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36)
- 2023(3790)
- 2022(3334)
- 2021(2791)
- 2020(2492)
- 2019(5873)
- 2018(5603)
- 2017(11787)
- 2016(6181)
- 2015(7225)
- 2014(7228)
- 2013(7399)
- 2012(6922)
- 2011(6136)
- 2010(5956)
- 2009(5521)
- 2008(5355)
- 2007(4724)
- 2006(3885)
- 2005(3174)
- 学科
- 济(37878)
- 经济(37843)
- 方法(25079)
- 数学(23987)
- 数学方法(23850)
- 业(20869)
- 管理(19482)
- 企(15969)
- 企业(15969)
- 财(12445)
- 收入(8290)
- 农(8233)
- 中国(7131)
- 地方(6450)
- 农业(6381)
- 务(5880)
- 财务(5874)
- 财务管理(5856)
- 企业财务(5650)
- 业经(5506)
- 贸(5225)
- 贸易(5225)
- 易(5023)
- 国民(4579)
- 技术(4455)
- 融(4369)
- 金融(4369)
- 国民收入(4328)
- 环境(4306)
- 制(4211)
- 机构
- 大学(96336)
- 学院(94558)
- 济(46892)
- 经济(46271)
- 管理(41841)
- 理学(37464)
- 理学院(37180)
- 管理学(36775)
- 管理学院(36619)
- 研究(26769)
- 财(21649)
- 中国(20100)
- 京(18391)
- 财经(18132)
- 经(16743)
- 经济学(16123)
- 经济学院(14963)
- 科学(14119)
- 财经大学(13760)
- 中心(12830)
- 业大(12522)
- 江(12490)
- 农(12101)
- 经济管理(12099)
- 所(11894)
- 商学(11871)
- 商学院(11795)
- 北京(11132)
- 研究所(10762)
- 范(10528)
- 基金
- 项目(68078)
- 科学(55681)
- 基金(52474)
- 研究(49259)
- 家(44319)
- 国家(44014)
- 科学基金(39610)
- 社会(35201)
- 社会科(33772)
- 社会科学(33761)
- 基金项目(27524)
- 省(25788)
- 自然(24280)
- 自然科(23798)
- 自然科学(23793)
- 自然科学基金(23390)
- 教育(23166)
- 资助(22765)
- 划(21202)
- 编号(17786)
- 部(16614)
- 国家社会(15653)
- 教育部(14991)
- 重点(14874)
- 人文(14696)
- 创(13863)
- 发(13820)
- 成果(13715)
- 大学(13264)
- 科研(13242)
共检索到124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超 李丽 许启发
居民对收入差距的主观评价直接影响社会协调和稳定,是衡量收入差距适度性的重要标准之一。文章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为基础,使用多元有序probit回归模型,就中国居民所处地区的客观收入差距对其收入差距主观评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客观收入差距对收入差距主观评价有显著正向影响,居民能够对所处地区存在的客观收入差距有一种理性的判断和认识;其次,对于相同的客观收入差距,与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居民相比,受过高等教育的居民倾向于低估收入差距严重程度;再次,收入满意度高的居民也倾向于低估收入差距严重程度。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客观测度 主观评价 收入满意度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乃合 黄祺雨
我们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从“集体主义”文化氛围的视角研究客观相对收入对主观收入差距容忍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人的客观相对收入越高,其主观收入差距容忍度也越高。在“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下检验影响的异质性,发现集体主义感弱化了个人相对收入对其主观收入差距容忍度的正向影响。进行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主观经济地位在客观相对收入影响主观收入差距容忍度的过程中发挥正向的中介效应。政策涵义在于,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绝对贫困得以消除,政府需要逐步重视和不断增强陷入相对剥夺状态贫困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此外,政府还应在再分配、三次收入分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文化的差异性和重要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蔡军 李瑞
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研究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方法的比较问题。文章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作为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用极差系数、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的计算结果来进行综合分析,在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找到上述方法之间的计算结果的差别,以期为正确衡量中国的收入差距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关键词:
城乡 收入差距 测度 检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焦爱丽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转轨与完善,我国居民整体收入有了很大提升,但基于不同地区间的基础差异和条件不同,收入和分配也有很大差异,出现了差距扩大的态势,这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稳定和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影响我国改革的深入。本文以相关文献为基础,以省域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收入差距进行解析,探索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提出完善我国收入分配的对策,以更好推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因子分析 省域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鹏
文章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考察了收入差距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差距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呈倒U形,临界点在基尼系数为0.4,当基尼系数小于0.4时,居民的幸福感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增强;但超过0.4时,扩大的收入差距将导致居民幸福感的下降。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居住在城市、非农业户籍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居民,其幸福感更低。居民自认为收入所得不合理也会显著降低其幸福感。
关键词:
