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38)
2023(15704)
2022(13069)
2021(12451)
2020(10415)
2019(24245)
2018(23775)
2017(45619)
2016(24420)
2015(27507)
2014(27439)
2013(27384)
2012(25298)
2011(22693)
2010(22529)
2009(20888)
2008(20674)
2007(18310)
2006(15585)
2005(13834)
作者
(69215)
(58827)
(57964)
(55500)
(36805)
(28250)
(26424)
(22879)
(22014)
(20609)
(19922)
(19613)
(18339)
(18222)
(18067)
(17991)
(17601)
(17111)
(16696)
(16621)
(14363)
(14310)
(14194)
(13375)
(13297)
(13200)
(12881)
(12714)
(11855)
(11780)
学科
(107763)
经济(107653)
(71385)
管理(63384)
(51574)
方法(48865)
(48569)
企业(48569)
数学(44281)
数学方法(43780)
农业(34112)
中国(29476)
(28120)
业经(25947)
(20838)
贸易(20830)
(20601)
(20396)
(19680)
地方(19471)
(16443)
银行(16415)
(15713)
(15713)
金融(15710)
(15683)
财务(15639)
财务管理(15602)
(15248)
技术(14885)
机构
学院(350920)
大学(348629)
(153886)
经济(151125)
管理(135242)
研究(120122)
理学(117827)
理学院(116569)
管理学(114588)
管理学院(113933)
中国(93104)
(73643)
(72036)
科学(71989)
(67473)
(60103)
农业(56848)
中心(56589)
业大(55988)
研究所(54819)
财经(54374)
(50045)
(49857)
经济学(48358)
北京(44880)
(44359)
师范(43931)
经济学院(43878)
(42329)
财经大学(40394)
基金
项目(239273)
科学(189716)
基金(177299)
研究(174030)
(155049)
国家(153739)
科学基金(131886)
社会(113658)
社会科(107564)
社会科学(107535)
基金项目(93392)
(91798)
自然(84392)
自然科(82478)
自然科学(82453)
自然科学基金(81037)
教育(78958)
(77252)
资助(72649)
编号(69015)
成果(55275)
(54676)
重点(53756)
(52171)
(49607)
国家社会(48470)
课题(46833)
教育部(46772)
创新(46502)
科研(46386)
期刊
(164752)
经济(164752)
研究(99382)
(74789)
中国(64778)
学报(55889)
科学(52455)
(51480)
农业(51129)
管理(44547)
大学(43504)
学学(41542)
(34134)
金融(34134)
业经(31357)
教育(29706)
技术(29086)
财经(26674)
经济研究(26225)
(25108)
问题(23142)
(22963)
世界(19021)
(18981)
(18016)
统计(17765)
技术经济(17358)
资源(15943)
(15715)
经济问题(15587)
共检索到507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立冬  周春芳  曹明霞  王洪亮  
本文将收入差距、收入流动性与收入均等化效应纳入到统一的分析框架,并基于2000—2011年间CHNS中国农村的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分析时段内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均等化效应均为正,同时收入均等化效应伴随考察时段跨度的增长而愈加显著,上述正向的收入均等化效应主要归因于农村居民间收入地位的变动。但不利的是,在2000—2011年间的四个时段内,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均等化效应在逐步减弱,分解结果显示减弱的主因在于收入流动效应的下降,根本则在于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的降低。本文建议应打通农村居民不同收入阶层间流动的通道,将构建有利于机会权利公平的收入流动机制作为政策的着眼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立冬  李岳云  潘辉  
本文利用1988—2003年CHNS的5轮农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村贫困的动态发展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村贫困的状态更多的是一种暂时性的贫困,而且中国农村存在着较高程度的脱离贫困与进入贫困并存的现象;不同收入阶层的贫困(或非贫困)家庭在脱离(或进入)贫困的可能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同时绝大多数的贫困家庭在脱贫后都进入了较高的收入阶层,而大多数情况下非贫困家庭在进入贫困后都分布在离贫困线较近的收入阶层;贫困家庭在脱贫后并不具有较强的维持非贫困状态的能力,同时,刚进入贫困的家庭与之前一直处于贫困状态的家庭在脱贫的机会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文凯  路江涌  白重恩  
本文利用农业部1986—2001年间六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对农村家庭收入流动进行了经验分析,发现:第一,分析期内农户呈现出收入流动程度随时间先增大后逐渐稳定的趋势,这使得持久收入不均等程度显著小于年度不均等,1995年以后虽然有较大的年度收入不均等,但持久收入不均等较小;第二,分析期内农村收入流动始终大于同期城市收入流动;第三,在1986—1990年间,农民平均收入较高省份的收入流动程度较大,而在1995—2001年间,各省收入流动差异并不明显;第四,农民收入水平有条件收敛的趋势,同时,教育水平提高、外出打工,都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显著的推进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章奇  米建伟  黄季焜  
如果在收入分配分析时考虑了收入流动性因素,收入分配问题可能就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严重,因为今天的穷人可能成为明天的富人。我们利用中国农村的调研数据,发现最穷的25%的农村居民收入地位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在增加,而中等收入农民的向上收入流动性却逐步陷入停滞。我们还把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收入差距的变化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一直停留在富人阶层和穷人阶层的那部分人的收入的变化,另一部分是向上流动到富人阶层或向下流动到穷人阶层的那部分人的收入的变化,发现收入流动性的变动对收入差距变化的作用是在不断上升的。最后,我们利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对可能影响收入流动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家庭抚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冬  
本文利用2000-2009年间CHNS调研数据,重点分析了中国农村贫困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并进一步关注了贫困居民脱贫后收入地位的改善程度。研究发现,在相对较高的世行1.25美元/人日和2美元/人日贫困标准下,中国农村贫困居民的收入流动性程度并不乐观,而且绝大多数贫困居民在脱贫后并没有实现收入地位的明显改善。因此,对未来扶贫政策的制定而言,在提高官方贫困线标准的同时,应努力提高贫困居民向中高收入阶层的流动空间,并逐步建立扶贫长效机制,通过借助开设金融扶贫保险、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以及拓展政府短期救助等方式,提升脱贫农户的经济基础以巩固扶贫成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帆  林燕  胡棋智  
