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9)
- 2023(9496)
- 2022(7689)
- 2021(7061)
- 2020(6057)
- 2019(13735)
- 2018(13539)
- 2017(27065)
- 2016(14456)
- 2015(16169)
- 2014(16015)
- 2013(15648)
- 2012(13697)
- 2011(12106)
- 2010(12075)
- 2009(10970)
- 2008(10359)
- 2007(8982)
- 2006(7788)
- 2005(6675)
- 学科
- 济(62402)
- 经济(62340)
- 业(38828)
- 管理(38487)
- 方法(33323)
- 数学(31045)
- 数学方法(30523)
- 企(28642)
- 企业(28642)
- 农(18543)
- 财(16169)
- 中国(15402)
- 农业(12975)
- 贸(12298)
- 贸易(12294)
- 学(12270)
- 业经(12100)
- 易(11952)
- 地方(11224)
- 收入(10654)
- 制(8660)
- 环境(8565)
- 技术(8329)
- 理论(8124)
- 银(7929)
- 银行(7883)
- 融(7591)
- 金融(7589)
- 发(7587)
- 务(7489)
- 机构
- 学院(204592)
- 大学(202159)
- 济(87005)
- 经济(85563)
- 管理(80006)
- 理学(71071)
- 理学院(70357)
- 管理学(68757)
- 管理学院(68440)
- 研究(66777)
- 中国(49566)
- 科学(43748)
- 农(42914)
- 京(41148)
- 业大(36719)
- 财(36476)
- 所(34217)
- 农业(34008)
- 研究所(31730)
- 中心(30429)
- 财经(29957)
- 江(28707)
- 经(27492)
- 经济学(27370)
- 北京(25083)
- 经济学院(24998)
- 院(23956)
- 范(23591)
- 师范(23184)
- 农业大学(23043)
- 基金
- 项目(147523)
- 科学(115830)
- 基金(109475)
- 家(98761)
- 研究(98092)
- 国家(98012)
- 科学基金(83702)
- 社会(64963)
- 社会科(61811)
- 社会科学(61795)
- 基金项目(57955)
- 省(57800)
- 自然(57058)
- 自然科(55831)
- 自然科学(55811)
- 自然科学基金(54814)
- 划(48604)
- 资助(45660)
- 教育(45108)
- 编号(37233)
- 重点(33178)
- 部(31843)
- 发(30914)
- 创(30498)
- 计划(29210)
- 科研(29122)
- 创新(28641)
- 国家社会(27936)
- 教育部(26874)
- 成果(26857)
共检索到279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郑志浩 高颖 赵殷钰
本研究利用2000—2010年全国31省城镇住户调查汇总数据,采用两阶段QUAIDS-QUAIDS模型,估计了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模式与收入的关系,预测了收入增长对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模式演变前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城镇居民食物支出水平将会继续提高,食物支出占居民支出的比重将会继续下降,在外食物支出占食物总支出的比重将会进一步上升,动物性食物支出占食物总支出的比重将会进一步提高,水产品支出增长速度将会快于其他食物。
关键词:
城镇居民 食物消费 收入增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菲 张彩萍 白军飞
本文通过食物消费在收入增长、老龄化和水足迹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从收入增长与人口老龄化角度考察了中国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现状,并对其未来趋势进行预测,回答了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是如何影响食物消费水资源需求的问题。基于10个城市2023个城市居民家庭7天记账式调研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随收入上升呈现递减式上升的发展趋势,这意味着,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由食物消费所带来的水资源供需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在2027年左右逐渐缓解并达到水资源需求的最高点。与收入增长作用相反,中国人口老龄化对食物消费
关键词:
食物消费 水足迹 收入增长 老龄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辉尚 许世卫 孔繁涛
本文运用修正的AIDS模型,对2001-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组的食物消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粮食、油脂类、蛋类、菜类是城镇居民的重要必需生活品,其需求量对价格反应不敏感,刚性消费特征明显;奶类仍是低收入户的奢侈品,不同收入组间肉禽类消费支出弹性没有差异;肉禽类、酒类和奶类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相对比较敏感;粮食、肉禽类等价格变动对其他食物需求量影响较大,但其影响程度随收入增加而呈减小趋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肉禽类、酒和饮料、干鲜瓜果价格变动对其他食物需求量有较大影响,而粮食、肉禽类、菜类等的需求量受其他食物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城镇居民 食物消费 收入分层 AIDS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曹淑艳 谢高地
城镇居民食品账户生态足迹核算一直面临着消费项目不完善与消费-土地利用矩阵信息匮乏的问题。研究通过改进自下而上生态足迹模型,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并构建了食物消费的生态文明度概念与分类层次体系,在生态影响"数量"评估的基础上开展了"质量"评估。论文对2005—2012年中国及各省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的生态影响及生态文明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城镇居民部门食物账户的生态影响变动主要驱动力为在外就餐;2)全国及大陆省份中除山西、江西和青海外的28个省份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的生态文明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中国如果忽略城镇市场倒逼机制对生态文明的巨大作用,规模扩大与食谱增富的城镇化可能将整个中国带入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红利 高峰
文章利用1990~2013年间的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数据,在对食物消费结构变动影响农业发展的机制总结基础之上,利用VAR模型针对食物消费结构变动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的结果显示:食物消费结构变动的确会对农业总产值的变化产生影响,并且不同食物消费对农业总产值产生影响的程度与方向也存在差异。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国景 陈永福
本文基于11880个城镇住户调查样本数据,在食物消费模型中引入整合个人生命周期和家庭生命周期的系统性综合特征的家庭成人等价尺度,实证分析食物消费影响因素,尤其是测度家庭成人等价尺度对食物消费的影响,并揭示不同家庭成员的食物消费成人当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家庭结构和收入是影响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的重要因素,有必要在食物分析中引入基于个人和家庭生命周期建立的成人等价尺度。成人等价尺度测算结果表明,与其他家庭构成的家庭成员相比,独生子女家庭成员的食物支出成人等价尺度相对较高,这种差异对于17岁以下的孩子尤为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60岁以上老年人的食物支出成人等价尺度先增后减,特别是65岁以后下降趋势明显。研究结论表明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与年轻人在食物支出上的差异以及家庭结构的变迁,未来食物需求分析和预测应该根据这些变化和差异做出相应调整,这有助于粮食安全政策的制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智鹏 李亚丽 黄和平
