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00)
2023(5237)
2022(4273)
2021(4054)
2020(3212)
2019(7417)
2018(7108)
2017(14180)
2016(7415)
2015(7861)
2014(7768)
2013(8078)
2012(7550)
2011(6734)
2010(6773)
2009(6359)
2008(6066)
2007(5714)
2006(5194)
2005(4458)
作者
(19794)
(17669)
(17120)
(16225)
(10396)
(8485)
(7482)
(6795)
(6558)
(6162)
(6038)
(5554)
(5428)
(5376)
(5244)
(5139)
(4980)
(4959)
(4785)
(4632)
(4321)
(4303)
(4260)
(4149)
(4042)
(3955)
(3942)
(3639)
(3617)
(3614)
学科
(50074)
(40454)
经济(40419)
农业(34180)
(28910)
业经(14280)
收入(13701)
方法(12292)
农业经济(12287)
数学(11878)
数学方法(11834)
管理(11537)
地方(10944)
(9989)
中国(9680)
(9656)
(9481)
农村(9464)
发展(8571)
(8569)
分配(8320)
土地(7224)
(7139)
建设(6896)
(6767)
劳动(6764)
人口(6577)
及其(6463)
农业劳动(6344)
(6201)
机构
学院(107074)
大学(99739)
(53372)
经济(52619)
(42660)
管理(40690)
研究(37264)
理学(35812)
理学院(35548)
管理学(35090)
管理学院(34932)
农业(31824)
中国(30478)
业大(23611)
科学(21048)
(21018)
农业大学(19378)
(19311)
(18500)
中心(18486)
研究所(16601)
经济学(16275)
(16156)
财经(16140)
经济管理(15891)
经济学院(15007)
(14949)
(14858)
(14491)
(14013)
基金
项目(72032)
科学(57269)
研究(56268)
基金(53157)
(45841)
国家(45300)
社会(38995)
科学基金(38629)
社会科(36481)
社会科学(36474)
(29609)
基金项目(28408)
(27167)
编号(23957)
教育(22732)
(22374)
自然(21548)
自然科(21002)
自然科学(21000)
自然科学基金(20648)
资助(20100)
成果(18261)
(18127)
国家社会(17050)
(16515)
重点(15595)
(15474)
发展(15347)
(15136)
(14974)
期刊
(66078)
经济(66078)
(52005)
农业(35425)
研究(29561)
中国(23276)
业经(18465)
学报(17005)
科学(16828)
(14884)
大学(14506)
农业经济(14503)
学学(14371)
(14028)
农村(13682)
(13682)
(12647)
金融(12647)
问题(10491)
农村经济(9214)
管理(8929)
世界(8879)
(8662)
经济问题(8514)
经济研究(8120)
社会(7979)
技术(7638)
社会科(7457)
社会科学(7457)
财经(7386)
共检索到161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中华  岳希明  
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农村住户数据,本文对1988—2018年中国农村贫困状况演变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增长、收入差距对减贫的影响进行综合考察。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贫困大幅减缓,减贫动因主要是收入增长,收入差距扩大部分抵消了增长的减贫效应。但随着减贫进程的推进,增长因素对减贫的贡献不断减弱,分配因素的影响愈显突出。对于深度贫困人口而言,分配因素对其贫困状态的影响更为重要。分收入来源的实证分析显示,研究期内,工资性收入逐渐成为农村居民的首要收入来源,对农村减贫的贡献迅速上升;政府转移净收入对减贫的贡献近年来明显增加,伴随着贫困程度的加深,其减贫作用也在增强。益贫式增长指数的测算结果表明,贫困人口主要从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中受益,经济增长方式尚需向益贫式增长转变。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祝振华  张红丽  李洁艳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农村家庭数据,采用“识别-增长-分配”三成分分析框架和洛伦兹曲线量化分解方法,综合分析经济增长中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对农村减贫效应的影响。相对贫困动态识别和量化分解结果显示:农村相对贫困减缓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差距扩大部分抵消了增长的减贫效应;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分配因素对减贫效应的影响更重要。分收入来源实证分析显示:转移净收入的减贫贡献率不断增加,当设定更低的相对贫困标准时,转移净收入的贡献值及份额更高,扶贫效率随时间也不断提高。益贫式增长指数测算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方式持续促进农村减贫,农村贫困人口主要从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中受益。因此,应继续实施精准帮扶政策,增加农民转移净收入,提高经济增长益贫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楚亮  
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同时发生的居民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扩大对农村贫困减缓具有不同的影响。本文在住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讨论了不同时期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对于农村贫困减缓的作用大小,估算了不同年份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的贫困减缓弹性,并根据Shapley分解讨论了分项收入对贫困程度的影响以及分项收入不均等性的贫困减缓弹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飞  卢建词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是"三农"问题中的主要内容。本文阐述了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减贫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然后定义一族新的洛伦兹曲线,构造我国农村家庭收入的分布密度函数,并对"贫困一增长一不平等"减贫效应分解方法进行修正。进而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中的农村家庭数据,对1991—2009年东部、中西部省份收入增长与分配结构扭曲的农村减贫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增长使得贫困入口比例下降,但分配不公平降低了减贫速度,并导致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份额不断萎缩。对比分析发现,中西部省份比东部沿海省份、2000年之后比之前的分配不公平程度更为严重。另外,基于Blinder-Oaxaca工资差异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程名望  Jin Yanhong  盖庆恩  史清华  
基于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住户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从收入增长与差距缩小的双重视角研究了健康与教育对中国农户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2003-2010年间,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这一趋势主要得益于农户收入增长,而不是收入差距缩小。健康与教育所体现的人力资本是影响农户收入水平的显著因素,对农村减贫具有显著作用。但从收入差距缩小视角看,健康对农村减贫的作用比教育更为显著。坚持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战略取向,特别是提高贫困农户健康水平,对于农村减贫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伯驰  曹景林  
