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18)
2023(13434)
2022(11290)
2021(10320)
2020(8676)
2019(19486)
2018(19121)
2017(37690)
2016(20213)
2015(22397)
2014(21768)
2013(22109)
2012(20909)
2011(19011)
2010(19094)
2009(17785)
2008(17730)
2007(16003)
2006(14527)
2005(12742)
作者
(62329)
(52325)
(52272)
(49567)
(32931)
(25422)
(23378)
(20537)
(19866)
(18425)
(18034)
(17429)
(16687)
(16669)
(16558)
(16097)
(15603)
(15228)
(15218)
(15039)
(13347)
(13010)
(12883)
(12093)
(12058)
(11700)
(11511)
(11503)
(10652)
(10586)
学科
(92900)
经济(92778)
(62380)
(52356)
管理(51778)
方法(41717)
数学(38397)
数学方法(38038)
(37510)
企业(37510)
农业(35121)
中国(25055)
(24941)
业经(23108)
(19066)
(18779)
(17896)
贸易(17887)
(17473)
地方(17390)
收入(15004)
(14956)
银行(14904)
(14290)
(13864)
(13734)
金融(13734)
(13096)
环境(13011)
农业经济(12498)
机构
学院(301345)
大学(300376)
(131420)
经济(129076)
管理(113327)
研究(105791)
理学(98717)
理学院(97667)
管理学(95994)
管理学院(95493)
中国(83110)
(75766)
科学(66061)
(62498)
(60416)
农业(58929)
(55156)
业大(54113)
研究所(50077)
中心(49065)
财经(47960)
(44440)
(43880)
经济学(41290)
北京(39026)
经济学院(37801)
(37323)
农业大学(37071)
(36580)
师范(36051)
基金
项目(203469)
科学(160074)
基金(151324)
研究(142033)
(135421)
国家(134271)
科学基金(113092)
社会(93871)
社会科(88834)
社会科学(88813)
基金项目(79841)
(78306)
自然(73637)
自然科(71955)
自然科学(71935)
自然科学基金(70711)
(66441)
教育(62577)
资助(61778)
编号(54869)
重点(46083)
(46014)
(44888)
成果(43615)
(41608)
(40763)
国家社会(40338)
科研(39840)
创新(39087)
计划(38549)
期刊
(144471)
经济(144471)
研究(87182)
(77304)
中国(56478)
学报(56317)
农业(52273)
科学(49865)
(42869)
大学(42661)
学学(41241)
管理(36884)
(32588)
金融(32588)
业经(29144)
(24401)
财经(23855)
经济研究(23120)
技术(21369)
问题(21193)
教育(20607)
(20334)
(17472)
业大(16219)
统计(15964)
世界(15579)
农村(15353)
(15353)
农业经济(15344)
技术经济(15202)
共检索到445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立中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农村减贫进程却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和不一致性。基于此,本文在贫困分解的基础上,运用贫困弹性的动态特征,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讨了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减少的影响,解释上述问题。文章发现:(1)人均收入水平越高,贫困越有可能和收入不平等联系在一起;(2)收入不平等越严重的地区,贫困对收入不平等的反应越迟钝;(3)1998年是我国农村反贫困性质发生改变的拐点。文章建议,今后农村反贫困政策的重点应从以促进收入增长的开发式扶贫向以改善收入分配为重点的社会保护式扶贫政策转变。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立中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快速上升的大背景下,农村减贫进程却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和不一致性。基于此,本文在贫困分解的基础上,运用贫困弹性的动态特征,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讨了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减少的影响,解释上述问题。文章发现,(1)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均收入水平越高,收入不平等引起的贫困效应越强;(2)收入不平等越严重的地区,贫困对收入不平等的反映越迟钝;(3)1998年是我国农村反贫困性质发生改变的拐点。文章建议,今后农村反贫困政策的重点应从以促进收入增长的开发式扶贫向以改善收入分配为重点的社会保护式扶贫政策转变。并且,要实现快速的减贫目标,应当实施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发展政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兵  胡宝娣  赖景生  
文章利用了基于Lorenz曲线进行贫困测度及其分解的方法,实证研究了1985~2003年中国农村的贫困变动,以及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收入不平等加剧部分地抵消了经济增长的减贫成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云虹  刘强  
本文基于对贫困的分解,运用贫困弹性的动态特征,选取《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城市住户分组数据,深入分析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因素对中国1991-2009年间城市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速的经济增长对我国城市绝对贫困率下降起决定性作用,但收入分配恶化对城市相对贫困率上升有显著影响。(2)收入水平越高,则收入因素对城市减贫的促进作用越强,且分配因素所引起的贫困变动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则收入因素对城市减贫的促进作用越弱,且分配因素所引起的贫困变动越小。因此,我国今后的城市减贫,应在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以改善收入分配不平等为重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菲  
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四十年的时间里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反贫困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但贫困率持续降低,贫困深度进一步减轻,贫困严重性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在政府扶贫力度不断加强的同时,贫困率却面临下降趋缓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就需要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关键影响要素进行分析,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视角寻找脱贫、减贫的方法和路径,以便在精准扶贫战略的推动下,让农村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状态得到显著改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飞  卢建词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是"三农"问题中的主要内容。本文阐述了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减贫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然后定义一族新的洛伦兹曲线,构造我国农村家庭收入的分布密度函数,并对"贫困一增长一不平等"减贫效应分解方法进行修正。进而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中的农村家庭数据,对1991—2009年东部、中西部省份收入增长与分配结构扭曲的农村减贫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增长使得贫困入口比例下降,但分配不公平降低了减贫速度,并导致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份额不断萎缩。对比分析发现,中西部省份比东部沿海省份、2000年之后比之前的分配不公平程度更为严重。另外,基于Blinder-Oaxaca工资差异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白菊红  
