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27)
- 2023(15934)
- 2022(13792)
- 2021(12863)
- 2020(10805)
- 2019(24956)
- 2018(24727)
- 2017(48500)
- 2016(25842)
- 2015(29100)
- 2014(28958)
- 2013(28564)
- 2012(26037)
- 2011(23158)
- 2010(22975)
- 2009(20945)
- 2008(19900)
- 2007(17408)
- 2006(15292)
- 2005(12821)
- 学科
- 济(107270)
- 经济(107146)
- 业(76095)
- 管理(69583)
- 企(54140)
- 企业(54140)
- 方法(49632)
- 农(49160)
- 数学(44125)
- 数学方法(43585)
- 农业(32704)
- 财(27213)
- 中国(26568)
- 业经(25849)
- 学(21711)
- 地方(21509)
- 制(18382)
- 贸(18230)
- 贸易(18221)
- 易(17715)
- 技术(15988)
- 环境(15738)
- 理论(15393)
- 务(14990)
- 财务(14921)
- 财务管理(14882)
- 和(14822)
- 发(14523)
- 银(14468)
- 银行(14418)
- 机构
- 学院(361551)
- 大学(359193)
- 济(148124)
- 管理(147138)
- 经济(145243)
- 理学(129027)
- 理学院(127711)
- 管理学(125433)
- 管理学院(124804)
- 研究(117774)
- 中国(87787)
- 京(74433)
- 科学(73759)
- 农(73527)
- 财(64157)
- 业大(59748)
- 所(58014)
- 农业(56586)
- 中心(55038)
- 研究所(53234)
- 财经(52340)
- 江(51130)
- 经(48027)
- 范(46765)
- 师范(46340)
- 北京(45917)
- 经济学(43974)
- 院(42303)
- 州(41075)
- 经济管理(40519)
- 基金
- 项目(257096)
- 科学(202755)
- 基金(188009)
- 研究(187704)
- 家(164159)
- 国家(162581)
- 科学基金(140158)
- 社会(119521)
- 社会科(112971)
- 社会科学(112939)
- 基金项目(100475)
- 省(100322)
- 自然(91284)
- 自然科(89153)
- 自然科学(89132)
- 自然科学基金(87521)
- 教育(84907)
- 划(83305)
- 编号(77190)
- 资助(76841)
- 成果(60355)
- 部(56934)
- 重点(56755)
- 发(54959)
- 创(53200)
- 课题(51143)
- 创新(49648)
- 国家社会(49462)
- 科研(49450)
- 教育部(48712)
- 期刊
- 济(159760)
- 经济(159760)
- 研究(101341)
- 农(72851)
- 中国(63883)
- 学报(57904)
- 科学(53952)
- 农业(49842)
- 管理(49442)
- 财(46873)
- 大学(44910)
- 学学(42685)
- 教育(34396)
- 业经(31545)
- 技术(30891)
- 融(29507)
- 金融(29507)
- 经济研究(24383)
- 财经(24137)
- 业(24033)
- 问题(21668)
- 经(20584)
- 版(18441)
- 图书(17541)
- 科技(17494)
- 技术经济(17362)
- 理论(16795)
- 资源(16610)
- 世界(16193)
- 商业(16074)
共检索到512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国景 陈永福 杨春华
伴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分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民工群体内部的异质性不断加大。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聚焦于收入增长和户口所在地的户籍属性对进城农民工家庭营养消费的影响,并探讨收入增长与营养消费关系的户籍地差异。结果表明:收入增长和户籍地差异对进城农民工家庭营养消费有显著影响;农民工家庭能量、蛋白质和脂肪需求的收入弹性为分别为0.593、0.610和0.533;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户籍地差异使本地农民工家庭的人均每天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消费比外地农民工家庭分别高19.24%、18.41%和15.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凌霄 吴海江 张忠根
农民工因收入水平较低而备受社会关注,影响农民工收入的因素众多,以往研究忽略了户籍地差异的影响。本文聚焦于户籍地差异对农民工收入的作用来解读外地与本地农民工的收入差异问题。研究表明,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户籍地差异使外地农民工收入比本地农民工高2.33%;考虑样本的选择性偏差后,外地农民工的收入优势进一步扩大;户籍地差异解释了外地与本地农民工收入差异的33.5%。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钱文荣 卢海阳
本文在对农民工人力资本与其工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浙江省7个地级市在城农民工的调查资料,并对比CHIP数据,探讨了农民工人力资本与工资关系的性别差异及户籍地差异。结论表明: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其工资水平有显著影响,但教育收益率仅达到了2.4%,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农民工工资水平与其年龄及工龄呈"倒U型"曲线关系,达到最大工资水平的平均年龄和平均工龄分别为41.4岁和17.3年;只有在较高的受教育水平上农民工才会呈现出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但教育收益率并未表现出显著的户籍地差异;农民工工作时间与其工资水平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最后,家庭规模、城市环境等因素也对农民工工资水平有显...
