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3)
2023(10457)
2022(8795)
2021(7810)
2020(6562)
2019(14301)
2018(14065)
2017(26751)
2016(13982)
2015(15367)
2014(15083)
2013(14636)
2012(13224)
2011(12078)
2010(12214)
2009(11656)
2008(10471)
2007(9200)
2006(8138)
2005(7147)
作者
(37814)
(32018)
(31496)
(30039)
(19976)
(14909)
(14421)
(12265)
(11925)
(11105)
(10929)
(10499)
(9994)
(9829)
(9675)
(9636)
(9513)
(9175)
(8920)
(8880)
(7776)
(7686)
(7550)
(7375)
(7324)
(7078)
(6845)
(6629)
(6383)
(6212)
学科
(80994)
经济(80934)
管理(40420)
(34937)
方法(30759)
数学(27683)
(27619)
企业(27619)
数学方法(27296)
地方(18329)
中国(17115)
(16640)
(16430)
业经(14630)
地方经济(12847)
(12745)
农业(11887)
环境(10505)
收入(10441)
(10264)
贸易(10258)
(10025)
理论(9963)
(9829)
(9558)
金融(9556)
(8999)
(8965)
银行(8964)
(8653)
机构
学院(201211)
大学(195931)
(94906)
经济(93386)
管理(77168)
理学(67301)
理学院(66636)
研究(65559)
管理学(65284)
管理学院(64923)
中国(48830)
(40909)
(38245)
科学(36981)
财经(32996)
(31320)
经济学(31104)
(29915)
中心(29627)
研究所(28312)
(28125)
经济学院(27718)
(26029)
业大(25472)
(24890)
师范(24704)
财经大学(24455)
北京(23537)
(23396)
(22725)
基金
项目(134504)
科学(107815)
研究(100172)
基金(98820)
(84597)
国家(83937)
科学基金(73563)
社会(67669)
社会科(64361)
社会科学(64345)
(53461)
基金项目(50997)
教育(46552)
自然(45039)
自然科(44096)
自然科学(44091)
(43473)
自然科学基金(43237)
资助(40458)
编号(40398)
成果(31282)
重点(30145)
(29810)
(29254)
国家社会(28715)
(28436)
课题(27666)
创新(26535)
人文(26175)
教育部(26158)
期刊
(109867)
经济(109867)
研究(60393)
中国(34070)
(30437)
管理(30038)
学报(25077)
科学(24653)
(23984)
经济研究(20612)
大学(19772)
学学(19015)
技术(18875)
教育(18099)
业经(17466)
财经(16683)
(16352)
金融(16352)
农业(16347)
(14556)
统计(13576)
问题(13005)
(12111)
技术经济(11814)
商业(11403)
决策(10960)
(9576)
世界(8831)
现代(8730)
经济问题(8488)
共检索到293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宝贵  刘志祯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驱动逐渐减弱,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逐渐增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源。但是,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导致农村居民巨大的消费潜力难以释放;收入与财富分布失衡导致收入与消费不匹配,难以形成有效需求;中等收入群体培育滞后,"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有待构建以推动消费升级;房产虚高导致经济房地产化,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因此,应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强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完善税收制度,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释放其消费潜力;抑制房产虚高,减少其消费挤出效应;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辉煌  李峰峰  
将收入分配视为包含城乡收入分配、地区收入分配、所有制收入分配、行业收入分配的系统,基于系统论和耦合理论测算了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之间的耦合度即匹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之间的总耦合度较高,这种较高的匹配程度使我国收入分配至少在中短期内推动了消费需求结构的有效升级,从而促进了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收入分配差距相对缩小时,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之间的总耦合度相对较高;相对突出的城乡收入差距,使城乡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的关联度总体上要低于其它各类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的关联度。因此,为了增强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应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进一步降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应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遏制城乡收入差距的过快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碧松  张少杰  
收入分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何种影响,一直是经济学中相当重要的问题。通过对收入分配——消费需求——经济增长这一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分析,表明收入分配将会通过消费需求这一渠道影响经济增长。采用1990~2007年中国经济的相关数据对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收入分配调整将会对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产生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收入分配政策的分类和选择范围,并对部分收入政策工具的效果进行了模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建军  王雯  
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对我国的冲击表明,构建可持续消费驱动型经济是当务之急。总消费不足、居民消费差距大、大量居民仍处在生存保障消费阶段、过度消费与谨慎消费并存、公共部门消费失度等是我国消费驱动不可持续性的表现。而当前的财政体制、宏观税负、公共服务供给、税制结构和税制设计等财税制度也与可持续消费驱动型经济不相适应。为此,应改革完善相关财税制度,构建促进可持续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田柳  赵军  
利用2003—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将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并将该指标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引入线性计量模型,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设计反映环境质量的综合指标,探讨了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收入分配不公并不必然带来环境质量恶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随着人均产出的上升,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存在;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会显著影响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长城  
本文探讨了知识经济条件下分配结构的主要变化和知识劳动者报酬的形式及特点,并对科技和经营管理劳动报酬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玉长  史玉  
