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9)
- 2023(9733)
- 2022(8245)
- 2021(7805)
- 2020(6615)
- 2019(15211)
- 2018(14718)
- 2017(28599)
- 2016(15110)
- 2015(16502)
- 2014(15725)
- 2013(15144)
- 2012(13629)
- 2011(11974)
- 2010(12461)
- 2009(11634)
- 2008(11516)
- 2007(10280)
- 2006(9086)
- 2005(8046)
- 学科
- 济(63570)
- 经济(63516)
- 业(45726)
- 管理(44023)
- 企(35967)
- 企业(35967)
- 方法(30594)
- 数学(27380)
- 数学方法(26767)
- 农(19248)
- 财(17785)
- 中国(16700)
- 技术(14338)
- 农业(14025)
- 业经(13045)
- 收入(12571)
- 地方(12344)
- 学(11902)
- 理论(11050)
- 制(10942)
- 技术管理(9999)
- 贸(9782)
- 贸易(9773)
- 易(9477)
- 银(9431)
- 银行(9409)
- 融(8971)
- 金融(8969)
- 行(8955)
- 务(8404)
- 机构
- 学院(202096)
- 大学(200669)
- 济(84916)
- 经济(83322)
- 管理(78493)
- 理学(67968)
- 研究(67575)
- 理学院(67289)
- 管理学(65619)
- 管理学院(65247)
- 中国(51535)
- 京(42153)
- 科学(40749)
- 财(39310)
- 所(33352)
- 农(31798)
- 中心(30993)
- 财经(30672)
- 江(30326)
- 研究所(30227)
- 业大(29212)
- 经(27900)
- 经济学(27104)
- 北京(26519)
- 范(25281)
- 院(25244)
- 师范(25050)
- 经济学院(24493)
- 农业(24398)
- 州(24380)
- 基金
- 项目(137690)
- 科学(108970)
- 研究(100261)
- 基金(99887)
- 家(87798)
- 国家(87093)
- 科学基金(75103)
- 社会(65242)
- 社会科(61989)
- 社会科学(61972)
- 省(54912)
- 基金项目(50912)
- 自然(47303)
- 教育(47071)
- 自然科(46354)
- 自然科学(46344)
- 自然科学基金(45461)
- 划(45193)
- 资助(41719)
- 编号(39313)
- 成果(31990)
- 重点(31462)
- 创(31068)
- 部(29720)
- 发(29497)
- 创新(29267)
- 课题(28284)
- 国家社会(28096)
- 科研(25878)
- 教育部(25860)
共检索到302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庞泓 刘穷志
本文构建一种新的相对贫困变动测度指数(MeasurementIndexofRelativePoverty Change,简称RPC指数)来测度一段时期内相对贫困的变动。为分析收入增长对相对贫困的减贫效果,本文进一步构建RPC指数的分解模型,既可测度相对贫困群体及社会总体分项收入增长对相对贫困变动的影响和贡献,也可测度样本分组内部相对贫困变动及其对总体相对贫困变动的贡献。基于RPC指数及其分解模型,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至2020年4期家庭人均收入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对相对贫困变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整体收入增长不具有自动消减相对贫困的作用;相较于中位数收入,以平均收入为基数制定相对贫困线能更敏锐地反映居民收入增长分布的合理性;城乡居民分项收入的增长对相对贫困变动的影响不尽相同,在治理相对贫困时需予以不同的考量。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高齐圣 王秋苏
中国在2020年基本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阶段性目标后,反贫困战略将主要围绕减少长期贫困和缓解相对贫困展开。本文将研究重点聚焦于相对贫困的治理上,运用分层线性模型(HLM)探究相对贫困的影响因素,并选取城镇化水平作为衡量地区差异的层-2解释变量,通过理论与实证均验证了其在减贫过程中发挥着跨层中介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政策作为层-1解释变量对缩小相对贫困有直接的显著效应,而城镇化作为层-2中介调节变量带来的负面效应抑制了财政支农支出减贫的效果。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带来的就业机会增加等正向外部性,会更多的惠及贫困人口,极大地提高了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从财政支农支出、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看,减贫效果呈现从东向西递减趋势。因此,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不仅要抓住二三产业飞速发展的机遇,带动更多的相对贫困人口就业,更要警惕其带来的扩大贫富差距的可能,这就要求政府在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要更加精准化和效率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永友 沈坤荣
随着中国贫困结构的变化,相对贫困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本文基于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的经验数据,对中国的相对贫困问题进行了实证描述和分析。研究显示:(1)在时间上,中国的相对贫困水平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城乡内部相对贫困水平的上升速度存在差异,在空间结构上,城镇与农村的相对贫困具有共同运动的特征,不仅如此,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相对贫困与经济的发展速度有关,而与经济所处的水平没有关系;(2)中国相对贫困的产生和日趋严重主要来自于财富初始分配环节中劳动力要素价格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而财政在减缓初始分配环节造成的相对贫困方面作用又非常有限,尤其是医疗卫生支出某种程度上还进一步扩大了相对贫...
