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2)
2023(1974)
2022(1726)
2021(1537)
2020(1394)
2019(3411)
2018(3197)
2017(6146)
2016(3500)
2015(3872)
2014(4073)
2013(4083)
2012(3673)
2011(3222)
2010(3123)
2009(2891)
2008(2809)
2007(2445)
2006(2097)
2005(1764)
作者
(10247)
(8632)
(8439)
(8110)
(5286)
(4384)
(4005)
(3556)
(3417)
(3103)
(3047)
(2948)
(2753)
(2731)
(2702)
(2682)
(2580)
(2502)
(2443)
(2402)
(2172)
(2119)
(2095)
(2020)
(2016)
(1960)
(1913)
(1905)
(1886)
(1791)
学科
(14563)
经济(14548)
(9670)
管理(8781)
方法(8160)
收入(7767)
数学(7508)
数学方法(7340)
(7317)
(6740)
企业(6740)
(5138)
国民(4523)
国民收入(4401)
农业(4240)
(4206)
财富(4206)
中国(3358)
(2940)
分配(2764)
地方(2756)
业经(2725)
环境(2402)
(2314)
理论(2097)
(2002)
(1960)
(1804)
(1754)
财务(1737)
机构
大学(49632)
学院(48765)
(20186)
管理(19987)
经济(19767)
理学(17472)
理学院(17282)
管理学(16860)
管理学院(16786)
研究(16392)
中国(11573)
科学(10991)
(10665)
(9063)
(9042)
业大(8453)
(8350)
研究所(7725)
中心(7348)
(7154)
财经(7096)
农业(7000)
(6746)
师范(6692)
北京(6659)
(6450)
(6116)
经济学(6102)
经济管理(5733)
经济学院(5460)
基金
项目(35561)
科学(27752)
基金(25444)
研究(24792)
(22459)
国家(22282)
科学基金(18989)
社会(15953)
社会科(15127)
社会科学(15120)
(14482)
基金项目(13104)
自然(12173)
(11920)
自然科(11915)
自然科学(11909)
自然科学基金(11663)
教育(11415)
资助(11016)
编号(9554)
重点(8005)
(7652)
成果(7633)
(7227)
课题(6920)
科研(6908)
计划(6872)
(6867)
国家社会(6732)
创新(6486)
期刊
(20299)
经济(20299)
研究(13189)
中国(9761)
学报(8315)
科学(7660)
(7613)
(7079)
管理(6644)
大学(6431)
学学(6067)
农业(5362)
技术(5228)
教育(5184)
统计(4297)
(3854)
决策(3626)
(3296)
财经(3287)
技术经济(3272)
经济研究(3169)
资源(3043)
业经(2869)
(2827)
科技(2641)
问题(2630)
(2547)
业大(2181)
(2110)
金融(2110)
共检索到69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文雯  
收入分配认知与收入分配的客观状况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各自的独立性,收入分配认知通过其特有的机制对一国的经济社会运行产生影响。本文研究发现,我国约有70%以上的居民认为社会贫富差距过大比较严重,有80%以上的居民认为社会收入差距不合理,但是其中半数以上的居民对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表示接受。我国居民对社会关系、权力关系、家庭经济条件差异导致的机会不平等有广泛的共识,改革中因权力利用不当导致的分配不公增加了居民的分配不公平感。中国属于实际收入差距和居民感受到的收入差距都很高的国家,这意味着收入不平等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社会心理产生双重冲击,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和压力更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文雯  
收入分配认知与收入分配的客观状况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各自的独立性,收入分配认知通过其特有的机制对一国的经济社会运行产生影响。本文研究发现,我国约有70%以上的居民认为社会贫富差距过大比较严重,有80%以上的居民认为社会收入差距不合理,但是其中半数以上的居民对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表示接受。我国居民对社会关系、权力关系、家庭经济条件差异导致的机会不平等有广泛的共识,改革中因权力利用不当导致的分配不公增加了居民的分配不公平感。中国属于实际收入差距和居民感受到的收入差距都很高的国家,这意味着收入不平等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林生  论卫星  
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关系,不仅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性质关系,而且体现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经济运行关系。前者表现为按劳分配与非按劳分配、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剥削收入与非剥削收入等分配关系;后者表现为经济运行中各种纷繁复杂的交易收入和资源收益的分配关系。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经济性质关系和经济运行关系两个维度是我们认识和处理收入分配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康  程瑜  于长革  
收入分配是直接关系亿万民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而复杂的问题。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在"激励—约束"框架下,廓清"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准确内涵,对收入差异形成原因做出正确分析,为把握好政策理性奠定认识基础。中国优化收入分配的基本思路,应是以共同富裕愿景为"目标导向",结合"问题导向",加快推进由"先富"向"共富"的战略转换。其基本原则需遵循:以合理的收入分配激励创业创新,承认各要素的贡献、把按劳分配与按其他要素分配相结合,在"倒U曲线"前半段适当允许、容忍收入差距扩大,同时主动施加调节以遏制"两极分化",运用系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文雯  
识别收入分配的性质,找到社会接受和认可的收入分配状态,对一个国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年数据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公平认知和诉求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居民对于权力决定成功、资本所有者剥夺劳动者、税收调节不到位等分配不公现象的认知显著增加了其收入分配不公平感,而这种不公平感的产生源于上述因素强化了居民对于农民、农民工、工人的实际收入偏低以及省部级以上官员、市长、大型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实际收入偏高的认知。收入分配改革是一场关系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变革,考虑到不同阶层在公平认知和诉求上的分化,国家需要在改革中协调好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取得全社会的共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子君  
