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4)
2023(10444)
2022(8759)
2021(8072)
2020(6820)
2019(15973)
2018(15640)
2017(30566)
2016(16198)
2015(18088)
2014(17794)
2013(18129)
2012(17301)
2011(15573)
2010(15189)
2009(13623)
2008(13006)
2007(11241)
2006(9883)
2005(9049)
作者
(46073)
(38738)
(38427)
(37167)
(24782)
(18561)
(17346)
(15093)
(14886)
(13711)
(13588)
(13309)
(12418)
(12382)
(12265)
(12098)
(11496)
(11288)
(11164)
(10953)
(9777)
(9485)
(9329)
(8888)
(8827)
(8771)
(8294)
(8164)
(7681)
(7654)
学科
(79644)
经济(79586)
管理(43720)
(42128)
方法(38252)
数学(35558)
数学方法(35368)
(28876)
企业(28876)
(23748)
中国(22245)
(19917)
农业(16544)
地方(16045)
(15665)
贸易(15655)
(15466)
(15269)
环境(15123)
业经(14373)
(13427)
(11667)
金融(11666)
(11551)
银行(11528)
(11058)
收入(11013)
(9847)
财务(9832)
财务管理(9812)
机构
大学(234712)
学院(230417)
(112041)
经济(110471)
管理(90295)
研究(85034)
理学(78395)
理学院(77616)
管理学(76529)
管理学院(76118)
中国(67148)
(49863)
科学(49095)
(48166)
(42600)
(41972)
中心(39688)
财经(39170)
研究所(38327)
经济学(37067)
(36152)
业大(35462)
经济学院(33785)
(33231)
农业(33009)
北京(31506)
(30549)
财经大学(29416)
(28042)
师范(27737)
基金
项目(161469)
科学(129459)
基金(122944)
研究(116059)
(107988)
国家(107246)
科学基金(92226)
社会(79026)
社会科(75311)
社会科学(75297)
基金项目(64229)
(60011)
自然(58144)
自然科(56806)
自然科学(56791)
自然科学基金(55840)
教育(51405)
资助(51180)
(50461)
编号(43652)
(37892)
重点(36865)
(35346)
国家社会(35221)
成果(34994)
教育部(32783)
(32522)
中国(31877)
科研(31426)
人文(31400)
期刊
(113103)
经济(113103)
研究(69696)
中国(43519)
学报(37347)
(36984)
科学(35166)
(34730)
管理(30873)
大学(29285)
学学(27711)
农业(25432)
(23194)
金融(23194)
经济研究(19992)
财经(19848)
技术(18601)
(17115)
业经(16336)
问题(15957)
教育(15277)
(14799)
(14622)
世界(13712)
统计(13573)
技术经济(12378)
国际(12239)
(11510)
资源(11456)
决策(10525)
共检索到343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文博  李国景  陈永福  颜珅  
[目的]食物系统碳排放在全球碳排放中的比重已达到30%。聚焦居民收入增长对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及其带来的碳排放效应,从饮食结构视角考察居民收入增长导致的食物系统碳排放变动。[方法]从微观视角运用EASI需求系统模型分析不同收入增长模式下食物系统碳排放的可能增长路径。[结果]收入增长会使碳排放密集型的牛羊肉等动物类食物的消费量快速增长;在不考虑收入分布变化的收入增长10%~50%的情景下,人均食物系统碳排放的变动在-5.23%~13.99%之间,收入差距缩小和中等收入群体壮大的收入增长模式则会使排放进一步增加;在收入增长幅度低于30%时,农业减排技术进步可以有效中和食物系统碳排放增长,反映出农业减排技术进步对于减缓食物系统碳排放的重要性和有限性。[结论]有必要制订依靠农业减排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减排策略,进一步促进饮食的健康和环境协同增效,引导居民的饮食结构向果蔬等植物类食物及“低畜肉,高禽、蛋、奶、水产品”的动物类饮食结构转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娇   钟甫宁  
基于2015-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二次近乎理想的需求系统(QUAIDS)模型估计城乡居民食物需求弹性,并进一步基于食物价格分析城乡居民饮食结构优化与农业碳减排的协同路径。研究发现:就单类食物价格变化来看,蔬菜水果价格降低不具碳减排效应,提高猪肉价格具有碳减排效应,但会减少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只有水产品价格下降或牛羊肉价格上涨可以优化居民饮食结构、促进农业碳减排;从多类食物价格变化组合效应来看,降低蔬菜水果和水产品价格,并同比例提高猪肉、牛羊肉价格可以在增加植物和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的情况下,优化居民饮食结构、促进农业碳减排;相同情境下,城镇居民人均碳减排绝对量略大于农村居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娇   钟甫宁  
基于2015-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二次近乎理想的需求系统(QUAIDS)模型估计城乡居民食物需求弹性,并进一步基于食物价格分析城乡居民饮食结构优化与农业碳减排的协同路径。研究发现:就单类食物价格变化来看,蔬菜水果价格降低不具碳减排效应,提高猪肉价格具有碳减排效应,但会减少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只有水产品价格下降或牛羊肉价格上涨可以优化居民饮食结构、促进农业碳减排;从多类食物价格变化组合效应来看,降低蔬菜水果和水产品价格,并同比例提高猪肉、牛羊肉价格可以在增加植物和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的情况下,优化居民饮食结构、促进农业碳减排;相同情境下,城镇居民人均碳减排绝对量略大于农村居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兴稳  樊胜根  陈志钢  张晓波  吕开宇  