关键词:
财政支出 相对贫困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炳炎 王冲
包容性增长致力于解决相对贫困的三个维度,即收入不平等、人的发展和人的脆弱性问题,与此相对应,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也可概括为可持续的与平等的增长、社会包容和赋予权能及安全。包容性增长在中国实现的三个关键因素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实行初次分配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国民待遇逐步趋同;第三,以人本发展观取代物本发展观,加强发展中对人的关注,提高人的发展水平,保障人的安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素杰 陈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相对贫困现象没有随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从相对贫困的现状、经济高速发展中相对贫困的成因以及解决相对贫困的措施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经济高速增长 相对贫困 收入分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瑞坤 向书坚
研究目标:从需求层次递进结构出发,设计一种后扶贫时代中国农村相对贫困的测量方法。研究方法:根据相对贫困的内涵,改进卡方自动交互检测(CHAID)模型方法,将整体人群利用"支出-收入"回归算法进行分类,从全部"支出-收入"分类组中挑选相对低的组作为农村相对贫困样本组,以样本组最低收入值推断农村相对贫困线测度相对贫困人口。研究发现:CHAID模型的方法功能与相对贫困测量内容及指标间的理论关系吻合,能够跟踪绝对贫困消除后人的需求变化进而反映出相对贫困状态;与绝对贫困标准测量方法相比,CHAID方法保留了相同的收入测量指标,在相同需求范围内同样利用了线性回归方法,使贫困标准转换时基本原理不变,有助于国家扶贫经验的持续推进。研究创新:借鉴国际相对贫困标准比例法与指数法的收入指标与多维特征,通过非线性多元统计功能及递归原理实现了追踪人的需求变化以及归类相同需求人群的功能,实现了对相对贫困人口的测度。避免了比例法无法考察相对贫困内容及受数据分布形态影响的不足,同时也规避了指数法多维指标选取的主观性。研究价值:为绝对贫困消除后如何度量相对贫困提供了一种方案,丰富了"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理论体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玉婷
重视城乡差异、促进城乡融合是共同富裕目标下相对贫困治理的重点,而精准测度城乡相对贫困状况是相对贫困治理的基础。本文基于2012-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强弱相对贫困线的双重视角,分别对中国城镇和乡村相对贫困进行动态识别和测度,并采用Shapley分解方法,量化分析增长、分配和贫困线因素对城乡相对贫困变动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相对贫困发生率基本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在2016年后趋缓;城镇相对贫困发生率先下降后上升,且在城乡差异化强相对贫困标准下,2020年城镇相对贫困发生率高于农村。增长因素对城乡相对贫困发生率的降低起正向作用,但其作用在减弱。贫困线变动因素对相对贫困减少起负向作用。分配因素的减贫作用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其对农村减贫较多发挥正向作用,且作用日益突显;其对城镇减贫作用由正向转变为负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宗胜 黄云
在取得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性成就之后,中国在迈向共同富裕的新阶段将重点开展相对贫困治理。相对贫困的核心内涵是收入分配不均等。相较于绝对贫困,相对贫困不仅具有多维性、多元性,而且具有长期性等特征,同经济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阶段都紧密相关,在瞄准和治理上都比绝对贫困更加复杂。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国内部分发展较快地区的相对贫困实践经验值得借鉴。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收入分组数据,采用城乡两条相对贫困线测算了中国城乡相对贫困发生率并通过预测分析发现,近年来中国相对贫困程度整体大致平稳但略有上升,未来中国农村相对贫困可能会出现缓慢下降趋势,而城镇略有上升但基本保持平稳。"十四五"时期相对贫困治理不仅要继续巩固已有脱贫成就、保证扶贫政策的有序衔接及可持续发展,更需确定适当的相对贫困标准、实现相对贫困的城乡统筹,并结合乡村振兴,建立可持续、常态化的相对贫困减贫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兰
