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69)
- 2023(11809)
- 2022(9631)
- 2021(8825)
- 2020(7482)
- 2019(16823)
- 2018(16553)
- 2017(31758)
- 2016(16946)
- 2015(19178)
- 2014(19007)
- 2013(19088)
- 2012(17452)
- 2011(15614)
- 2010(15588)
- 2009(15080)
- 2008(15373)
- 2007(13919)
- 2006(12370)
- 2005(11753)
- 学科
- 业(84598)
- 济(81460)
- 经济(81328)
- 企(77415)
- 企业(77415)
- 管理(71929)
- 方法(34967)
- 财(33388)
- 业经(28460)
- 数学(26993)
- 农(26881)
- 数学方法(26868)
- 中国(22348)
- 务(22180)
- 财务(22162)
- 财务管理(22135)
- 制(21440)
- 企业财务(20834)
- 农业(19323)
- 技术(16960)
- 体(16175)
- 策(15666)
- 划(15595)
- 贸(15392)
- 贸易(15382)
- 易(15084)
- 体制(14234)
- 和(14230)
- 银(12898)
- 银行(12891)
- 机构
- 学院(254060)
- 大学(250798)
- 济(122051)
- 经济(120201)
- 管理(103470)
- 理学(88418)
- 理学院(87659)
- 管理学(86881)
- 管理学院(86390)
- 研究(83164)
- 中国(69519)
- 财(60320)
- 京(52242)
- 财经(47009)
- 科学(43138)
- 经(42899)
- 所(40428)
- 经济学(38900)
- 江(37902)
- 农(37890)
- 中心(36959)
- 研究所(35735)
- 经济学院(35085)
- 财经大学(34802)
- 北京(33396)
- 业大(31298)
- 商学(30621)
- 商学院(30342)
- 院(29550)
- 农业(29325)
- 基金
- 项目(158471)
- 科学(128892)
- 基金(120662)
- 研究(120344)
- 家(102677)
- 国家(101795)
- 科学基金(90072)
- 社会(82770)
- 社会科(78717)
- 社会科学(78700)
- 基金项目(62699)
- 省(58642)
- 自然(54823)
- 教育(53648)
- 自然科(53616)
- 自然科学(53602)
- 自然科学基金(52798)
- 资助(49277)
- 划(48327)
- 编号(45982)
- 部(37744)
- 成果(37107)
- 制(36976)
- 创(36206)
- 国家社会(36024)
- 业(36019)
- 重点(35035)
- 发(33523)
- 教育部(33478)
- 创新(33007)
- 期刊
- 济(139952)
- 经济(139952)
- 研究(81311)
- 财(51928)
- 中国(50756)
- 管理(44753)
- 农(36683)
- 科学(32662)
- 学报(29802)
- 融(26348)
- 金融(26348)
- 农业(25121)
- 财经(25049)
- 大学(24947)
- 学学(23823)
- 经济研究(22981)
- 技术(22937)
- 业经(22529)
- 经(21701)
- 教育(18420)
- 问题(18256)
- 贸(16161)
- 业(15997)
- 世界(15793)
- 技术经济(15709)
- 国际(14027)
- 财会(14026)
- 现代(12961)
- 会计(12759)
- 经济管理(11635)
共检索到392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伟 魏荣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了收入差距与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率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与企业成本加成率呈"倒U型"关系,且拐点出现在基尼系数0. 363处;当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基尼系数处于"倒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即收入差距显著抑制了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提升,且此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垄断行业、低技术行业以及中西部地区尤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创新是收入差距影响企业成本加成率的中介渠道。由此得出结论: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缩小收入差距能够推动中国整体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率提升。
关键词:
收入差距 企业成本加成率 企业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钱学锋 范冬梅 黄汉民
本文采用会计法和Edmond等(2012)方法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加成进行测算,并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CEPII-BACI数据库和WTo关税数据库数据,考察了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加成有显著负向影响,进口竞争越剧烈,企业成本加成越低。但长期内,进口竞争的负向影响将逐渐消失。进一步地,本文还考察了在企业类型差异和行业异质性下,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成本加成的不同影响。此外,中间投入自由化引致的竞争能够带来多样化效应,促进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而加工贸易企业受进口竞争的影响要小于一般贸易企业。
关键词:
进口竞争 企业成本加成 贸易利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华盛 朱小明
本文基于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全球反倾销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在准确测度企业成本加成的基础上,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首次研究了中国对外发起反倾销对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反倾销保护显著提高了企业成本加成。这一结论在改变指标测算方法、替换样本和引入动态模型后保持高度稳健。反倾销保护对企业成本加成的促进作用随着出口强度的上升而减弱;反倾销措施的实施没有通过成本渠道影响成本加成,反竞争效应是成本加成上升的主要原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邱立成 刘灿雷 杨德彬
已有研究大多基于企业生产率的角度对企业对外投资的市场"自选择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忽视了企业的产品定价优势在对外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为此,本文基于企业成本加成率的视角,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定价能力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指标中,综合考察了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的市场"自选择效应",并进一步考察了其背后的生产率优势和产品定价优势。研究发现,相对于非对外投资企业而言,对外投资企业具有更高的成本加成率,且企业的成本加成率越高相应的对外投资规模也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除生产率优势外,产品定价优势同样是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决定因素。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对外投资 成本加成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曹亚军 毛其淋
中国政府在1999年实施了以"大学扩招"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改革,导致2003年之后人力资本急剧增加。文章以此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研究了人力资本扩张对中国企业成本加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人力资本扩张明显提高了企业成本加成率,平均而言,样本期内企业成本加成率提升的14.8%可以被人力资本扩张所解释;(2)人力资本扩张一方面有利于企业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从而可以制定相对较高的价格水平,另一方面会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降低了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即人力资本扩张通过提高产品价格与降低边际成本两个渠道提升了企业成本加成定价能力;(3)自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人力资本扩张对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提升作用最大,其次是经管法领域,而其他领域人力资本扩张的作用较弱;(4)人力资本扩张显著提升了东中部地区的企业成本加成率,但对西部地区的企业成本加成率的影响不明显。上述结论意味着,我国政府应继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以此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企业成本加成率 准自然实验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保昌 周升起 张然