本文采用国内外研究最常用的3d—24h膳食回顾法,调查贵州普定县随机抽取的3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的全户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程分析西南贫困山区道路是否会影响其农户食物获得能力。研究发现,调查地区农民的基本温饱问题尽管已经能够得到基本保障,但农民的营养结构还不太合理,蛋白质摄入量普遍不足,膳食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居住地离集贸市场越远、道路状况越差,农民食物的多样性及膳食综合评价得分(DDP分值)越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玉梅  徐鑫  李志强  
论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农村居民住户调查数据,运用Engle模型和Working-Lesser模型两阶段法分析居民对粮食、蔬菜和肉类等12种主要食物的消费需求特征及其变化,并运用Tobit模型处理了零消费问题,减少了估计偏差。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对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的影响都在逐渐变小,食物消费的地区差异也在缩小。然而,价格始终是影响居民食物消费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粮食价格上涨会对低收入居民产生较大影响。今后,居民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增长较快,应重点增加肉类的生产以满足需求增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行健  盛威  杨碧云  
本文利用2009年中国六个省份与直辖市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与扩展分析,并与2007年的实证结果进行了比较,结论表明:(1)家庭可支配收入、户主受教育程度与家庭人口结构均显著影响居民家庭的旅游消费决策与旅游消费支出;(2)2009年和2007年的家庭旅游支出的收入弹性都显著地大于1,表明旅游市场有很大的增长潜力;(3)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既会提高家庭外出旅游的概率,也会促进家庭旅游时的支出;(4)城市人口规模对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5)妻子的受教育程度与就业状态对家庭旅游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该影响要大于丈夫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本...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灵恩  成升魁  穆松林  徐增让  高利伟  
基于食物分类的视角对城市餐饮消费进行实证研究有助于科学、准确的了解城市餐饮消费食物资源结构,从而为餐饮消费的资源环境效应等相关基础研究和城市各部门经营管理决策奠定基础,提供依据。目前国内外缺乏此类研究。文章首先对国内外餐饮消费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基于食物分类对拉萨市8家不同等级、不同类别餐饮场所的餐饮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以人均点菜量、人均消费量和浪费率等指标从消费场所、消费主体、消费时间等视角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国景  陈永福  
关于营养需求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利用2009年广东省城镇住户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估计了城镇居民家庭能量和主要营养素需求的收入弹性,结果表明总体样本家庭的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需求的收入弹性分别为0.273、0.298、0.238和0.291,收入增长对居民营养需求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运用门槛模型估计表明,营养需求与收入间呈非线性关系,能量和主要营养素需求与收入间的关系均在家庭人均收入为13970.11元处出现结构性突变,当家庭人均收入低于门槛值时,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国景  陈永福  
关于营养需求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利用2009年广东省城镇住户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估计了城镇居民家庭能量和主要营养素需求的收入弹性,结果表明总体样本家庭的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需求的收入弹性分别为0.273、0.298、0.238和0.291,收入增长对居民营养需求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运用门槛模型估计表明,营养需求与收入间呈非线性关系,能量和主要营养素需求与收入间的关系均在家庭人均收入为13970.11元处出现结构性突变,当家庭人均收入低于门槛值时,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需求的收入弹性分别为0.7、0.71、0.712和0.684,而当跨过门槛值时,能量和碳水化合物需求的收入弹性转化为0.201和0.22,蛋白质和脂肪需求的收入弹性变为负值,但不显著。营养需求与收入间呈非线性关系意味着以消除营养不足为目标的收入调节政策的选择应该考虑不同人群的收入水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楚亮  李实  
