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27)
2023(14652)
2022(12379)
2021(11313)
2020(9454)
2019(21689)
2018(20858)
2017(40474)
2016(21535)
2015(24032)
2014(23806)
2013(23236)
2012(20984)
2011(18552)
2010(18290)
2009(16717)
2008(16336)
2007(14402)
2006(12341)
2005(11193)
作者
(58229)
(48761)
(48480)
(46294)
(31073)
(23261)
(22351)
(18975)
(18632)
(17188)
(16607)
(16480)
(15433)
(15315)
(15197)
(15034)
(14549)
(14282)
(14150)
(14090)
(11936)
(11677)
(11548)
(11161)
(11013)
(10982)
(10736)
(10518)
(9756)
(9400)
学科
(87779)
经济(87660)
管理(67962)
(64453)
(52548)
企业(52548)
方法(42095)
数学(37664)
数学方法(37167)
(29737)
(26049)
中国(23030)
(21900)
贸易(21888)
(21488)
(21228)
业经(19528)
(16383)
财务(16321)
财务管理(16281)
农业(15647)
企业财务(15440)
(15227)
银行(15207)
(15060)
金融(15057)
地方(14602)
(14515)
(14292)
(14113)
机构
大学(302438)
学院(300753)
(133618)
经济(131239)
管理(121940)
理学(105697)
理学院(104751)
管理学(103121)
管理学院(102559)
研究(95544)
中国(74717)
(64917)
(61157)
科学(52527)
财经(51478)
(46935)
中心(45941)
(45079)
(44151)
(43883)
经济学(42635)
业大(41364)
研究所(40286)
经济学院(38625)
财经大学(38614)
北京(37667)
(35290)
(34955)
师范(34895)
农业(34442)
基金
项目(205802)
科学(164549)
基金(153461)
研究(152381)
(132316)
国家(131275)
科学基金(115044)
社会(100959)
社会科(96184)
社会科学(96157)
基金项目(80020)
(78165)
自然(72738)
自然科(71182)
自然科学(71167)
教育(70511)
自然科学基金(69905)
(65629)
资助(63287)
编号(60458)
成果(48654)
(47460)
重点(45631)
(43539)
(43439)
国家社会(43343)
(43253)
教育部(41922)
人文(40885)
创新(40873)
期刊
(139645)
经济(139645)
研究(89442)
中国(55698)
(51832)
管理(46371)
学报(41040)
(39291)
科学(38822)
大学(33442)
学学(31507)
(30502)
金融(30502)
教育(27270)
技术(27132)
农业(26615)
财经(26164)
经济研究(23488)
业经(22669)
(22437)
问题(19027)
(17766)
理论(15284)
统计(15058)
国际(15020)
技术经济(14767)
(14300)
世界(13888)
商业(13801)
(13592)
共检索到444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景睿  
运用48个经济体1983—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收入差距、本土市场需求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传导机制、影响效应和优化方向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控制了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供给因素和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同时利用工具变量解决了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中的收入差距内生性问题之后,研究发现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收入差距存在适度范围。适度收入差距与出口产品质量水平相关,对于出口产品质量水平较高的经济体,收入差距的缩小有助于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水平;对于出口产品质量水平较低的经济体,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利于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水平。适度收入差距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景睿  
运用48个经济体1983—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收入差距、本土市场需求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传导机制、影响效应和优化方向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控制了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供给因素和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同时利用工具变量解决了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中的收入差距内生性问题之后,研究发现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收入差距存在适度范围。适度收入差距与出口产品质量水平相关,对于出口产品质量水平较高的经济体,收入差距的缩小有助于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水平;对于出口产品质量水平较低的经济体,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利于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水平。适度收入差距因经济发展水平而异,对于发达经济体,培育中产阶级强大的市场需求更为重要;对于发展中经济体,适度收入差距所激发的产品质量分化更为有益。因此,旨在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收入差距优化方向对不同出口产品质量水平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体有差别化的政策含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程锐  马莉莉  
文章从人力资本结构演进的视角考察一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问题。利用1970~2014年135个国家面板数据,运用"Newey-West-type"标准误的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探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可以显著地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增加控制变量和考虑可能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人力资本结构从初级向中级最后向高级的互补动态演进,可以有效实现一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升级。第二,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两种机制均显著存在。两种中介效应比重之和接近46%,表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两个中介效应明显。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钧霆  王子睿  佟继英  
使用CEPII中BACI-HS02微观贸易数据库,运用"质量-调整"价格法测算了中国行业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并选取2007~2016年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的相关数据,借助OLS法以及差分GMM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出口产品质量对工薪差距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对工薪差距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将通过技能溢价机制和利润分享机制扩大工薪差距,劳动生产率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扩大工薪差距也具有显著影响。技术进步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质量对工薪差距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调节效应,其中技术进步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则具有负向调节效应。稳健性检验表明了估计结果的可靠性。为缩小工薪差距,政府应加大对低技能劳动力群体的人力资本投资,同时企业应增加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低技能劳动力的技能水平。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怀建  沈坤荣  
出口产品的质量在经济增长领域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它不仅影响一国出口的升级以及出口竞争力,而且对一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因素经验假设,利用一个质量差异模型,分析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因素。使用58个国家1996—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发现研发水平和物质资本存量对出口质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人力资本的作用是不确定的。对于人均收入水平不同的国家,出口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表现不一样,人均收入越高的国家,出口质量的提高越依赖研发水平和物质资本存量,而对于人均收入越低的国家,物质资本存量以及以初等教育注册率衡量的人力资本水平对出口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建新  