1.实施向劳动者倾斜的工资制度改革。新常态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分配既要坚持效率,更要注重公平。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工资制度改革是分配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工资收入向劳动者倾斜和工资制度改革有利于劳动者,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体现。工资制度改革需要健全工资决定机制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具体要求,一是要提升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在劳动力和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分配结构中,要提升劳动者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师俊国  
基于2001~2019年31省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限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我国金融结构对收入分配差距的门限效应。研究发现:(1)信贷在金融系统中比重的增加能够显著缓解我国整体的收入分配差距,但对缓解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效果不显著;金融占比对基尼系数的影响为负,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为正;房地产部门占比对基尼系数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2)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金融占比和房地产部门占比对整体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逐渐由抑制转为加剧;(3)随着金融内部结构偏离最优金融内部结构程度的增加,信贷在金融系统中占比的增加对我国整体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由加剧转为缩小;金融占比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逐步强化;房地产部门占比对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的效应逐渐削弱;(4)随着金融占比偏离最优金融占比程度的增加,信贷在金融系统中占比的增加对整体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逐步由缩小转为促进,再由促进转为缩小;金融占比缩小整体收入分配差距的效应逐步增强;房地产部门占比对整体收入分配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逐步由促进转为抑制;(5)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违背比较优势程度的增加,信贷在金融系统中占比的增加缩小整体收入分配差距的效应逐渐减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艺明  
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试图应用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当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均等的形成机制,以及这种分配不均等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的分析框架具备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特征,包括阶级分析、劳动价值论和资本雇佣劳动等,又结合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某些特征,放宽了现有文献中"工人阶级无任何储蓄"的假设,所得到的结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1940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财富和收入分配情况,对于分析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条件下收入和财富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向达  
收入分配与经济运行张向达收入分配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收入分配对供给、需求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收入分配对赤字和通货膨胀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无论是从流量上,还是从存量上都将会增加,如果收入流量和收入存量增加都是正常的,那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琦  赵敏娟  
在以往研究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消费习惯、收入等传统变量以及预期收入、房屋建设支出、教育与医疗不确定支出和收入差距纳入考察范畴,并利用2000~2009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以上各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消费习惯、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预期收入和住房建设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虽然有影响,但是程度很小;教育和医疗支出由于其不确定性较大,因此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显著;利率虽然对消费有影响,但显著性不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明文  张金良  谭忠富  王东海  
本文利用1995—2005年我国GDP、能源消费和资源税样本数据,通过构建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分析了征收碳税对我国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征收碳税能够提高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规模,同时对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具有抑制作用,但扩大了大部分地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收入分配差距。这说明,现阶段我国应该分地区、分税率进行碳税征收,以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在保持经济增长和体现社会公平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东皇  沈坤荣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地高速增长过程中呈现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和居民消费需求不振等问题。文章通过构建模型实证检验了收入分配、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其消费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显著地制约了我国消费需求的增长;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且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强于投资,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邓可斌  王艺明  
本文建立"二元"政治经济机制连续时间跨期博弈模型,并引入"自利的政府"和两类资本禀赋显著差异的"经济人",考察政治收益对消费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劳动力供给无薪酬弹性时,劳动力供给市场减少性扭曲现象不会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消费减少性扭曲;(2)无论任期长短,政府从单位劳动收入获得的政治收益均趋于一个高水平值;(3)收入差距与单位劳动政治收益正相关,与时间呈U型关系,且单位资本政治收益越小,U型拐点出现得越早;(4)经济增长是减少收入差距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没有监督的环境中,政府自利倾向会使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扩大并存。加强对政府的监督以减小单位劳动政治收益、转移资本收益以增加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俊霖  莫晓芳  
本文运用1978-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数据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