(51499)
- 管理(51455)
- 企(41515)
- 企业(41515)
- 方法(40124)
- 数学(36208)
- 数学方法(35748)
- 财(23121)
- 农(20734)
- 中国(18445)
- 业经(15267)
- 学(14110)
- 贸(14010)
- 贸易(14006)
- 农业(13991)
- 易(13647)
- 务(13235)
- 财务(13186)
- 地方(13163)
- 财务管理(13152)
- 制(12529)
- 企业财务(12455)
- 和(11229)
- 技术(10888)
- 银(10776)
- 银行(10750)
- 理论(10700)
- 收入(10582)
- 机构
- 大学(257040)
- 学院(255411)
- 济(107385)
- 经济(105370)
- 管理(103027)
- 理学(89909)
- 理学院(89001)
- 管理学(87368)
- 管理学院(86894)
- 研究(81323)
- 中国(61381)
- 京(52974)
- 科学(49955)
- 财(48670)
- 农(41671)
- 中心(39747)
- 所(39718)
- 财经(39453)
- 业大(38798)
- 江(36794)
- 研究所(36410)
- 经(35988)
- 经济学(33655)
- 农业(32824)
- 北京(32650)
- 范(31903)
- 师范(31561)
- 经济学院(30682)
- 财经大学(29554)
- 院(29301)
- 基金
- 项目(178393)
- 科学(140969)
- 基金(131471)
- 研究(128570)
- 家(115370)
- 国家(114126)
- 科学基金(98399)
- 社会(82259)
- 社会科(78076)
- 社会科学(78051)
- 基金项目(69686)
- 省(68898)
- 自然(64407)
- 自然科(62964)
- 自然科学(62944)
- 自然科学基金(61815)
- 教育(59554)
- 划(58342)
- 资助(54175)
- 编号(52083)
- 成果(41558)
- 部(40036)
- 重点(39902)
- 发(37388)
- 创(37273)
- 科研(35309)
- 创新(34813)
- 国家社会(34759)
- 教育部(34638)
- 课题(34231)
共检索到360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云星
收入差距与储蓄的关系至今仍不明确,通过建立OECD国家面板数据(1991—2010年)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收入差距即基尼系数与国民储蓄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稳健的正效应,并且变量交互项分析表明社会保障支出,政府教育支出以及公共健康支出能够缓解收入分配和储蓄的关系,进而降低储蓄率,同时发现人口抚养比与储蓄率的关系与生命周期假说并不一致,结果表明储蓄率随着少儿抚养比的降低和老年抚养比的增加而减少。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储蓄率 抚养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叶德珠 潘爽 黄成宇
本文运用GLOBE文化习俗指数中的"未来导向"、"社会导向的集体主义"、"小团体集体主义"以及明清时期各省状元数构建儒家文化指数,从省际角度实证研究儒家文化与储蓄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儒家文化可以显著提高居民储蓄率,其中,儒家文化在农村地区对储蓄率的影响更加显著,在历史上儒家文化受破坏程度较为严重的省份儒家文化对储蓄率的影响较弱,在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的省份儒家文化对储蓄率的影响更强。从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在过去一段时期,我国金融业脱实向虚倾向较为明显;同时,新一代青年群体受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过度消费、提前透支消费等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也趋于增多,存款增长乏力成为银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从而有可能导致我国资本形成与积累出现逆转。这就需要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强化儒家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引导人们重新树立理性消费观念,稳定储蓄预期和储蓄率,夯实我国资本形成的基础,促进实业资本积累和转化,推动形成资本良性循环的局面,助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伟丽 叶民强
近年来,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区域间的城乡收入差距也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已严重影响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在综述前人对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拟用的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利用面板数据分析对全国的三大区域进行分析,得出各因素对不同区域的影响,以期对缩小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有所帮助。
关键词:
区域 城乡收入差距 面板数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剑锋
文章从去商品化角度出发,分析了西方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对国民储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对国民储蓄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但社会保障对国民储蓄的影响程度依赖于各国福利制度的具体安排,在去商品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公共福利计划降低了整体国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行为,因此社会保障制度能有效地提升国民储蓄水平。最后本文针对该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启示,希望能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提供经验支持。
关键词:
去商品化 社会保障 国民储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英 韩燕明 喻逸涵 蒋明雅
近年来,我国持续增加的城乡居民高储蓄率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典型特征,正确分析这一现象有利于我国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本文应用1996—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劳动力转移率和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率和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储蓄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对农村储蓄率的影响尤为明显。引入劳动力转移率和城乡收入差距的交叉项可以发现,通过提高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农村居民获取的非农收入,能有效弥补城乡收入不平衡。劳动力转移规模和转移速度共同通过收入差距的缩小对农村储蓄率存在间接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储蓄率 劳动力转移率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景睿 邓晓锋
金砖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伴随着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引发了增长可持续性的担忧。文章基于DEA方法对金砖五国2000-2011年全要素生产率、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利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探讨收入差距与技术创新的内在关系发现:收入差距与全要素生产率和前沿技术进步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与技术效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激励技术创新存在一个收入适度差距问题。当前金砖国家中南非、巴西和中国用基尼系数所衡量的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倒U型曲线顶点的临界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小收入差距,促进国内需求和激励技术创新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