中国居民 收入差距 主观幸福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莎 张芃
本文利用2013年CGSS调查数据,在对主观幸福感及收入分配差距进行探索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和多层累积Logistic模型,研究发现:GINI系数、熵指数、泰尔指数、阿特金森指数和变异系数与主观幸福感呈倒U型关系,且这种关系是稳健的,幸福感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呈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年龄、性别、政治面貌、健康、婚姻、住房、社会公平和社会信任等变量对居民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经济增长、财政公共支出、城镇化率也能显著影响主观幸福感,教育程度和就业状况的分组群体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莎 张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余文
本文运用扩展的基尼系数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不断扩大,国有单位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基本上与全国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保持一致,城镇集体单位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变化不大,其他单位①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不仅初始值比较高,而且扩大得比较快。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及私有化所带来的分配不均,另一方面来自国有部门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及其国有部门行业的垄断性质。
关键词:
扩展的基尼系数 行业收入差距 垄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敬水 何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文章从地区间经济实力差异、经济结构差异、基础设施条件差异、人力资本水平差异、对外开放水平差异、制度性差异等方面分析了地区收入差距形成机理,构建了地区收入差距panel data模型,以浙江省为例,对地区收入差距形成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间收入差距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地区人均GDP差异、城市化水平差异、人力资本差异对人均收入较低的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人均收入较高的地区收入差距影响不显著;基础设施条件差异对人均收入较低的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正向影响,对人均收入较高的地区收入差距具有负向影响;而地区人均外商投资差异对人均收入较高的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正向影响,对人均收入较低的地区收入差距具有负向影响;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差异、民营企业效率对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针对实证结果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敬梅
目前,学术界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大多数以定性研究和描述性分析为主。运用1986-2011年我国不同行业收入的统计资料,对我国行业收入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模型,对2004-2011年19个行业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存在显著差距,且有扩大的趋势。
关键词:
行业收入差距 公平与效率 经济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扬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本文通过翔实的数据,对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差距进行了分析,认为政策作用的重点应放在矫正由不正常原因形成的收入差距上,解决的措施包括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教育、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税收制度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美玲
利用城乡收入差距系数对山西省城乡收入差距进行测度,从城镇化水平、经济增长等方面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并提出了缩小差距的途径。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城镇化水平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燕武 吴承业
本文以福建省为例,首先从城乡差距和阶层差距方面分析福建省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分别分析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并进一步构建以收入分配为基础的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和全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以此进行比较,最后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消费需求 消费函数 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崇总
目前我国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基尼系数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收入差距城乡化,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收入差距区域化,不同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非常明显;收入差距行业化,不同行业从业人员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差距阶层化,收入向高收入阶层集中等问题。本文就居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居民收入 差距 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伟民
一、全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变动人们的感觉是,“六五”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转轨以及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和不断深入,国家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并实施了对东部或沿海的布局优先、政策倾斜的发展战略,从而导致了总体上的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这是以两个地区或两个地带间的绝对距离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如1978年和1989年东部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