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22)
2023(3778)
2022(3228)
2021(2950)
2020(2536)
2019(5928)
2018(5869)
2017(13115)
2016(6594)
2015(6731)
2014(6926)
2013(7092)
2012(6513)
2011(5765)
2010(5716)
2009(5191)
2008(4927)
2007(4449)
2006(3842)
2005(3569)
作者
(16851)
(14361)
(14079)
(13686)
(8734)
(6890)
(6622)
(5466)
(5426)
(5024)
(4995)
(4702)
(4648)
(4623)
(4602)
(4439)
(4372)
(4155)
(4110)
(4008)
(3667)
(3438)
(3435)
(3314)
(3245)
(3233)
(3141)
(3024)
(2893)
(2770)
学科
(33235)
经济(33218)
(19858)
管理(17186)
方法(16576)
数学(15570)
数学方法(15515)
(13836)
(12261)
企业(12261)
(11214)
收入(9504)
(8850)
贸易(8848)
(8640)
结构(7794)
中国(7784)
农业(7681)
地方(6852)
(5803)
产业(5778)
业经(5504)
(5416)
产品(5376)
(5100)
税收(4983)
(4967)
国民(4937)
(4903)
银行(4891)
机构
学院(92247)
大学(89710)
(48781)
经济(48232)
管理(36223)
理学(32057)
理学院(31799)
管理学(31405)
管理学院(31256)
研究(29559)
中国(23289)
(21371)
(17487)
财经(17220)
经济学(16856)
科学(15811)
(15718)
经济学院(15477)
(15147)
(14376)
中心(13287)
研究所(13023)
财经大学(12844)
(12712)
业大(12608)
农业(11825)
经济管理(11404)
商学(11089)
商学院(11012)
北京(10789)
基金
项目(61028)
科学(49321)
基金(46755)
研究(44086)
(40101)
国家(39796)
科学基金(34846)
社会(31329)
社会科(29973)
社会科学(29966)
基金项目(24237)
(23211)
自然(21346)
自然科(20892)
自然科学(20889)
自然科学基金(20565)
资助(19908)
教育(19692)
(18559)
编号(16666)
(14363)
国家社会(13802)
重点(13566)
(13550)
教育部(12716)
人文(12541)
(12227)
成果(12215)
社科(11751)
科研(11674)
期刊
(52011)
经济(52011)
研究(28592)
(15775)
(13544)
中国(13298)
管理(13194)
学报(12205)
科学(11887)
经济研究(10884)
大学(9846)
业经(9791)
学学(9640)
农业(9352)
财经(8925)
(8333)
金融(8333)
(7788)
问题(7190)
技术(7183)
商业(7082)
统计(5657)
(5494)
技术经济(5373)
世界(5165)
(5022)
(4816)
经济问题(4591)
决策(4491)
商业经济(4276)
共检索到131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叙春  
结合消费需求转型升级的宏观背景,本文研究了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决定机制及如何实现产品的有效供给问题。研究发现:除医疗保健、交通与通信外,各商品的价格增长都会显著提高其消费支出占总消费的份额;食品价格增速过快是抑制中国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原因;除教育外,收入增长对其他六类消费结构的升级都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且食品、衣着和居住等物质型消费的门槛值要低,而交通与通信、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服务型消费的门槛值要相对更高。将消费与生产联系起来,本文探讨了如何有针对性地提供适时、适地和合乎收入水平的产品供给,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琳  
随着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我国居民将更多消费服务类商品,这势必将极大提高社会消费总额,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然而,关于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机制还不够明晰。因此,为了指导各地区借力消费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本文通过协整检验验证消费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并通过格兰杰检验两者的因果关系,最后检验出其对整体与不同地区的作用关系,得出以下结论:消费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农消费比与经济增长间为双向因果关系;服工消费比与经济增长间为双向因果关系;服工消费比与工农消费比间具有单向的Granger原因。在工农消费比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中,中部地区的作用强度最强,其次为西部,最后为东部。在服工消费比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中,中部地区的作用最强,其次为东部,最后为西部。辽宁、河北、黑龙江等13个省市无法自发实现经济增长,亟需通过消费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发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楠玉  
城市化阶段要实现向高收入阶段的迈进,需要摆脱大规模工业化阶段以产品供给为核心的增长模式,积极重塑以要素质量高端化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城市化阶段的消费带动功能,从而实现增长效率持续改进和高质量增长。就消费结构升级能否引致经济高质量增长及其理论机制进行探索,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影响机制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消费结构升级能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消费结构升级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引致高质量增长的中介效应是显著且有效的;消费结构升级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引致高质量增长的中介效应为9.28%~9.46%,消费结构升级通过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引致高质量增长的中介效应为75.72%~84.46%。未来,中国应确立以消费结构升级为主导、以人力资本积累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支撑的新型效率模式,这是中国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目标取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毅  
文章以广东省2005—2016年居民人均各项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以及人均GDP水平等相关数据定量研究消费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广东省消费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促进关系,其消费结构的升级可以较好地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又可以促进其消费结构的升级。进一步研究发现:广东省经济增长对消费结构升级的拉动作用强于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海云  
基于多变量VAR模型,对1980~2009年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升级、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经济增长有助于改善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而由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的重工业化进程,产业升级并没有实现预想中的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优化的目标。基于这些研究,提出加快服务业发展、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国才  余益民  罗筱梅  
我国经济增长带动了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增长,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改变。本文以我国2013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四季度居民收入以及消费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收入增长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可以带动居民在食品、服饰、居住、科教文化、娱乐以及医疗方面支出的增加。其中,收入水平的增长对于我国居民在人均居住支出、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以及医疗保健支出方面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收入水平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居民消费支出向精神消费以及身体健康消费方面倾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翟世贤  张彩萍  白军飞  