在界定长江中游4座省会城市(武汉、合肥、长沙、南昌)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系统边界的基础上,运用生命周期法(LCA)对4座城市2001—2018年间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进行测算,并对其碳排放结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4座城市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量在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武汉市碳排放最高,长沙市最低,人均碳排放除了长沙市在食物加工阶段呈下降趋势以外,其他3市在各个阶段和总体上都呈上升趋势。(2)南昌市和长沙市食物消费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储藏和加工阶段,武汉市和长沙市的主要碳排放来源从储藏和加工阶段逐渐向运输阶段转移,食物垃圾处理阶段在4个城市中占比都很小。最后对相关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智鹏 李亚丽 黄和平
在界定长江中游4座省会城市(武汉、合肥、长沙、南昌)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系统边界的基础上,运用生命周期法(LCA)对4座城市2001—2018年间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进行测算,并对其碳排放结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4座城市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量在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武汉市碳排放最高,长沙市最低,人均碳排放除了长沙市在食物加工阶段呈下降趋势以外,其他3市在各个阶段和总体上都呈上升趋势。(2)南昌市和长沙市食物消费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储藏和加工阶段,武汉市和长沙市的主要碳排放来源从储藏和加工阶段逐渐向运输阶段转移,食物垃圾处理阶段在4个城市中占比都很小。最后对相关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心田,易法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郑志浩 赵殷钰
本文利用2004年江苏省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收入分布状况的变化后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在外食物消费的变化。估计结果显示,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增加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收入,将会明显增加金社会在外食物消费的支出和各类食物的消费量。估计结果还表明,收入分布状况的变化会影响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在外食物消费。因此,预测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在外食物消费时应充分考虑居民收入分布变化这一因素。
关键词:
城镇居民家庭 在外食物消费 收入分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辰 穆月英
依据2005~2012年我国31个省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和价格数据,运用AIDS模型测算了食品消费支出和价格弹性系数,并基于所得结果讨论了居民食品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以及食品消费变动态势。在对各类食品消费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同时,结合膳食营养发展目标对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进行了评价,分析了食品消费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未来粮食、油脂消费受支出影响有限,消费份额趋于减少;在外用餐、奶及奶制品、水产品消费是今后食品消费主要增长点,消费份额趋于增加;肉禽及制品、蔬果、蛋类消费将保持较快增速。除水产品、奶及奶制品和蛋类自价格弹性较大外,多数食品受自身价格的影响较小。目前食品消费发展方向与未...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孝岩 李国祥
运用动态GTAP模型评估RCEP实施后第5年、第10年和第20年的经济效应,并使用AnalyseGE程序分解我国居民食物消费进口的变动效应,以探究RCEP对居民膳食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RCEP通过降低农产品贸易成本所引致的进口扩张能有效缓解我国重要农产品市场供给压力,居民对肉奶瓜果等食物的进口需求远高于口粮类产品,促进了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升级;RCEP影响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升级的主要路径是替代效应,而收入效应的作用相对较小;RCEP伙伴农产品的大量涌入,会对我国相关产业造成一定冲击。鉴于此,应深化多方位合作,强化供应链保障能力,增强RCEP农产品供给稳定性,充分发挥其对促进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升级的替代效应;多措并举提升居民收入水平,补齐居民消费能力以推动膳食结构转型;重视RCEP伙伴农产品对国内肉类、奶类及糖类等弱竞争力产业的冲击,从顶层设计、技术创新等方面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RCEP 食物消费 动态GTAP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俊霖 莫晓芳
本文运用1978-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数据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华 胡雪枝
收入增长是否可以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这一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利用中国城镇居民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直接估计法估算主要营养素的收入弹性。研究发现,虽然中国城镇居民主要营养素均缺乏收入弹性,但由动物性食物提供的主要营养素的收入弹性均明显高于主要营养素总的收入弹性,更大于由植物性食物提供的主要营养素的收入弹性。从营养结构角度考察,收入增长对城镇居民优质蛋白摄入量的增加有积极作用,收入增长对居民营养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饱和性脂肪酸摄入量的增加对中国营养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
营养需求 收入弹性 结构 城镇居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伟伟 陆迁
基于2007至2012年中国省级相关数据,利用集中度指数方法,分解收入对食品支出不平等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存在较严重的食品支出不平等,且有加剧趋势;收入平均值和收入差距对食品支出不平等有强化效应,而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食品支出常量则为削弱效应。其政策含义是短期内政府可通过食品补贴等手段缓解低收入人群食品支出不足的状况;而长期内应谋求缩小收入差距的持续收入增长方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缓解食品支出不平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