随着对中国社会经济相关问题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相应的住户调查数据也在逐渐增多,并且各套数据在调查方式、覆盖目标人群,甚至研究主题设计上都具有较强的相似性。本文对研究中常用的几套中国住户调查数据在样本人群结构偏差、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收入分布与收入不均等程度解释因素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数据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人口结构偏差,但这种偏差对于收入水平和收入不均等程度的影响不明显;在一些数据中,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弱,并且与变量的度量误差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具有相似性;不同数据来源的对数方差难以从变量结构特征和系数特征中得到解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自敏  杨丹  
农业分工是农业经济内生增长的源动力。利用来自中国6省的调查数据,建立Tobit和Possion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否对农业分工有显著影响,得出了稳健的结果: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显著促进农业分工,而农户禀赋和村级政府特征对农业分工也有显著影响。因此,现阶段中国农村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并配套提升组织对农业分工促进作用的相关政策措施,从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勤航  高延雷  诸培新  
农民增收问题备受社会各界重视,小农户通过组织化的方式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其家庭收入的影响效应有待验证。基于对山东省博兴县372个种粮小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值得分匹配(PSM)方法实证分析了小农户组织化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其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组织化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可以显著提高小农户家庭人均总收入(23.03%)和非农收入(23.12%),对农业纯收入也有正向影响。(2)从不同组织模式看,村级代理托管模式和土地入社托管模式均能显著提升小农户家庭人均收入和非农收入,且土地入社托管模式的提升效应高于村级代理托管模式。(3)村级代理托管模式对小农户农业纯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土地入社托管模式则相反。因此,应充分发挥村集体的统筹协调功能,不断提高小农户在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时的组织化程度,同时强化农业服务主体建设,更好地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史常亮  栾江  朱俊峰  陈一鸣  
本文基于全国8省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在综合考虑样本选择偏差和异质性的基础上,使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估计了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发生土地流转的农户通过土地流转使家庭总收入和人均收入分别提高了27.3%和33.3%。进一步地,本文借鉴Fields分解法的思路,估计了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流转扩大了农户间收入差距,其中,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达到23.1%,对人均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达到29%。但是,通过进一步讨论我们发现,如果提高非流转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比重,收入差距将会缩小。因此,政府未来应着力提高农户土地流转的参与程度,尤其是让更多的低收入农户有能力参与土地流转。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史常亮  栾江  朱俊峰  陈一鸣  
本文基于全国8省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在综合考虑样本选择偏差和异质性的基础上,使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估计了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发生土地流转的农户通过土地流转使家庭总收入和人均收入分别提高了27.3%和33.3%。进一步地,本文借鉴Fields分解法的思路,估计了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流转扩大了农户间收入差距,其中,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达到23.1%,对人均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达到29%。但是,通过进一步讨论我们发现,如果提高非流转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比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秀琴   颜宇  
空气污染对居民经济活动的影响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基于2010—2014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使用空气流动系数作为空气污染的工具变量,考察了空气污染对中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2SLS估计结果表明,PM_(2.5)季均值每增加1%(1微克/立方米),会导致家庭季度总消费平均下降1.312%(312.776元)。该结论在替换消费指标、改变模型设定、调整回归样本等条件下依旧稳健。机制检验表明,空气污染通过收入效应、规避行为以及医疗支出挤出效应影响居民消费。进一步讨论发现,在面临外部环境冲击时,家庭对于各项分类消费支出的偏好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不仅为环境治理的成本收益判断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全面促进消费提供了现实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