本文以 2 0世纪 70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为背景 ,运用美国商务部经济统计局生产率数据库 ,在比较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工资结构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技术变化模型 ,通过模型以及与经验观察相一致的实证研究 ,指出技术变化引起工人工资不平等的两种渠道 :直接的途径是对于既定的资本劳动力比率来说 ,新技术能生产更多的产量 ;间接的途径是资本从非技能工人流向技能工人 ,从而使得前者的人均资本在技术变化前变得更少。本文的结论是 :运用革命性的新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 ,构成了经济增长的最终主体 ,人力资本水平之高低越来越影响到最终经济和财富的总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易纲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各项方针政策作了全面部署,把调节收入分配、完善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注重社会公平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期间,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茜  
本文基于FDI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影响的分析,指出FDI流入对我国收入分配非均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通过区域集聚效应扩大了我国东、中和西部之间的收入差距。同时,FDI通过就业结构及技术扩散扩大了我国不同阶层居民的收入差距。但是FDI的大规模进入,尤其是在劳动力密集产业的高集中度,也为解决城镇低技能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及基本生活做出了重大贡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检贵  
一、是调整结构还是刺激需求:两难的选择如何解决“过剩”问题?理论界大致存在两种思路:一种思路认为多年重复建设及行业间低水平过度竞争造成的“供给结构扭曲”,是当前过剩状态产生的根本原因。或者说,过剩是由于现存供给结构不能满足需求结构的变化、尤其是消费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乐一  
近年来我国消费一直低迷,消费需求相对不足明显存在。收入分配差距是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水平,必须千方百计增加普通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桂文  孙亚南  
文章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了二元经济转型中收入分配演变的原因,认为收入分配倒U形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二元经济转型不同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直接原因则在于劳资双方博弈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政府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与此相适应的人力资本投资、固定资本比重的提高促进了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文章对中国农业就业比重与全国基尼系数、城乡差值基尼系数分别进行二次曲线拟合,结果显示,收入分配差距随着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倒U形演变轨迹。这说明近年来中国基尼系数回落不是短期现象,而是与刘易斯转折区间相关的长期趋势。文章建议政府应顺应这一趋势,把缩小收入差距,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社会和谐作为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郑兰兰  吴锋  毕闰芳  
货架资源的紧缺性使货架空间分配问题成为零售市场中重点关注领域。本文在二维货架空间分配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产品空间邻接关系的影响,建立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并设计了改进型随机密钥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使用多个算例进行了广泛验证。在小规模问题中,使用本文设计算法、基准遗传算法和Lingo求解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本文设计算法相对于Lingo在求解效率上有很大提升。在大规模问题中,使用本文设计算法和基准遗传算法比较,发现在收敛时间相近的情况下,本文算法效果更好。通过对加入空间邻接关系效应与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考虑该效应的情境下,所有算例的利润值都有所提升,并且随着上架产品种类数增大,利润及其增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学良  
本文提出一个新的基尼系数二维分解方法,该方法可以同时进行基尼系数的按群组和按来源分解操作,从而避免了不平等的群组分解和来源分解因使用方法不同而难以融合的缺陷。基于此方法,本文使用CFPS数据测算了2012—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财产分配差距,发现这一时期居民财产分配差距呈波动上升态势。其中,城乡内部特别是城镇内部居民持有住房资产的差异是这一时期财产分配不平等扩大的重要原因,但如果考虑扣除房贷后的净资产,则其对差距扩大贡献明显缩小;而城乡间差异不是导致居民总体财产差距扩大的原因,其中,土地资产在这一时期起到扩大城乡组间差距的效果,而住房资产及住房净资产起到缩小组间差距的作用。因此,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住房财产明显提高对于缓解城乡差异起到积极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城乡间住房资产和住房条件的绝对差距仍然很大,缩小城乡间居民住房条件差距仍然任重道远。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俊霞  
我国现阶段出现的过大的收入差别,是在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调节为主转向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是经济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具体表现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政府垄断资源以行政配置方式进入市场导致收入分配不公;二是政府限制资源流动和市场竞争导致收入分配不公;三是政府职能错位造成财政收支对收入分配的逆向调节。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必须建立政府垄断资源公平分配的机制;取消政府对资源流动和市场竞争的不合理限制;按注重公平的原则改革税收和财政预算制度;还必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