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7)
- 2023(15384)
- 2022(13069)
- 2021(12322)
- 2020(10559)
- 2019(24639)
- 2018(24130)
- 2017(45696)
- 2016(24381)
- 2015(28095)
- 2014(27912)
- 2013(27859)
- 2012(25770)
- 2011(23247)
- 2010(22967)
- 2009(21332)
- 2008(21304)
- 2007(18446)
- 2006(15659)
- 2005(14158)
- 学科
- 济(108421)
- 经济(108314)
- 管理(70243)
- 业(70237)
- 企(55777)
- 企业(55777)
- 方法(54081)
- 数学(48495)
- 数学方法(47971)
- 中国(29918)
- 农(29915)
- 财(29675)
- 贸(25391)
- 贸易(25384)
- 易(24816)
- 业经(21531)
- 学(20018)
- 农业(19101)
- 技术(18787)
- 制(18603)
- 地方(17905)
- 务(16599)
- 财务(16543)
- 财务管理(16502)
- 融(16331)
- 金融(16328)
- 银(16297)
- 银行(16261)
- 企业财务(15642)
- 行(15528)
- 机构
- 大学(355527)
- 学院(352386)
- 济(157472)
- 经济(154770)
- 管理(139485)
- 研究(121453)
- 理学(120734)
- 理学院(119479)
- 管理学(117614)
- 管理学院(116948)
- 中国(93459)
- 京(74643)
- 科学(70925)
- 财(69865)
- 所(60573)
- 农(56574)
- 财经(56350)
- 中心(56330)
- 研究所(55045)
- 经(51511)
- 业大(50558)
- 江(50273)
- 经济学(49963)
- 北京(47324)
- 经济学院(45331)
- 农业(44675)
- 范(43991)
- 院(43570)
- 师范(43530)
- 财经大学(42068)
- 基金
- 项目(237836)
- 科学(188733)
- 基金(176730)
- 研究(172467)
- 家(154223)
- 国家(153044)
- 科学基金(131726)
- 社会(112229)
- 社会科(106754)
- 社会科学(106726)
- 基金项目(92074)
- 省(89314)
- 自然(84502)
- 自然科(82643)
- 自然科学(82621)
- 自然科学基金(81179)
- 教育(79153)
- 划(76369)
- 资助(73953)
- 编号(67998)
- 成果(54760)
- 部(54600)
- 重点(53700)
- 发(50531)
- 创(49624)
- 国家社会(48290)
- 教育部(47207)
- 创新(46609)
- 科研(46216)
- 课题(46008)
- 期刊
- 济(161634)
- 经济(161634)
- 研究(102831)
- 中国(65439)
- 财(54150)
- 学报(53059)
- 科学(50061)
- 管理(50001)
- 农(49542)
- 大学(40704)
- 学学(38024)
- 农业(34395)
- 技术(33025)
- 教育(32344)
- 融(31322)
- 金融(31322)
- 经济研究(28110)
- 财经(27894)
- 业经(24655)
- 经(23966)
- 贸(21897)
- 问题(21685)
- 统计(20017)
- 业(19988)
- 技术经济(19345)
- 国际(19161)
- 世界(18386)
- 策(17681)
- 图书(17400)
- 理论(16765)
共检索到520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景睿
文章基于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两种要素和两种产品的贸易模型对收入分配、比较优势与国际分工之间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发现,以非技术工人相对于技术工人的工资上涨为特征的收入分配演变使欠发达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但也为其逆转传统的比较优势提供了契机。而基于中国1995~201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非技术工人的工资相对于技术工人的工资上涨是促进出口产品技术升级的重要引擎。在当前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和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对出口产品技术升级作用式微的背景下,顺应非技术工人工资相对技术工人工资差距缩小的趋势,增加企业的成本压力,是激发企业提高出口产品技术水平的内在驱动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颖慧 顾芹
本文通过计算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1990~2014年间出口产品结构和显示性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国家出口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我国出口产品的国家比较优势情况。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结合通过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的预测数据,对我国2015~2020年各类出口产品的贸易前景分别进行了预测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树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服务出口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全球的位次也大大提升。但是,以改良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为基础的分析表明,中国的服务出口在整体上仍然不具备比较优势。具体观察各个服务部门可以发现,旅游服务的比较优势有较大提高,运输服务从具有比较优势变为不具有比较优势,其他服务虽然处于劣势地位,但这种劣势在不断减弱。从出口结构来看,中国服务出口从80年代的以运输服务为主转变为目前的以旅游服务为主,运输服务的出口比重迅速下降,而旅游服务的出口比重则大幅提高。
关键词:
服务贸易 比较优势 出口结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景睿 赵婉婉
基于金砖五国2000-2015年面板数据,探讨本土市场需求水平、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对金砖国家出口产品技术升级的影响机制,并测度其影响效应。实证研究表明,金砖五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国内需求结构升级;庞大的人口规模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了创新的成功概率,为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提供了有力的需求保障;过分依赖外部市场会让金砖国家陷入比较优势陷阱,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强度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因此,充分发挥本土市场优势实现规模经济,培育与提升出口产品竞争优势是金砖国家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景睿 赵婉婉
基于金砖五国2000-2015年面板数据,探讨本土市场需求水平、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对金砖国家出口产品技术升级的影响机制,并测度其影响效应。实证研究表明,金砖五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国内需求结构升级;庞大的人口规模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了创新的成功概率,为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提供了有力的需求保障;过分依赖外部市场会让金砖国家陷入比较优势陷阱,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强度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因此,充分发挥本土市场优势实现规模经济,培育与提升出口产品竞争优势是金砖国家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范爱军
我国已经加入WTO ,在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中 ,我国的出口贸易应如何继续保持住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为我国出口产业的比较优势合理定位。本文通过大量统计资料的分析 ,探讨了我国 2 0年来出口产业比较优势的变化 ,指出了当前我国出口产业的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 ,以期能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出口贸易的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中国外贸 比较优势 出口产业结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薛君