改革开放20年的实践表明,农民收入分配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即在经济发展早期,收入分配不均等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当经济发展进入后期,收入分配不均等就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此时收入分配不均等的缩小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伟  王少国  
消除价格变动,以绝对标准衡量的中等收入者比重变化主要受收入增长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两个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各自的影响机理发现,收入增长并不必然会引起中等收入者比重上升,收入差距扩大也不一定会引起中等收入者比重缩小,两种效应对比重变化的影响方向决定于中等收入者划分标准在居民收入密度曲线上的位置。本文选用相关划分标准,以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密度曲线,初步验证了以上结论,并实证分析了20多年来两种效应对我国城乡中等收入者比重变化影响的方向和程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辛  谭诗斌  
文章基于国家统计局2010~2013年全国农村住户调查分组数据,运用广义二次曲线GQ模型回归拟合了农村居民收入分配洛伦兹曲线,测算了FGT贫困指数;采用沙普利值分解法估计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分配变化对减贫的贡献或影响;通过对五等份分组收入增长的弹性分析,评估了农村收入增长是否有利于穷人,并对提高农村减贫成效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乐荣  李小云  
文章采用模型分析和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基于2000年以来分省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分配及贫困减少数据,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分配的减贫效应,并探讨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状况及来源。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依然对农村贫困减少发挥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收入分配的恶化会部分抵消收入增长的减贫作用;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明显高于城镇,工资性收入是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经营收入次之,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则相对较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中华  岳希明  
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农村住户数据,本文对1988—2018年中国农村贫困状况演变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增长、收入差距对减贫的影响进行综合考察。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贫困大幅减缓,减贫动因主要是收入增长,收入差距扩大部分抵消了增长的减贫效应。但随着减贫进程的推进,增长因素对减贫的贡献不断减弱,分配因素的影响愈显突出。对于深度贫困人口而言,分配因素对其贫困状态的影响更为重要。分收入来源的实证分析显示,研究期内,工资性收入逐渐成为农村居民的首要收入来源,对农村减贫的贡献迅速上升;政府转移净收入对减贫的贡献近年来明显增加,伴随着贫困程度的加深,其减贫作用也在增强。益贫式增长指数的测算结果表明,贫困人口主要从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中受益,经济增长方式尚需向益贫式增长转变。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祝振华  张红丽  李洁艳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农村家庭数据,采用“识别-增长-分配”三成分分析框架和洛伦兹曲线量化分解方法,综合分析经济增长中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对农村减贫效应的影响。相对贫困动态识别和量化分解结果显示:农村相对贫困减缓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差距扩大部分抵消了增长的减贫效应;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分配因素对减贫效应的影响更重要。分收入来源实证分析显示:转移净收入的减贫贡献率不断增加,当设定更低的相对贫困标准时,转移净收入的贡献值及份额更高,扶贫效率随时间也不断提高。益贫式增长指数测算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方式持续促进农村减贫,农村贫困人口主要从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中受益。因此,应继续实施精准帮扶政策,增加农民转移净收入,提高经济增长益贫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立中  张建华  
文章以贫困的收入增长偏弹性和贫困的收入分配偏弹性的性质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分析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减贫进程之间关系的统一框架。文章着重探讨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收入水平和收入不平等的初始值对经济增长的减贫能力,以及收入不平等的贫困效应的影响,并以中国农村为例,来实证检验它们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及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玛依拉·米吉提  阿依吐逊·玉素甫  
通过运用FGT贫困指数和在Lorenz曲线基础上的贫困指示增长曲线对新疆农村最近几年的贫困变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2003年到2007年,经济增长减缓了新疆农村的贫困状况,但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减缓贫困的积极作用。除2003~2004年以外,其余时期的经济增长都不是亲贫式的增长,新疆农村的贫困人口在经济增长中获得的利益少于非贫困人口。因此,为了有效地减少贫困,新疆不仅要注重通过经济增长减少贫困规模,同时也要重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并且把减少收入分配不均等的重点要放在提高最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兵  赖景生  胡宝娣  
基于是否有利于穷人,结合收入分配状况和贫困水平的变化来审视中国经济增长,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政策含义。本文在建立农村居民收入Lorenz曲线的基础上,利用贫困指示增长曲线的实证分析揭示,1985~2003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有利于穷人的增长,农村穷人在经济增长中的获益少于富人;对农村贫困变动的测度和分解表明,经济增长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收入不平等加剧部分地抵消了经济增长的减贫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