文章使用了我国海关统计的29个省份2002年、2005年、2008年和2011年的HS6位编码数据,讨论了进口关税削减对我国各省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与其他的研究贸易自由化的文献不同,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国际国内出口产品质量前沿差距下,进口关税减让对我国各地区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作用方向不同。进口关税削减对那些远离出口产品质量前沿的产品种类的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作用为负;在面对削减关税水平对国内市场带来的激烈竞争的情况下,那些与国际国内出口产品质量前沿接近的产品种类更有可能通过参与技术创新和更多地使用高质量的进口中间投入品,来进行出口产品质量的升级。此外,本文的研究还表明,非市场化介入在短...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明益  
本文从技术差距的视角研究了外资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理论层面论证了内外资技术差距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可能存在倒U型关系的结论。在经验层面,以修正的出口质量指数衡量出口质量水平,并且选取1992-2012年我国制造业7个代表性行业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部分制造业行业确实存在这种倒U型关系;合理的技术差距能够显著地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包含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会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但一般贸易方式下外资仍能显著地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港澳台外资因技术差距合理,其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果比欧美外资更明显。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引资要充分考虑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景睿  赵婉婉  
基于金砖五国2000-2015年面板数据,探讨本土市场需求水平、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对金砖国家出口产品技术升级的影响机制,并测度其影响效应。实证研究表明,金砖五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国内需求结构升级;庞大的人口规模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了创新的成功概率,为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提供了有力的需求保障;过分依赖外部市场会让金砖国家陷入比较优势陷阱,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强度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因此,充分发挥本土市场优势实现规模经济,培育与提升出口产品竞争优势是金砖国家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景睿  赵婉婉  
基于金砖五国2000-2015年面板数据,探讨本土市场需求水平、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对金砖国家出口产品技术升级的影响机制,并测度其影响效应。实证研究表明,金砖五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国内需求结构升级;庞大的人口规模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了创新的成功概率,为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提供了有力的需求保障;过分依赖外部市场会让金砖国家陷入比较优势陷阱,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强度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因此,充分发挥本土市场优势实现规模经济,培育与提升出口产品竞争优势是金砖国家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洪铎  张建武  
基于BACI微观贸易数据库,运用需求信息回归推断法从整体、行业以及产品三个层面对1995—2013年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展开综合测度,并与主要发达经济体及新兴市场经济体进行横向比较。研究表明:(1)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的出口产品质量在考察期内呈现"急剧上升-波动震荡"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即先是在1995—2004年间处于大幅上升的态势,继而出现升降交替甚至急剧波动震荡的现象。(2)基于产品层面的考察发现,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质量总体呈现向好迹象,但近年来的提升速度有所放缓。(3)基于行业层面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韩峰   毛欣   史桐奇   左嘉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这表明中国的企业应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中探寻高质量开放之路。利用改进的城市层面市场潜力指标反映国内市场优势,基于2003—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和城市面板数据的匹配数据,探讨了国内大市场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市场扩张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国际市场则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了抑制作用。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内大市场能够通过降低企业平均成本、增加企业可获得的中间品种类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考虑国内与国际市场的交互效应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能够协同推动企业出口质量升级。研究结论对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国内大市场优势、提升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邓国营  宋跃刚  吴耀国  
文章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微观匹配数据,在地区制度环境存在显著差异的背景下研究中间品进口、制度环境与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中间品进口通过"竞争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中间品质量效应"以及"中间品多元化效应"机制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提升效果会因企业所有制、贸易方式、中间品进口来源国、技术复杂度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2)制度环境改善一方面可以直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强化了中间品进口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中间品进口与制度环境在影响出口产品质量方面存在互补性;(3)文章进一步从动态视角考察了进口持续期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得出二者呈现"U"型关系,短期进口无法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持续进口以及适时进入可以显著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本研究为中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改善区域制度环境提供了理论与现实支撑。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施炳展  
本文研究外资对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方向和影响渠道。研究发现: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产品质量差距扩大;外资通过生产效率、研发效率、竞争效应等渠道降低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广告效率渠道提升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外资企业数目增加会提升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外资企业出口强度增加会降低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总体来看,外资不利于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万淑贞  葛顺奇  罗伟  
文章采用2008~2015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进出口、经营和并购数据,以出口产品质量为切入点,在改进出口产品质量测算方法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跨境并购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微观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跨境并购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并且该负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目标企业的知识资产和并购方自身的出口与生产调整是跨境并购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渠道。前者影响并购方的研发,后者则直接促使并购方向目标企业所在地转移生产以替代原有的出口。结合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的分析,以及基于行业、产品和企业的子样本分析,均表明文章结论的稳健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威剑  李梦洁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出口目的国市场消费者偏好对企业最终产品与中间投入品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企业的微观数据,同时控制出口成本、企业规模与企业出口密集度等变量,验证理论模型的结论。结果表明,企业最终产品质量会随着出口目的国市场收入水平的增加而显著提高,部分原因可能来自于中间投入品的质量升级。最后,分别采用海关数据与世界银行数据构建相关替代指标与目的国收入水平的工具变量,在控制内生性问题的情形下,进一步考察目的国市场对于出口企业产品升级的直接与间接影响,以验证模型的稳健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