本文基于贸易增长视角,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入世双重背景下中国出口结构的演变。利用RCA、TC和要素密集度指数考察比较优势形成的基础。研究表明,我国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不过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例下降,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例上升。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竞争力 贸易结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宗毅君
文章对中美双边微观贸易数据进行整理,并通过面板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发现出口产品种类的增加对两国出口产品比较优势的提升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在中高技术产业和中低技术产业的分组回归中又发现,中高技术产业中出口产品种类的增长对比较优势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在中低技术产业中则不显著。因此,我国应重视出口产品种类的创新,尤其是中高技术产业内的新产品种类研发,以提升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贸易利益。
关键词:
新新贸易理论 产品种类 比较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朝阳
本文试图对以下几个问题做一个初步的实证分析: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是否符合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否遵循了巴拉萨的阶段比较优势理论?在做实证分析时,本文把出口产品分成资源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并计算这三大类产品在1980-2000年期间巴拉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净出口比率指数。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基本上符合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并遵循了阶段比较优势原则。
关键词:
比较优势 RCA NTR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为 陆文聪
本文基于CEPII-BACI数据库1995-2013年HS-6位数贸易数据,采用分布动态法,从比较优势流动性和向高附加值产品转换升级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了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在"量"和"质"上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大部分优势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呈现下降趋势,尤其在加入WTO之后出现了加速下降态势,且下降幅度高于其他主要出口国,2013年仅14.5%的农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劣势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尚未得到改善,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概率较低;农产品比较优势集中在低技术含量、中低档质量的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转换缓慢。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牛蕊
本文依据投入产出表并利用997~2007年中国40个部门的数据分别测算了国内消费、投资和贸易对就业的影响效果。检验结果表明国内对非贸易品需求的扩张是拉动就业增加的首要动力,投资和出口贸易的增加是就业扩张的重要补充来源,但是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创造效应呈现下降趋势。
关键词:
需求扩张 出口贸易 就业拉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爱瑜 王睿 喻浩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最大限度实现出口稳定对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00—2019年中国出口产品数据从“规模”角度实证研究了区域贸易协定对出口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贸易协定签署及贸易协定深度深化均能促进中国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稳定。机制分析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降低、伙伴国营商环境改善以及双边价值链关联是区域贸易协定促进出口稳定的主要渠道。区域贸易协定的出口稳定效应对于“WTO+”协定条款、非发达经济体及技术密集型产品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区域贸易协定签署缓解了新冠疫情冲击对出口稳定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对中国更好发挥区域贸易协定功能、巩固外贸基本盘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出口稳定 区域贸易协定 区域贸易协定深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山世英 姜爱萍
通过分析中国水产品的资源禀赋状况和显示比较优势以及中国水产品生产和对外贸易的现状特点,得出中国水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显示出的优势远小于其资源禀赋优势的结论,认为实现经营方式由粗放到集约的转变是中国水产品生产和对外贸易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顾国达 张磊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程锐 马莉莉
文章从人力资本结构演进的视角考察一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问题。利用1970~2014年135个国家面板数据,运用"Newey-West-type"标准误的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探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可以显著地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增加控制变量和考虑可能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人力资本结构从初级向中级最后向高级的互补动态演进,可以有效实现一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升级。第二,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两种机制均显著存在。两种中介效应比重之和接近46%,表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两个中介效应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交易成本与比较优势逆转:中国电煤运输的效率问题
中国农产品对美国出口的比较优势探讨
进出口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与工业经济的协动性关系
中国逆向服务外包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金融发展、比较优势与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
劳动力流动会影响我国地区出口比较优势吗?——基于省区工业细分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世界农产品出口贸易技术结构收敛了吗——基于主要农产品出口国1995-2012年数据的检验
现代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我国1995-2004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金融发展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基于我国1980年~2013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技术进步影响研究——基于1985-2013年数据的实证检验