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44)
2023(19115)
2022(16454)
2021(15301)
2020(12894)
2019(29640)
2018(29167)
2017(55111)
2016(30657)
2015(34244)
2014(34137)
2013(33086)
2012(30517)
2011(27269)
2010(27175)
2009(24521)
2008(23846)
2007(20789)
2006(18240)
2005(15627)
作者
(88155)
(73214)
(72782)
(69250)
(46831)
(35292)
(33013)
(28647)
(28176)
(25991)
(24974)
(24707)
(23367)
(23031)
(22985)
(22678)
(22239)
(21841)
(21115)
(21098)
(18333)
(17868)
(17799)
(16840)
(16355)
(16241)
(16230)
(16213)
(14743)
(14548)
学科
(116653)
经济(116507)
管理(83410)
(79564)
(65217)
企业(65217)
方法(56972)
数学(50481)
数学方法(49861)
中国(35706)
(32501)
(30969)
(27646)
业经(24365)
教育(23495)
地方(23361)
理论(21128)
农业(21085)
(20758)
贸易(20751)
(20076)
(19881)
财务(19810)
财务管理(19768)
技术(19094)
(18958)
企业财务(18817)
环境(17860)
(16884)
(16087)
机构
大学(430659)
学院(423516)
管理(163238)
(163224)
经济(159633)
研究(145549)
理学(142895)
理学院(141201)
管理学(138374)
管理学院(137610)
中国(101166)
(92584)
科学(92582)
(73546)
(73493)
(73151)
业大(67548)
研究所(67345)
中心(65404)
(62254)
师范(61553)
(61549)
财经(60131)
北京(58378)
农业(58098)
(55041)
(53142)
师范大学(50531)
(49514)
经济学(49461)
基金
项目(299835)
科学(236265)
基金(217419)
研究(214173)
(192619)
国家(190826)
科学基金(162955)
社会(134440)
社会科(127286)
社会科学(127248)
(116684)
基金项目(115246)
自然(109013)
自然科(106538)
自然科学(106504)
自然科学基金(104606)
教育(104018)
(101295)
资助(89847)
编号(86377)
成果(69871)
重点(68418)
(66956)
(63447)
(62263)
课题(61492)
科研(58127)
创新(57987)
教育部(57474)
大学(56127)
期刊
(167831)
经济(167831)
研究(126846)
中国(81856)
学报(74319)
教育(65787)
科学(65320)
(64461)
管理(57302)
大学(56450)
(55400)
学学(52523)
农业(44426)
技术(38140)
(31543)
金融(31543)
财经(29186)
经济研究(27575)
业经(26729)
(24951)
问题(23336)
(23137)
(20666)
科技(20608)
图书(19930)
业大(19488)
技术经济(19178)
统计(18590)
理论(18403)
资源(17921)
共检索到609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谷宏伟  杨秋平  
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投入的增加,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政府在教育上的公共支出长期不足,因此,解释中国教育的发展就需要从家庭这个微观的视角出发。本文利用针对大连市家庭教育支出情况的一次调查,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收入和子女数量与家庭教育支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这为我们解释中国近期教育发展问题提供了经验上的证据,也是对现有研究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谷宏伟  杨秋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这离不开教育投入的增加。大量关于中国教育公共财政的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在教育上的公共支出不足,而家庭的私人投资弥补了公共投资的不足。因此,解释中国教育的发展就需要从家庭这个微观的视角出发,了解私人投资的决定因素。本文在一次有关家庭教育支出情况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了解现代中国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特别发现家庭收入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教育程度是两个非常显著的指标,这为我们解释中国近期教育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经验上的证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春芳  甘宇  
使用1 559个农村家庭的样本讨论家庭未成年子女数量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发现:未成年子女数量与子女人均家庭教育投资水平负相关。家庭年收入水平在本研究中未对家庭教育投资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建议在农村地区继续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提高地区人口质量,延续人口红利;另外,适当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生资助的力度,以有效降低农村地区教育代际传递的概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继红,钟涨宝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对农村家庭教育投入、教育投资期望、教育投资目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家庭人均纯收入为3000元以下的水平状况下,家庭经济状况并不直接对家庭教育投资力度产生明显影响,只有当家庭经济状况达到相当水平(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及以上)时,家庭教育投资水平才会有明显提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刘立红  
中国教育经费从投资主体上可分为政府、社会团体和家庭教育经费支出。家庭教育支出包括:1.家庭直接教育费用支出;2.教育集资;3.教育附加费。本文的家庭教育支出是指家庭直接教育费用支出。它分为城镇家庭教育支出和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城镇家庭教育支出包括:1.纸张文具(各种笔、纸、本、墨水等以及由学校代购的本费);2.书报杂志(从书店购买和由邮局订购的各种书籍、报纸、杂志以及由学校代购的书本费和讲义费);3.学杂费(大、中、小学,函授学校,职工学校,各类补习班的学费和杂志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段志民  
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利用生育偏好和生育政策的城乡差异构造工具变量,本文实证分析了子女数量对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子女数量的增加显著抑制家庭收入的提升,生育二胎导致家庭收入平均下降20.8%。此外,这种负向影响还表现出显著的城乡差异,生育二胎使得农村家庭收入下降8.8%,城镇家庭收入则下降21.2%。进一步区分是否三代同住以及母亲职业类型家庭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非三代同住家庭、母亲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任领导职务或从事专业技术类职业的家庭中,子女数量对家庭收入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分析结论凸显了宏观层面人口结构调整和居民收入提升以及微观层面生育决策与家庭收入之间的双重权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晖  