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5省1450户城乡调查数据,采用双尾截取Tobit模型考察了收入和城市化对巴氏奶和常温奶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当前常温奶占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但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城市化的推进,巴氏奶的市场份额将显著上升。在不考虑不消费牛奶的家庭并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时,收入增长与城市化导致的家庭巴氏奶消费占比将最高达34.9%,远高于当前的22.7%。考虑到收入与城市化对中国城乡居民牛奶消费总量也有显著正影响,这意味着,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城乡居民对巴氏奶需求总量的增长速度会比巴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翟世贤  张彩萍  白军飞  
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5省1450户城乡调查数据,采用双尾截取Tobit模型考察了收入和城市化对巴氏奶和常温奶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当前常温奶占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但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城市化的推进,巴氏奶的市场份额将显著上升。在不考虑不消费牛奶的家庭并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时,收入增长与城市化导致的家庭巴氏奶消费占比将最高达34.9%,远高于当前的22.7%。考虑到收入与城市化对中国城乡居民牛奶消费总量也有显著正影响,这意味着,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城乡居民对巴氏奶需求总量的增长速度会比巴氏奶消费占比的增长速度更快,这无疑将显著改变中国当前液态奶市场的基本格局。由于巴氏奶与常温奶对加工、储运、零售等环节的要求截然不同,需求端的这一结构性变化趋势必将直接影响中国奶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区域布局和贸易格局等。因此,本文结论对中国牛奶相关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陆文聪  梅燕  
基于浙江省城乡居民固定观测点的调查数据,细分不同产品种类,采用扩展线形支出系统(ELES)模型,实证研究了收入增长过程中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浙江省城镇居民畜产品的消费变化主要表现为猪肉消费的减少及奶类消费的增加;农村居民对家禽类产品有较高的边际预算份额及较大的需求收入弹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云娜  王雅婷  
近年来,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在需求拉动型的经济结构下,经济增长受消费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对东北地区吉林、辽宁、黑龙江3省2002-2017年的居民恩格尔系数以及GDP增长速度等相关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探究消费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东北地区整体恩格尔系数以及吉林、辽宁、黑龙江3省的恩格尔系数与东北经济增长速度之间为负相关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显示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与东北整体恩格尔系数以及吉林、辽宁、黑龙江3省的恩格尔系数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结论说明消费结构升级可以较好带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又可以促进其消费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瑾  
本文首先分析了2000年至2015年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状况,明确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其次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知: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而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即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慧芳  艾天霞  
信息消费不仅是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最为活跃的消费热点,也是我国新消费的重点领域和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城镇居民是信息消费的主力军,其收入增长对信息消费结构演变的影响是供需双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论文以通信、文化娱乐、教育作为三项信息消费支出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运用2003~2012年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与信息消费结构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对信息消费结构演变的影响显著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具体地,在所有省份,可支配收入与文化娱乐消费比重均呈正相关关系,与教育消费比重均呈负相关关系;与通信消费比重的关系较为复杂,二者关系在若干省份并不显著。所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树信  
为了促进山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均衡发展,山西必须进一步改善消费结构。要更新消费观念,选择适度消费政策。按照消费要求,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包括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牧果菜;积极调整消费品工业结构,大力发展食品、服装加工业;大力发展服务业,适应居民提高劳务消费的需求;大力发展旅游业,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农村经济改革、诱导农村消极的消费性基金向积极的生产性消费基金转化。注重产业协调,建立供求平衡市场。发挥商业作用,正确鼓励引导消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少飞  冯华  
基于对我国煤炭供需的基本分析,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建立中国煤炭消费的结构需求模型,并将中国煤炭消费的长期均衡引入到短期预测,从而得到经济增长的总量仍然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煤炭资源的消耗。然而,从得到的误差修正模型来看,第二产业在煤炭消费上呈现出集约化和利用效率提高的趋势。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证实了以上结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崔炜   满延春   杨汝岱  
区域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收敛性问题关乎“碳中和”和高质量发展两个目标的实现。本文研究区域间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结构的收敛关系,并探究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结构都存在显著的收敛趋势,区域间经济增长的收敛会显著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趋同,平均来看东西部地区人均GDP差异每降低1%,西部与东部的煤炭消费占比差距下降0.663%。其次,我国不同区域间能源结构的收敛速度差异大,清洁能源资源丰富的省份的收敛速度更大;动态效应回归结果表明我国是逐渐从耗能型发展转变为节能型发展,且2017年后我国“煤改清洁能源”目标取得显著成效。此外,区域间固定资产投资率、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和环境规制的差距缩小是能源结构趋同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能促进西部地区使用清洁能源替代煤炭能源,实现能源消费结构趋同,意味着通过降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能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