关键词:
农民工 人力资本 工资 性别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浩 陈功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作为重要劳动力来源,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由于户籍地和居住地之间存在较大经济差距,农民工消费水平往往受到影响。此外,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对其消费行为也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实证分析户籍地与居住地经济差距对农民工消费水平的影响,并探究身份认同的中介效应,旨在为各地方政府优化农民工保障政策、刺激农民工消费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户籍地与居住地经济差距对农民工消费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与高消费水平农民工相比,户籍地与居住地经济差距对低消费水平农民工的负向影响更大。在户籍地与居住地经济差距对农民工消费的影响机制中,身份认同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俊焘 钱文荣
利用2013年浙江省9个城市2398份农民工调研数据,借鉴移民融合理论,运用制度学习模型,本文实证分析了制度感知对农民工主观市民化水平的影响及其代际和户籍地差异。结论有:(1)制度知晓度和公平度感知对农民工主观市民化水平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中知晓度和公平度感知均显著,而老一代农民工中仅有公平度感知显著;(2)公平度和知晓度感知分别正向调节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主观市民化水平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秉承了以上结果,老一代农民工仅公平度感知对人力资本存在正向调节,外地农民工仅知晓度感知对社会资本存在正向调节,本地农民工的公平度感知同时存在对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正向调节;(3)人力资本和社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俞玲 张海峰 姚先国
本文基于农民工户口登记地差异,实证分析地域身份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来农民工工资存在明显的"地域效应",东部外来农民工在工资报酬和工资歧视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户籍地在工资条件分布的各分位数上对中部和西部外来农民工工资均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工资歧视的"地域效应"与工资分位数有关。因此,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和农民工城市融合,应尽量消除地域身份对农民工就业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工资差异 外来农民工 地域效应 户籍歧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君平 谭清香 曲颂
本文从"收入—消费—多维"视角探究了中国进城农民工家庭贫困的规模、程度、空间分异及其内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进城农民工家庭的贫困类型以消费贫困和选择性贫困为主,同时相对贫困问题较为严重。进城农民工家庭抵御外部因素对收入冲击的能力远弱于抵御外部因素对消费冲击的能力,此种情况在中部地区尤甚。中部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的多维贫困最轻微,而西部地区最严重,且随着贫困维数的提高,相应维数的贫困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分维度和区域考察,教育维度贫困是造成中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多维贫困的最主要因素,健康维度贫困只是导致东北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多维贫困的最主要因素,生活方面的卫生厕所、沐浴设施、炊用能源以及资产数量等维度的被剥夺情况最严重。经济落后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的多种贫困发生率、平均剥夺份额和多维贫困的最高维数并不必然高于经济发达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进城农民工家庭十维脱贫率同n维(1≤n≤8)贫困发生率之和相近,其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进城农民工家庭十维脱贫率低于中国平均水平。此外,进城农民工家庭收入(或消费)贫困与多维贫困属于互补关系,二者兼具差异性和关联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温兴祥
由于户籍的不同,农民工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遭受歧视性的待遇,这严重阻碍了其与本地城市居民的经济同化过程。本文实证考察农民工获取本地城市户籍对其工资增长的影响,并将土地被征收从而取得城市户籍作为农转非户籍转换的工具变量。基于中国城乡流动调查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与持有农业户籍的农民工相比,本地城市户籍的获取显著增加了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渠道分析表明,城市户籍的获取打破了职业进入壁垒,使得农民工能够进入较高收入的职业;城市户籍的获取减轻了户籍的工资歧视程度;城市户籍的获取降低了工作流动性,企业特定人力资本的提升也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温兴祥
由于户籍的不同,农民工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遭受歧视性的待遇,这严重阻碍了其与本地城市居民的经济同化过程。本文实证考察农民工获取本地城市户籍对其工资增长的影响,并将土地被征收从而取得城市户籍作为农转非户籍转换的工具变量。基于中国城乡流动调查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与持有农业户籍的农民工相比,本地城市户籍的获取显著增加了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渠道分析表明,城市户籍的获取打破了职业进入壁垒,使得农民工能够进入较高收入的职业;城市户籍的获取减轻了户籍的工资歧视程度;城市户籍的获取降低了工作流动性,企业特定人力资本的提升也有利于农民工工资的增长。与本地原始城市居民的对比分析表明,城市户籍的获取几乎消除了之前因户籍差异造成的对工资的不利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小锋 段成荣