家庭教育投资数量规律的国际比较研究胡晖一、研究意义1.研究背景八十年代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这种以改变原有的中央高度统一管理体制为特征的改革本身,导致了经济利益的较大调整,从而使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发生显著的变化,变化突出特点之一,便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伟同  周洪成  张妍彦  
在家庭教育投资中,除现金性的显性教育支出外,家庭也会通过放弃潜在收入并增加子女陪护时间的方式进行隐性教育投资。这种看不见的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尚未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其对理解中国家庭的教育行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子女升学压力对家庭教育重视程度的外生冲击作为识别框架,估计了母亲由于子女教育压力而放弃的潜在收入,为识别家庭隐性教育投资行为提供了微观证据。本文实证结果表明,子女升学压力会使母亲月收入显著下降19%,同时父亲收入没有显著变化。异质性分析发现,高学历、非国有行业、育有男孩或独生子女的母亲收入更容易受到子女升学压力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在子女升学压力下母亲会通过降低劳动参与率、降低工作时长以及增加家庭照料时间等方式进行隐性教育投资。进一步利用地区重点高校录取率反映地区升学压力,发现子女升学压力越大的地区,母亲收入下降幅度越大。本文研究识别了子女升学压力下的家庭隐性教育投资行为,为更好理解中国人力资本积累和家庭劳动供给决策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崔凌霄  贾旭光  
本文运用理论模型对家庭教育消费和其他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使用PanelData经济计量模型根据我国不同省区城镇居民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测算。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目前城镇居民收入总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各省区居民教育支出的大幅度增加都或多或少挤占了他们的其他消费,对西部低收入省区居民的负面影响最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湘萍  
比较我国城市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就读学校水平之间的对应性的实证研究发现:相对于不择校家庭,择校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就读学校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择校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子女就读学校水平的正向影响更强。说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就读学校水平之间的一致性增强,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分层与教育分层之间的对应性,从而进一步引发教育机会分布的不公平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孙昂  姚洋  
“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是中国农村不发达地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一旦农户中的劳动力因为受到大病冲击,自身的健康状况下降,而减少子女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就降低了子女未来的期望收入,从而在长期导致了整个家庭平均收入水平的下降。本文的实证分析证明了发生在农户劳动力身上的大病冲击和其对子女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之间负向关系的存在,计量结果同时显示了只有发生在子女小学阶段的农户劳动力大病冲击对子女教育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翌秋  王昊宇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分析满巢期城乡家庭子女数量对家庭资产组合选择行为的影响,并采用工具变量法克服了子女数量内生性问题,准确识别出满巢期城乡家庭子女数量对家庭资产组合选择行为的因果效应。研究表明:由于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的利他主义动机与遗产性动机,处于满巢期阶段的城乡家庭会因子女数量的增加而调整家庭资产组合选择策略,增加房产的持有,同时减少金融资产的持有,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在满巢期阶段,家庭会调整其持有的资产组合,以调节因子女数量变化所带来的父母养育子女的经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良  张立冬  
本文从理论层面深入考察家庭结构对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的影响效果及影响机制。基于2013—2014学年和2014—2015学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两期数据,采用OLS和Ologit回归方法以及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检验家庭结构对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家庭结构会影响农村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的发展,与父母双方共同居住的青少年的不良社会行为发生率要低于单亲居住或双亲非同住的青少年,其作用效果在父母之间有差异,总体来看母亲在规范农村青少年不良行为发挥的作用要大于父亲。其次,家庭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父母监管与理解两种途径作用于子女不良社会行为的发展,父母监管在家庭结构影响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的作用要强于父母理解。再次,家庭结构对农村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存在性别差异与地区差异,女性负面影响大于男性,西部负面影响大于中东部。最后,选择工具变量法以及PSM进行稳健性检验,仍然得到了一致的结论。由于青少年社会行为发展不仅影响自身的人生轨迹,而且关系着国家经济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农村“双亲非同住或单亲同住家庭”对青少年社会行为发展的负面影响,应引起政策研究者和学界的高度重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兆锋  钟涨宝  俞红  
本文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以湖北省农村女性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为基本研究资料,分析现阶段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投资倾向性、变化趋势以及对农村女性教育地位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投资具有较强性别偏好,从而造成农村男女两性教育地位的不平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