中国农村是一个典型的"关系社会",社会资本对于信息分享和资源配置具有较强的干预。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的农村样本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从收入增长与收入差距缩小的双重视角考察社会资本对中国农村贫困户减贫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6年间,中国农村的贫困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一趋势主要源于收入增长,而不是收入差距缩小。社会网络、社会参与和社会信任所体现的社会资本可以显著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有效发挥减贫作用。就缩小收入差距的视角看,社会网络对农村的减贫作用比社会参与和社会信任更为显著。注重农村贫困人口社会资本的构建,尤其是提高贫困农户的社会网络质量,对于农村减贫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恒运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分配差距的显著性测定马恒运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象,这一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当前对这一问题研究的现状,探讨如何描述收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亚平  魏立乾  罗剑朝  
文章利用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下收入差距对农村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1)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影响下,收入差距与农村经济增长呈“U”型非线性关系。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122.03时,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对农村经济增长存在抑制效应;而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跨越拐点122.03时,适度的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有利于农村经济增长。(2)2014年以后,中国所有省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均已跨越拐点,处于“U”型曲线递增区间。(3)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的共同发展和协调配合使得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其中,覆盖广度作用最大,使用深度次之,数字化程度影响最小。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调节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规避农村贫富差距过大对农村经济增长产生的抑制效应。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立中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农村减贫进程却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和不一致性。基于此,本文在贫困分解的基础上,运用贫困弹性的动态特征,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讨了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减少的影响,解释上述问题。文章发现:(1)人均收入水平越高,贫困越有可能和收入不平等联系在一起;(2)收入不平等越严重的地区,贫困对收入不平等的反应越迟钝;(3)1998年是我国农村反贫困性质发生改变的拐点。文章建议,今后农村反贫困政策的重点应从以促进收入增长的开发式扶贫向以改善收入分配为重点的社会保护式扶贫政策转变。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立中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快速上升的大背景下,农村减贫进程却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和不一致性。基于此,本文在贫困分解的基础上,运用贫困弹性的动态特征,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讨了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减少的影响,解释上述问题。文章发现,(1)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均收入水平越高,收入不平等引起的贫困效应越强;(2)收入不平等越严重的地区,贫困对收入不平等的反映越迟钝;(3)1998年是我国农村反贫困性质发生改变的拐点。文章建议,今后农村反贫困政策的重点应从以促进收入增长的开发式扶贫向以改善收入分配为重点的社会保护式扶贫政策转变。并且,要实现快速的减贫目标,应当实施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发展政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减贫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增长的速度决定了减贫速度,同时经济增长的结构也对减贫效果具有显著影响。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对农业收入增长的减贫贡献率和有效性进行检验,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现阶段进一步降低农村贫困的途径。一、分析方法本文使用FGT指数作为贫困测度指标,FGT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兵  胡宝娣  赖景生  
文章利用了基于Lorenz曲线进行贫困测度及其分解的方法,实证研究了1985~2003年中国农村的贫困变动,以及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收入不平等加剧部分地抵消了经济增长的减贫成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立中  张建华  
文章以贫困的收入增长偏弹性和贫困的收入分配偏弹性的性质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分析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减贫进程之间关系的统一框架。文章着重探讨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收入水平和收入不平等的初始值对经济增长的减贫能力,以及收入不平等的贫困效应的影响,并以中国农村为例,来实证检验它们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及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乐荣  李小云  
文章采用模型分析和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基于2000年以来分省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分配及贫困减少数据,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分配的减贫效应,并探讨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状况及来源。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依然对农村贫困减少发挥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收入分配的恶化会部分抵消收入增长的减贫作用;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明显高于城镇,工资性收入是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经营收入次之,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则相对较低。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袁航  刘景景  
现行的教育培训系统导致农户培训项目参与的"自选择"问题。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克服样本选择偏误,并且基于全国性的农村固定观察点大样本数据分别估计农业培训以及非农培训对样本农户收入的影响。基于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缩小的双重视角分析得出非农培训的效果优于农业培训效果。最终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