本文利用8959名新生代农民工监测数据对其留在打工城市的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除了教育、健康这些可能表征人力资本的特征外,家庭和户籍也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留在打工城市的重要因素。在利用住房来源、家庭成员分别表示物质层次和精神层次的家庭后发现,物质层次的家庭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在打工城市的意愿影响更大。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中国如果要健康有序地推进城市化进程,让新生代农民工逐渐迁到城市居住,满足其基本生存需求——居者有其屋——将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手段。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打工城市 户籍 人力资本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子成 郭沐蓉
文章利用2008—2010年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RUMIC),对农民工家庭收入不平等与消费不平等进行了测量和分解。研究结果显示:农民工消费不平等高于收入不平等,而家庭收入和消费不平等存在明显的流动模式差异与代际差异。收入来源和消费结构分解表明,劳动收入是收入不平等的主要来源,而消费不平等的主要来源则为食品、衣着和居住支出。对基尼系数进行的夏普里值分解进一步显示:流动模式差异对农民工家庭收入差距有较大影响,而代际差异是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不平等的重要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张明 孔祥利
由于其规模的日益庞大及收入的快速增长,农民工消费已成为国内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对农民工消费行为二元性、代际差异及身份认同梳理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城乡制度安排、基础设施投资与家庭流动模式对农民工消费结构的影响,最后聚焦于农民工个人消费与家庭汇款的关系研究。对现有研究梳理之后发现,当下研究存在缺乏数据支撑、市场细分不足、比较研究欠缺和二元性分析不够深入等不足,最后对后续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
农民工 身份认同 代际差异 家庭消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小姣 周毕芬 修京妮 丘悦 陈静
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数据,采用O-Logit模型,探讨了在不同城市规模下,本地户籍农民工与外地户籍农民工的收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收入水平具有户籍地的差异,外地户籍农民工比本地户籍农民工的月均收入水平更高;户籍异质性对农民工的收入的影响存在城市规模差异,对特大及以上规模城市的农民工收入存在显著影响,而在大城市及中小规模城市的影响不明显;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对中小城市农民工的收入影响更为显著,对其他规模城市农民工的影响则不显著;整体而言,相较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特别是健康状况和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更显著;互联网可获及程度对农民工月均收入产生显著影响。通过研究结果分析,为农民工的增收,基本权益保障,以及完善城镇化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收入差异 户籍异质性 城市规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小姣 周毕芬 修京妮 丘悦 陈静
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数据,采用O-Logit模型,探讨了在不同城市规模下,本地户籍农民工与外地户籍农民工的收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收入水平具有户籍地的差异,外地户籍农民工比本地户籍农民工的月均收入水平更高;户籍异质性对农民工的收入的影响存在城市规模差异,对特大及以上规模城市的农民工收入存在显著影响,而在大城市及中小规模城市的影响不明显;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对中小城市农民工的收入影响更为显著,对其他规模城市农民工的影响则不显著;整体而言,相较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特别是健康状况和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更显著;互联网可获及程度对农民工月均收入产生显著影响。通过研究结果分析,为农民工的增收,基本权益保障,以及完善城镇化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收入差异 户籍异质性 城市规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小姣 周毕芬 修京妮 丘悦 陈静
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数据,采用O-Logit模型,探讨了在不同城市规模下,本地户籍农民工与外地户籍农民工的收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收入水平具有户籍地的差异,外地户籍农民工比本地户籍农民工的月均收入水平更高;户籍异质性对农民工的收入的影响存在城市规模差异,对特大及以上规模城市的农民工收入存在显著影响,而在大城市及中小规模城市的影响不明显;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对中小城市农民工的收入影响更为显著,对其他规模城市农民工的影响则不显著;整体而言,相较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特别是健康状况和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更显著;互联网可获及程度对农民工月均收入产生显著影响。通过研究结果分析,为农民工的增收,基本权益保障,以及完善城镇化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收入差异 户籍异质性 城市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