进口关税如何影响企业成本加成问题关系到中国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和制造业强国目标的实现能否有效兼顾。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对中国制造业进口关税和企业成本加成分别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进口关税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进口关税提升促进了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2)相较于国有企业,进口关税提升更有助于非国有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进一步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及进口关税替代变量方法进行的稳健性检验证明研究结论是稳健的。研究表明在降低进口关税提升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同时,如何降低进口关税削减对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提升的抑制作用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进口关税 企业成本加成 制造业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冬冬 刘景卿
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分销成本纳入到一个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从理论上阐释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企业成本加成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以中国加入WTO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通过倍差估计法对理论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加成率,从多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高效率企业、内资企业以及产品替代弹性较小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提升作用更明显。上述结论表明,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定价能力、重塑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宇 游佳慧 霍聪聪
本文研究国内市场分割程度对于企业的成本加成率的影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相对价格法市场分割指数,使用1998—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成本加成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国内市场分割程度对于企业成本加成率的"U形"影响关系,即随着市场分割程度的上升,企业的成本加成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出口贸易会影响市场分割程度对于企业成本加成率的作用,国内市场分割对于出口企业的成本加成率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冬冬 刘景卿
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分销成本纳入到一个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从理论上阐释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企业成本加成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以中国加入WTO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通过倍差估计法对理论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加成率,从多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高效率企业、内资企业以及产品替代弹性较小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提升作用更明显。上述结论表明,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定价能力、重塑中国制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保昌 周升起 张然
进口关税如何影响企业成本加成问题关系到中国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和制造业强国目标的实现能否有效兼顾。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对中国制造业进口关税和企业成本加成分别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进口关税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进口关税提升促进了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2)相较于国有企业,进口关税提升更有助于非国有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进一步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及进口关税替代变量方法进行的稳健性检验证明研究结论是稳健的。研究表明在降低进口关税提升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同时,如何降低进口关税削减对制造业
关键词:
进口关税 企业成本加成 制造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耿伟 王亥园
本文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纳入扩展的M-O模型,分析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的提高通过促进产品质量升级进而提升出口企业加成率;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进出口数据的匹配数据,实证分析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证实了本文的理论命题;回归结果显示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竞争行业、非国有企业、退出企业和持续出口企业的加成率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二者的作用机制。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岳文
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基于最新的MP分解方法,从企业进入退出视角探讨了中国制造业总体加成率的动态演化,详细分析了存续企业、新进入企业和退出企业对总体加成率变动的影响。总体来看,样本期内除个别年份外我国制造业总体加成率基本呈上升趋势,这主要源于存续企业的贡献,退出企业对总体加成率的提升贡献为负,新进入企业对总体加成率变动的贡献则有正有负。进一步分行业、分地区、分所有制类型来考察总体加成率的变动时发现,存续企业、新进入企业和退出企业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类型总体加成率变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
关键词:
加成率 制造业企业 进入 退出 MP分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亚莹
本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研究地方保护与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地方保护提高了制造业企业加成率,其对加成率的影响与企业运营时间有关,运营时间越长,受地方保护增加市场势力的程度就越高。相比于出口企业,内销企业由于地方保护显著地提高了价格加成率。地方保护对大型企业、私有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最大,国有企业次之,外资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小。本文研究结论认为新出台的"公平竞争审查意见"对消除地方保护具有积极影响,对推动供给侧改革也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地方保护 加成率 制造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亚莹
本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研究地方保护与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地方保护提高了制造业企业加成率,其对加成率的影响与企业运营时间有关,运营时间越长,受地方保护增加市场势力的程度就越高。相比于出口企业,内销企业由于地方保护显著地提高了价格加成率。地方保护对大型企业、私有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最大,国有企业次之,外资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小。本文研究结论认为新出台的"公平竞争审查意见"对消除地方保护具有积极影响,对推动供给侧改革也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地方保护 加成率 制造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沈春苗 郑江淮
本文以“十一五”以来环境规制政策的实质性推进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0—2011年《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合并得到的微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DID),考察环境规制政策实施对制造企业成本加成率的影响效果及其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政策显著提升了制造企业的成本加成率;环境规制对成本加成率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创新补偿机制实现,市场结构变动机制对成本加成率的影响不明显,遵循成本机制对成本加成率的影响为负;环境规制政策对高污染行业和中部地区制造企业成本加成率的促进效果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