金砖国家 收入差距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子晖 鲁晓东 温雪莲
储蓄与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一直都是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对此,本文结合最新发展的面板单位根检验及面板协整检验等方法,对中国、巴拉圭等24个发展中国家进行跨国比较,分别从总体样本和单位样本的角度对储蓄-投资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两者关系形成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的样本国家及时期内,储蓄与投资在总体上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具有相对较小的储蓄-投资相关系数。与此同时,本文研究发现,储蓄-投资相关系数与总抚养比率、经济增长显著相关,而国家规模、贸易开放程度等并非储蓄-投资相关系数大小的决定性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郑基超 倪泽强 刘晴
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理性人会将工作阶段收入在终生进行平均,这会带来消费和储蓄的变化,推而广之,随着整个社会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储蓄率会相应变化,文章通过实证发现2000年来的储蓄率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当整个社会工作年龄人口比重变大时储蓄率会上升,实证结果有利于厘清关于储蓄率变化的误解,也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的储蓄率变化并根据情况完善和调整相应政策。
关键词:
人口结构 储蓄率 面板数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叶德珠 潘爽
本文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考察我国居民储蓄率省际差异,并探讨其渠道效应和调节效应。文章采用基于GLOBE文化体系九个维度构建的中国跨省文化指标数据和宏观经济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文化是储蓄率省际差异的一个重要解释变量,并且不同文化维度的作用大小与方向各异;教育是文化影响储蓄的重要渠道;在调节效应方面,开放度会降低文化对储蓄的影响力。
关键词:
文化 储蓄 教育 开放度 文化金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景守武 陈红蕾
为了研究FDI、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使用泰尔指数测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2002~2014年我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DI、产业结构升级都分别缩小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FDI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地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人力资本、外贸依存度、城镇化率、政府干预能力和基础设施水平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又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景守武 陈红蕾
为了研究FDI、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使用泰尔指数测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20022014年我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DI、产业结构升级都分别缩小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FDI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地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人力资本、外贸依存度、城镇化率、政府干预能力和基础设施水平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又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敬水 张周静
本文根据1997—2007年我国30个省市的统计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教育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和教育人力资本结构两个方面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及其收敛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与人力资本结构变量之间呈U型关系;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呈倒U型关系;人力资本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性,即教育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和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都能加快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速度,但后者作用较小。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万广华 张藕香 Mahvash Saeed Qureshi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通过基于回归的不均等分解框架,研究了全球化对国家间收入差距的影响。这一框架不但可以帮助识别决定不均等的因素,还能量化这些因素对总的不均等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用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代表的全球化带来了不均等的上升,而贸易对不均等的贡献要大于外商直接投资。另外,全球化指标的绝对和相对贡献一直在持续增加。有趣的是,当我们根据收入水平对样本进行分组研究时发现,在过去二十多年中,高收入组国家间的不均等基本保持稳定,而低收入组国家间的收入差距则扩大了。在贸易方式上的巨大差别可以解释低收入国家间的收入发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佳
在全球外部失衡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发现人均收入究竟是如何影响贸易平衡的。本文利用2005-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世界138个国家进行整体和分组回归,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人均收入对贸易平衡的作用,并利用静态面板固定效应和混合估计、引入OPEC石油输出国虚拟变量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在考察期间,人均收入对一国贸易平衡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人均收入(横轴)和贸易平衡(纵轴)呈现倒U型曲线。这一结论既不同于传统的国际收支阶段假说,也有异于"居民收入增加——扩大消费——贸易余额减少"的较流行观点。本文认为,倒U型曲线的原因与一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社会保障完善程度、剩余劳动力充裕状况等因素有关。重视内部原因、认清现实差异是缓解外部失衡的有效出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佳
在全球外部失衡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发现人均收入究竟是如何影响贸易平衡的。本文利用2005-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世界138个国家进行整体和分组回归,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人均收入对贸易平衡的作用,并利用静态面板固定效应和混合估计、引入OPEC石油输出国虚拟变量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在考察期间,人均收入对一国贸易平衡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人均收入(横轴)和贸易平衡(纵轴)呈现倒U型曲线。这一结论既不同于传统的国际收支阶段假说,也有异于"居民收入增加——扩大消费——贸易余额减少"的较流行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