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后,我国扶贫工作重心转向解决相对贫困。相对贫困的内涵不仅指的人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还包括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以及人能力受限。有诸多原因导致贫困的产生,例如脱贫攻坚政策性因素、社会结构转型与人口流动带来的贫困、社会保障不健全性的贫困、自然地理因素带来的贫困、身心限制及能力不足等因素。目前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解决贫困的长效机制,在总结脱贫攻坚战的成功经验基础上进行相对贫困的分析,在城乡融合角度研究相对贫困,还要重视贫困的社会治理转向,构建中国特色减贫话语体系,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期刊] 改革
[作者]
邢成举 李小云
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并不意味着2020年后扶贫工作的结束,新时代的贫困治理将以相对贫困为核心。相对贫困具有相对性、转型性、发展性、多维性、结构性和特殊群体性等特征,这意味着我们要在统筹考虑相对贫困内涵的基础上建立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新型贫困治理机制。尽管一些区域已经开展相对贫困的治理实践,但这些实践缺乏彼此间的比较,扶贫标准相对混乱且贫困治理方案欠缺系统性思考。构建新时代的贫困治理机制,应转变现有的贫困治理理念与话语,制定新的贫困治理战略,完善贫困治理体制,整合贫困治理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易莹莹 汪嘉乐
文章选取2000—2019年城镇住户收入分组数据,测度与分析中国城镇住户相对贫困的程度,估计相对于经济增长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的相对贫困弹性,构建相对贫困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财富分配与相对贫困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我国城镇住户的相对贫困率和相对贫困指数总体呈现上升态势;相对贫困将会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旨在减少财富分配不平等的政策比提高平均收入的政策能更有效地治理相对贫困;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富分配极不平等时,增加收入或改善财富分配都对城镇住户减贫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兵 胡宝娣 赖景生
文章利用了基于Lorenz曲线进行贫困测度及其分解的方法,实证研究了1985~2003年中国农村的贫困变动,以及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收入不平等加剧部分地抵消了经济增长的减贫成效。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贫困指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纪宏 阮敬
亲贫困增长主要是指能够使贫困群体参与经济活动并从中得到更多好处的经济增长。在论述经济增长、不平等与贫困规模变动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种新的基于收入分布的亲贫困测度与分解方法,并通过对我国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现阶段应充分考虑分配政策和经济增长政策的结合使用,使经济增长与分配效应在一定的比例下相互弥补,在合适的收入差距下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章贵军 刘盟 罗良清
消除绝对贫困是我国脱贫攻坚时期的重要任务,缓解相对贫困则为后扶贫时期我国扶贫事业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2010—2018年双数年份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基于ELES模型测度了城镇和农村地区的相对贫困线,并采用夏普里值(Shapley Value)分解方法对贫困特征及变动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ELES模型设定的城乡地区的相对贫困线识别贫困特征更利于反映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性;(2)城镇居民以选择性贫困为主,农村居民则是持久性贫困、暂时性贫困以及选择性贫困并重;(3)农村居民相对贫困问题相对于城镇居民而言贫困范围更广、贫困程度更深、贫困强度更大;(4)2010—2018年期间,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缓解城乡相对贫困,而经济增长引致的生活成本的提高则抑制了减贫效应,收入不平等性对农村减贫效应的抑制作用大于城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青
相对贫困是收入相当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一个较低比例的社会生活状态,相对贫困人口比率是指相对贫困人数占全体人口的比率。由洛伦兹曲线可以求出相对贫困人口比率,通过消除相对贫困可以有效降低基尼系数。
关键词:
贫困 相对贫困 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