通过多变量Prob it模型考察了我国农村贫困在两期之间的状态依赖性,同时分析了决定我国农村居民当期免于贫困的因素,研究发现:(1)人力资本投资中的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的反贫困效果最好;(2)从贫困的状态依赖性来看,我国农村低收入者没有陷入明显的持续贫困,收入流动性较强;(3)农村女性收入状况逐年改善,婚姻状况有利于缓解贫困,国家公务员或者企业经理,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性质的员工陷入贫困的概率更低,东部地区居民容易免于贫困;(4)改革开放的制度变迁给农村居民带来收入变动的机遇,同时也增加了他们收入的不稳定性;(5)回归结果对低收入门槛的定义比较敏感,有必要在收入分布的"绝对贫困"区域上方再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立冬  李岳云  史青  
利用1989-2004年间CHNS的五轮农村居民收入调查数据,本文对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和长期收入不平等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①中国农村居民具有较高程度的收入流动性,同时在2000-2004年间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较1989-1993年间显著提高。以1997年为界,收入流动性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特征,且这种趋势特征具有全局性;②不同收入阶层的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中间收入阶层具有更高的收入流动性;③中国农村居民长期内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低于单独年度,同时,农村居民的长期收入不平等主要来自于工资性收入的差异。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居民的长期收入不平等,必须从改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臧微  卢志义  
不同类型的收入流动性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截然不同。本文基于1989—2011年CHNS微观数据,运用基尼系数跨期分解法考察中国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对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贫富阶层收入地位固化,不同阶层在获得经济地位提升的机会上存在差异;收入流动性对收入差距的作用分为两类:一是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引发的收入差距,二是"富人愈富"导致的收入差距。因此,从制度和体制上推进"提低、控高"已刻不容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娜曼  
文章利用1989-2011年最新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考察了我国农村家庭收入构成的演变,利用基尼系数分析了农村收入差距的发展历程,并基于回归的不平等分解方法估计了各个解释变量对农民纯收入差距的贡献。文章发现,我国农村基尼系数自2006年来已经突破了0.5,收入差距悬殊;非农收入差距对农民纯收入差距的贡献最大;教育年限、政治资本是影响农村收入差距最大的两个因素,贡献度分别为54.3%和16.4%。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严斌剑  周应恒  于晓华  
本文基于中国农村最完整家庭数据,研究中国农村人均家庭收入流动性。研究表明:多维收入流动性指标得出的结论都显示中国农村收入流动性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最低收入群体呈现收入固化态势,中等收入群体进入低收入群体的概率大于进入高收入群体的概率;受教育程度改善、非农就业程度提高、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扩大、家庭赡养比提高和税费负担减轻对家庭收入水平和收入位置的提高影响显著。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新铭  
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尽管始自1978年的改革使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逐渐扩大,但地区间城镇、农村的收入差距仍处于较低水平。然而,恰恰是这种低水平的地区收入差距的背后却伴随着地区间机会不均等的进一步恶化,整个区间收入流动性逐渐下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间农村的两极固化格局已经形成,而城镇也呈现单极固化的趋势,这意味着地区间收入差距将持久存在。而且,地区间收入差距与收入流动性呈现协同变化特征。因此,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扭转地区间机会不平等局面,增强地区间收入流动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园争  
本研究聚焦于中国农村居民从1995年至2013年的收入历史图景,从收入流动的视角切入,对收入分配进行长时期的动态考量。随着20世纪的改革开放,中国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与之并存的是基尼系数的明显上升。然而这并非单纯代表收入差距的拉大,因为基尼系数本身无法反映相对收入地位的变化。而事实上,今天的富有者可能来自于昨天的穷人,收入流动通过刻画这种收入等级的变动,将动态视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建功  
采用收入流动性这个"动态"角度考察行业收入差距,实证分析方法借鉴了收入流动性测量模型,具体模型包括欧氏距离、相关系数和变异系数、基于转换矩阵的惯性率。结论表明:2002年以来我国行业的收入流动性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提出了提高收入流动性的对策:消除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消除资源性垄断对竞争格局的干扰;完善产业政策增加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盈利空间;对关系国计民生但盈利能力较弱的行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有效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杰  苏群  周宁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89~2011年的数据,对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趋势及传递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1989~2011年间,农村居民代际收入弹性总体较高,表明代际收入流动性整体较低;尽管如此,高收入的子代受父代收入的影响却比较小。第二,从代际收入弹性这20多年的变化趋势看,1997年达到峰值后,代际收入弹性缓慢下降,然而在2011年时,代际收入弹性有所反弹。第三,以子代受教育年限代表的人力资本投资确实是解释农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重要因素,而以子代职业类型代表的社会资本投资则在农村居民代际收入传递机制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要提高农村居民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政府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姮  汪三贵  
本文对1994—2004年中国分区域农村各文化层次劳动力占全体劳动力比重对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结论表明,总体上看,具有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文化程度劳动力比重均对人均纯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影响较大,从小学到大学依次递增。东西部农村不同文化程度劳动力比重对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系数存在差异,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及其对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整体上低于东部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